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小小縣城 固若金湯

金軍直講東京,舉國爲!震動。趙桓在禁中夙夜哀嘆”氣八再束手無策。雖已許女真刮河爲界小卻不知爲何金二太子韓離不將大宋1軍前計議使,鄭望之亂棒打出軍營,拒絕議和。鄭望之回朝以後,備說在金營受到了羞辱,卻隻字不提“強人”劫殺金使王訥一事。後有朝中故舊問他,女真人自己提出刮河爲界,因何又斷然拒絕?鄭望之這才道出原委,並說“若事泄,朝廷必遣人查之,今政局如此,若辦鎮守大將,吾恐將士寒心耳。”

看來,不論宋金兩方。凡知此事者,心裡都明白,天子腳下哪來的什麼強人,必是前線鎮守大將所爲。說穿了,不是姚平仲就是徐衛。鄭望之雖爲議和使節,但在這件事情上還是清醒的。東京現在所能依靠的。便是姚徐兩位軍中後起,有他們在,不論勝敗,女真人多少還有些顧忌。沒看到麼?金軍已經開始掃清東京外圍了。 說起這事,倒叫人如霧裡看花,水中望月。

金軍拔除東京外圍據點的戰鬥,只有半場。那便是日前攻打杞縣一仗。可幾千金兵網網嚎叫着衝到杞縣城下,被守軍一陣箭雨射去,立馬頭也不回地撤走了。這仗到底怎麼回事,恐怕除了金軍之外,沒誰弄得明白。

格縣十五里外,金軍大營。

斡離不親統的三萬餘精兵統統駐紮在此,連日無戰事,士卒都歇息整頓,以備再戰。近日來,金軍已不敢再放出遊騎去東京南面偵查,原因只有一個”去多回少,總被“強人”截殺。而且這些“強人”似乎有意激怒金軍,殺了人後。把人頭割去,取了軍械馬匹,再暴屍荒野。二太子爲此事暴跳如雷,聲言掃平東京。

大營之中,一將約有四十多歲,全副披掛,身上俱是宋軍制式裝備。步伐匆匆,投一處軍營而去,到了一頂軍帳前,抱拳恭聲道:

“末將李文興,求見郭公。”

衛士入內稟報,不多時召他進去。方掀起帳簾,便瞧見郭藥師那極其長大的身形正立在地圖之前。揹負雙手,若有所思。李文興進去,躬身一拜,也不見對方反應,便立在藥師身後,沉默不言。

良久,郭藥師方始回身,看他一眼,笑道:“怎樣?”

“一切如郭公所言,那杞縣守軍有備,末將前去攻城,被一陣好射!”李文興嘆道。

棄藥師笑了笑,回到凳前坐下,命李文興亦坐,這才說道:“所以我讓你去虛晃一槍回來交差。這部宋軍有別以往,居然主動挑釁,辱我使節,殺我遊騎,其目的無非就是想激怒二太子,引金軍去攻。因爲對方知道,一旦二太子不理東京外圍,而領兵直趨皇城,他們就不得不出城作戰。眼下來看。這策略果是奏效,二太子了雷霆之怒,這才命你等去攻打。對方既敢如此,想必有所準備。只是我軍現如今初到東京,器械不整,如何攻打?”

李文興聽罷,深感折服,再拜道:“若不是郭公救我,必是有去方,回。我已照郭公所言,上報二太子,請求建築器具之後再行攻打。”

郭藥師聞言點頭,忽又笑道:“我倒是很想知道,這東京東南,正南六縣,到底是何人坐鎮。金軍一路南來,哪處不是一鼓而克。偏他要前來捋把虎鬚。此人妄圖拖延我軍攻京時間,以待強援。但其結果已經註定,區區數縣,又怎擋我精銳之師?”

李文興亦笑:“待末將動士卒,多造平壕鵝車,不日動攻勢1先破杞縣,後取鹹平。則其他數縣,可不攻自破。”

郭藥師一陣沉吟,又望向那地圖,嘆道:“諸事順利,唯一不便的,就是這東京地利爲敵所佔,到如今,我們都對其情形一無所知。”若是韓昉不被扣押,東京城防我早就瞭然於胸。現在倒好,兩眼一抹黑,且從宋軍近日舉動來看,不但不懼女真,反而憑藉熟悉地形,四處活動,截殺遊騎。甚至有可能我軍一舉一動,盡在對方眼中,必須迅打垮東京外圍,否則一旦大宋援至,事情反爲不妙。

想到此處,又對李文興說道:“你去扣城時,需多加註意。我料宋軍主將,不在鹹平,便在陳留。尤其注意鹹平,此爲六縣中樞,極有可能駐守重兵,切莫大意啊。”

