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八章 公公是新任廠公?

人犯王曰乾和孔學二人現被關押在刑部大牢,魏良臣若想從刑部提人,則勢必要藉助東廠的力量。

因爲萬曆給魏良臣的手諭嚴格來說是爲“中旨”,沒有票擬批紅的旨意不具備合法性,刑部可以不理會,故而魏良臣不可能直接拿着手諭去提人,他需要東廠的駕貼。

駕貼相當於逮捕、提審的公文,通例由皇帝本人授出駕貼行事意,再由司禮監出貼並加蓋印信,爾後再交由刑科給事中籤發,並付以簽署詳細的批文,如此一套程序後官校才能拿人。

不過,此制度在弘治朝時間有了些變化,因爲駕貼程序一層層簽發過於繁瑣,有些緊急之事便會耽誤,所以當時司禮監折中,意官校可以憑駕貼直接拿人,而不必經刑科簽署,待抓捕人犯到案之後再行補籤。

此後,便多行此事,雖削弱了刑科權重,但刑科亦有不予補籤之權。刑科若不補籤,則此事便不合法。

等到嘉靖朝時,因爲嘉靖帝不居宮中,且與外朝爭鬥激烈,時而命廠衛拿捕官員。如此,駕貼的出貼權就從司禮監直接下發至廠衛,但有皇帝旨意,廠衛即可憑駕貼拿人。所捕人犯也不再移交刑部,而是直接鎖入北鎮撫司詔獄。

但不管哪個程序,駕貼都是必不可少之物。因此魏良臣必須到東廠取得駕貼再能從刑部把人犯提過去。

東廠位於東華門邊上,離皇城並不遠,且佔地也不大,單論規模還趕不上皇城內的內校場,甚至連二十四衙門中內官、司設、尚衣等監都不如。

但此地之名,卻是令爲官者聞之動容,足足威震了大明朝堂兩百年之餘,比之錦衣衛還要駭人。

皆因東廠全名“東緝事廠”,職責也是四字“中官剌事”。

魏良臣對東廠不陌生,無論前世今生,東廠大名都是如雷灌耳。

想他於左安門立足初立打旗內官監辦事處時,便和東廠大動干戈,若非田爾耕出手援救,辦事處恐就叫東廠給端了。

他是從西華門出的皇城,往東華門便是繞了一大圈,途中見到了經內侍傳諭趕來的田爾耕。

“事急,先至東廠。”

魏良臣示意田爾耕隨他趕往東廠,田爾耕已從宣諭內侍那裡知道他將協助魏良臣查辦謀反案,而此案性質自不需多言,因而也不廢話,打馬隨魏良臣同去。

至東華門外東廠衚衕時,卻見數騎匆匆往馳過。

“是指揮使大人。”田爾耕拿馬鞭指着一人道。

魏良臣朝駱思恭看去,見一行人是往宮門去的,想來是駱大都督面君去了。

因擔心駱思恭可能是收到風聲進宮勸阻萬曆收回上諭,將此案交給他錦衣衛督辦,魏良臣便忙和田爾耕趕往東廠衙門。

這個可能性是有的,駱思恭可是親東林黨的。

東廠衙門就在東廠衚衕邊上,這東廠衚衕是歷任提督東廠太監外宅所在,前任督公陳炬的外宅便在此。原因自是便於聯絡和指揮。

一行人下馬後,就有一值守的東廠司房帶人上前詢問。

司房是東廠的底層官校,東廠等級森嚴,最下面的是校尉、番子、司房、領班、掌班,往上纔是理刑百戶、掌刑千戶。

一般人能夠見識多的就是最底下那些校尉、番子了,而這些校尉番子對於一般人而言,已是窮兇極惡的存在。

所以,理刑百戶在東廠已是要人級別,這等人若是出面,所辦的案子恐怕都得侍郎、巡撫級別的。

東廠如今督公空缺,但有四大檔頭理事。

四人分別爲內官監的掌印太監曹元奎、印綏監掌印杜文詔、御用監掌印張進忠、司禮監文書房提督太監金良輔。

此四人在東廠地位僅次於提督太監,又稱“內四檔”。與內檔對應的則是外檔,多從錦衣衛調選,如早前與魏公公爲難的鄧賢就是東廠的外六檔,人稱鄧六爺。

四大內檔爲首的曹元奎,便是魏良臣在內官監名義上的頂頭上司。

前年鄧賢便是受曹元奎授意帶人爲難魏良臣的,原因便是魏良臣在壽寧公主府多管閒事,打了他乾兒趙進朝。

打狗要看主人面,趙進朝和那樑姑婆再是不對,也是他曹掌印的人,而魏良臣就是曹元奎手下的一個監丞,這筆賬身爲領導的曹掌印如何就能算了。

且事情還牽涉到了當時宮中的秉筆大璫之爭,曹元奎背後站着的是馬堂,魏良臣背後的是金忠,於是小事擴大,最後鬧出了左安門外那般大動靜出來。

大凡任司房、領班之職的都是有相應的職事,就是其工作範圍,比如有的司房是專門負責朝廷官員,有的則是專門負責錦衣衛刑審,有的則是負責各省官員偵緝,有的則是專門負責邊關軍情的。

