第596章 再見何書瑩

徐衛在江州呆了四天,折彥質非常熱情地招待了他。折郡王的熱情不僅體現在個人交情方面,更多的則是對北伐的積極。這並不奇怪,折彥質一直是積極抗戰派,從太上皇趙桓在位時就一直是這樣。以至於趙桓在位後期立場動搖,任用耿南仲打擊抗戰派時,他寧願放棄中央高位,自請到地方,也不願意同流。從這一點上來說,徐衛是很敬佩他的,無論順境逆境,都能堅持自己信念的人,值得尊敬。

在與徐衛會面期間,他不只一次地稱讚了當今天子,說趙諶是大有爲之君,社稷得其主也。這不禁讓徐衛也想盡快見見這位新君,看看他到底有爲到什麼地步。

十月二十七,徐衛夫婦如期抵達杭州。在向有司報備了之後,住進館驛。當天,趙諶就派內侍來傳詔,說徐太尉一路辛苦,不用急着朝覲,先休息好。讓徐衛意外的是,趙官家還讓內侍給他送來晚飯。沒錯,就是晚飯,在接到徐衛抵達行朝的時候,趙諶正準備用膳,他當即就命內侍將御膳撤去一半,送到館驛。

第二天,趙諶得知張九月抱恙,又派御醫前來診治,還賜下名貴藥材。到了第四天,他才傳下旨意,命徐衛入禁中朝覲,而張九月也按制度進宮朝見皇后。

在內侍引領下,徐子昂行走于禁中。老實說,這杭州的行宮比起鎮江府來,規模縮小了許多。他知道,營造宮室的錢朝廷還是不缺的。趙諶登基有年,至今沒有擴建,看來這個年輕皇帝倒還有些追求。不過話說回來,太上皇趙桓也不貪圖享樂,但這並不代表他就能成爲一個好皇帝。

不久,至一處所在,怎麼看這也不該是皇帝召見外臣的正式宮殿。徐衛瞥見一塊橫匾,上書“勤政堂”三字。儘管紫金虎是個武臣,對書法這些東西沒什麼見解,可他還是發現,“勤政堂”三個字並不雄渾,也不蒼勁,但字形瘦直挺拔,撇如匕首,捺如切刀,而且非常工整,怎麼看怎麼眼熟。很像他前一世經常看到用到的“仿宋體”。

“太尉稍待。”引路的內侍恭敬地一禮後,進入堂去。徐衛常年在地方上,他對穿着一身隆重的朝服很不習慣。腦袋上舒服的襆頭不見了,代之以倒扣木桶一般的獬豸冠。身上披的是肥大的羅袍裙,束大帶,系蔽膝,那方心曲領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娃娃們佩帶的如玉金鎖。手裡還得捧塊笏板,腰上掛的笏囊裡,還插着幾塊。以備皇帝有訓示時,作筆記用。

正當他在那兒一會兒扯扯領子,一會兒甩甩袖子時,內侍出來傳詔:“宣,太尉徐衛覲見”

沒奈何,頂着一身行頭,徐衛快步進入“勤政堂”,入內之後,到中間的隔斷時,內侍提醒了一聲,他遂立在原地,推金山,倒玉柱,朗聲喚道:“臣衛,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歲”

趙諶正坐在椅上,他面前的御案上,稍嫌凌亂地擺放許多的奏本上書之類。而且他手裡還提着筆,只不過遍觀他筆下的那些本子,好像沒有一個字是新寫的。

徐衛一拜,他就放下筆,擡起頭,正色道:“徐卿平身,賜座。”

“謝陛下”徐衛鏗鏘有力的語氣很符合皇帝對他的想象。等他坐定以後,趙諶細細打量,不由得大喜

不過是看清楚徐衛長什麼模樣,趙諶在喜什麼?在徐衛之前,他已經召見過折彥質、何灌、趙鼎三位軍中統帥。都是威風凜凜,儀表不俗之輩。但現在看到徐衛,發現他比自己想象中年輕得多,行爲舉止雖然也中規中矩,但比起折何趙等臣來說,卻少了一分暮氣。

這種形象和氣質,也正契合趙諶年輕氣盛,銳意進取的風格,他因此而喜。

“賢卿真是好相貌”趙諶由衷誇讚道。

徐衛一怔,自己受皇帝召見次數不算太少。但從沒有哪一次,皇帝誇起相貌來,這開場白是個什麼意思?