李文興領命,又說一陣。告辭離去。郭藥師再度起身,至地圖前詳細查看。掃清東京外圍據點,根本不在話下。只是東京城被南人經營數百年,城郭堅固,牢不可破,有些棘手。但也無妨,只需待西路粘罕大軍渡河,會師於城下。便可全力攻打。到時破了東京。大宋羣龍無,不止兩河之地爲我所有,便是中原,也指日可待!至於江南嘛,亦爲期不遠矣。說來,女真人當真強悍,短短時間攻滅契丹,如今大宋敗局又定,党項不過是冢中枯骨,早晚必滅。試問天下,安有女真之敵?幸好自己站對了位置。金人慾圖南朝,多有藉助自己之地,他日前程,可以想

念至此,這位宋之厲階,金之功臣忍不住仰頭出笑”

臘月二十,東京之南小通許縣。

此時,天網放亮,那縣城四郊,百姓早已全數撤入城中,任何可供敵用的物資,或轉移,或破壞,連根毛也不留給女真人。

這通許縣,本是開封府治下大縣,且有官窯,其所產瓷器質地精美,不但暢銷於國內,便是商人送到海外,也是極其搶手的。可惜,狼煙一起,一切都得爲戰爭讓路了。

此時,本來沉寂多日的通許縣,被一羣禽獸打破了寧靜。泥濘的野地裡,一支大軍正全前進。披甲執刀的士卒噴出團團白霧,依次而行,不時四處張望,見那樹枝葉片之上,尚有積雪。這便是東京了麼?當初。我等於河北衛戍。保境安民,誰曾想有朝一日,竟成金之前驅,往攻故國?也沒奈何啊。當兵吃餉,都聽長官軍令,上頭投降,咱也無法。 步兵隊伍並後綿延數百步。竟都是漢軍!步卒方過,忽聞後頭號聲大起,數十健卒爲一隊,齊力推動着一輛輛平板四輪之車前行,不知作何用處。再往後看,頓時叫人膽戰驚心!此是何物?前頭高近一丈,後頭卻幾乎觸及地面,中空。約容得下百十人。左右各安六輪,需五六十人同力方能推動。只因積雪融化,路面泥濘,士卒很是吃力。

前方漢軍過盡。又聽戰馬蹄聲,數百騎士不急不徐在後押陣。馬上之人,無一不是皮衣彎刀的女真人。爲一個,大冷的天,卻頂着光溜溜的頭殼,只耳後及腦勺留有辮,左右耳朵俱穿金環,鞍懸一張弓,腰佩一壺箭,手裡提把鐵槍,神情刻悍,雙眼兇光。在他旁邊,一漢將緊緊相隨,正是李文興。

轉過一處山口,通許縣城赫然便在眼前。

“靠山而建,易守難攻。”李文興原爲河北宋將,金軍兵至,率部直接開城投降。被編入金軍。一路南下。在李固渡和滑州城。讓徐原幾陣殺得一萬多兵只剩四千,現在又奉命扣城。見通許縣背託大山,徒生煩惱。

此時,身旁那名金軍千夫長吱哩呱啦說了幾句,便有人解釋道,金軍讓他盡攻城,天黑之前。好回營歇息。說是營中有南朝美婦,又有上好美酒,金軍可不願意在鳥地方過夜。

直娘賊!禿頭撮鳥!秋夷禽獸!女真蠻子!你自己怎麼不去!心裡狠狠咒罵一通,仍舊不得不賠盡小心,打馬上前指揮士卒。

“各部!整頓器械,以備攻城!”李文興一聲號令,數千士卒聞風而動。十數輛平板車放置陣前,後頭,士卒們擡出一具寬約六尺,長約一丈的木梯,而後高高豎起。忽地一聲吆喝,同時力將那梯擡上先前的巨型廂車之上。便有手持大錘的壯漢躍上車前,使聊釘相連。這木梯和車座,卻並不垂直。頗爲傾斜,應該是利於攀爬。

漢軍陣中,一具具高車豎起,看這形狀,倒有幾分像引頸高歌之

李文興望向通許城頭,隱約可見守城士卒蜂擁而上,於城頭四處奔走。敵樓那處,甚至可以看到穿鎧披袍的武官正互相議論着。大戰之前,雙方都在緊鑼密鼓地作着準備。只是不知此處守將是誰,直想掏心窩子跟他說一句,開城投降吧。不必作無謂抵抗,人人都是血肉之軀,娘生爹養,何必與女真人爲敵?沒看到人家從燕雲一直打過黃河,所向無敵麼?如今金軍兵分幾路。杞縣那裡,怕是已經開戰了。

“鋒轄,女真人讓我等立即動攻勢一小校奔到他身邊,大聲說道。

“去他孃的金狗!不把爺爺這點家當拼乾淨,他們愣不罷手!”李文興小聲罵道。

小校也面露無奈之色,勸道:“金人遣這數百騎督戰,咱們還是小小心爲妙

李文興朝那數百金騎望了一眼,又扭頭見自己部下已經準備完畢。正準備下令,忽聽金騎陣中號角聲大作,忍不住又罵道:“吹你孃的喪!懂不懂一鼓件氣?擂鼓,攻城”。

“擂鼓”小校放聲高喊。話音方落,便聽得戰鼓雷鳴!一聲聲雄渾的鼓聲,迴盪在原野之中。打破了戰前的寧靜!

