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難做的官

難做的官

這一日,司馬懿忽然被魏種單獨召到了郡府主署裡商議公務。

“本座聽說你們上計署這兩個多月裡,招納到了各地流民兩百五十多戶?馬君,真是辛苦你們了!”魏種開門見山地說道,“看來今年尚書檯給咱們河內郡下的屯田安民任務應該是不難完成了。你整理好統計簿冊,隨時準備上報尚書檯。”

司馬懿聽了,猶豫片刻,還是忍不住實言相告:“太守大人,這兩個多月來咱們招納了兩百五十多戶外地流民不假,但他們並沒成爲咱們民屯中的客戶,實則都成了城中富豪袁氏兄弟名下的佃戶……”

“什麼?他們都成了袁雄、袁渾兩兄弟名下的佃戶?”魏種一聽,不由得伸手摸了摸自己細汗涔涔的腦門,深深一嘆,“唉……這又是杜傳這廝在當中做的手腳吧?”

司馬懿垂下頭去,亦是無話可說。

“這個杜傳……馬君,本座去年調升你上來擔任上計掾之職,就是不想讓他再在這屯田安民事務中瞎攪和,卻沒料到這廝利慾薰心,仍是插手亂搞一氣。唉……”

見到魏種連連搖頭嘆息,司馬懿眉頭一動,想了又想,只得一味沉住氣,坐在下首,等着他的後話。

“可是尚書檯那邊又要郡裡上報這些屯田、客戶的統計簿冊。”魏種將話鋒一轉,顧左右而言他起來,面有憂色地問道,“馬儀,你在荷芝縣縣丞上也做過這些庶務,而且他們都盛稱你是精通統計算術的高手,你且談一談這事兒該當如何妥當處置?”

“這個……這個……”司馬懿沉吟了一會兒,緩緩答道,“事已至此,爲了應付尚書檯的催問,那就只有姑且依着杜郡丞設計的辦法,將這些外地流民說成是在官府屯田上安置的,反正他們也確實是在我們河內郡落了戶的。上計署便列出這各家各戶的姓名來,讓每戶戶主摁上指印,寫進統計簿冊裡上報了罷!”

“唉……這個杜傳,就會搞這一套欺上瞞下的伎倆!這樣的辦法,先前朝廷裡忙於征伐,難得下來覈查,也就讓他蒙過去了幾次——”魏種只把頭搖個不停,“可是,本座聽聞這一次朝廷將會派出一員清剛方正的大吏前來實地巡檢豫州屯田事務……他杜傳還靠這種辦法如何糊弄得過去?罷,罷,罷,這‘別人拉屎,我揩屁股’的孬事又得落到本座的頭上了……”

一說到這兒,他便長吁短嘆、愁眉苦臉,只是無計可施。

司馬懿坐在一旁靜觀許久,在心底反覆思忖了幾番,以儘量平緩而不顯波動的口吻,開口進言道:“太守大人——屬下深受您的知遇之恩,被您從荷芝縣縣丞調升爲郡府上計掾,一直對您的大恩感佩不已,常思有所回報。近來屬下見府中事態頗爲異常,有些話如鯁在喉,意欲藉此以報太守大人的提攜關照之恩,不當之處請您不要見怪。”

魏種從來不曾見到司馬懿的神情這般嚴肅凝重過,神情一愕,擡起雙眼深深地盯視了他片刻,忽然明白了什麼似的,緩緩端起茶盞送到脣邊自顧自呷了一口,然後淡淡問道:“馬君今日這番言談舉動未免太嚴肅了些吧?你不會就是來向本座進諫杜傳之事罷?”

“不錯。屬下此刻所進之言,正爲此人!”司馬懿目光灼亮如電,迎視着魏種,深深言道,“太守大人爲朝廷牧民守土、宣揚教化,一向清名遠播,而下屬中卻有杜傳這樣假公濟私、勾結豪強、欺壓百姓、貪賄嗜利的小人敗亂郡事、激成民怨——您若不乘機早作處置,只怕日後難免受其禍害與連累啊!馬儀言盡於此,一切還望太守大人三思。”

魏種聽了,雙眼只是入神地盯着那手中的茶盞,彷彿看得十分專注,也不立刻回答,過了半晌,才沉沉而嘆:“馬君……像你這樣勸諫本座的人先前亦有不少……唉!你可知道這杜傳在河內郡如此囂張,他背後站着給他撐腰的是誰?是袁雄、袁渾兩兄

弟!那麼,袁雄、袁渾兩兄弟的背後又站着誰?這還需要本座明言嗎?袁紹大將軍是何等的強人?他擁地數千裡、掌兵近百萬,在冀州鄴城那裡跺一跺腳,連遠在豫州潁川郡的許都城都要抖三抖!曹司空、荀令君平日都要禮讓他三分——又何況我一個小小的河內太守?這些日子來,我魏種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行嗎?即便如你所言,本座冒死下令徹查杜傳、袁氏兄弟的種種罪行,一旦激怒了袁大將軍,弄得冀州方面與朝廷刀兵相向——本座擔得起這個重責嗎?本座只想儘量端平河內郡這一碗水而已!至於你希望本座採取大膽破格、震世駭俗的肅正之舉,實非本座力之能及、心之所敢!”

