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 咱家指哪,你們就得打哪!

魏公公其實不知道自家姐夫帶着幫兄弟也跑了,若是知道,定然鬱悶。

別人不知道,他能不知道麼。

自家那姐夫,端端正正的一個老實人咧。

自古以來,老實人的定性就是老實。

逆來順受那種。

所以,魏公公只道姐夫縱是不經嚇,也當是趴在地上捂耳朵那種,而不是一驚一乍瞎跑。

因而,當瞧着人羣中自家姐夫蹲在地上時,魏公公頗是有些失落。

老實人都跑,這兵,不好帶啊。

他可不是弄什麼妖蛾子,他就是想提前給家鄉父老子弟們模擬一下真實戰場狀況。

這模擬也是撿最簡單的那種,不是什麼實兵實彈演練,就是放個炮,聽個響。

只不過,這炮放的大了些。

щщщ _ttκд n _¢ ○

但要不大,也談不上模擬了。

也就是技術方面不達標,要達標的話,魏公公指不定隔三叉五就來場演習。不弄別的,就弄些空爆彈埋路邊,大隊人馬冒着硝煙一路前進,鐵定能壯膽。

要不然,出了海,上了船,碰着紅毛鬼也好,海盜也好,倭寇也好,人家把個炮子打的震天響,這邊卻嚇的傻站着,這仗還怎麼打。

歸根結底一句話,不要小看這聽個響。

古人於巨響是很敏感的。

營嘯是怎麼來的?

不就是突然間有了大的聲響引起的麼。

光靠訓練肯定不能將一幫農民子弟改造成強兵,但在拉上戰場見血之前,一定要讓他們知道戰場上面會發生什麼。

或者說,讓他們知道耳朵會聽見什麼。

要不然,真就是拿人命不當回事了。

實際效果很明顯,大多數士兵都被爆炸弄丟了魂。

但,魏公公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一回生二回熟,多來幾次,家鄉子弟們便能適應爆炸聲。再配以訓練等手段,假以時日,總能成材成器。

不過,這種訓練辦法耗費太大,也就是他魏公公手頭有錢,要沒錢的話,恐怕只能打打煙花爆竹的主意了。

方纔那次起爆炸,至少千兩紋銀。

擱京營、邊軍那裡,千兩紋銀就爲聽個響,上上下下都得罵死你。

………

具體練兵,摸石頭過河,照着老虎畫貓。

賞罰分明這個,則是烙在骨子裡的。

遠有草帽頂子山一戰,大賞羣倭。

近有三元觀剿匪,不吝賞賜。

魏公公這人最實在,不撿虛的,跟他混,錢、糧、女人,只要他能提供的,那就統統有之。

軍隊是什麼,暴力機器。

機器這玩意就得有動力,有潤滑。

在沒有思想武器潤滑的前提下,魏公公能拿出手的也就是物質剌激這個動力了。

說白了一句話,老子給你錢,你替老子賣命。

這話聽着是俗氣,可放眼中國歷史,造反也好,改朝換代也好,蒼天已死,黃天當立也好,本質上不就是物質剌激麼。

分田地,打土豪,其實也這理。

魏公公治軍,不求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軍民魚水什麼的,他就要一條——咱家指哪,你們就給咱家打哪!

要將這一思想做爲全軍始終灌輸、並牢牢執行的鐵律,他魏公公就必須賞罰分明。

跑的肯定要罰,這是沒說的。

縱然是烏合之衆,也分個三六九等。

這聽着動靜就跑的,便是那最次等的,最靠不住的。

兵敗如山倒就是說這幫人,他們跑的倒是快,也能把命保住,可到時再想把他們聚攏起來可就是難於登天了。

而趴着不動的,其實也不行。最好的兵是在遇到突發狀況時,既能保持不亂,又能及時組織反擊。顯然,趴着不動的這些個家鄉子弟們夠不上好兵的條件。

但必須要賞他們的!

這是毫無疑問的。

或許趴着不動的同樣也是嚇怕了,甚至於嚇的失去了本能反應,但在魏公公眼裡,卻是可以塑造的。

爲啥?

原因很簡單,趴着不動一可以減少傷亡,二就是還能把人召集起來。負隅頑抗也好,拼死反擊也好,總要有人手。

跑了的到哪去召喚他們?

那跑了的,魏公公就是拿劍在腳下畫條線,指不定就繞着線跑呢。

也就趴着不動的能夠用上一用了。

“敲鼓!”

等人回的差不多時,魏公公下令敲鼓。

三通鼓畢,號令傳下,各營管總馬上拿冊點人。

若名在冊中人卻不在的,一律勾選,不殺頭,只清退。

一句話,你不回來就別回來了。

晃盪了這麼久,那跑的再遠的聽到號聲也當回營了,這時候還沒回來,魏公公還能要他們?

態度決定一切!

