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熱騰騰的炒菜和湯端了上來,趙夢琳挨着嚐了嚐,竟覺得味道都還不錯。王亞夫沒有細細品味,端起碗狼吞虎嚥地吃起來。

兩人正吃着,門口走進來一個農村大嫂,向店裡四處張望。店老闆問她:“大嬸,你吃飯嗎?”

農村大嫂搖着頭說:“我是來找我兒子的。”

店老闆問:“你兒子是誰?”

大嫂說:“我兒子的小名兒叫石頭,他寫信告訴我他在這兒打工——我來看看他。”

店老闆愣了一下,說:“哦,是這樣啊。大嬸,你坐,我慢慢告訴你。”

農村大嫂問:“怎麼,他不在?”

“唉,是這樣的。”店老闆嘆了口氣,“石頭確實在我這兒幹過,而且幹得還挺好。可是,後來出了件事,他就走了,沒在我這兒幹了。”

大嫂緊張起來:“他出什麼事了?”

店老闆皺着眉頭說:“這件事說來奇怪。他在我店裡負責送外賣,本來好好的。可有一天我叫他送飯到對面的醫院去,他上了二樓突然抱着頭尖叫起來,端的飯菜也全打了——我本來也沒怎麼過多責怪他,可他自己覺得過意不去,就走了。”

正在吃飯的王亞夫和趙夢琳聽到店老闆這段話,同時一驚,一齊擡起頭來望過去。

農村大嫂着急了:“我兒子他不會是生什麼病了吧?好端端的怎麼會突然尖叫呢?他在家時可沒這樣呀!”

店老闆安慰道:“大嬸,你別急,他好像就只有那一次,回來又好好的了,不像是生了病的樣子。”

“那他現在在哪兒呀?”

“他走的時候也沒跟我說呀。”店老闆無奈地說。

王亞夫和趙夢琳放下手中的碗和筷子,走到石頭媽面前。趙夢琳說:“阿姨,我能問您幾個問題嗎?”

石頭媽莫名其妙地望着她:“你要問我啥?”

“您兒子叫石頭吧,他今年多大了?”

“快16了。”石頭媽急迫地問,“怎麼,你認識他?”

“您先聽我把問題問完,好嗎?”趙夢琳說,“十幾年前,你有沒有帶他到這城裡的一家婦幼醫院看過病?就是這街對面的那家醫院。”

石頭媽驚愕地望着她:“我是在十多年前帶他到這城裡的一家醫院看過病,但我不記得是不是對面這家了……可是,你怎麼會知道這些?”

“我還知道,十多年前您把他帶到這家醫院看病的那天晚上,他也大聲尖叫過,對嗎?”

石頭媽驚訝地簡直合不攏嘴。“你……你這個姑娘到底是石頭的啥人呀?怎麼連這個都知道?這件事除了我和他爹,那孩子自己都不知道呢!”

趙夢琳和王亞夫對視了一眼,對石頭媽說:“阿姨,您先別管這個,我們是石頭的朋友,我們幫您一起先把他找到,好嗎?”

“哦,是石頭的朋友呀,那太好了!”石頭嗎感激地說,“我對這城裡一點兒都不熟,有你們幫着我找真是太好了!”

王亞夫在一旁小聲問道:“這麼大個城市,怎麼找啊?”

趙夢琳問石頭媽:“您有他的照片嗎?我們拿着他的照片好去打聽。”

“有,有,有。”石頭媽趕緊從手上挎着的小包袱裡拿出一張兩寸的黑白照片,遞給趙夢琳,“這是他去年要換學生證時照的。”

趙夢琳接過照片,看到一個面相憨厚的男孩。她把照片揣進兜裡,對石頭媽說:“阿姨,這樣吧。您對這城裡也不熟悉,您就不用去找了。我們倆幫您去找。您就在這店裡等着,我們今天下午之內就能找到石頭,到時候把他帶到這兒來,好嗎?”

“這,這……”石頭媽激動地說不出話來,“這真是太好了!我們家石頭能交上你們這樣好的朋友,真是他的福份呀!”

“那您就在這兒等我們吧。”趙夢琳轉過頭問店老闆,“我們的飯錢是多少?”

店老闆說:“一共34。”

趙夢琳摸出一張50元的遞給他,小聲說:“不用找了。這個農村阿姨大概也沒吃飯吧,你給她做兩個菜。”

“哎,好,好。”店老闆應道。

趙夢琳和王亞夫走出飯館,王亞夫立刻問道:“你哪來的這麼大把握呀,跟人家說今天下午就能找到。要是找不到怎麼辦?”

