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爲皇帝玉碎的時候到了

不管明軍其餘兩路是否兵敗,姜弘立都面臨一個選擇,是不聽女真人勸說繼續領軍支援明軍,還是掉頭回去。

選前者,很有可能會遭到建州兵的進攻。

眼下朝鮮軍士氣低迷,逃兵衆多,真和建州兵交戰的話,姜弘立不認爲自己的兵馬能打贏建州兵。

但選後者的話,姜弘立就得承擔明使的怒火。不管是在明朝還是在朝鮮,違抗軍令都是要被殺頭的。

金景瑞出主意說既然劉綎那裡已經被建州兵包圍,那麼他們現在應該探明情況馬上回報明使。

“軍令使我軍於劉部會合,今劉部被圍,我軍不知底細冒然前往,倘若也被包圍,豈不兩軍盡失?”

金景瑞顯然是想借等待明使回覆這一空當給朝鮮軍“不進”找到藉口。

“友軍陷於建州奴,我軍豈能不救!”

左營將金應河、中營將文希聖等人卻是強烈請戰,謂明軍正陷於建州奴重圍,身爲友軍的朝鮮軍若不前往助戰,豈不是讓天下人恥笑朝鮮人背信棄義嗎!

相對於大部分一心要同明軍共同作戰消滅建州奴的將領,金景瑞一方的聲音明顯處於下風。

在諸多將領的請求下,姜弘立還是決定率兵繼續向阿布達裡崗挺進,並要求左營將金應河、中軍李有吉率本部兵3400名爲前鋒,若遇建州兵進攻,則金、李二人立即反擊。

見狀,金景瑞密令左右親信掌握兵馬,見機行事。

金應河、文希聖二人領命之後即刻整頓所部爲前鋒,結陣向前繼續前進。

其實朝鮮軍當面的金軍只有數個牛錄幾百人,領軍的是正紅旗甲喇章京康果禮,其是奉旗主代善之命越過牛毛嶺東進聯絡扈爾漢部的,沒想到半路卻遇到了從東邊過來的朝鮮軍隊。

康果禮一邊派人嚇唬朝鮮人,一邊讓人將朝鮮軍隊出現的情報回報給正在牛毛嶺指揮大軍攻打明軍的旗主。

從朝鮮軍隊的行進陣容來看,無論是裝備還是士氣都屬於很差的那種兵馬,所以康果禮認爲朝鮮人即便沒有被嚇唬住,此刻也會停止行軍觀望,卻沒有料到朝鮮軍隊仍然選擇繼續前進。