司馬懿聽罷,不由得暗暗喟然嘆息。先前他對魏種敢於振作而起、肅清貪穢,其實也沒抱多大的期望;今日既已談及杜傳此人此事,他才順勢進言勸諫一番。如今聽得魏種這般答覆,儘管十有八九早在他的預料之中,然而他仍是掩不住有一絲深深的失望浮上了心頭。他靜了片刻,才沉沉說道:“太守大人胸中既有這等定見,屬下便不再叨擾了。不過,倘若朝廷派來的巡檢使大人查起本郡屯田安民之事,太守大人可已想好了應對之策麼?”

“這個……本座亦已想清楚了!”魏種把手中茶盞往桌几上當地一放,仰起臉來看着司馬懿,聲音也變得有些滯重,“到時候巡檢使大人真要徹查到底,本座無法兜住此事,便也只得讓杜傳帶話給袁雄、袁渾,讓他們自己搬出袁大將軍去和朝廷理論罷。”

聽了魏種這話,司馬懿感到啼笑皆非,但細細一想,站在魏種這種一味和稀泥的處事角度,此舉大概也是他唯一能採取的應對之策了!他在心底藐視魏種的同時,又不禁對他生出了一縷淡淡的憐憫。

他迎着魏種遊移而來的目光,只是恭然讚了一句:“太守大人思慮周密,依儀之見,眼下也僅有您這一策可以將朝廷應付過去了……”

(本章完)

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天生奇才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袁紹的面子最重要第十章 魏代漢主_誰讓曹丕沒面子,曹丕就讓他一輩子不安生。第二章 退吳之戰_算無遺策第五章 暗礁突現_“鬼才”賈詡的前世今生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賈詡做了一個夢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魏宮立嗣的主導者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交易第九章 滅曹爽,司馬懿獨攬大權_高平陵之變第十章 魏代漢主_蝗災,人禍第五章 暗礁突現_司馬家潛伏了二十五年的頂級特務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難做的官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南陽臥龍——諸葛亮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東宮四友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司馬懿的城府第七章 搶奪夏口_直奔夏口城!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糧草司馬懿吃三國2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賈詡的三大防疫步驟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大隱隱於朝第七章 搶奪夏口_直奔夏口城!司馬懿吃三國5第八章 帝室的沉浮_大戰在即第三章 魏帝的反擊_援軍天降楔子 司馬家族的異夢_殷王玉印第九章 吳蜀聯盟_兩翼受敵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曾經如此地接近死神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小人物往往掌握着第一手信息第七章 蜀魏之爭_木門道的捷報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育賢堂“受罰”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一人一口酥第八章 帝室的沉浮_大戰在即第八章 曹爽惡事做盡,司馬懿待時而發_排除異己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沒錯,曹丕就是這盤棋的關鍵一子!司馬懿吃三國3第四章 火燒連營_閱兵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丁儀的選擇第五章 暗礁突現_堯舜禹三代之後第一盛世第十章 魏代漢主_魏國朝貢大典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蠍毒蟄手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司馬懿的官路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沒錯,曹丕就是這盤棋的關鍵一子!第十章 司馬氏權傾朝野_勸進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幕後黑手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城池之下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一箭三雕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攻心之計第十章 魏代漢主_曹操的臨終遺言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大隱隱於朝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司馬懿血濺聚賢閣司馬懿吃三國3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誰是曹操畢生的勁敵?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四面下注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惡人先告狀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化敵爲友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袁紹的面子最重要楔子 司馬家族的異夢_殷王玉印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周宣占卦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曹操借刀殺孔融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今日何日兮,得遇君子共一舟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無辜慘死的婢女第十章 魏代漢主_來自孟達的“嘉禾”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奪民心第十章 魏代漢主_蝗災,人禍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曹家最厲害的死敵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曹丕這顆棋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神秘的“觀風巡檢”第七章 搶奪夏口_藏兵於民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司馬懿的城府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伴君如伴虎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冒進的曹休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擇將出徵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天衣無縫的反間計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徹底搞定曹丕這顆棋子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司馬家族的未雨綢繆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杯酒獲機密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突然“癱瘓”又新婚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司馬家族的驚天大計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曹操借刀殺孔融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以楚制楚、楚人治楚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漢室骨鯁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丞相府的“聖臣”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丁儀功虧一簣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天衣無縫的反間計第四章 智除異己,司馬懿三做託孤輔政之臣_司馬懿的高帽子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將門虎子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曹操的擔心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回龍灣偷襲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護鄉塢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漁翁之利第十章 魏代漢主_誰讓曹丕沒面子,曹丕就讓他一輩子不安生。第四章 火燒連營_曹操後悔了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柏夫人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方瑩死而復生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回龍灣偷襲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丁儀功虧一簣第八章 曹爽惡事做盡,司馬懿待時而發_“病中”理事第三章 魏帝的反擊_第四方人物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地牢中的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