屢敗屢戰和屢戰屢敗,性質上可是天壤之別。

…………

號令一下,校場上就動了起來,不過卻很亂。

因爲,除了親兵營分任了標領,明確了上下指揮體系外,其餘馬步四營還屬於草創期,具體的上下級和指揮體系根本沒有建立。

負責這四營具體的其實就是原先“拉人頭”出成績的那幫人。

WWW●тtkan●CO

如郭七癩子因爲“人頭”最多,營裡都管他叫一聲“總頭”。

其餘的,有營頭、分頭、隊頭,基本上還是按在肅寧出發時編練的十營爲基準。

這也是魏公公當初招兵時許下的承諾,如今,他可沒法過河拆橋。

曹文耀和伍福銘帶來的那幾十名武驤右衛的軍士,目前只是負責訓練,也未有實際差事。

這一點,王永壽曾過問過魏公公幾句。

魏公公答說待隊伍訓練完畢,南下前再做統一安排。

這也是應有之意,王永壽也說不出什麼,畢竟他派的坐營官人魏公公認了,調來的軍士現在也都是充當教頭,不是當普通大頭兵使。僅此一點,足以說明小魏確是把御馬監上下包括王公公放在眼裡的。

亂的原因就是這些個大小頭頭有人跑了,有人沒跑,這會分在兩邊,一時半會叫他們統計出手下人,還真是有些難。

最終,在鬧哄哄快半個時辰後,清點結果報了上來。

一共少了十七人。

沒什麼可說的,魏公公發話,這十七人不回則罷,回了則領包袱一人發五十文打發回鄉。

隨即,高臺上小旗一打。

魏公公沉着臉看着數百方纔逃跑的家鄉父老們,最後目光落在自家姐夫王有福臉上。

被小舅子這麼看着,王有福不由羞愧臉紅,低頭不敢看小舅子。

馬文慶等人瞧在眼裡,一個個也打鼓:怎麼,魏家老二莫非要拿自家姐夫做法給他們看?

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老虎大了,養的人也怕第二百八十六章 我們找到老奴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祝公公武運昌隆第二百二十一章 平了建奴,朕都給他第一百八十一章 連環套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內投機分子第八百零三章 公公,咱們要打誰啊?第二百九十六章 汗王嘴歪了第三百四十八章 人各有命第二百零九章 杜鬆在此,何人還敢領軍而來!第一百零一章 歷史的轉折(下)第一百六十五章 你千萬不要叩門噢第八百二十章 歪風邪氣不可漲第四百一十八章 北鎮詔獄 入者無出第五百八十章 給小舅子丟人了第三百三十章 內外豈能有別第七百九十九章 寶藏解凍委員會第二百二十九章 殺奴不是請客吃飯第一百三十六章 魏良臣什麼來頭(三更)第八百六十六章 日久,終見人心第一百四十六章 旅團長閣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璫的搖籃第二百三十六章 《西江月·建州大反攻》第二百七十六章 看你高樓何時塌第二十四章 雁過要拔毛第九十一章 給你一頂大帽子第二百九十五章 凡事要提前準備第六百六十九章 我信你有個鬼第十四章 有的胡就先胡第四百八十章 莫要怕,咱家給錢第一千一十七章 恭迎貴妃娘娘第五百五十九章 陛下,好皇孫啊!第六百二十六章 內監魏某,明決有膽略第六百九十九章 議什麼議,杖死得了第四十三章 俺可是戰過賤嶽七本槍的!第九百四十四章 中立第四百三十一章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七百零三章 他辦事,朕放心第五百三十九章 再訪公主殿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親兄弟明算帳第三十三章 我交定你這朋友了!第九十一章 給你一頂大帽子第五百四十章 殿下,你肯懷了麼?第四章 夫子,我錯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清,能做到麼?第二百一十三章 這樣才能原諒第一百七十五章 小案首,我等承你情了第七百九十四章 咱家給你寫一道第二百章 歡喜的淚水第七百九十一章 空手來?不見!第三百八十一章 公公救我,我是駙馬!第九百七十五章 出駕貼、提人犯第三百四十九章 魏舍人小像傳第三百七十四章 自謀出路 招商引資第二十三章 死烏龜,你出來啊!第三百一十八章 額駙李永芳(下)第六百五十二章 魏公公的哲學第五百零六章 打仗,要死人的。第二百二十九章 殺奴不是請客吃飯第二百章 無主之物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義滅親的二叔!第七百一十三章 得派正規軍過去第八百一十九章 敢犯內臣者,皆可殺第四百一十八章 北鎮詔獄 入者無出第四百八十九章 我回去讀書了第三百一十章 建州的熟又貴第七百一十八章 撲你只街第一百七十二章 日本人民盼統一第九百零三章 魏太監的兵來了!第九百零二章 咱跪的是天子親軍!第一百九十九章 公公,娘娘叫你第六百五十二章 魏公公的哲學第五百四十五章 殿下請你吃宴呢第九百五十三章 海路運銀第一百二十九章 陛下身體如何?第九百九十三章 無事便是福第二百三十九章 良臣非善類第二百三十四章 是誰?是誰!第二百一十章 你敢打我男人!第六百八十七章 魏公公的家當第二百章 歡喜的淚水第三百二十章 厚道的魏舍人第二百九十六章 京師保衛戰第五百四十九章 狼狽從此爲奸第三百零一章 厲害婆娘秦良玉(五更)第九百七十三章 閹黨的紅花雙棍第一百三十二章 皇爺哎,日本多銀山第六百九十七章 昨就不要子孫根了咧第七百一十五章 我們也要有公司第二百六十章 祖家的冤案第二百五十六章 裁撤驛站 內廷堪驗第四十四章 孝子第三百零八章 唐伯虎畫的第五百三十九章 再訪公主殿下第八百二十八章 四明不出,誰與爭鋒第一百五十二章 日本的帶路黨第一百二十四章 爲了上帝,徵日!(上)第十一章 此去京城尋富貴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皇回憶錄(上)第七百二十二章 生子當如魏良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