爲了不讓朝鮮軍隊接近牛毛嶺和明軍會合,康果禮不顧自己只有幾百兵馬就對朝鮮軍隊發起了進攻。

朝鮮軍隊在金應河、文希聖二人的組織下就地防禦,但因爲士卒根本沒有戰意,剛剛交手,前面就有大隊士兵潰退下來。

金應河急的帶着自己的幾十個親兵衝到前方阻止潰兵,文希聖督別將折衝黃德彰、軍官韓應龍等領武士五十餘人細陣殊死搏鬥,銃聲箭嘯聲中方纔穩住陣腳,迫使建州兵收兵。

此戰,建州兵僅遺屍18具,而朝鮮兵卻傷亡230餘。

康果禮見朝鮮兵不堪,欲再率部衝殺,以及一舉潰敵,便向牛毛嶺求援軍數牛錄。代善接報後卻命康果禮讓開道路,放朝鮮軍入牛毛嶺,好將他們同明軍一鍋端掉。

康果禮受命之後即行撤退,朝鮮方面見建州兵遁去,立即在金應河、文希聖等官員指揮下向牛毛嶺挺近。

申時,朝鮮軍隊抵達牛毛嶺,此時山谷高崗俱是喊殺聲,遠見明軍立營於嶺上,嶺南、北、西三方俱有辮子兵列陣,人聲馬嘶,黑壓壓盡皆人頭。

明遊擊將軍劉一崎見有朝鮮軍旗自東而來,急令所部接應,雙方合力擊退一股辮子兵,將朝鮮軍迎入大營。

入營之後,姜弘立等即去拜見明軍主將劉綎。

因爲“壬辰倭亂”期間,劉綎曾赴朝參戰,並且屢立戰功,而姜弘立所屬晉州姜氏在戰爭期間曾與劉綎一同共事,因此對於劉綎本人,姜弘立十分親切。

時劉綎正在指揮明軍反擊從西、北兩個方向正猛攻嶺上的建州兵,無暇分身,只監軍康應乾接待了姜弘立一行。

姜弘立詢問康應乾明軍另兩路兵馬是否已敗,康應乾坦承杜鬆、馬林二部確是兵敗,但有遼東總兵李如柏部正在向阿布達裡崗靠攏,故此間明軍並非孤軍。

得知還有一路明軍正在往此間趕來,朝鮮方面頓覺安心。姜弘立復問圍住此地的建州兵馬大概多少時,康應乾回說只兩三旗萬餘人。

對此,姜弘立感到懷疑,因爲他過來時親眼見到牛毛嶺四周密佈建州兵軍旗,怎麼也不像只有萬餘人的樣子。

但既然明軍監軍不願告知,姜弘立也不好再問。康應乾問了朝鮮軍隊數量後,將朝鮮軍安置在明軍大營後方,姜弘立又分列左右二營及中軍。

時天色已晚,建州兵白日強攻未有收穫便收兵罷戰。劉綎回營之後設宴招待了姜弘立一行,對於朝鮮國出兵助戰給予讚賞,後又仔細詢問遼東鎮守太監所領皇軍動向。

姜弘立告知其部兩日前接明使軍令與劉綎部會合,皇軍主力已盡數集結在東邊的五女山一帶,他出發時聽說皇軍已經和五女山一帶的建奴偏師交戰,但勝負不知。

劉綎點了點頭,雖說姜弘立知道的也不多,但至少證明了一點那就是魏太監的皇軍的確在東邊的五女山。

建奴主力的突然出現也印證了那個魏太監所猜測的局面,只是劉綎沒有想到建奴主力來的這麼快,並且一到牛毛嶺建奴的正黃旗就對明軍發起了進攻。

劉綎私下曾對監軍康應乾說道,要不是那個魏太監來信提醒,或許他們已經從牛毛嶺出發繼續西進,那樣正處於行軍隊列的明軍就會遭到建奴的突襲,後果不堪設想。

招待完朝鮮方面後,劉綎忽然對監軍康應乾提出一個疑惑,那就是爲何李如柏那裡送來的急報用的是監軍押記,而非李如柏這個主將的總兵印籤。

這一點康應乾也是不解,要不是同李部使者一同返回的確是自己派出去的人,他還真要懷疑是不是建奴假冒明軍送信的了。

“將軍,白天建奴攻勢甚急,看起來就像是恨不得一口吃掉咱們,莫非是建奴那裡也有什麼變故?”

“老夫也注意到了,不過這樣也好,有牛毛嶺爲依託,又有李如柏部正在向我靠攏,東邊還有那個什麼皇軍,只要老夫能堅守此地,建奴要比老夫更棘手。”

劉綎真是慶幸,就晚了那麼一日,否則,何來堅營可守的。

......

朝鮮方面回到自家營中後,副元帥金景瑞認爲明軍對他們有所隱瞞,便讓人找到了劉綎麾下的一個朝鮮籍家丁,希望從此人身上得到一些他們不知道的消息。

結果得到的消息卻讓他們吃了一驚,原來駐守在牛毛嶺的劉綎部兵馬並不多,不足兩萬人,而正在攻打牛毛嶺的建州兵卻至少有四五萬之多。

那朝鮮籍家丁更憂心仲仲說道:“東路兵劉將爺麾下是山東兵、浙江兵、遼東兵組成,各將各領各部,劉將爺用的不順手,小的看真正能打的怕只劉將爺自個帶來的千餘家丁。”

另外,這朝鮮家丁還說那些關內來的山東兵和浙江兵因爲遠道而來,根本沒有攜帶多少火器大炮,全軍之中只一支從皮島來的兵馬有帶火炮,但此軍人數卻只兩千餘。

至於另一路正在向牛毛嶺靠攏的李如柏部,據那朝鮮家丁分析也不能過多倚仗,因爲那一路兵馬多是遼東本鎮兵,而遼兵精銳已在撫順、清河等幾場戰事中被建奴打垮,所以李如柏手下的遼兵不過是遼鎮的弱卒。

就算李如柏拼死向牛毛嶺靠攏,怕也很難突破建州兵的防線。

這些情報着實讓姜弘立嚇了一跳,那遼鎮的殘兵也比他朝鮮兵要強啊,這都不能倚仗,那他們往牛毛嶺一頭扎進來豈不是羊入虎口。

再想日間和建州兵的那一戰,己方死了兩百多,建州兵只死13人,姜弘立心頭更是沉重。

“元帥,明軍如此孱弱,我朝鮮兵便是助戰,又能有多少勝算?我國雖是明朝藩屬,但恕下官斗膽一句,明軍敗了明朝不亡,我軍敗了國家便有覆沒之危險啊。”

身負伯父重託的金景瑞一心想讓姜弘立能夠明白他的意圖,關鍵時候要做保全兵馬的準備。

“我知你意,此來也非吾願也,昔倭侵我國,據我城郭,侵我疆土,急難之時,賴明助我退倭兵,今以報德之故,奉調至此,不管事變幾何,也當先報明之恩德。”

姜弘立也終是對金景瑞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

金景瑞立時會意,道:“一切都唯元帥!”

