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疾暴露

羅煒彤的預感果然沒錯,在與軍隊接頭方面,曾祖母表現出了驚人的幹練。連帶她手下錦繡坊一干產業,應對此事也是駕輕就熟。

被委以重任後,她便跟在孃親身後,一併處理府內各項事務。今時不同往日,雖然府內不是沒有男丁,但如她祖父那般除卻算賬其餘幾乎一竅不通的男人,用腳趾頭想也知道,定守不好這般大的家業。

男丁的意義便在於此,倒不是說府中就真確那麼幾個身強力壯的異性。而是闔府只有羅四海在朝爲官,在往下也只有羅行舟可能入朝爲官。

爲官好處多,往大了說官宦人家田產商鋪稅收與旁人不同,往小了說出行用的馬車、身上穿的衣物、頭上插的釵子,許多皆是官家可用而平民違制之物。從這點來說,拋開血肉親情不論,羅四海身上官位以及以羅行舟之天資所能遇見的錦繡前程,便是自文襄伯府分出來後,玄武大街將軍府的根基和保證。

再往深了說,這也是大齊百姓重視兒子之根源。男丁不止能傳承姓氏,更重要的是維護和繼承榮耀。當然前些朝代也不是沒有花木蘭穆桂英之類典範,但誰說女子不如男,終歸無奈地隨着時光荏苒演化成傳說中的戲文。

如今擺在闔家人面前的,大概就那幾件事。萬一真心不走運,人回不來了,日子也得照樣過,但怎麼過才能活得體面不被人看輕,這裡面學問就大了。

第一個畢竟是長期的,常言道寡婦死了兒子——沒指望。要一般人,如今肯定六神無主擔憂不已,但此事放榮氏身上,她老人家大半輩子就是靠自己。前頭幾十年看似在常太夫人手底下苟延殘喘,被欺負到連吃個新鮮蔬菜都得自己挖園子種,實則那是她壓根就不跟那些人一般見識,窩在小院裡忙着自家錦繡坊,搞好跟大齊掌權者的關係。所以當後輩中出了個可用的羅四海時,立馬跟坐火箭似得往上升。

這樣的一家女人,說出去未免驚世駭俗,但榮氏個人經歷擺在那,她這輩子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這會不是不憂心,只是老人家心裡有數。

有數的不止她一個,還有徐氏和閨女,這便是他們的第二手打算。不管大軍有沒有被活埋,雪崩之事千真萬確。

西北軍在遭遇雪崩之前可是捷報連連的威武之師,打得敵人那叫一個落花流水,粗略估計十幾年內北邊能太平。眼見着沒仗打了,武將地位岌岌可危,某些看羅四海不順眼的人,這會肯定坐不住了。

再看京城平西將軍府裡這些老弱病殘,俗話說趁你病要你命,這會那些人不搞些小動作,絕對是智商不正常。

徐氏與羅煒彤如今要做的,正是此事。他們在朝上說不上話,但其它地方仍有許多事可操作。羅煒彤也知道輕重,平常她就是再不樂意掌家,這回也耐下性子去梳理這些年家裡積攢下來的關係。

越梳理她越是心驚:“孃親,這些人……就算文襄伯府也不一定相熟吧?”

頓了頓,其實通過蛛絲馬跡,她已經猜出來不少:“莫非是曾祖母?”

徐氏連個眼角都沒給她,只微微點下頭:“你曾祖母,纔是真正有大智慧的人。當年文襄伯府搶了姑蘇榮家行醫積累百年的金銀,看起來佔了大便宜。實際他們不知,自己所爲正是丟了西瓜撿了芝麻。”

“這些……”饒是羅煒彤思維不拘一格,依舊有些難以置信:“全是榮家知交故舊?”