“攻城!”

軍令一下,前頭護車士卒各舉長盾,十數人爲一隊,推着那四輪平板之車奮力向前。他們後面,以前爲單位,每都人馬都鑽進一輛鵝車底部,又有數百人爲一隊,推動鵝車,拉開距離跟在板車之後。通許城前,只見十餘架巨型怪物緩緩移動。背後,鼓聲正盛!

李文興再度望向通許城上。只見守軍弓弩手已經全部就像,縣城頭還有士卒在奔跑集結。宋軍長於攻堅防守,這是世人共知的,如今女真人打着如意算盤,派自己前來扣城,真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戰鼓聲越加急促!聲聳震動心絃!前頭漢軍,已經兵臨城下!舉盾士卒拼力推動桓車,直奔向牆前護城壕!剎那間,城頭利箭紛飛!於幾,弓在後頭看到,不維有十卒中箭到地所幸。那壕橋引兔城壕。緊緊卡在壕溝之上。與此同時。後面十餘架鵝車突然加,全力推進,直奔壕橋而去。

城上守軍,箭陣愈密!推車之卒雖有盾防,仍不免百密一疏,中箭者,倒地哀號不止,可僅片玄之後,已被利箭插滿全身。

那頭金軍千夫長突然一聲吼。李文興視之,卻是鵝車已過壕橋,前傾的木梯已經搭在通許城頭之上。萬幸吶。這只是一座小縣,城牆高度不到兩丈,若是像太原那般高牆,如何攻得破?

鵝車一靠城牆,藏於車中之兵齊聲喊,迅跳出,極力向上衝鋒!李文興心頭也不禁一緊,此時我方是傷亡最大之時!當然,若能一鼓作氣登上城頭,對守軍士氣,將是一個“極大的打擊!

“鋒轄!不好!”身旁小校突然一聲驚叫。那鵝車士卒雖蜂擁而上。怎地城頭箭如雨下,擂石滾木一齊招呼,士兵如冰雹一般,紛紛墜落。雖有士卒於城下還射,怎奈對方居高臨下,佔盡優勢。攻城戰便是這般無奈,無論攻擊一方多大優勢。可面對依託城池的守方來說,佔不到絲毫便宜。

盯了部下一眼,李文興冷笑道:“這部守軍頗爲頑強,不知何人部隊?擂鼓,助軍威!小,

戰鼓聲再度雷鳴,通許只是小縣,此時被震天的喊殺聲,轟鳴的戰鼓聲所籠罩,便連那縣城,似乎也在這巨大的聲響中戰慄不已。

“上!”李文興神色陰沉,將手一揮,厲聲喝道。軍令一下,早已等候的士卒如潮般涌進。此時。城上弓手正全力射殺鵝車之兵,對增進之敵威脅減小。若大部隊能順利抵達城下,一是增援鵝車,人擠人也給他推上去!二是填平城門之前的護城壕!如此,便爲撞破城門作準備!

大戰持續,攻戰之戰切忌急躁,一座要塞,往往強攻數月上年不得破。但一旦攻破,其後續反應經常是勢如破竹。

個多時辰過去。李文興深深吸出一口氣,目不轉睛地盯着城頭。他有不好的預感,今天怕是碰上鐵板了。大戰至今,沒有一架鵝車能攻上城頭。

填壕之兵也死傷慘重

忽聞馬蹄聲作響,那金軍千夫長帶着幾人奔至面前,一通呼喝後,士卒解釋。金軍見攻勢不順,要他往前督戰,催促士卒。

“什麼?往前!”李文興牙關一咬,憤而問道。去問問一百多萬宋軍,有哪支部隊的將領戰時是往前的?那箭矢不長眼睛,我身爲軍隊主將,要是有個閃失,誰來指揮?你們這幫女真蠻子就知道馳騁原野。哪懂這攻守之術的奧妙?也是你家那個鳥二太子催逼甚急,若給我充足時間,便造他數十架巨炮。晝夜不停轟擊城內三五天,不攻自破!現在讓我部憑血肉之軀和簡單器械便來扣城,又讓我上前督戰,你是沒把我當人吧?

