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壯志雄心

共看着靖康二年的正月即將討宗,而宋金戰勢又朝有利月世刀的方向發展,屯兵鞏縣的徐家三兄弟稍稍鬆了口氣。粘罕北撤三十里紮營,雖然徐勝判斷他這是想撤兵回國,但徐衛建議。還是不要大意。要是睡醒了才撒泡尿在牀上,那就太不劃,算了。徐原從其言,命各部兵馬心提防,時刻關注金軍動態。因金軍北撤,西軍又來,徐門三虎合兵一處。繼續與金軍對峙。

正月二十七這一天,徐原帶着兩位弟弟正巡視傷員。鞏縣一戰,從滑州調來的常捷軍陣亡過半,剩下兩萬人不到,傷員更是數以千計。鞏縣百姓感念徐家兄弟在籤書相公棄城逃跑的情況下堅決抵抗,一旦得知金軍北撤。立即出城勞軍,幫助安葬英烈,救治傷者。凡徐家三兄弟所到之處,百姓不分老幼,紛紛行禮,稱讚不絕。

此時。虎捷副都指揮使張慶帶着軍中醫官匆匆忙忙趕過來幫忙,徐原見了,笑問道:“老四老九,這是莊西頭張三吧?”

“正是。他隨我起兵夏津,凡軍中糧草後勤諸事。都是他一手操持。”徐衛回道。

“我記得張三善射,你怎麼讓人家管錢糧?你這不是硬生生把個鐵漢子逼成管家婆麼?”徐原大笑。看來。粘罕的北撤確實讓他放下了心頭大石。兩日來笑聲不絕。

徐衛苦着臉搖頭道:“我也不想,可錢糧乃重中之重,虎捷軍中各級統兵官。大多目不識丁,他心細,謹慎,只能委託給他。

正說着,楊彥跟火燒屁股似的竄了過來,行罷禮後,手指營外道:“來了個軍官,說是甚麼脈延帥司的鋒轄,傳陝西五路制置使的命令,讓都統制。副都統制,以及虎捷都指揮使去見。”

制置使?宋軍兵制,制置使是臨時性的地區軍事統帥,西軍由陝西五路宣撫使範致虛統率,就算要召我等去見,也應該他下命令,關這制置使何事?再說了我們是隸屬於京畿制置司,你陝西統帥憑什麼命令我們?

“金軍未撤,戰局還沒有最後結果,我們和西軍之間必須通力協作。見就見吧,至多也就是給範大人唱個大肥諾,作個四方揖嘛。”徐原怕兩個弟弟有情緒,故意輕描淡寫道。

哪知徐勝笑道:“我們徐家歸根到底出身西軍大哥從前又是涇原副帥,去見見袍澤故舊也就應當

徐衛緊接着話頭:“我也想見識西軍陣容。”

“算多我事。”徐原又是一陣豪爽的笑聲。

邸山,爲黃河與洛河的分水嶺,這座山雖不比五嶽之尊,但在天下也是大大有名。相傳,道祖老子曾在此煉丹,是以邸山之上有上清觀奉祀道教祖師。而邸山知名的另一個原因在於,此山上有東漢至三國的數十座帝王陵寢以及皇族,大臣的陪葬墓。總數當在千座以上。因此纔有了那句俗誘“生在蘇杭,死葬北邸”。而且,那山晚眺,可是洛陽八景之一。

按說。此山既是道祖老子修煉之所,又是歷代帝王長眠之處,應該莊嚴肅穆纔是。但眼下,一支大軍就在山下紮了營寨,隨時可見鎧甲鮮明,挺槍椅刀的武士巡戈不絕,爲邸山添憑几分肅殺!