略作思索,想着如今音訊全無的兒子,徐氏還是決定好生跟閨女解釋。不爲別的,萬一真遇到最壞的情況,日後嬌嬌也不至於無所依靠。

於是羅煒彤便聽了個簡短但卻很有歷史的故事,這還要從當年太-祖打天下時說起。南方霧瘴嚴重,北地兵到了多數水土不服,又加上天氣炎熱,便生了瘟疫。正是當時仍健在的榮大夫,想出剋制瘟疫之方,並傾家產購置藥材贈予將士。太祖本想招其入麾下,可榮大夫生性淡泊名利,只想在姑蘇城做個富家翁。

“這麼說來,多數爲將之人受過榮家恩惠?”

聽到閨女話語中的疑問,徐氏也沒賣關子:“文襄伯並不知此事,故而也就拿你曾祖母當尋常商家女看。當年你曾祖母入金陵,是想過找人幫忙,偏偏你祖父又出了事。外人就算相幫,內宅之事又能插手到什麼程度。

又或者,即便出大力把常氏擼下去,且不說禮法那關如何操作,各歸各位後又能如何?莫說榮氏早已瞧不上羅晉,見他那張臉便噁心,即便能忍住噁心,她也得顧慮被下了虎狼之藥,風一吹就倒的兒子。畢竟做伯府世子可不比做個普通孩子,好處不見得撈多少,所有明槍暗箭都朝你一塊射來。

想明白這些後,榮氏便命當時在外面的榮貴四處張羅,將這些人情壓下來。再然後很快便有了機會,大齊初立朝,四處征戰不斷,打仗就有傷病,其中榮氏幫着找了不少天下良醫。待安定後,藉着兒媳婦所長所開錦繡坊,也藉此順利打開局面。

“曾祖母還真是看得長遠。”

邊感嘆着,這會羅煒彤神色間還是有些呆。也不怪她沒定力,任誰乍看見這份幾乎包含了朝野上下大小武將名單的關係戶花名冊,都會有種不切實際的眩暈感。

“怪不得國公府那般客氣……”

徐氏終於肯給女兒個眼神:“那也是你爹有本事,要換個酒囊飯袋,涼國公和寧國公便是置之不理,咱們又能如何?嬌嬌且記住,人生在世有自己獨到的本事,這纔是真功夫。孃親這一輩子最佩服之人,便是你曾祖母。”

羅煒彤牢牢將這話記在心底,再看那些繁瑣的賬冊時,竟然大略也能算懂。不過有些事天份註定,終究再努力也趕不上,故而她也只能看懂個大概。不過於她而言有這點也就夠了,具體那些細緻的賬目,自有下人來做。

見此徐氏更是欣慰,長舒一口氣開始清點家中米糧。自夫婿被封徵西將軍起,她便準備起了這些。打仗,說白了打得是糧草供給。自家錦繡坊那點生意,該明白的人心裡都有數,不過是出點黃白物,便能堵住有心之人的嘴,那是再簡單不過。

財大氣粗的徐氏如此想,至於擔心夫婿和兒子,這家裡最放心的便是她。原因說來也讓人哭笑不得,少年夫妻時她隨夫在外,經歷幾場征戰後,兩人間倒有了股默契。平安與否,她的直覺甚至比朝廷軍報還要準。

若是一次兩次也就罷了,次數多了她更相信自己直覺。

舒一口氣,徐氏歪在榻上,眯眼計量着家中所餘銀錢。這會嶺南的稻米早已成熟,從那邊過來的商隊不日將抵達金陵,時機剛剛好。

正在她把一切理順了的時候,羅媽媽走進來,面帶喜色。

“夫人,頒聖旨的人來了。”

聖旨?徐氏眼一眯,想起女兒說的另一件事,宮裡這會反應倒是快。看來龍椅上那位,多少顧念下當年舊情。

可他不知,這樣有人會很着急,着急之下指不定出什麼昏招。

徐氏早就料到,文襄伯府不會這般沉寂下去,卻萬萬沒想到他們下手的方式如此不顧情面。則錦繡坊爲天下慈幼局制夏日單衣的聖旨一頒下來,滿金陵驚訝之餘,無不在看文襄伯府笑話。

日進斗金的錦繡坊乃是庶長房所開,看樣子這些年伯府一無所知。金陵之地匯天下之英傑,聰明人不在少數。能開得起這麼大的鋪子,錦繡坊背後沒人,誰會信?