“臣,臣……謝陛下誇獎。”徐衛還真不知道舍此之外,能怎麼回答他。

趙諶笑道:“朕初登位時,就聽聞賢卿‘紫金之虎’的渾名。當時朕還想,能得此威名者,必然虎背熊腰,滿面虯髯,身長八尺,鐵塔一般”

徐衛執板一禮:“倒叫陛下失望了。”

“不不不,甚好甚好朕只是沒想到,賢卿如此……卿今年有幾?”趙諶興致勃勃,好像對徐衛的一切都很感興趣。

“臣今年三十有四。”徐衛答道。

“好正當壯年”趙諶一擊御案道。徐衛真暈了,不是,你到底在高興什麼?

“賢卿總西師之雄,在關中連挫金軍銳氣。此番更是一舉光復全陝,以至於金人與我朝議和之前,必先提出督促西軍勒兵。女真畏卿如虎,此言非虛也”趙諶毫不吝惜溢美之辭。

徐衛謙虛地表示道:“金人所畏者,非臣,乃畏陛下之銳氣,朝廷之朝氣。”

趙諶眼睛一亮,追問道:“卿此言從何說起?”

“金人崛起,不過數十年光陰,然其殘暴愚昧之本性今已暴露無遺。內弊叢生,爭鬥不息,數十載之國家,已現遲暮之氣。而陛下銳意進取,便國家朝廷面目一新,朝氣蓬勃。金人以遲暮之氣,安得不畏陛下之銳氣?不畏我朝之朝氣?”有時候,武臣拍起馬屁來,比文臣更管用。因爲在人們的刻板印象裡,武臣都是些耿直實在的人。

這話聽在趙諶耳裡,如久旱而逢甘露,全身上下的毛孔,沒一個不打開,沒一個不舒坦。不過趙諶並沒有得意忘形,他剋制住自己的喜悅,認真道:“朕作得遠遠不夠,若有朝一日,能恢復舊疆,驅逐北夷,方值一喜。”

徐衛擡起頭來,看着趙諶那張有些削瘦,但卻英氣勃勃的面龐,正色道:“臣堅信那一天已經不遠。”

“徐卿認爲朕能成就中興之業?”趙諶問道。

“臣願以軍旅事陛下,爲達中興光復之目的,拼此一生。”徐衛面對這位雄心勃勃,又還有點稚嫩的皇帝,投其所好。

趙諶直視着這位西軍統帥,嘆道:“誠若如此,濟朕莫大之業者,非卿而誰?”

客套話說完,趙諶轉入正題,他在垂詢了折彥質何灌之後,很想聽聽徐衛對於大宋今後對金戰略有什麼想法,畢竟徐衛是跟女真人交手最多的統帥,他一定有獨到的見解。

不說這邊君臣二人商議軍國大政,同在禁中,張九月正以二品命婦的身份朝拜皇后。趙諶被擁立登基之時,還沒有娶親,在他即位幾年後,大臣們商議,請皇帝娶了已故張叔夜的孫女,張仲雄的女兒,是爲張皇后。

宋代君王經常娶武臣之女爲妻,這幾乎成了一個傳統。因張皇后之故,她的伯父,丟失襄陽的張伯奮得以恢復原有待遇,她的父親張仲雄因爲戰創而致殘,如今也是廣賜田宅,安逸富足。

張九月出身在行伍之家,沒讀過多少書,也不是名門閨秀,但自從嫁了徐衛以後,便成爲命婦,規矩體統什麼的,多少知道一些。再加上此次入朝之前,她就已經用心學習了禮儀。所以,朝見張皇后時,並未有什麼不周不到的地方,

這男人的話題繞不開家國天下,后妃命婦雖然場面上也要講幾句,但那終究不是女人關心的事情,很快就轉到家庭上面來。

“太尉帥西軍,逐北夷,天下聞名。本宮聽人說,你也是巾幗英雌,將家之女?”在暖閣裡,儀態雍容的張皇后向張九月問道。

九月知道皇后也出身於將家,遂答道:“稱不得將家,妾之先父陣亡於徵方臘途中,只是一統兵官。”

張皇后聽罷,朝旁邊陪同的命婦中看了一眼,又問道:“荊湖宣撫何太保,是你的姨父?”

