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鄜州潰退

楊張二將彙報完事務,正待出帳,卻聽外頭有人道:“大帥,斥候帶回鄜州消息”

徐衛目光閃動,命楊張二將自去後,喚道:“進來。”

一將入得帳內,四十開外,長八尺,體貌魁偉,但他的外貌與漢人有明顯的區別,最引人注目的則是他的髮型。頭頂部完全光禿,額前蓄有劉海,兩側結小辮,這正是党項人最常見的髮型,據說是源自鮮卑習俗。

此人漢姓李,名喚李成衛,党項人,原來是折可求麾下一名馬軍驍將。徐衛潼關送別時,折經略將他和另外幾名騎兵軍官送給了徐衛,如今任職踏白軍統領,很受徐衛重用。他幾個入虎捷軍,還引起過一場風波。原因在於,党項人的髮型跟女真人有些相似,這讓虎兒軍的大將們看着很不舒服,尤其是楊彥。因此,他們曾說,應該讓這幾個党項將領改漢俗。人家折經略功在朝廷,名在四夷,尚且着漢服,說漢話,你幾個憑什麼這副鳥樣?徐衛卻說,連朝廷都沒有要求治下的党項人改漢俗,我們又何必在意?遂一切如舊。

李成衛等番將聞聽此訊,都親至徐衛面前致謝,紫金虎好言撫慰。從這以後,幾名番將無論是訓練部隊,還是行軍作戰,都奮勇當先,使徐衛麾下的馬軍戰力與日俱增。

“大帥,斥候剛剛回營。”李成衛一張充滿戾氣的臉上一絲不苟。

徐衛看到他這個表情,心裡就跳了一下,起身問道:“如何?”他不得不緊張,這次出征,姚平仲張俊是主攻,他是奇兵。就算他這支奇兵打得再好,如果姚張失利,那戰局就已經明確了。

“斥候深入鄜州一百二十里,沿途均未見宋金軍隊,也沒有爭鬥痕跡。一直到鄜州周邊,問於鄉人,得知數日之前,有女真大軍沿洛水南下,前後相延數裡,聲勢駭人,直投州城而去。斥候冒險靠近州城,只見金軍在清掃戰場,搬運屍體,從現場的情況不難看出戰鬥的激烈,方圓十數裡,人屍馬屍比比皆是”李成衛回答道。

徐衛一顆心陡然懸了起來姚平仲張俊二將的任務,是攻打鄜州城,現在鄜州城下已經在打掃戰場,那就說明,姚張非但沒能攻下城池,而且極有可能已經敗退了

在得知金軍藏兵於甘泉之後,自己就想到,一旦姚張攻城不下,軍心動搖時,金軍從甘泉火速南下增援,姚張恐怕要吃虧,現在果然應驗了

兩軍對陣,劍拔弩張之際,徐衛都沒有慌過,可現在,他不知是因爲寒冷,還是因爲緊張,雙手有些發抖。將兩支手緊緊絞住,紫金虎的目光變得陰沉起來。這回禍事了此次出征,陝西三個招討司都出動了大批兵馬,姚平仲和張俊率領的六萬精兵,都是各司的精銳。鄜州這一敗,恐傷西軍元氣

而且,姚張敗在鄜州,極有可能牽連到自己的北部重鎮,坊州此次三司部隊的集結地耀州,地處京兆府北面,屬關中平原,而坊州,又在耀州北面,境內有橋山作爲屏障。是拱衛耀州和京兆府的第一線。正因如此,自己才用心經營坊州重鎮,不但作爲屏障,更作爲進攻鄜州的首要堡壘。

如果坊州丟失,那麼京兆府北面將無險可守。鄜州金軍可以經由坊州,長驅直入平原,直接威脅耀州和京兆府,長安城,便兩面受敵

最可怕的是,萬一金軍得了坊州,直入耀州,與此同時,婁宿和馬五又遣軍從陝東關中平原入口直撲長安,兩面夾攻的話,四哥五哥能夠擋得住麼?

