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 你這馬屁,咱家受了

真是有眼不識…乾哥哥啊!

激動,興奮,還帶勁。

先前結識許顯純和田爾耕都沒這麼帶勁的。

爲啥?

因爲那二人頂天只能算二叔的干將,是家臣,不是家人啊。

少了什麼,少了親情。

大家都姓魏,五百年前是一家,又是二叔的乾兒子,自個的乾哥哥,你說,魏公公能不興奮麼。

不管這親情當中夾雜了什麼利益瓜葛,大家是乾親,總跑不掉吧?

並且,魏公公這個乾哥哥很了不得呢,人家官拜建極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太子太傅咧。

換言之,魏廣微將來就是大明朝的次輔,國字級領導排第二。

文官中的翹楚。

“內閣家報”就是這位乾哥哥搞出來的呢。

什麼是內閣家報?

準確的說,就是魏廣微這位乾哥哥嫌乾爹九千歲太過勞累,給他老人家省點事,於是索性把內閣的題本、奏疏一律用手札謄錄,然後親自送到二叔府邸供他老人家看…噢,不,供他老人家聽。

這是多麼孝順的至誠所爲啊!

“爹,中央的文件都在這,旁人還都不知道呢,要不,您老聽兒子給您讀一讀?有什麼想法兒子都給您記下?…”

做親侄子的都未必能有人家乾兒子想的周到呢。

難怪這麼對眼,鷹鼻狼眼,一瞅就氣度不凡,原來是自家人。

魏公公好不得意,親近之心遠甚從前,越瞅越順眼,越瞅越歡喜。

要說他這位乾哥哥啊,其實一早是敵方東林黨那邊的,之所以向二叔靠攏,完全是東林黨給逼的。

具體說,是叫東林黨的領袖人物趙南星給逼的。

魏公公沒記錯的話,魏廣微他爹魏允貞是東林黨的老幹將,此人和趙南星是八拜之交,因此魏廣微算是趙南星的世侄。然而,不知怎麼回事,趙南星對這位世侄的樣貌就是看不上,很是不待見。

趙南星這人,本事沒有,縱觀其一生所爲,盡給東林黨惹事添麻煩。但人家資歷老,仗着和顧憲成一起打拼過,愣是成了東林黨的開山元老之一。

這人,於本職工作不怎麼敬業,幹什麼都不成。倒是有個業餘興趣愛好,就是給人相面。至於相面的水準高還是低,就不得而知了。反正東林黨那幫人把他吹捧的厲害,於是這相面的本事也就給吹上了天。

趙南星自認爲相人很準,所以對世侄魏廣微十分看不上,逢人就說“見泉無子。”

“見泉”是魏允貞的字,說“見泉無子”便是說魏允貞沒兒子。

這什麼意思?

人兒子魏廣微活得好好的,且憑着真材實學考上了進士,成了庶吉士,當了官。

你東林大佬卻說人家不存在,恐怕再老實的人聽了這話,都得氣的要吐血吧。

“見泉無子”這話惡毒的,跟說魏家無後有什麼區別?

身爲東林領袖,以士林宗師自詡的趙南星,這是什麼素質?

但魏廣微真是實誠,並沒有因爲趙南星瞧不起他就對東林有怨意。

他的父親是東林大將,血脈註定他就是東林黨。不管趙南星待不待見他,在外人眼裡,你魏廣微不是東林也是東林。

所謂父親英雄兒好漢嘛。

魏廣微不想被東林排斥在外,始終想進入東林核心,但因爲趙南星的阻撓,卻是逐漸成了東林的邊緣人。然而,他還是憑着自己的本事成功從南京脫身,北上出任禮部尚書。

雖說,這件事很有可能和二叔有關,但魏廣微並沒有因此就成了“閹黨”。他做了禮部尚書後,還是想和趙南星搞好關係,與東林黨親近。因此,三次登趙南星的門,結果趙南星不但不見他,反而讓守門人直接讓魏廣微滾蛋。魏廣微帶給他的禮物更是直接叫門人甩在大街上。

魏廣微氣的,別人可以不見他,趙南星和他父親是八拜之交,憑什麼不見他!

而且,他到底做錯什麼了,你趙南星要這樣對他?

即便他真有錯,但官至禮部尚書,你趙南星是吏部尚書,大家雖然輩份不同,可卻是同朝爲官。

如此作爲,又豈是同僚之理!

就此,魏廣微也是對趙南星徹底寒心,索性就拜了二叔當乾爹,從此成了“外魏公”。

此人還算是有情有義的,楊漣等人被捕雖然是他參與策劃,但魏廣微卻不忍楊漣他們被仗死,上疏求情,想讓楊漣他們從廠衛移交法司審問,依法定罪。

此事讓當時被東林黨逼急了的二叔爲之不快。後來因爲見到二叔對東林大清洗,死了不少人,魏廣微心下愧疚,自個給辭了官。結果崇禎上臺後,愣是把他列入逆案之中。

故而,細論起來,魏廣微也是個不錯的人。

魏公公看重魏廣微的原因倒不是此人是個有情義的人,而是此人真有本事。

這個本事不是指拍馬屁的本事,乃是處置政務的本事。

原先,內閣起草聖旨,只出於首輔一人之手,其他人只是參預議論而已。

這就決定閣臣大多隻是“幫閒”性質,有好事一起擔,有壞處首輔扛。

遇事不關己,高高掛上。

魏廣微深知此舉弊端,因此建議二叔,令內閣大臣分別責任,和所管各部建立直接聯繫,從此政權有了分工。

此策沿至明亡,及至僞清軍機處,總理衙門處,甚至於後世常委負責制,都在引用。

良臣前世的領導責任制,其實就是魏廣微此策的衍生版。

對有本事的人,魏公公從來都是要拋出橄欖枝的,況這位也是老魏家的人,天然親。

卻困惑魏廣微做的是南京禮部侍郎,怎麼突然跑到北京來了,且還出現在鄭國泰府上。

心中疑惑,卻不便詢問,便笑道:“魏大人在南京任職,想必極苦。”言下之意是說南京那裡都是空機構,用來養老的,你正當盛年在那做官肯定是委屈極了。這次來京城,莫非是爲了活動活動?