總之,司房領班不比尋常番役,在東廠內部而言,就是一個部門的負責人,其所負責的工作範圍則根據這人受上面的寵信程度而定。有與檔頭關係近的,便能分個油水大的職事,要是上面沒人,那多半就是清水職事了。

今日在衙門口值守的這司房就是沒什麼關係的,要不然也不會輪值來做這看大門的。

驗過魏良臣和田爾耕等人的官防後,那司房甚是奇怪,也是吃驚,不知道內官監丞(魏良臣出示的是內官監的官憑)和錦衣衛北鎮撫司的僉事到東廠來做什麼。

“不知魏公公和田大人到我東廠來有何貴幹?”

那司房態度還是很恭謹的,這也是看人下菜,倘若來的是外朝的官員他可不會如此。可一個是宮中的人,一個是錦衣衛的人,就由不得他不客氣對待了。

魏良臣沒有與這司房多說,只叫他領着入內,又吩咐道:“擊鼓,廠內在事職事官校,無論大小,皆來堂中聽令。”

“啊?”

那司房聽了這個命令嚇了一跳,一衆手下番子們也是聽的愣住了。

“公公是…新任廠公?”

那司房的眼睛都快看直了。

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監可以當教皇麼第二百七十章 你有的,我也有第四百三十一章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四十章 大恨第六十六章 彪悍的女人第三十一章 鰲拜第四百五十九章 良臣,快救我!第三百一十七章 額駙李永芳(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贖罪第一千零五章 東宮不是好人第三百四十一章 莫殺我,願降!第七百一十四章 有功無過第二百一十章 閻王不叫自己去第六百五十五章 燒...燒得好啊第九百二十五章 上坊橋事變(上)第七十八章 我禇英是不可能簽字的!第三百六十五章 地圖開疆第三百六十三章 陛下,你真的要發啊!第二百五十九章 你怎麼知道的?第七百一十七章 生死以之第六十章 收買第一百八十四章 勞駕,俺的斷頭飯咧?第三百零九章 洋和尚說話是算數的第六十四章 搶先第七百二十四章 咱話講完了第一百三十四章 這纔是得道之人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福晉不錯第一千一十九章 奴婢精於騎術第八百一十一章 讓世界無路可走第一百六十七章 新的合戰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頭子要下野了第一百五十章 平埔殲擊戰(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魏士奇第三百零三章 給小的一個機會第二百一十九章 同一個世界第八百二十章 歪風邪氣不可漲第七百九十章 牆塌了,人呆了第七十七章 大明建州忠勇護國還鄉勇士團第四百五十五章 道友快不行了第三百一十八章 未經許可第六百九十一章 大佬在等什麼第一百三十七章 魏公公海上浪蕩戰(下)第九十八章 諸君,爲了皇明,戰鬥吧!第二百九十四章 真心還是假心?第二百六十三章 是南下,還是北進!第四百九十八章 九千歲女婿第二百八十三章 潑天的富貴第四百一十八章 北鎮詔獄 入者無出第一百七十四章 京都合戰第三十一章 鈕祜祿家的漢子第二百三十四章 有案底的公公第三百三十九章 爲什麼替明人效力!第六十一章 三裡鋪絞肉機(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下官明白第七百一十二章 封江禁海第三百三十三章 維新尚未結束,諸位仍需努力第七百零八章 魏公良臣文集第七百九十五章 是負金請罪,不是負荊請罪第二十八章 有事就跑第一百八十八章 世上,還是好人多啊第四百九十四章 兵得這樣招第二百五十一章 演習,不是造反第二百八十四章 喂喂喂,喂?!第一百二十七章 我兒不懂事第一百九十二章 膽小鬼,莫怕第一百零八章 大丈夫,當如是第六百章 不如來個大的第二百九十九章 再也不這樣活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截胡第六百八十五章 願爲公公效死!第三百一十九章 誰在朝廷支持誰第七十七章 王安,你來的太準時了!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是,教主!第三百三十章 內外豈能有別第八百六十五章 快給皇軍帶句話第五百四十一章 洞若觀火第六百五十一章 集體打包跟咱家走第三百二十七章 傳說都是騙人的第三百二十七章 傳說都是騙人的第九百八十七章 一切都是油水第四百六十五章 來給咱家唱個曲第一百五十一章 平埔殲擊戰(四)第四百七十九章 太監跑來做什麼第九百三十七章 糟老頭壞的很第八百五十四章 諸位,咱很驕傲咧第三十三章 我交定你這朋友了!第八十七章 過了今晚,你就走吧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福晉不錯第一百五十二章 平埔殲擊戰(六)第二百三十五章 天要變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改土爲漢第九百四十四章 中立第九十八章 這就有點尷尬了第四百八十二章 謝魏公公賞第一百九十八章 尊皇攘夷第九百四十八章 真是勳貴之恥第五百九十一章 你這馬屁,咱家受了第三百二十六章 萬曆維新天下詔第八百五十九章 洋和尚開竅了?第八百六十三章 礦監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