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朕意已決

馬擴緊了緊袍子。沉重的傷勢吊巳好轉,但衆位往日生必背僥的陝西大漢最近“低調。了許多。迎着一衆期待的目光,他緩聲道:“金軍設有望樓,城內若調兵必逃不過對方耳目。也可能受到袍石轟擊。再則,城內兵力本就不多,不如就在西城外調數千兵馬進城,甚爲便利堂內文武不禁面面相覷,如此簡單的事情咱們一時就愣沒想出來!徐衛也暗呼慚愧,還真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當即頒下軍令,命邵翼派人馬入城接手抱車。

雙方的幗擊仍在持續,平陽西城的街市上落滿了石彈,房舍更是成片的倒塌。幸好平陽城幾經兵禍。城內居民早就逃散多半,否則止這半天的袍擊不知得搭上多少條人命!

一支特殊的部隊正等候在石彈掉落範圍之外,他們不穿鎧甲,不帶兵器,繫着圍腰,戴着袖套,每人肩膀上都用扁擔挑着一對籮筐。筐裡。裝滿了麪餅、熟肉、大缸裡盛着湯。已經沒有幾絲熱氣了。一股全副武裝的士兵在隊伍最前面觀察着石彈掉落的方位,最終尋找出一條通道,帶領伙頭兵們快穿行。

扁擔一顫一閃,出吱嘎的聲響,以竈臺爲戰場的伙伕們今天也上了第一線。人人都繃緊了皮,惟恐那不長眼睛的石彈從天而降。士兵們不住地催促,不時才飽彈落在不遠的地方,出震耳的響聲。房舍到塌所揚起煙塵迷濛了眼睛,嗆得人喘不過氣來,可伙伕們顧不得許多,城頭上的同袍弟兄連早飯都還沒吃呢。

“當心!”一陣驚呼聲響起!遲了,一顆石彈不偏不倚,正好命中送飯的隊伍。那挑着麪餅的伙伕是山東漢子,鐵塔般的身軀被砸得短了一截。巨石就壓在他下半身,大口大口的鮮血不斷地從口中溢出,眼看着是救不活了。

來不及悲傷,驚魂未定的同伴手忙腳亂地拾起地上的餅扔進籮筐。一名士兵用杆槍挑起了擔子,繼續前進。當飯食送上城頭時。守軍爆出一陣歡呼。當一塊冷得跟石頭差不離的麪餅送到眼前,他們也覺的這玩意現在比營妓的臉蛋還好看。

一名指揮使搶了兩張餅,胡亂抓了一把肉夾進去遞給楊彥。獨眼虎網咬一口,“呸”一聲吐了現來,翻來覆去一看,不由得怒喝道:“直娘賊!伙伕怎麼弄的,這餅上哪來的血!下了城,老子扒了司務參軍的皮!”

“楊統制,那是伙伕的血分食物的士兵抽空應了一句。四周嘈雜的將士們頓時肅靜下來,連那正吃得砍的胖子也是神色爲之一暗。咀嚼的幅度明顯小了許多。

楊彥一怔,終究低下頭去,大口大口地嚼了起來。因爲吃得太猛。一口餅堵在喉頭噎得他喘不過氣來。從地上撿起一片瓦,就在褲腿上來回一拖,伸進瓦缸裡舀起一窩湯趕緊擠下去。

頭頂的天空,石彈不曾間斷。腳下的城牆,也不時地出戰慄。數百座袍車齊射的陣仗,沒親眼見過人的無法想象。士兵們只能躲在女牆後面,手裡哪怕是逮着神臂弓也派不上用場。

楊彥吃下兩張餅,裝了一肚子湯。總算舒坦了一些。噴出幾口白霧,棄靠着城牆伸直了腿正打算歇歇。眼前卻出現一個小東西,緩緩地飄下,最後落在他的手背上,頃刻冉消失不見,只留下一滴晶瑩的水珠。

下雪了?擡頭望去,只見稀稀落落的雪花在石彈的猛隙中緩緩飄落,真就下雪了!

瑞雪兆豐年,今年陝西河東大旱,這場雪一下,明年當是一個好年景。

可虎捷將士們高興不起來,寒冷的天氣對於宋軍來說本就是一個嚴峻的考驗,現在還下起了雪,往後的日子將會更加艱難。而外頭那些北地撮鳥,沒事就在冰天雪地裡打滾,他們絲毫不怵惡劣的氣候。

雪越下越大,漸漸模糊了視線。金軍的袍擊並沒有因爲突降大雪而稍微停止。

金軍營寨裡,委宿奔出了大帳,欣喜地望着漫天飛舞的雪花。天助我也!女真族人崛起於北地的讓 林之中,世世代代經歷着嚴寒的鍛鍊。下雪對於我軍幕說。可真是一個好兆頭!而宋軍大多不耐寒冷,再加上我晝夜不停的袍擊,必能沉重打擊其士氣!只要破了平陽,我全軍疾南下,如果幸運,或許能碰上黃河結冰!如此一來,陝西可就盡在眼拼了!