徐家三兄弟帶着衛士,一路奔馳至邸山之下,他們仁這會兒倒沒有欣賞名勝古蹟的閒情逸致,而是直投那山下大營而去。

還有兩三百步距離時,徐原手指西軍大營說道:“你們看,這營寨扎得頗有章法,範致虛還有這等本事?。

在徐衛從前的印象裡,所謂古代軍營,不就是支起帳篷讓士兵睡覺的地方麼?可當來到宋代,又作了統兵將領後才知道,營寨營寨,是兩個概念。不但要有供士卒歇息,以及堆放物資的帳篷,這叫“營。”還要有臨時性的防禦工事,比如柵欄,拒馬,望樓,這叫“寨。”在開戰之前,要評判一個武官軍事素養高低,一是看他陣法布得如何。二是觀他營寨扎得怎樣。眼前西軍大營之嚴整,可算讓徐家哥仁開了眼界,但是自己的軍營也沒有如此章法。

至營塞口,便有衛士攔住,那統兵官也不管來的是什麼人,直接用一種驕橫的口吻喝問道:“來者何人,通報軍籍”。

結果。三兄弟一個接一個報出來:“徐原、徐勝、徐衛,奉命來見。”

那統兵官聽了,怔住好大一陣,良久才又問道:“誰?”

徐原眉頭一皺,也好在這幾日心情不錯,沒有揚鞭就抽,不過也拉長着臉喝道:“你吃擰了是吧?沒長耳朵?徐原、徐勝、徐衛奉命來見!”

這話音一落,不光是統兵官,便連那營門數十衛士也紛紛側目。這口沈祜大尉的子侄前面鞏具駐軍的長官徐原果是威儀出敵,訊勝也是相貌堂堂,可這徐衛也忒年輕了些吧?這模樣有二十了沒?不是軍中傳言,說太尉季子徐衛,一把火將金東路軍的糧草燒了個乾淨,讓大金國二太子斡離不身陷絕境麼?就是他?

徐四徐九還好說,可徐大怎麼說也是即將“建節”的一方面統帥,見這羣軍漢一個。個直眉愣眼的瞅着,也不見去通報,氣不打一處來。範致虛這是想故意羞辱我兄弟三人?直娘賊,你帶着五路大軍,鋪天蓋地而來,結果兵敗潢關止步不前。你他孃的但凡爭一丁點氣,我們兄弟三個何至於打的如此艱苦?現在還敢擺這架子,給誰看?

手中馬鞭一揚,還沒抽下去。卻見那統兵官抱拳一揖,腰桿幾乎折斷,恭聲道:“太尉便在中軍大帳,三位官人自去便是。”

太尉?徐原這一鞭子抽不下去了。太尉是武臣的最高職銜,範致虛是文臣,自然不可能當太尉。現在西軍到底誰在主事?怎麼又多個太尉出來?朝裡的太尉,扳手指都能算出來,是何灌?還是王宗楚?

滿腹疑雲。無從解惑,哥仁當即留了侍衛,下了戰馬,匆匆往中軍大帳而去。

至帳前。衛士又攔住,問明身份之後,進去稟報了一聲,隨後出來,說太尉見召。

一踏進帳內。先便見到滿帳文武官員多達數十人,都坐在下面,個。個腰板挺直。人人精神抖擻。再往上看,帥案之舟坐着一位老將,全身着甲,須安半白。一張臉上,疤紋佈滿,那到底是皺紋還是傷疤?這副模樣,已經夠讓人膽寒,偏生這老將一雙眼中,正精光暴射,令人不見仰視。

見了他。徐家哥佇立在帳中竟忘了行禮。一個個就跟剛纔營門口士卒一樣,直愣愣地盯着上頭。我沒看錯吧?眼花了?這,這,這不

正當他們手足無措之際,高頭老將已經問道:“你三個頭一天當兵?”

沒錯,這是二叔的聲音!不過徐原還不放心,又回頭瞧了瞧兩個弟弟,見他們都是滿面驚訝!這才慌忙行禮道:“卑職徐原,見過可這怎麼稱呼,居家自然稱呼叔父,受事則需尊稱職銜,想到無論是傳令之官,還是守營之卒,都呼“太尉”莫不是二叔升官了?於是試探道:“見過太尉?”

身後徐四徐九也跟着效仿,上頭徐太尉這纔對滿帳文武介紹道:“這三個便是前面鞏縣軍中統兵官,徐原、徐勝、徐衛。”

一時間,本來安安靜靜的大帳頓時熱鬧起來。徐原從前是涇原路經略招討副使。帳中文武大多認得。所以,這些前輩長官們便紛紛誇讚太尉生得好兒子。徐勝徐衛兩個不單生得儀表堂堂,更做得如此大事,真可謂虎父無犬子!

