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只知有軍部,不知有朝廷

未聞朝廷宣調,大軍私至關門,不是造反是什麼?

王化貞可以肯定,他在廣寧時絕對沒有收到,也沒有看到兵部任何有關調親軍至關門的公文。

那麼,這些打着親軍旗號的兵馬是怎麼從幾百裡外的建州跑到八里鋪來的?

有那麼瞬間,王化貞都打了個寒顫。

這兩個月,京裡的東林同僚們和他通了不少書信,其中議論最多的就是有關眼面前這支平了建奴的皇帝親軍,以及那個和鄭家有千絲萬綏關係的提督太監魏良臣。

而議論的最終結果就是這支親軍不可信,那個魏良臣更不可信。衆多東林同僚一致認定,如果朝廷真的讓這支幾萬人的親軍入關,宮中必然會生鉅變,危及國本。

正在河南察訪的東林黨人、左僉都御史曹於汴日前向京中密報,說是鄭貴妃的弟弟鄭國泰於上個月底到了洛陽,隨後就進了福王府。

福王與這個舅舅談了什麼,外人無從得知,但當天福王府向洛陽城中有名的酒樓訂了好幾桌宴席命叫送進王府。

此後種種跡象表明,鄭國泰到訪洛陽後,本來還算安份的福王似乎有些不安份了,時常在王府放聲歡笑。

據說福王還下令叫人給世子多備冬衣,這事本是尋常,但那製衣的人卻無意與人漏了嘴,說什麼福王講京裡比洛陽這邊要冷,所以世子的冬衣得厚些。

這就不能不讓人浮想翩翩了。

皇帝病重,便是駕崩,福王這個親藩未得新帝宣召也不可能進京弔唁。當初李太后駕崩,同爲親藩的潞王不也是沒能進京嗎。

基本上,只要就了藩的親王,這輩子也不可能再歸京。那麼,福王講京裡比洛陽冷,是什麼意思?

是他福世子要進京,還是說他福王有可能進京?

又是什麼原因能讓他一個就了藩的親王再次進京?

如果非要說一個原因,只能是宮中生變,國本動搖。

王化貞不是在懷疑,而是已經認定一場天大的陰謀正在進行,望着那些正看着他的所謂親軍,他似乎已然看到了江山社稷爲之動盪。

爲什麼山海關那邊毫無動靜?

從這些親軍風塵僕僕的樣子判斷,王化貞估計他們也是剛剛趕到八里鋪,山海關那邊的駐軍對此可能一無所知,所以他必須示警。

示警的最好辦法就是鬧出動靜來,這樣即便他被親軍所困,也會有其他人將這裡發生的事情傳到關門。

故而,他拒絕親軍檢查,聲稱他乃廣寧參議,朝廷命官,豈能任由一支來路不明的兵馬搜身。

不得不說,熊本大隊的官兵們對朝廷是忠誠的,對朝廷也是敬畏的,哪怕他們都是屍山血海滾過來的,面對一個朝廷命官,在沒有上面明確的命令情況下,他們竟然真的沒敢搜王化貞。

只是,軍令又讓他們不能隨意放王化貞過去,於是僵持了下來,繼而事情傳到了熊本那裡。

熊本也有些發懵,他是純粹的軍人,只知奉命行事,但給他的命令中並沒有提及如何應對官員。

加之對方是正五品的官員,熊本也有些拿不定主意,不知道是放他過去,還是嚴格按照軍部的命令檢查。

王化貞也看出了這些親軍不敢拿他如何,不由底氣更足,怒斥熊本等人,說他們在八里鋪私自設卡是嚴重的逾越行爲,他一定向朝廷上本參奏。

“這位大人有所不知,我皇軍將於近日在寧錦一線進行大演習,上頭命令我等提前至此準備,因建奴新定,但尚有不少建奴餘孽活動,爲防這些餘孽刺探皇軍情報,上頭命我在此設卡,也是爲了安全起見,請這位大人見諒。”

熊本的漢話並不是太流利,並且一急就容易說不出來,因此是由他的大隊作戰參謀田忠出面跟王化貞解釋的。

“什麼上頭?是遼東巡撫衙門,還是薊遼總督衙門,又或是兵部,內閣!”王化貞故意繞過了遼東經略衙門,因爲他知道魏良臣和楊鎬的師生關係。

那楊鎬也是忒丟大臣的臉面了,身爲經略要員竟與一個閹人打的火熱,傳聞其在瀋陽事事唯那學生太監之命是從,哪裡還有半點士大夫骨氣,又哪裡還有半點重臣節操,京師朝堂對此是罵聲一片,恥笑一片。

有好事者將那魏良臣比作成化年間的汪直,將楊鎬比做當時的遼東巡撫陳鉞,別說二者還真是相像的很。

可不管是汪直還是陳鉞,二人最後都沒有什麼好下場!

楊鎬宦海沉浮,屢上屢下,沒想到了卻要落個與閹人共伍的名聲,也白枉了他楊京甫一生了。

王化貞真是打骨子裡看不起楊鎬,跟什麼人混在一塊不好,非要跟個太監混在一起,他也不想想東宮一旦登基,這個魏良臣還能有今日的權勢麼。

“納尼?”