不過,徐衛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除了如作弊一般的先知優勢外,主要靠的就是他的冷靜,敢賭,敢拼。很快,他鎮定下來,現在姚平仲和張俊他已經操心不上,要緊的是,他這一路兵馬何去何從。

最穩妥的辦法,就是從哪裡來,回哪裡去,又沿着洛水回保安軍,等把情況弄明白再作進一步打算。

最冒險的辦法,就是仍按原計劃,進入鄜州,不管金軍是在追擊姚張所部,還是在攻城掠地,我突然插到他背後,打他個措手不及。但這樣作的風險極大,一不小心,你兩萬多以步軍爲主的部隊,就有可能遭遇金軍主力,九死一生。

“你馬上派人再探,一定要深入鄜州,務必把事情弄清楚。姚平仲和張俊現在到底在何處是生是死,是存是亡,得有一個準信。”徐衛立即命令道。

李成衛領命而去,徐衛左思右想,覺得還不保險,又命細作設法混入鄜州城,與潛伏在城中的人取得聯繫,看有沒有相關情報。忙完了這兩件,才召軍中將領來商議。消息一經披露,衆將震驚,絕大多數人都勸徐衛原路返回。既然姚張所部已經遭遇不測,我們再南下的意義就不大了,甚至有可能步姚張後塵。還是穩妥一些,退回保安軍,把事情弄明白再作計較。

徐衛此時處境被動,軍中存糧只夠吃十天,就算省一省,半個月頂天了。他沒有馬上決定去留,焦急地等待着斥候和細作的消息。

第二天,斥候回報,言金軍一路往南追擊姚張,沿途均可見兩軍士兵的屍體和遺棄的軍械物資。至鄜州以南一百四十里外的石馬山地界,斥候發現了金軍營寨,不得不中止偵察返回。

第四天,細作回報,官軍攻鄜州甚急,韓常拼死反擊,城池一直未破。不久前,馬五親自引五萬精銳之師南下馳援,兩軍血戰於鄜州城下,官軍不敵,敗退。馬五韓常引大軍追擊,至今未回,現在鄜州城裡只有數千兵鎮守。

徐衛會集將佐,從得到的情報分析。按說追擊敗敵,用不了這麼長的時間,除非馬五和韓常打算就勢攻入坊州耀州。再者,斥候在鄜州以南一百四十里處的石馬山發現了金軍營寨。石馬山前不着村,後不挨店,金軍什麼要在這裡設下營寨?種種跡象表現,有一種可能性最大。

那就是金軍在石馬山圍困姚平仲和張俊石馬山的地形徐衛和麾下將領們都非常清楚,峰巒起伏,高低錯落,其間的山谷甚多,且極長大。假設姚平仲和張俟在鄜州城下敗退後,一直逃避金軍追擊,到達石馬山地界是被追上,走投無路之下,進入山區作最後一搏。金軍自然是全力進攻,但一時拿不下來,遂各處設立營寨加以圍困,以待其糧儘自亂。

這種假設,將佐們普遍表示贊同。現在的問題是,我們去不去救姚張?不去,自然最簡單,咱們原路回保安軍,延安府已經被咱們嚇破了膽,我軍可以從容回去。

如果去救,我軍只有兩萬多人,糧草省着吃也只夠十天了。除開趕到戰場最少兩天半的時間,這還是不遇阻擊的前提下,七天之內,我們能救出姚張麼?如果不能,我們要麼被擊敗,要麼就糧儘自亂。

相比之下,孰輕孰重?

很多部將都建議徐衛,不管姚平仲和張俊,退回保安軍。甚至包括一直好戰的大將張憲。也有人建議,既然鄜州城裡只有幾千兵,那咱們何不去攻城?逼馬五和韓常回師救援?但這個建議馬上就被否決掉了,我軍若去攻鄜州,假設成功逼得馬五和韓常回師救援,姚平仲和張俊是跑掉了,可我們逃得了麼?

記住,只有十天的糧了,就是要撤回保安軍,也得趕緊動身徐九幾乎沒得選擇,他不得不考慮將佐們的意見,儘管他知道,如果不去救,姚平仲和張俊所部必死無疑。六萬精兵損失殆盡,西軍從此元氣大傷,不但全面轉入防守,而且十年之內,不要再提反攻。這還有個前提,就是這十年之內,西軍不被金軍殲滅,陝西不被金軍佔領。

石馬山,位於鄜州之南,其得名原因已不可考,傳說山中有石馬,渴飲晨露,飢餐山石,奔行於山澗中,如履平地。這當然是好事之徒穿鑿附會之說。

石馬山峰峰相連,方圓數十里。山中多谷,且互相串聯,人行其間,極易迷失方向。更兼虎豹豺狼出沒,人跡罕至。但不久之前,這荒山野嶺卻成了兩軍殊死搏殺的戰場。一方爲求活命,一方急欲建功,已相持數日。

在石馬山北麓,紮在谷口要衝外的那處營寨,中軍大帳中。意氣風發的契丹大將耶律馬五正會現他的得力干將們商討殲滅這部西軍的戰術。馬五此番立下了大功,甚至可以說是金軍入陝以來最大的戰功由於他周密的佈置安排,使得宋軍姚平仲張俊所部,付出較大傷亡代價之後,不但沒能攻破鄜州城,反而被內外夾擊打敗,一直逃到這石馬山。