不想魏廣微卻道:“沒有什麼苦的,下官任職也簡單,只要多準備高帽子便可。”

魏公公一聽這怎麼行,正色道:“爲官一任,豈能如此,南京雖是留都,但大人也要勤政務實,如此方不負朝廷和皇爺啊。”

魏廣微聽後,一臉深有體會,輕嘆一聲:“公公有所不知,當今世道,官場也罷,民間也罷,人人都喜高帽子,戴了那高帽子,事情便辦得順。若無高帽子戴,則必刁難。唉,下官也是沒有辦法,身在染缸之中,又如何能出淤泥而不染…恕下官直言,當今天下,如公公這般對此深惡痛絕,知曉弊端的人,實是鳳毛麟角啊。”

魏公公一聽,是咧是咧,咱家最討厭那幫拍馬屁的了,如咱家這般心明眼亮的真是少見呢。

轉念一想,不對啊。

目中精光不由一閃:兄長就是兄長,你這馬屁,咱家受了!

第九百五十六章 貴妃的擔憂第五百五十五章 皇長孫讀書第五百八十五章 朕將來找誰託孤第二百五十六章 西進阿布達裡崗第一百零五章 嘔心瀝血好公公第四十三章 二叔可是弼馬溫第一百零三章 放蕩了一生第六百六十九章 我信你有個鬼第九百九十七章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九百五十章 朕知道你老家哪的第二百九十章 魏公千歲第三十八章 進退兩難的三阿哥第三百三十七章 閣下,必須儘快的鎮壓啊!第一千零二章 巴巴,我回來了第九百九十五章 娘娘,我不要緊的第二十七章 世人皆羨高位者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太監,也要戰鬥!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要不這樣吧第三十六章 天王蓋地虎第七十六章 太子者,有如我這般麼第四百八十一章 魏公公,有話好說第六百七十八章 好大的威風第九百四十七章 不給錢,吾寧死!第二百零一章 娘娘聰慧過人第七百零八章 此地是寶山第二百六十六章 天誅國賊啊第九百四十五章 人不能俗氣第五十章 仁義第二百七十九章 你要造反麼?第八百七十六章 公公,真善人第二百三十九章 隔絕中外第二百九十九章 再也不這樣活了第八百八十九章 板哉!第一百六十五章 你考中秀才了麼第五百九十六章 你辦事,我放心第三百零九章 海軍姓朱還是姓魏第二百一十三章 大明只有死將軍,無降總兵第二百二十一章 平了建奴,朕都給他第三百二十二章 贖罪第五百三十六章 朕要他知難而退第三百七十二章 公公,咱內廷有臨時工麼?第四百八十三章 處決第四百九十九章 好漢第六百九十一章 大佬在等什麼第九十一章 給你一頂大帽子第二百九十一章 接下來就看誰撐得住了第三百六十章 母舅提過你第二百二十二章 內官監 東廠第三百四十六章 親兄弟明算帳第二百七十一章 怎麼會是他?第一百六十章 日之戰役(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京都合戰第七百六十三章 深受百姓愛戴的好官!第二百六十章 不就死個兒子麼第五百二十五章 良臣奏摺 中日一體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太傅兒孫也不少第三十九章 讓路!第一百九十八章 尊皇攘夷第三百三十六章 晉秉筆太監第六百九十一章 大佬在等什麼第四百七十一章 兄弟,你不厚道啊!第五百三十七章 事了拂衣去,不留功與名第二百零五章 咱家的小太保第七百三十九章 板哉!第十八章 只求莫橫死第二百六十三章 是南下,還是北進!第六百八十章 咱家真的很爲難第五十七章 目的第一百八十四章 帝國行的是皇道第二十三章 好人好事做不得第二百四十九章 你有血光之災啊第一百五十六章 他真是甲等第一第二百三十章 高瞻遠矚的魏公良臣第四百六十八章 二呆子,是你麼?第五十五章 叛變第八十八章 咱要當你的阿瑪第六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四百四十四章 老爺炮第八十二章 提督太監第六十七章 接收第二百七十八章 不向虎山行第三百四十三章 你能這樣想,我很欣慰第二章 徵地哪能不給錢第二百四十五章 七生報國第三百一十六章 尊皇討奸 人人有責第四百八十九章 我回去讀書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錦衣衛第二百四十六章 女真人的大救星第十章 死馬當活馬醫第二百八十九章 白髮人送黑髮人第一百五十八章 第一混成旅團第三百六十一章 良臣啊,朕的呢?第四百二十三章 老人不老第六章 有點拉風第二百七十九章 諸位,京都見!第三百二十六章 萬曆維新天下詔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是,教主!第二百六十一章 皇帝親軍要造反第七百二十章 蝨子多了不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