心裡雖恨,卻深知女真人掌握着生殺予奪的大權,萬萬得罪不起。便是這小小的千夫長,也有權力將自己一刀斬殺於陣前。孃的1幾時我炎黃之胄,淪落到被秋夷驅使的地步!直娘賊!早知如此,橫豎是個死,老子不如堅守城池,便是城破殉國,也還受朝廷追封褒獎,名垂青史!哪像現在,虎落平陽被大欺!還是隻禿頭狗!

再三解釋,金軍千夫長只是不聽。連聲催促他前行。甚至拔刀威脅。正僵持時,那金將把刀向城一指。李文興回頭視之,也不由色變!竟有四五架鵝車的士卒開始潰退下來!這幫吃貨!將牙一咬,把心一橫。帶了幾名部下,催動向前奔去。只跑出百十步,未及守軍弓弩射程之內便趕緊停下,強令聳退之卒重返城下,違令者斬! “鋒轄!城頭守軍極是頑強!箭如雨下不說,便是有弟兄登上城去。照頭來的不是大刀就是重斧!這部守軍,鐵定是西軍精銳!”有士卒哭喊道。

西軍!李文興只感心頭一沉!不會吧,這小小縣城也有西軍鎮守?若在這裡遇上西軍,甭管他姓種姓折,憑我這河北偏師,如何抗衡?就是拼光了,也難以攻克啊!

猶豫之際。突聞破空之聲呼嘯而來!身旁小校一聲慘號,立時栽落

下!

“神臂弓!”李文興大喊一聲,顧不得部將士卒,打馬就往回跑!驚慌之中,連頭盔也奔落!他這一跑。其結果就是,身後士卒同聲喊。一齊回逃!你道李文興因何這般倉皇?只因神臂弓不但射程奇遠,且精度極高!當年宋遼大戰於澶州,遼軍圍城甚急,契丹統軍大將蕭撻凜自以爲神勇無敵,帶着數十輕騎就敢跑到澶州城下巡視。被宋軍大將張環(一說周文質)以神臂弓三百步外一箭射中頭顱!沒救回大營就已斃命。自己被金狗逼着近前督戰,定是城上宋軍現,想來圖我!()

第166章 金殿沸騰第714章 對宋求和第338章 託付種家軍第32章 天仙還是狐仙第214章 鐵浮屠第596章 再見何書瑩第153章 虛虛實實第155章 設伏第372章 決定退兵第165章 捷報飛傳第533章 有錢有錢要糧有糧第397章 地下黨第八百五十六章第62章 熟人特別多第365章 癡人說夢第758章 目標!大名府!第256章 八方支援第590章 威震狄夷第629章 郡王跋扈第144章 小小縣城 固若金湯第13章 殺人就是這樣第622章 莫望西軍第255章 火熱河東第340章 徐衛的轉折點第372章 決定退兵第221章 小別勝新婚第497章 陰雲密佈第26章 三個月能幹什麼第578章 將計就計第250章 齊集定戎第484章 本來面目第337章 想後路第645章 大胖小子第808章 弒君篡位第547章 招安收降第779章 意在兩河第七百四十三章第149章 佈局第717章 包藏禍心第739章 謀而後動第403章 爲何冒險第585章 金國求和第34章 亂刀分屍第197章 傻了吧第815章 朋友 利益第443章 狼煙再起第八百六十二章第525章 有敵無我第489章 驚變第364章 全面壓制第八百六十三章第八百六十四章第316章 爭相投靠第158章 激戰正酣第730章 謎一樣的男人第661章 無膽鼠輩第159章 熊熊大火第797章 意料之外第250章 齊集定戎第180章 擾敵軍心第567章 各方角力第683章 河東!河東!第38章 兵精糧足錢管夠第692章 禍從口出第802章 我的地盤我作主第550章 竟收奇效第106章 大動作第257章 愛護有加第285章 輕騎突進第676章 遼軍東來第811章 雞飛狗跳第405章 雙管齊下第653章 宰相救火第679章 劃分地盤第235章 煤老闆第198章 情比金堅第291章 大軍凱旋第四百四十五章第191章 國士無雙第七百四十四章第558章 金國求和第323章 血債第814章 服不服第500章 政變(下)第499章 政變(中)第542章 一個時代的降臨第97章 進京第八百六十二章第385章 真相大白第430章 混亂的延安第376章 逆天而行第24章 梓州團練副使第189章 生擒藥師第302章 粘罕第288章 黃雀在後第710章 捷報入朝第581章 張俊伏誅第801章 認清形勢 站對位置第八百四十三章第77章 韓世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