但馬五的野心不止於此,他四面把住山口,就是要把姚平仲和張俊全殲於此而後,進兵坊州耀州,以圖長安再一次發動金軍進攻陝西的勢頭

如果馬五此舉成功,那麼,金軍西路軍的戰果將不會比東路遜色。國相粘罕,必將在兀朮面前揚眉吐氣,在朝中,也將一挽頹勢而對於馬五個人而言,他將成爲金軍中,除女真貴將以外,最爲閃耀的一顆將星

如此諸多的誘惑,馬五怎能不盡心盡力,以求將姚張斬盡殺絕?

“西軍佔據山谷,於各處要衝設障礙防守,並數次企圖突圍,都被我軍殺回。估計,撐不了多久了。”漢軍萬戶韓常談筆風生,他這一次也着實露臉了。此前數次進攻,他都在虎兒軍手下丟盡了臉面,甚至被粘罕痛罵,就你這模樣還號稱善攻守?但此番,他面對西軍的強攻,指揮部隊頑強防守,使得六萬西軍猛攻許久未能破城。後又配合馬五內外夾擊,致使姚平仲張俊敗退,再一路追擊至此,功勞簿上,他已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怎能不歡喜?

“西軍一路潰退,丟失大批軍械物資,糧草輜重扔得漫野都是,倒白白便宜了我軍。估計現在山裡的西軍已經斷糧,我猜測,二兩天之內,此間事必了。”撒離喝亦笑。

坐於上首正拿刀划着羊肉的馬五聞聽此言,也表現出了少有的,放肆的樂觀,朗聲謂衆將道:“待山中之敵肅清,我這便可進取坊州,而後圖耀,紫金虎的巢穴長安城,便近在眼前了”

“哈哈殺進長安端掉徐虎兒的老窩”

“不錯這廝歷年與我軍爲敵,甚爲可惱此番,當一泄心頭之憤”

“佔了他的長安城,看他能怎地叫他狂”

馬五將一大塊肥得流油的肉送到嘴邊,撕咬下一口,突然想起一件事來,遂問道:“據西軍俘虜說,此番領兵攻鄜的是陝西西路招討副使姚平仲和北路招討司都統制張俊。可身爲南路招討使的徐衛何在?”

“確實,徐衛身爲西軍大將,如此重大的戰事,他不可能不參加。是不是奔關中平原去了?”韓常猜測道。

“倒有這個可能,虎兒軍是宋軍之中,少見的能以野戰與我軍爭鋒的部隊。西軍要若走關中平原這一路,非徐虎兒不可。只是……他若走平原,我們該收到風聲纔是,怎地至今沒有動靜?”有人疑惑道。

“該不是趁我軍鏖戰鄜州,他趁着空檔經關中平原直撲延安去了吧?”

馬五斷然搖頭:“徐衛決不會幹這樣的事,上次他進兵同州丹州,作勢欲攻延安,其實是爲了將我引開,好攻打鄜州。因爲他知道,似延安府這樣的大城,非十數萬大軍,耗時數月不能攻下。再者,戰前已作妥善佈置,延安兵力別的不說,防守足夠。至少,防守到我們回師救援,綽綽有餘。”

“那就怪了,紫金虎哪去了?這陝西開戰,沒他的消息,還真不習慣。”撒離喝邊吃邊說道。

馬五吃不下去,他始終覺得,到現在沒有徐衛的消息,心中很是不安。他甚至又在想,進攻保安軍的西軍偏師,不會真是徐衛吧?這廝專愛幹出人意料的事情。

但轉念一想,就算是他又怎地?姚平仲和張俊已經敗了,現在是甕中之鱉,等死而已。就算是徐衛連破阻擊,進入鄜州,當他得知姚平仲和張俊戰敗的消息後,只怕逃回保安軍都來不及

一念至此,心頭輕鬆不少,對衆將道:“明後兩天,咱們暫停進攻。派出使者,入山勸降。據說那姚平仲,跟徐衛一樣,都是南朝少帝的寵臣,關中豪傑稱他爲‘小太尉’,頗有威望,張俊也是西軍大將之一。此二人若降,大金非但得兩員干將,更得數萬精兵。此後陝西的局勢將進一步朝有利於我軍的方向發展,取陝西全境,指日可待”

這話極大地煽動了在場衆將的情緒,一耳掛重環的金將狂聲笑道:“此時山中西軍正餓着肚子,我軍肯放他們一條生路,想必他們聞聽消息,必然痛哭流涕,繳械來降也省卻我軍許多麻煩”