徐彰也不謙遜,止含笑而已。過了片刻,便散去滿帳文武,留下子侄三人。

很明顯。三兄弟現在最想知道的就是,老爺子怎麼在這?又怎成太尉了?徐彰自然心裡明白,不等他們問,便把官家緊急下詔,命自己進官太尉,繞道趕往潢關執掌兵權一事簡明撫要地說了一遍。

聽得哥仁驚喜不已。我說嘛,金軍頭回用數千鐵騎,沖垮五路西軍。此番又去。卻撞了個鼻青臉腫,範致虛一介書生,絕對沒這本事。原來,卻是咱們老爺子重新出山。真是老將出馬,一個頂倆,難怪粘罕慌慌忙忙的退避三舍。

也沒容兒子侄子多問,徐彰直截了當地說道:“今日召你弟兄三人來,便是商議一件事情。粘罕北撤三十里,你們知道吧?”

“知道。”徐原點,頭。

“彼時他夾在兩軍之中,惟恐腹背受敵,因此北撤避我鋒芒,這在情理之中。但據我估計。金軍更是在爲渡河北撤做準備。你們可有想法?”徐彰望着三今後輩問道。

徐原徐勝都沉默,金軍南侵,踐踏兩河,進犯帝闕。現在撤了咱們的目的便達到了。還能有什麼想法?慢!老爺子說這個話,絕不會是平白無故,難道,,

“二叔是想,”徐原欲言又止。

徐彰盯他一眼。正色道:“金寇猙獰,凡我輩武人,皆與其誓不兩立!必有你死我活之心,方敢言勝!女真人長驅直入,簡直視我如無物,此等奇恥大辱,如何不思報復?粘罕倒想得美,攻勢順利便戰,取勝無望便撤。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天下有這等便宜的事?今天放虎歸山,他日終將爲患!我意,擒虎不成,也要毆成重傷!”

第四百一十九章第253章 約期會戰第391章 火燒麥田第707章 兀朮第70章 陰招第174章 初露鋒芒第139章 競爭第180章 擾敵軍心第626章 扶正還是分治第328章 動粗第694章 疑人不用第713章 遍植黨羽第100章 難怪第343章 羣情激憤第666章 人心向背第404章 環慶事變第715章 韓昉入蜀第579章 裡應外合第331章 見風轉舵第206章 司儀行政第八百五十三章第776章 凱旋而歸第828章 白鐵無辜鑄侫臣第424章 鋼鐵雄師第244章 汾州大戰第276章 難兄難弟第827章 天倫第607章 妻不如妾?第52章 摸營第17章 別高興得太早第246章 以退爲進第247章 詔書飛傳第476章 馬軍驍將第496章 湖上密謀第285章 輕騎突進第568章 要戰便戰第438章 吃酒第654章 拒絕議和第615章 養寇第295章 馬擴獻鄜延第212章 又見馬擴第154章 風起雲涌第650章 北伐中原第231章 中秋故人來第701章 河東總動員第627章 終掌權柄第191章 國士無雙第400章 堵新郎第779章 意在兩河第106章 大動作第805章 不由分說第765章 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第582章 長期圍困第52章 摸營第405章 雙管齊下第122章 冠禮第162章 慘烈搏殺第91章 援兵第175章 老將出馬第四百一十九章第454章 太上趙佶第521章 接見降將第692章 禍從口出第496章 湖上密謀第810章 翅膀硬了第828章 白鐵無辜鑄侫臣第199章 大功告成第137章 轉機第728章 將二代第341章 真正的英雄第342章 又一個秦檜第31章 人頭就是賞錢第682章 捕風捉影第469章 頑強阻擊第56章 論邊事第823章 別來惹我第239章 搶佔先機第46章 死戰第390章 同意進攻第557章 雄心勃勃第八百七十三章第495章 引蛇出洞第八百八十一章第228章 全部繳械第77章 韓世忠第384章 興師問罪第八百零三章第329章 收麥忙第227章 還以顏色第755章 要命的烽火臺第167章 遣使議和第670章 徐六拜相第689章 摧枯拉朽第373章 長安解圍第八百四十章第642章 產馬基地第116章 太上皇第223章 這潭水很渾第138章 佈防第789章 風雲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