“元帥!元帥!天降瑞雪,這是取勝的徵兆!”耶律馬五大步而來。人未到,聲先至。

妾宿須皆動,難得露出了笑容,志得氣滿道:“不錯!徐衛以爲他主持河東,重整防務就能擋住我金國大軍,可這,這叫什麼?。

“人算不如天算!”原爲遼臣,精通漢文化的耶律馬五提示道。

“正是這話!待我拿下平陽,進軍關中,一馬平川之地正是我鐵騎逞威之所!南朝的西軍不是號稱能戰麼?那就真刀真“場!婁宿大聲吼道,惹得帳下衛戍的十兵也不禁鯽師 拿下陝西,再尋機入川,阻宋天子退守蜀地。若能成功,南朝休矣!滅宋之功,我西路軍便居功至偉,縱使四太子再神勇也當俯!

耶律馬五這纔想起自己前來的目的,趕緊報道:“元帥,宋軍袍車的還擊方纔停了一陣。望子上報說。西城外那兩道矮牆上有部隊入城。據我估計,這恐怕是在更換操袍手。”

“哦?”這話引起了委宿的注意。轉念一想,便猜了個大概,縱觀徐衛往常戰例,除了紫金山守橋,其他打的都是野戰,在宋軍中 他這算是獨樹一幟的。可此番,我連他人影都沒瞧見,就全縮在城池裡了。這說明什麼?這說明河東兵力不足!否則,以紫金虎的名氣,他還不早就擺開陣勢跟我捉對廝殺了?

“馬五,我軍須得儘早破城纔是。”想明白了這些。委宿臉上的笑意不見了。“紫金虎爲南軍大將。善用兵,以野外爭雄而聞名。他既然放棄野戰固守城池,明顯是河東兵力不足。可陝西幾路都是兵強馬壯,說明什麼?”

“說明此刻,陝西五路正在積極備戰,徐衛是在給西軍贏取時間。”耶件馬五一語道破。

完顏毒宿露出讚許的目光,頻頻點頭道:“正是!因此必須儘快攻破平陽,進軍關中,不給西軍充分的準備時間。我大軍雷霆一擊,陝西諸路必將四分五裂!傳我軍令,袍擊兩日後,全力扣城!”

明壽即將到歲末,官家剛剛改了年號“隆興”就遇上金軍第三次兩路攻宋。朝野恐慌,舉國震動,尤其是在東平府接連告急的情況下。女真兩路大軍,西路一出門就兵阻平陽讓徐衛給死死擋住。

而東路卻連奏凱歌,在劉豫以城投降之後,四太子完顏兀朮直迫東平府。帥守徐洪以孤師守孤城,在得到河北招撫司的支持下,指揮岳飛等將領,挫兀朮兇焰。尤其是嶽鵬舉統率的馬軍,讓自小在馬背上長大的女真人另朋日看。原來南軍中,也有敢於馬背爭雄的將士!

在蓋天大王完顏賽裡兵敗後,兀朮親提大軍前來。而此次,出現在宋軍面前的是他們從未見過的騎兵!人馬俱被重甲,馬上的騎士甚至只露出兩個眼窩,衝鋒起來地動山搖。擋者披靡!給宋軍造成了極大的恐慌和損失。此時。如果徐衛在。他會告訴自毛的五哥。這叫“鐵浮屠”是女真的重騎兵,它並非天下無敵。只需先於陣前多置拒馬戰車障礙,後以弓弩齊射,再以密集的重步兵剋制它的衝擊力。

可惜,徐洪並不知道這些。他和岳飛的部隊裝備也不如虎捷鄉軍來得精良,沒有大規模穩如泰山的重步。也沒有可以洞穿金石的強弩。鐵浮屠一起威來,硬生生讓這位善打硬仗惡仗的大帥束手。

在退守城池之後,徐洪一面向東京告急,一面召集將佐商議對策。十一月末,在他最後一次野戰中。現了鐵浮屠只能衝鋒,不能駐戰的缺點。派遣岳飛率領輕騎,在敵重騎兵衝過軍陣之後,追在對方屁股後面打!可是,這種創新的戰術雖然起到了一定作用,奈何山東河北聯軍兵力懸殊,終究無法擋住完顏兀朮各兵種協同的猛攻。東平府失陷!