趙夢琳說:“其實你仔細想想,要找到石頭並不難。”

“怎麼說?”

“首先,他一個農村出來打工的孩子,身上不可能帶多少錢。所以我猜他不會走太遠,應該就在附近;其次,他所能做的工作很有限,不可能到大公司、大單位上班,而只可能在一些小飯館、小店鋪打工。所以,我們只要挨着這附近的小店面問,肯定能找到他。”趙夢琳分析道。

王亞夫舉目四望:“可是,這一段這麼多的偏街小巷,我們挨着問要問到什麼時候呀?”

趙夢琳笑了笑:“我自有辦法。”

她帶着王亞夫找到附近的一家複印店,拿出石頭的照片對老闆說:“這張照片複印十張。”

不一會兒,十張複印件拿到了手。趙夢琳說:“現在,我們去一些小街小巷找找看。”

王亞夫滿臉疑惑地跟着趙夢琳往小街走。

兩人走到一條破磚舊瓦的小弄堂。在一家雜貨鋪面前,圍了七八個衣衫襤褸的閒雜工,這是些專門替人搬東西、下貨物的臨時工。他們的眼睛全都貪婪地注視着雜貨鋪門口那臺十四英寸的黑白電視機。那電視機小小的屏幕上佈滿雪花,畫面模糊不清,但好惡卻全然不由他們。正看得起勁,雜貨鋪的主人啪的一聲就換到了另一個頻道去。一陣低沉的惋惜聲之後,他們又津津有味地看起來。

王亞夫小時候生活在縣城裡,對於這一幕,他是很熟悉的。

趙夢琳走到那些閒雜工身邊,說道:“幾位大叔,跟你們打聽個事。”

那羣工人中有些沒搭理她,有兩三個轉過頭來。

趙夢琳拿出石頭的照片,立起來給他們看:“你們見過這個男孩嗎?”

幾個工人一起搖頭:“沒見過。”眼睛又回到黑白電視機上。

“我想麻煩你們幫我找這個人……”

一個滿臉鬍子的工人說:“我們一會兒還有事做呢,沒工夫幫你找人。”

趙夢琳笑了笑,從錢包裡摸出幾張五十元的鈔票,說:“這樣吧,你們誰願意幫我找他,我就付他一下午五十元的工錢。”

七八個工人全都轉過頭來,有幾分驚詫地望着她,然後爭先恐後地說:“我去,我去!”

趙夢琳說:“這樣吧,你們都去找。誰打聽到了他的消息,就回到這兒來,我在這裡等着——找到的那個人我另外再拿五十元錢給他。”

“小姑娘,你說話可要算話啊。”工人們說。

“怎麼,信不過我?”趙夢琳說,“這樣吧,我先一人發五十元拿着,這總成了吧。”

工人們挨着接過錢,欣喜地喊道:“好!我們這就去找!”

正欲散去,趙夢琳喊道:“等等!找誰呀你們就去找?”她從口袋中摸出照片複印件,分發給他們。“這個人叫石頭,十五歲。你們拿着這照片沿着不同的街挨着問那些小店鋪,沒準兒一會兒就找到了。”

閒雜工們像賽跑似的朝不同的方向散開了。

王亞夫目瞪口呆地望着趙夢琳,砸了砸嘴:“說實話,我長這麼大還真沒見過這麼拋灑錢的——知道嗎?你就是給他們一人二十,他們也能樂得屁顛屁顛就去了。”

“那我給他們五十,辦起事來不就更有效率了嗎?”趙夢琳說,“等着瞧吧,不出半個小時,他們就能幫我們找到石頭。”

王亞夫有些發懵地感嘆道:“今天我總算是見識到什麼叫‘有錢能使鬼推磨了’。”

說着,他蹲下來。“我們就在這兒等着吧。”

趙夢琳正想跟雜貨鋪老闆要根板凳坐,突然聽到一陣鑼鼓聲,她好奇地望過去,發現遠處的街口圍了一大堆人。她碰了碰王亞夫:“嘿,你看,那兒在幹什麼呢?”

王亞夫望了一眼,說:“擺攤兒的雜耍藝人吧?”

“玩雜耍的?”趙夢琳來勁兒了,“太有意思了,我們過去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