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人氣

京城裡,徐衛最熟的地方有二外。是自只家,二鼎董公,二就是何灌府邸。入了城。直投何府去,那何府門人家丁早已認熟了他,也不用通報,直接便往裡領。一路還與徐衛瞎白話,小官人最近忙什麼?腰裡咋還掛個魚袋呢?聽說最近又升了?

徐衛有一句沒一句的應付着,方走過中庭,便見身穿朝服,手持劣板的何灌在一名內侍的陪同下匆匆而出。那張本來威嚴的臉上陰雲密佈。徐衛甚至發現。他腰裡金帶都沒有束正,有這麼急?何灌見了他,側首對那名內侍說了幾句1後者點頭應允,出府而去。

“卑職見過太尉。”徐衛上前行禮道。心裡很是奇怪。這走出了什麼事,能讓何步件如此緊張?

何灌正欲說話。見門人還在。摒退之後,將徐衛拉到一旁,神色凝重地說道:“子昂。速作準備!”

徐衛聽了這話,暗吃一驚,速作準備?難道”,

“官家急召我入宮。問過內侍,在京執宰並三衙長官都在被召之列,包括你爹。看這陣勢,十有是”何灌沒再說下去,滿面憂心之色。

該來的遲早要來。你躲也躲不掉,徐衛暗想着。

見徐衛沉默不語,何灌嘆了一聲,自顧言道:“但願此次也能逢凶化吉。”說罷,也不與他多說。大步向外走去。徐衛立在原地,扭頭向府裡望了一眼。終究一咬牙,轉身向外,疼步奔走。出了何府,跨上那匹官家御賜,通體純黑1極爲神駿的戰馬,風馳而去。

卻說何灌奉詔入宮。到了垂拱殿外,遠遠便望見數位大臣已經先到。過去一看,太宰徐處仁、少宰李綱小樞密副使徐紹、中書侍郎唐恪、門下侍郎耿南仲、尚書左右承,殿帥、騎帥、步軍司徐彰,所有執宰並三衙長官全數到齊!這種陣勢,在新君即位以來。還是頭一次!衆官見他來到。也僅點頭示意而已,顯然,大臣們心裡也沒底。

太宰少宰爲朝廷之首。但凡軍國大事,沒有這兩人不知道的。何灌略一沉吟,即向首相徐處仁問道:“太宰相公,這次是,”

徐處仁爲三朝元老,名望頗高,聽步帥這麼一問,一時無言。良久,手指北方,搖頭不語。衆臣個個心驚,正當細問時,內侍錢成毛經步出殿來,大聲宣衆官晉見。進去一看,官家已高坐於上。滿面疲倦,雙眼中難藏驚慌之色。正望着自己的大臣們魚貫而入。

推金山,倒玉柱,山呼萬歲之後,趙桓語氣焦急,直接問道:“到哪處了?”

部分朝臣心裡還疑惑不解,卻見少宰李綱將眼光投向主持樞密院的徐紹。後者出班奏道:“回陛下。已到真定!”

趙桓罩在褚黃袍中的身軀不禁一震,這麼快?又問道:“進兵路線?兵力多少?何人統帥?。

徐紹一時之間無從答起,片刻後,沉聲奏道:“本月初六,金軍分兩路入侵。進兵路線大致與上番相同,一路攻太原!一路出燕山。統兵之帥,仍是粘罕與韓離不。其兵力暫時不知,但可以肯定,情況較上次更壞。金軍前鋒銀術可部,已與太原守軍願戰數日。真定也已告急,求朝廷速發援兵。”

趙桓聽罷,既未見震怒,也不見憂慮,呆呆坐在龍案後。似已麻木了。殿下衆臣垂首不語,整個垂拱殿落針可聞,一片死寂。上次金軍南侵撤兵之後,不少朝野之士就曾斷言,短期之內金軍必再復來。可上到天子,下到執宰。還是有不少人心存僥倖,認爲女真人已經得了不少好處,且自家局勢也不穩定,再說了,女真人跟咱們,又不像党項人那般,有百十年深仇大恨1何必如此?

可如今呢?這纔過去幾個月?又告捲土重來,難道女真人真要把我們逼上絕路不可?

