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杯酒獲機密

杯酒獲機密

這段時間裡,司馬懿爲修建魏國公社稷宗廟一事忙得是團團轉。當然,工程的款項倒不怎麼匱乏,只是技藝精湛的工匠實在太少,也實在難找。畢竟,這亂世之中,民不聊生,人人自危,哪裡比得上太平盛世時百工俱備,人才濟濟。

明面上忙歸忙,司馬懿卻暗地裡做着自己最要緊的事兒。首先,司馬孚很快就調進了曹植府中,做了他的中庶子;其次,司馬懿的好友王昶馬上就接任了司馬孚先前的丞相府西曹屬之職,並具體承辦了修建魏國公社稷宗廟一事;最後,司馬懿又交代王昶必須選用荀攸、崔琰、毛玠等幾位大人的親友族人來做這項工程,並保證及時供足錢糧材料。這些事在司馬懿手中便似行雲流水般做得那樣順暢自然,彷彿一切都順理成章。

一天,司馬懿在工地上視察完畢,回了丞相主簿館內靜坐修養。他正閉目養神,忽聽得房門“篤篤”響幾聲,睜眼一看,卻是西曹掾丁儀推門而入。司馬懿素來待人十分周到,一見丁儀,急忙站起,熱情相迎,問道:“丁兄有何事親到小弟館中來?”丁儀看似神色緊張,呼吸亦不甚自然。他屏了屏息,凝了凝神,沉聲問司馬懿道:“丞相今日入朝議事,幾時方回府來?司馬君可知否?”

司馬懿淡淡一笑,道:“丁兄可有急事求見丞相?莫急,莫急,丞相大概還有一兩個時辰方纔回府。丁兄有何要事,可否讓小弟轉告丞相?”丁儀聽罷,沉吟半晌,道:“在下還是在這裡親等丞相回來,面呈密奏要事……”說到這裡,似覺失語,便頓了一頓,又道,“主要是關於相府一些人事

變動問題,非得面見丞相細說不可。”說着,便在館中一張紅木椅上徑直坐下,真的等起曹操來。

司馬懿察言觀色,知道他這番前來,其意必定非同小可,也不問他,便有一搭沒一搭地和他閒聊起來。不知不覺中,他倆竟已暢談了半個多時辰。在閒聊之中,司馬懿見丁儀右袖微微鼓起,隱然有物,想必便是他一心想面交曹丞相的那封密奏了。

他略一沉吟,站起身來,輕輕走回到自己書案之前,悠悠說道:“丁兄,你我公務纏身,終日不得閒逸,卻不知你平日裡是如何解乏消悶的?”丁儀素來嗜酒如命,聽得司馬懿這麼一問,便隨口答道:“辦法很簡單,就在曹丞相的那首《短歌行》裡——‘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累了喝幾盅便行了。只不過,曹丞相才解了‘禁酒令’,好酒不好找啊!”

司馬懿聽罷,哈哈一笑說道:“丁兄此語甚得我心。不瞞你說,小弟這個館中便時常藏着這上等的解乏之物吶!”一邊說着,一邊從書案下拿起一隻紫檀木箱,放在了書案之上。

丁儀驚疑不定地看着他。司馬懿微笑着,慢慢打開了那隻紫檀木箱,一尊鑲滿了珍珠寶石的黃金酒壺,兩隻碧光閃爍的玉杯赫然出現在他倆眼前。丁儀不禁有些怔住了,囁嚅道:“這……這……”卻見司馬懿含笑注視着丁儀,道:“既然丁兄難得親自到我主簿館一次,小弟便以自家珍藏多年的宮廷佳釀——‘龍泉涎’與丁兄同飲共賞,如何?”

“不……不……”丁儀搖了搖手,急忙說道,“丁某今日實有要事求見丞相,飲不得酒,還請司馬君將杯壺收起吧!”不

料司馬懿已是不動聲色地慢慢取下了金壺的壺蓋,頓時一縷淡淡異香飄溢而出,令人垂涎欲滴。

丁儀哪裡受得這酒香吸引,一聞之下,不禁失聲讚道:“好酒!果然是好酒!”不禁走了近來。司馬懿含笑不語執壺在手,向着那兩隻玉杯傾出瓊漿來。那杯中琥珀般瑩澈的酒光盪漾着,映得丁儀鬚眉俱亮。他慢慢舉起了一隻注滿了酒的玉杯,舉在空中眯着右眼欣賞着,嘖嘖稱讚着,露出不忍釋手的愛意。司馬懿舉杯過來,向他面前一敬,然後一飲而盡,道:“丁兄,在下就此先乾爲敬了。”