東京聽聞此訊,全城震驚!趙桓早於月初急調坐鎮西京洛陽的張叔夜父子率軍勤王,又擢何灌的長子何薊爲殿前都虞侯,統率常捷軍。可是,數萬兵馬匯聚京城之後,卻沒有着手加強防務。這讓準備與軍隊共同禦敵的東京百姓噢到一絲不同尋常的味道。月末,樞密使徐紹一紙軍令,命駐紮大名府的河北招撫司所屬軍隊火抵擋金國東路軍。種種跡象表明,將有大事生!

東京城內,恐慌的情緒四處蔓延。經歷了兩次金軍南侵的京城百姓。其實早已經淡定了。北夷來襲咱不怕,軍民同心,上城禦敵便是。可這回不同,禁軍並沒有加強城防的打算,張留守從洛陽帶過來的部隊根本就沒有進城,全紮在朱仙鎮,朝廷要幹什麼?

謠言在京城四處風傳,有一種說法尤其打動人心。說是官家準備放棄這歷代先君苦心經營的皇都。要退守關中,巡幸長安。太學生在國難當頭之際總是最積極的,又一次堵在宣德門外頭,要朝廷給個說法。有了從前血淋淋的先例,內侍們打死不出宮門一步,耿南仲知道自己不招士林待見,索性求趙桓恩准。住在中書省不出來了。

最後朝廷派出了臺諫長官秦槍出面安撫學生百姓,秦會之站在宣德門外頭,面對數以十萬計的軍民百姓,信誓旦旦地表示,所謂棄守東京的說法,純粹虛構,實爲好事之徒穿鑿附會,唯恐天下不亂的行徑。並且,他還向東京軍民宣佈了一個消息。說是金國的西路軍二十幾萬,殺氣騰騰的從太原衝下來,一出門就讓紫衛擋在平陽,扣城不破,死傷慘 目前,陝西六潞制凱潔大軍,準備予來犯之敵迎頭痛擊!

這個“捷報”多多少少讓百姓們鎮定了一些。小徐官人咱是認的地,就是以前住在西水門徐府那位。真是一門忠烈啊!徐太師南征北戰,力挽狂瀾,可惜不幸病逝,三軍折一巨掛,國家失一長城。還好。虎父無犬子小徐相公在河東擋着,西軍又素來善戰,希望能擋住金軍吧。

正當圍皇城請願的人潮要散去,又有人問,西路金軍是擋住了,可東路呢?東平府都讓女真人攻陷了,離此地還有多遠,爲何張留守的洛陽軍至今駐紮在朱仙鎮沒動靜?他怎地不去前線迎敵?秦栓又嘶着嗓子解釋說,徐樞密已經調了河北招撫司的部隊阻擋來敵,諸位不必憂慮。好說歹說,終於勸退百姓。

深夜,原本通宵歡騰的京城因金人南寇提前安靜下來,儘管朝廷並沒有宣佈戒嚴。

徐紹從偏門出了官邸,踏出門檻的時候,他險些跌了一跤。這讓服侍他多年的老家人十分疑惑,樞密相公可是武臣出身,上山能打虎,下海能擒龍,最近怎地總是一副憂心仲仲的模樣?

“相公。不打緊吧?”扶住徐紹,老家人關切道。

徐紹搖了搖頭,正當鑽進轎子,像是突然想起什麼,猶豫片玄。招了招手。老家人趕緊附耳過去,卻聽相公輕聲道:“連夜收拾細軟,府中僕人遣散了去,留下要緊的就是語畢,鑽進轎中。隨宮裡出來的內侍匆匆而去。留下膛目結舌的老僕在那處呆立當場。

坐在轎中,徐紹有些無力地靠着。誰能想到,僅僅兩年多時間,女真人再次捲土重來!據前線報告說。金國此次可算是傾巢而出!僅其西路軍,便號稱二十多萬!失策!前些時日,三路西軍就不該去撩撥金軍!現在倒好,捅了馬蜂窩!女真人以我朝背盟毀約爲藉口,大舉來犯。搞得我們倒像失了理一般。

老九招討河東,現在被圍在平陽城裡,也不知情況怎樣。李綱宣撫陝西,可他是文臣,不通軍務。何灌倒是身經百戰,但他一來資歷無法和种師中這種西軍元老相提並論,二來又與李綱鬧出不和。陝西局勢,也讓人揪心吶!大宋立國一百七十餘年,真到了千瘡百孔,病入膏宵的地步麼?