可那人絕不會是文襄伯府!

經袁恪無意間透露,姑蘇榮氏以及百草堂淵源被扒出來。又經京中有些人家證實,榮家時代行醫,雖不如世卿世祿的人家來得高貴,但也是懸壺濟世爲善一方。

尤其是最後一代家主,更是心善地救過大齊太祖義-軍。等等,你問爲啥是最後一代家主?因爲在她家女兒帶着兒子上京,稀裡糊塗地成了姨娘後,整個榮家似乎都籠罩了一層濃濃的衰運,不久就被一場大火燒掉祖屋,更奇怪的是全家沒一個人逃出來。

袁恪更是擅自補充了一些,比如本來薄有家產的百草堂,那團灰燼中卻是連點金銀渣滓都沒見着。不可能開那麼大買賣,家裡連一丁點金銀都沒吧?

涉及家產之爭,市井之人更爲興奮,流言很快瀰漫開來。近來文襄伯府之人出去採買時,總感覺背後有一羣人在戳他們脊樑骨。因羅薇蓉入三王府爲側妃,而人逢喜事精神爽的常太夫人,突然間舊疾復發。

流言甚囂塵上,當西北軍遭遇雪崩的消息再也瞞不住時,終於到了羅薇蓉出嫁之時。似乎爲了一掃黴運,這一日文襄伯府張燈結綵,甚至不惜代價將紅毯從伯府門前一直鋪到三王府。

在此賓客盈門之事,常太夫人也打起精神走出來。待走到依禮節前來賀喜的徐氏跟前時,看着她略顯樸素的妝容,太夫人可憐道:“可憐見的,他們爺倆如今不知所蹤,三丫頭又有那樣的毛病,往後可怎麼辦?”

第82章 疾暴露第1章 初相見第95章 箭在弦第32章 神轉折第95章 箭在弦第80章 噩耗至第77章 親報復第78章 收產業第13章 憶前塵第83章 慈善事第80章 噩耗至第5章 怒反擊(上)第39章 弘真至第51章 算總賬(上)第66章 伯府變第46章 失落時第40章 師徒情第63章 祭祖爭第31章 姦夫現第90章 印信歸第18章 暗相助第83章 慈善事第95章 箭在弦第5章 怒反擊(上)第40章 師徒情第42章 情緒變第18章 暗相助第3章 下馬威第10章 新閨蜜第51章 算總賬(上)第16章 懷鬼胎第78章 收產業第91章 幼失蹤第4章 初酬情第50章 正其名第33章 惹官司第10章 新閨蜜第27章 博好感第75章 終開竅第95章 箭在弦第43章 上上籤第55章 塵埃落第73章 誓從軍第65章 菊花殘第10章 新閨蜜第92章 揚州亂第84章 落日殤第68章 帝王思第91章 幼失蹤第68章 帝王思第80章 噩耗至第34章 同自誇第52章 算總賬(中)第95章 箭在弦第90章 印信歸第1章 初相見第57章 終識破第51章 算總賬(上)第2章 麒麟玉第94章 榮家人第71章 聖上臨第83章 慈善事第32章 神轉折第7章 離伯府第39章 弘真至第63章 祭祖爭第56章 煥新生第30章 風月事第56章 煥新生第68章 帝王思第86章 侯府傾第62章 遇冷遇第86章 侯府傾第74章 真相白第89章 親事成第89章 親事成第39章 弘真至第86章 侯府傾第1章 初相見第47章 多情敵第10章 新閨蜜第7章 離伯府第21章 流言起第77章 親報復第29章 德音謀第95章 箭在弦第7章 離伯府第90章 印信歸第74章 真相白第19章 小冤家第20章 撩陰腳第19章 小冤家第21章 流言起第66章 伯府變第20章 撩陰腳第43章 上上籤第6章 怒反擊(下)第77章 親報復第60章 袁恪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