“那是有他們作爲嚮導,取坊、耀、長安易如反掌便是整個陝西,說不得,也將在此役中,盡入我大金囊中”

拍馬屁的人適時出現了,端起酒碗衝着馬五道:“這皆賴耶律都統運籌帷幄,臨陣指揮。此役,都統建不世之功業,可喜,可賀謹以此杯,聊表寸心”

衆將一見,羣起響應,紛紛稱賀。馬五大喜,端酒杯起身道:“諸君滿飲此杯預祝奪取關陝重地得隴,而望蜀”

一時間,那大帳之內,歡聲笑語混雜着杯盤碗盞撞擊的聲音,好不熱鬧

正吃喝縱論時,忽見一將匆匆步入帳內,也不打招呼,直投馬五而去。到他身邊,俯下身來,輕聲耳語幾句什麼。馬五一聽完,猛地一下將手中酒杯擲於地

衆將駭了一跳甚至有人習慣性地作出反應,孃的,是不是徐虎兒

卻見耶律馬五面露喜色,大笑不止衆將面面相覷,均不知發生何事,讓都統如此歡喜。

“去,讓他進來”馬五笑道。“衆位莫急,有件喜事”

他既然這麼說,衆將也只了耐心等着。不多時,見一人入帳,從他的外表很容易就分辨出,這是個漢兒。三十歲左右模樣,身形本長大,此時卻故意縮着。大冷的天,身着單衣,蓬頭垢面,十分落魄。

他一進來,就望向上首耶律都統,執禮拜道:“見過金軍貴將。”

馬五瞄他一眼,朗聲道:“說說,你是何人,來自何處?”

“小人乃陝西北路招討司遊奕軍中副統領,此刻,我部正駐軍貴軍營寨之前的入谷口。”那人回答道。居然是西軍軍官

“那你此來,所爲何事?”馬五興致來了,明知故問道。

“奉統制官人之命,前來拜見貴軍主帥,商討,商討……歸降事宜。”估計也知道這事不太光彩,這副統領有些結巴。

第631章 扼西夏之喉第323章 血債第572章 旗開得勝第8章 土匪來了第460章 棄城逃跑第八百四十七章第638章 宗弼求和第四百零九章第427章 手足之情第634章 欲擒故縱第168章 斬盡殺絕第165章 捷報飛傳第670章 徐六拜相第122章 冠禮第25章 酒後好辦事第665章 兵臨杭州第361章 交底第56章 論邊事第662章 峰迴路轉第577章 攻破城門第七百五十章第809章 驚動川陝第551章 送禮撒離喝第708章 絕處逢生第474章 未有之敗第169章 西軍二十萬第715章 韓昉入蜀第144章 小小縣城 固若金湯第659章 忠奸自辨第543章 發兵潼關第603章 視察藏區第4章 打砸黑店 併肩子上第666章 人心向背第460章 棄城逃跑第693章 天威難測第523章 戰機閃現第359章 研討戰術第86章 盾陣第四百一十四章第272章 逼近關中第694章 疑人不用第669章 斬首示衆第435章 整合西軍第183章 粘罕北撤第334章 騎兵對衝第26章 三個月能幹什麼第433章 棋逢對手第549章 騎兵奔襲第2章 夏津小霸王第795章 檯面下的事第八百七十四章第520章 投奔西軍第51章 風將第39章 江湖豪傑來相助第730章 謎一樣的男人第593章 徐太尉第八百二十二章第201章 洞房花燭第500章 政變(下)第15章 搶錢搶糧搶娘們第740章 三年後和七百五十七章還鄉團第773章 兵臨東京第532章 最年輕的節度使第491章 徐原禍事第136章 失控第455章 激戰江北第595章 兩強相遇第112章 帶御器械第489章 驚變第34章 亂刀分屍第698章 初生之犢不畏虎第107章 怪事第625章 以退爲進第346章 打吧第562章 策反暗殺第四百一十八章第657章 改天換日第683章 河東!河東!第222章 捅月亮第602章 父子大戰第318章 大鬧節堂第146章 升官第304章 曲端奪城第669章 斬首示衆第53章 梟首第249章 活見鬼了第354章 準備大幹第402章 鐵浮屠重現第八百三十六章第376章 逆天而行第688章 船堅炮利第4章 打砸黑店 併肩子上第48章 戰果第695章 夜襲宋營第四百一十三章第515章 西軍團結第78章 進軍第170章 必滅斡離不第54章 兩軍對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