無論君臣,此時俱各懷心事,忽然,一個聲音響起:“陛下,若當初答應金人條件,割讓三鎮,送上銀錢,何至有今日之禍?”

衆人皆驚,擡頭視之,乃門下侍郎耿南仲是也。此人一直主張不要與女真對抗,此時說出這種話來,也沒誰覺得意外。趙桓聽罷,半晌無語。良久方纔嘆道:“事已至此,多說無益,諸位愛卿還是快快拿出對策纔是。”

何灌等三帥,包括徐彰在內,俱爲武臣,本能地迴避政治,都不說話。

但殿上除他四人外。便只有從武階轉爲文階的徐紹知兵懂兵,三位統軍大帥都寄希望於他。以爲他會出來發聲,駁斥耿南仲之流。哪料徐紹一直垂頭,根本沒有發言的意思。

耿南仲見衆臣都不發不劣認,便將具米投向唐人是李邦聳罷相時所推薦徘,此時,便出班去。奏道:“陛下,金軍上次南侵,受阻而返。此番復來,必傾舉國之兵。其鋒芒不可阻擋,以臣愚見,莫如遣便求和。許以三鎮之地。”

耿南仲立即接過話頭:“除此之外,臣建議放還金使韓昉,命其上報金主,言明我朝議和之誠意。”韓昉被秘密抓捕,朝中重臣雖收到消息,但大多隻知其被扣押,至於如今身在何處。相信除趙桓李綱之外,殿上無人知曉。

何灌等人聽到兩位副相的言論,義憤填膺,卻又無可奈何。徐紹指望不上。便盼着徐李二位相公出來說話。往常,李少宰總是一馬當先。力主抗戰,今天不知怎地,啞巴了?

李綱沒啞。只是一時沒緩過神來。當初徐衛告訴他,金軍月必來,可八月不見動靜,他還曾在徐衛面前開玩笑地問其何解。如今想來,徐子昂對宋金局勢的清醒認識,超過朝堂上所有執宰!

心中一動。眼下官家詢問對策二自己何不舉薦徐衛?儘管他官階不高,年紀又輕。可非常時期用非常手段,當不拘一格啓用人才。且以徐衛的功績。就不應該還在目前這個。位置上。日前抓捕韓昉,官家親口承諾,若事情成功,必有重賞。可結果呢,只升了徐衛一級階官,未授實職。有什麼意義?自己提出質疑,官家卻含糊其詞,不予迴應。

李綱沉思之際,何灌已連咳數聲提醒他。待回過神來,耿南仲與唐恪正一唱一和,張嘻議和,閉嘴割地,且美其名曰,權宜之計。

怒火騰騰而起,步出班去,毫不留情地打斷二人表演:“陛下!耿唐之輩1大難臨頭時只顧保全自己,而不思爲君分憂。鼓動官家割地求和,有失執宰之職!”

見他火氣都衝自己撒來,且言辭空前激烈。耿唐二人一時錯愕,待回過神來。耿南仲大怒!他自侍官家心腹舊臣,滿朝文武誰不忌他幾分?偏李綱這等一時得志之徒竟敢觸他逆鱗!

“李伯紀!你雖爲次相,但本官提醒你,說話注意分寸!”耿南仲一張風乾果皮似的臉擰成一團。“你自以爲忠君愛國,言必開戰,看似爲國,實爲誤國!金人掃滅契丹。勢力如日中天。如今與之相爭?若不一時委曲求全,又能如何?你開口閉口都言抗戰,我問你一句,你可熟兵法,懂佈陣?。

趙桓無奈地望着大臣們互相爭執,對於這種情況,他十分無奈。但耿南仲問李綱這句話卻提醒了他,這殿上不就有知兵之人麼?何不問問他們意見?正要開口時,又聽李綱言道:“我雖不知兵,朝廷豈無知兵之人?殿帥、騎帥、步帥都在殿中,如何不問?徐彰爲西軍老將,縱橫沙場數十年。如何不問?且京城有一人,對宋金局勢有深刻見地,多次判斷金軍意圖,無一謬誤。陛下,臣建議。立召此人進宮!”