丁儀也隨之一仰脖子,杯中的“龍泉涎”化爲一股香甜無比的熱流順喉而下,當真是舒爽異常。他嘖了嘖舌頭,讚道:“司馬君的‘龍泉涎’果然是酒中極品,色香味俱佳。”說着,自己伸手去斟起酒來,只想藉着這酒癮上來痛飲一番。然而,在他俯首斟酒之時,卻沒看到站在他身邊的司馬懿臉上隱隱掠過了一絲深沉而莫名的笑意。這笑意,便像那漾然的酒光,一閃即逝。

也不知過了多久,丁儀終於從沉醉中清醒過來,那酒怎麼那麼醉人呀?他咕噥着,有些昏昏沉沉地看了看四周,房內天色微暗,看來時候已不早了。而司馬懿醉得似乎比他更厲害,趴在書案上已是不省人事。

在昏昏沉沉中,丁儀突然腦中靈光一閃,心頭一緊,急忙探手一摸右袖,感到那封密奏還原封不動地裝在衣袖裡。他的心一下從嗓子眼落回到胸腔裡,放得踏踏實實的。

踩着有些蹣跚的碎步,丁儀也不和那個一直沒有醒過酒來的司馬懿招呼一聲,便徑自去了。

(本章完)

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見招拆招司馬懿吃三國4第五章 暗礁突現_借力採力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唱雙簧籠絡崔琰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青年小吏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丁儀功虧一簣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誰是曹操畢生的勁敵?第十章 魏代漢主_孫權大獻殷勤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曹操借刀殺孔融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青年小吏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司馬懿的官路第六章 曹爽威信驟減,司馬懿欲清內患_備戰東關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桓範設局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方公子第七章 搶奪夏口_直奔夏口城!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雙劍合璧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司馬懿被曹操玩弄於股掌之間第二章 退吳之戰_天縱將才第四章 火燒連營_閱兵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曹操一錯再錯,還會錯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曾經如此地接近死神第五章 暗礁突現_借力採力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密會老君殿第八章 帝室的沉浮_大戰在即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司馬家族的驚天大計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曹營軍心已亂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護鄉塢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突然“癱瘓”又新婚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方公子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太后一黨的覆滅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滿足曹操想要的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殺兄之仇,孫權報是不報?第一章 司馬懿對內的無間道_荀彧的告民血書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曾經如此地接近死神第七章 搶奪夏口_金蟬脫殼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溫柔鄉,英雄冢乎?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一人一口酥第九章 滅曹爽,司馬懿獨攬大權_逼死陸遜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錦囊妙計司馬懿吃三國1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塵埃落定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賈詡投桃報李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臨機決斷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曹操借刀殺孔融司馬懿吃三國3第四章 火燒連營_英雄同心不同志第四章 火燒連營_閱兵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雙劍合璧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化敵爲友第七章 蜀魏之爭_暗算第七章 搶奪夏口_直奔夏口城!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苦肉計第十章 司馬懿最後一擊,三國盡無敵手_司馬家的春天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司馬懿還鄉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最後的囑託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復三公”是假,“廢三公”是真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冰綃帳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柏夫人第十章 魏代漢主_曹操的臨終遺言第十章 司馬懿最後一擊,三國盡無敵手_天下歸心第七章 搶奪夏口_煙幕陣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司馬父子縱議天下大勢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漢天子的等待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城池之下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狼牙毒箭除周瑜第七章 蜀魏之爭_木門道的捷報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治大國若烹小鮮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司馬懿的官路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曹丕這顆棋第四章 火燒連營_東風乍起,火燒赤壁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司馬懿血濺聚賢閣楔子 司馬家族的異夢_殷王玉印第七章 搶奪夏口_心照不宣第三章 魏帝的反擊_朝中新局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司馬孚殺青芙滅口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司馬懿還鄉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水鏡先生竟是詐死!第四章 火燒連營_東風乍起,火燒赤壁第四章 智除異己,司馬懿三做託孤輔政之臣_魏帝託孤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臨機決斷第九章 吳蜀聯盟_魏室之憂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命懸一線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收復新城第十章 魏代漢主_襲吳還是擊蜀?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過招,拆招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抉擇第一章 司馬懿對內的無間道_釣的不是魚,是曹操的“南征大敗”第八章 曹爽惡事做盡,司馬懿待時而發_排除異己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回龍灣偷襲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擇將出徵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紫龍玦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曹家最厲害的死敵第一章 東漢亂局_十八路諸侯興兵討董卓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蔣幹過江第十章 司馬氏權傾朝野_魏帝的制衡之策第二章 退吳之戰_巧勝吳軍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籠絡賢才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空殼”擋箭牌第一章 東漢亂局_董卓遇刺第八章 曹爽惡事做盡,司馬懿待時而發_“病中”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