熊本對帝國的官制有些不明白,所以壓根聽不懂王化貞說的這些都是什麼,田忠卻是知道,但卻無法回答,因爲他們接到的命令和這些衙門無關。

“爾等這也說不上,那也說不上,豈敢在此對本官無禮,將路讓開,若是誤了本官公務,定要爾等好看!”

到底是在河西震得住蒙古人的左參議,王化貞的官威還是不小的,其隨從見狀也是厲聲喝斥,儼然已是佔了上風。

“熊本君,是不是?”

田忠只是作戰參謀,做不了大隊長的主,他有心放這個廣寧參議過去,避免此事鬧大,給上頭添麻煩。

熊本看了看田忠,又看了看那個穿綠袍繡禽獸的官員,突然將自已的指揮刀抽了出來,堅決說道:“本人接受的是軍部命令!不管什麼人,在大演習期間,都必須服從軍部的命令,無條件的服從!”

“軍部?”

王化貞一愣,“什麼軍部!”

“軍部,大明皇帝親軍陸軍、海軍的聯合指揮本部所在,更是帝國國防方針的核心所在!”

態度強硬的熊本漢話竟然說的順了。

對方所說的這個什麼聯合指揮本部,帝國核心着實讓王化貞呆了又呆,他憤慨的怒道:“你這軍部難道還能大過朝廷不成!”

“閣下,我等只知有軍部,不知有朝廷!”

熊本將指揮刀緩緩擡起,指向了無比憤怒的王化貞,“如果閣下不願配合,我將執行軍部命令,對閣下行使制裁的權力!當然,鄙人會盡可能給予閣下身爲官員的最大體面!”

第六百九十八章 公公,您發發慈悲吧第二百三十四章 是誰?是誰!第二百一十七章 看在朝廷份上,向我靠攏!第八十八章 得道,方能高升第七百五十七章 御馬監的禮物第五百二十六章 編軍成營第一百四十一章 甲等第一(四更)第三百三十六章 有了新人忘舊人第二百九十一章 接下來就看誰撐得住了第六十九章 你不能窩裡橫啊第六十章 收買第六十八章 啊,忠誠!第二十七章 熾熱第五百零二章 吃喝拉撒第六十二章 你瞎我不瞎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埔殲擊戰(一)第二百一十八章 葉赫最後的機會第一百九十章 老師掛帥,學生出力第一百九十三章 中宮娘娘啊!第三百四十四章 這書比《趙高傳》好第一百二十八章 專業第三十一章 鈕祜祿家的漢子第一百一十九章 東亞最強音第一百二十五章第三百零六章 過河不拆橋(五更求訂閱)第一千零七章 娘娘,藥買來了第二百六十三章 吾義不屈節以辱國第二百零五章 東哥姑娘,我還小啊第四百二十一章 友誼天長地久第四百九十五章 親朋好友來當兵第九百四十五章 人不能俗氣第二百六十章 先打朝鮮,再滅明軍第二百七十七章 你不走我就走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我是小千歲,不是西門慶啊(五更)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皇比江戶更重要第三百二十二章 副使大人想去哪?第一百七十一章 物以類聚東林黨第八十六章 你我心連心第一百五十三章 錦衣衛第六百一十七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第四百九十九章 好漢第四百七十九章 太監跑來做什麼第一百二十二章 庸相的冷笑第二百八十六章 我們找到老奴了!第九百零三章 魏太監的兵來了!第九百一十九章 雞飛狗跳第三百一十三章 有委屈不要緊,跟我說第五百九十三章 閹黨也是咧第六百一十三章 你替咱家殺個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連環套第一百六十三章 啊,原來是魏學長第三百六十九章 愛朕,就切了吧第四十九章 二位,請體面一些吧!第二百六十章 不就死個兒子麼第一百五十七章 明國軍隊爲何自稱皇軍第五百六十五章 李大相公成了李相公第一百一十七章 前門開,後門張第三百三十八章 最美夕陽紅(終章)第一百二十四章 爲了上帝,徵日!(上)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哪個是魏朝?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紅包神教第三百零六章 過河不拆橋(五更求訂閱)第八章 舉世無雙的金大腿第二百四十六章 前赴後繼第七百四十五章 咱家胸中能撐船第七百四十三章 拳頭即道理第二百七十八章 不向虎山行第一百三十二章 皇爺哎,日本多銀山第一百九十二章 形勢變了第一百七十章 讓我兒看我一眼第一百四十五章 你們這麼看我幹什麼?第七百五十五章 曲線救國第七百五十四章 哎吆,我的姑奶奶哎!第九百一十八章 大伯叫人給綁了!第三章 東江羣英第二百二十三章 舒爾哈齊送大禮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國丈很在行第四百九十四章 兵得這樣招第四百七十三章 誤會了,我是魏老二第一百零九章 殿下,你的債務到期了第九百四十四章 中立第三百七十章 娘娘救我!第二十六章 畏懼第五十四章 陛下又有皇子了第四百五十五章 道友快不行了第三百四十六章 親兄弟明算帳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上)第二百一十章 你敢打我男人!第七百六十七章 日本國太上皇第一百七十七章 常石鎮倭事件(中)第一百五十六章 他真是甲等第一第七百三十九章 板哉!第五百九十四章 此乃鄭家大女也第二百七十三章 千里之外第四百二十九章 督公第二百七十六章 不要叫我公公第一百零八章 我的好公公第七百零四章 特事要特辦第五百三十章 用刑之道在於誅心第五百章 另外一筆賬怎麼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