趙桓聽罷。立即問道:“愛卿所指,莫非徐衛?。

李綱不及回答,耿南仲已經搶過話頭:“陛下!徐衛此人,斷斷不可大用!其人年紀既輕,資歷又淺,如何服衆?且此子少年輕狂,目中無人1其所部靖”,虎捷鄉軍,不乏雞鳴狗盜之徒,浪跡江湖之輩,此臣親眼所見。絕非虛言。此等人,專耗國家銀錢,借操練兵馬之名,行藏污納垢之實。非但不能啓用,更應嚴懲!小,

此話一出。滿堂震驚!政見不合,是朝廷中常有的事情。因此而互相指責,也不新鮮。

可如果到了血口噴人,指鹿爲馬,顛倒是非。混淆黑白的地步,就不免引人不快了。

徐衛是怎麼樣的人,殿上大臣有幾人心裡清楚。人家不過是個網網弱冠的年輕人,組建鄉軍掃平匪患,出師勤王又在黃河毅然挑起防守任務,擋金軍五天五夜!女真人連姚平仲都不知是何方神聖,卻獨獨記住徐衛之名。何解?可朝廷對人徐衛何等不公?立得如此功勞,如今卻只是化品武職,雖然官家又賜金帶,又賞魚袋,還給了個尚算珍貴的“帶御器械”頭銜,可不給人實實在在的職位權力,意義在哪?這樣的人才不讓他放手去幹,到底何意?你耿南仲今天爲達到議和的目的,將一個晚生後輩貶得一錢不值,有必要如此麼?

第一個向耿南仲發難之人,雖在情理之中。卻又出衆臣意料之外。因爲這個人,是徐衛的老爹,侍衛親軍步軍司副都指揮使,徐彰!()

第126章 闖宮第672章 新的篇章第817章 太原郡王第161章 三路強援第八百六十五章第327章 質問曲端第446章 偶遇佳人第247章 詔書飛傳第160章 望眼欲穿第821章 徐衛的算盤第758章 目標!大名府!第7章 遼國完蛋第96章 教誨第226章 河東變故第609章 縱橫捭闔第八百六十一章第253章 約期會戰第667章 威逼利誘第567章 各方角力第17章 別高興得太早第159章 熊熊大火第26章 三個月能幹什麼第579章 裡應外合第147章 暴亂第63章 來了第109章 威望第296章 最年輕的帥臣第150章 入夥第796章 狗改不了吃屎第801章 認清形勢 站對位置第144章 小小縣城 固若金湯第706章 城破在即第八百六十三章第830章 調走張浚第36章 手下留情 我等投降第707章 兀朮第272章 逼近關中第665章 兵臨杭州第67章 佈局第83章 驚變第465章 狐皮大氅第442章 遼國重現第686章 望風而逃第323章 血債第407章 先定環慶第737章 遼國國喪第802章 我的地盤我作主第762章 淮西軍第449章 西軍奮起第333章 回馬槍第188章 神秘人物第278章 曙光乍現第3章 千王之王第七百四十六章第332章 撤得詭異第558章 金國求和第277章 紫金虎來了第605章 與衆不同第698章 初生之犢不畏虎第37章 已婚少婦與黃花閨女第688章 船堅炮利第429章 兄弟聯手第58章 報捷第443章 狼煙再起第407章 先定環慶第314章 端午節吃包子第241章 策反李植第21章 八品官都不要第318章 大鬧節堂第448章 胡馬南來第637章 翻手爲雲第155章 設伏第721章 暗中部署第397章 地下黨第128章 又見九月第641 兀朮的哀嘆第271章 又見鎖城法第495章 引蛇出洞第198章 情比金堅第614章 河西走廊第76章 死戰第472章 洛水盡赤第472章 洛水盡赤第719章 詭異的禁中第594章 聯絡西遼第八百二十二章第303章 捲土重來第653章 宰相救火第738章 兩相相爭第八百五十五章第308章 仁至義盡第525章 有敵無我第267章 總攻在即第753章 太行奇兵第529章 捷報頻傳第452章 吉凶未卜第131章 人氣第398章 劍指鄜州第54章 兩軍對陣第116章 太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