“正是。”張九月堅守不問不答,規規矩矩。

張皇后突然一笑:“這麼說起來,她該是你的表妹?”

這話聽得張九月一時不明就裡,只聽一個聲音道:“回皇后,夫人確係臣妾表姐。”

說話的婦人,約有三十來歲,花釵冠遮掩下,半露傾城之容。在場的,除了皇后以外,都是王妃命婦,而此婦一開口,大有豔壓羣芳之勢。其面容之姣好,讓左右命婦盡皆失色。朱脣微啓之時,雙目流波轉動,雖已不是豆蔻年華,但其風韻足以令人傾倒。

張九月本來規矩坐着,目不斜視,皇后問一句她答一句。但此時聽到這話,忍不住擡起頭來尋聲看去。

這一看,直看得她心頭一跳,面露慌色,趕緊低下頭去。她看到的不是旁人,正是她多年不見的表妹,何灌之女,何書瑩

想當年,九月在何府,受姨母虐待。當時她覺得表妹是個美麗,善良,知書達禮的閨秀。可後來跟徐衛成婚後才發現,原來何書瑩的心機遠非她母親可比。只是,時過境遷,張九月隨夫入陝,跟何家沒什麼聯繫,也就把這個表妹淡忘了。

第302章 粘罕第681章 三國同盟第四百一十一章第731章 成都之行第368章 誰是大爺第218章 虎捷威武第376章 逆天而行第268章 屍山血海第304章 曲端奪城第450章 決意反攻第825章 梨渦美人第753章 太行奇兵第238章 圖謀河東你奸我不第150章 入夥第551章 送禮撒離喝第402章 鐵浮屠重現第166章 金殿沸騰第343章 羣情激憤第386章 潼關送別第333章 回馬槍第81章 議戰第268章 屍山血海第145章 力挽狂瀾第20章 知府的垂青第97章 進京第228章 全部繳械第577章 攻破城門第四百零九章第131章 人氣第329章 收麥忙第135章 苦果第740章 三年後第177章 兄弟聚首第431章 調虎離山第24章 梓州團練副使第276章 難兄難弟第258章 暗戰第6章 其實 我穿越了第17章 別高興得太早第80章 新君第628章 理財好手第765章 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第735章 舉國振奮第81章 議戰第664章 迫退千軍第93章 大哥第215章 寧死不退第348章 衆望所歸第八百八十三章第39章 江湖豪傑來相助第360章 勸說徐原第181章 耗子鑽風箱第573章 革新戰法第372章 決定退兵第760章 攻破大名第632章 插旗燕雲第690章 人心向背第117章 好險第八百三十五章第814章 服不服第八百四十一章第403章 爲何冒險第210章 初戰告捷第727章 南方軍官團第八百六十九章第四百一十章第814章 服不服第138章 佈防第63章 來了第376章 逆天而行第109章 威望第321章 便宜行事第799章 川陝躍進第534章 機會來了第19章 一門三將第62章 熟人特別多第625章 以退爲進第117章 好險第350章 授予全權第16章 殺!殺!殺!第334章 騎兵對衝第631章 扼西夏之喉第259章 戰前誓師第七百八十七章第一百七十六 音徐衛婚事第109章 威望第10章 牛逼老爹第720章 宰相密謀第814章 服不服第562章 策反暗殺第33章 一刀三貫錢第739章 謀而後動第568章 要戰便戰第237章 一招臭棋第381章 意外之喜第161章 三路強援第626章 扶正還是分治第400章 堵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