連日來,詳議司根本沒議阻敵方略。囂,在一件事情上糾纏。那就是官家走不走,要走。又往哪處?一部隊主戰派大臣極力反對棄守東京。要求官家死守社稷。但更多的大臣從前兩次金軍入侵明白了一個道理,東京實在是無險可守,與其紮在東京提心吊膽,遇事就四處調兵勤王,搞得天下雞飛狗跳,不如退守一處,從長計議。

只是,即便這些同議棄守東京的大臣,意見也不盡相同。有人支持去京兆,而且用御駕親征的名義。陝西六路得此鼓舞,還不浴血奮戰?有數十萬強兵拱衛,不說萬無一失,至少比東集安全不是?退一萬步說,哪怕陝西丟了,咱還可以往四”退。守着天府之國,餓不死。打不怕,沒聽過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麼?

可以耿南仲爲代表的大臣則持反對意見,他們建議往南退,去江寧。去鎮江。去杭州。哪裡都行,就是不能去陝西。而且話說得非常直白,信不過西軍!那班潑皮,除了披着張禁軍的皮以外,跟匪盜有啥區別?怎麼能讓官家身陷虎狼之地?幾十萬強兵駐紮在那裡,萬一有個。別人腦袋一熱,提兵作亂,怎生了的?江南繁榮富庶之所,更兼水道縱橫,女真人在馬背上了得,但你敢下水來麼?

就這麼在詳議司裡吵是不可開交。官家聽完這個聽那個,始終拿不定個主意。今晚,宮裡突然來了內侍,說是天子緊急召見,莫非皇帝下定決心了?

轎子停了下來,徐紹知道,到禁中了。下轎的時候,他甚至不得不抓着官橋的擡扛,內侍一見,趕緊過來扶住。一路穿於宮中,徐紹見內侍、宮娥、官員往來奔走,一片慌亂。心頭一震,這是在準備撤離!官家已經作出了決定,只是。退往哪處?陝西?江南?

奮力加快了腳步,不多時至垂拱殿外,早望見耿南仲、何慄、折彥質、秦擒等人候在殿外。與往常的穩如泰山相比,此時,這些朝廷要員們個個踱步不止,顯得異常焦急。一看到他來,除了耿南仲,其他人都圍上前,七嘴八舌地問着。

正亂作一團時,殿中內侍出外宣詔,言官家召見。衆臣慌忙入內。望見天子坐於御案後,一動不動。面上看不出來丁點表情,渾如泥胎一般。

推金山,倒玉柱,禮數還沒盡完,趙桓的聲音突然響起:“聯意已決”。閱讀最新董節就洗澗書曬細凹曰況姍齊傘

第726章 整個世界清靜了第175章 老將出馬第324章 兩日破城第172章 岳飛再興第828章 白鐵無辜鑄侫臣第633章 說話要硬氣第355章 炮彈橫飛第306章 瑜亮情結第八百六十章第205章 先擒賊王第657章 改天換日第八百六十八章第239章 搶佔先機第八百八十三章第405章 雙管齊下第485章 風雲突變第158章 激戰正酣第八百七十二章第579章 裡應外合第八百四十二章第251章 楊彥疑兵第八百七十四章第560章 氣吞萬里第八百三十四章第553章 全線反撲第八百四十五章第357章 一樣文官兩種本色第606章 納妾記第740章 三年後第821章 徐衛的算盤第382章 樂極生悲第334章 騎兵對衝第814章 服不服第187章 迂迴出擊第589章 再次議和第473章 大難不死第554章 班師凱旋第551章 送禮撒離喝第518章 勝利在望第94章 退兵第255章 火熱河東第369章 謀劃襲擊第四百一十二章第532章 最年輕的節度使第329章 收麥忙第八百八十三章第216章 重組陣形第107章 怪事第703章 巨炮轟城第400章 堵新郎第721章 暗中部署第155章 設伏第525章 有敵無我第50章 率部歸來第679章 劃分地盤第520章 投奔西軍第354章 準備大幹第752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619章 白瑪達娃第658章 生死關頭第676章 遼軍東來第四百零八章第34章 亂刀分屍第761章 發大財了第10章 牛逼老爹第394章 開刀環慶第118章 張憲第230章 煙消雲散第329章 收麥忙第173章 殺馬充飢第673章 徐衛功大第149章 佈局第288章 黃雀在後第21章 八品官都不要第186章 滑州事變第75章 阻擊第25章 酒後好辦事第773章 兵臨東京第642章 產馬基地第53章 梟首第641 兀朮的哀嘆第七百四十一章第268章 屍山血海第311章 不聽徐九言第825章 梨渦美人第62章 熟人特別多第289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105章 內憂第598章 姐妹較勁第310章 冰釋前嫌第539章 收復全陝第434章 回家第142章 劃河爲界第八百四十二章第266章 朕意已決第567章 各方角力第65章 後生可畏第620章 留子爲質第177章 兄弟聚首第18章 夏津保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