姜弘立又道:“不過明軍雖弱,但那皇軍卻強,此間真若不支,明使不會見死不救。”

金景瑞則是搖頭:“就怕皇軍被建奴偏師拖於五女山不及救援。”

“但盡人事,若真無濟於事,我國也終是報了明朝恩德,還了道義。”

姜弘立輕嘆一聲,在這場戰事中,莫說他的祖國無法自主,就是他這個領軍大將也不能掌握命運。

...........

四十多裡外的五女山腳下,四千多名穿着單薄棉衣,頭系“忠誠”白布條的原幕府日軍俘虜圍着一口口大鍋狼吞虎嚥着。

他們拼命般將鍋裡的肉朝嘴裡塞,根本不需要什麼筷子,也半點感覺不到滾熱的燙。

他們此時只想將這美味的肉塊塞進肚子,哪怕是咀嚼在他們看來都是對生命的浪費。

附近,一堆堆篝火綿延了十數裡。

突然,一聲尖利的哨子聲劃破了夜空的平靜。

聽到哨子聲後,那些日軍俘虜先是怔了一下,然後木然的從地上站了起來,很有秩序的排成一支支長隊,從監視他們的皇軍手中接過武器。

或一杆長矛,或一把長刀,或一把斧頭,或一根扁擔。

第一百五十六章 與咱做對食吧?第五十九章 司禮監的分管大佬第四百五十五章 道友快不行了第三百四十三章 你能這樣想,我很欣慰第三百四十七章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第二百二十六章 舍人的白牌再用用第五百四十九章 狼狽從此爲奸第五十章 仁義第二百一十章 你敢打我男人!第六百六十八章 萬事學校長第四百八十八文章 你欺負我第八百五十四章 諸位,咱很驕傲咧第一百六十五章 你考中秀才了麼第七百三十章 聖旨密封第五百六十二章 皇爺,我是有個二叔呢第六十六章 彪悍的女人第五百九十六章 你辦事,我放心第四百五十六章 巴巴,我與你同去第二百六十五章 山海關不是陳橋驛咧第三百一十七章 額駙李永芳(上)第五百四十六章 不至於這麼貴吧?第十一章 肥肉第六百四十一章 老大死了,你就是老大第六十六章 不歸路第七百三十章 聖旨密封第七十五章 你我是本家?第八十七章 公公請自重第五百五十二章 把債券賣進宮第三百三十三章 維新尚未結束,諸位仍需努力第二百八十章 武裝超渡第二百零三文章 女真第一寡婦第二百五十七章 七大恨的主人公第三十五章 治安第三百三十七章 閣下,必須儘快的鎮壓啊!第二百一十一章 那小子是貴妃娘娘的人第七十九章 忠僕第三百三十六章 晉秉筆太監第三百零五章 公公您糊弄鬼咧?第三百五十六章 巴巴變了沒有?第二百四十五章 七生報國第八百一十二章 早幹什麼去了?第九百九十二章 興奮的腿腳也利索了第七百八十九章 家裡必須有礦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紅包神教第一百五十六章 他真是甲等第一第四百五十一章 凡事都有變通第八百八十一章 南都內守備衙門第八百三十章 下回叫老相國開開眼第一百一十一章 升官發財自己來第六百四十七章 尊皇攘夷第三百零九章 洋和尚說話是算數的第一百八十七章 八大恨起兵第三百零七章 維新的銀子何處來第九百五十七章 陛下,臣帶銀子去見您第三十七章 當我客巴巴好騙麼第七百九十一章 空手來?不見!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不是肅寧魏良臣嗎?第二百六十六章 皇帝親軍到!第四百八十七章 你給我死過來第三百二十二章 副使大人想去哪?第九百一十八章 大伯叫人給綁了!第六百七十二章 你怕咱家沒錢賭?第六百九十三章 東宮的李娘娘第七百八十四章 海軍這幫馬鹿!第二百七十章 你有的,我也有第六百三十八章 先下手爲強第一千二十一章 娘娘,太毒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智若愚的魏忠賢第一百二十二章 咱家不想做汪直咧第二百三十八章 維新的大幕終將拉開第三章 殺人者,許顯純第一百五十章 想進去就進去啊第六百四十二章 今夜,我們都是東林黨第八百三十一章 魏良臣的投名狀第七百一十九章 穿這麼好乾什麼?第六百一十一章 這附近有錢人有麼?第四百二十七章 小魏公公真是屈材了第七百二十九章 良臣啊,叔要闊了第三百二十七章 傳說都是騙人的第二百七十九章 諸位,京都見!第九百六十四章 旗幟鮮明頂貴妃第九百五十八章 大本營第八百四十二章 六根清淨的好第九百一十八章 大伯叫人給綁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淑兒是你叫的麼?第七百九十章 牆塌了,人呆了第九百九十六章 你想本宮怎麼做?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本宮的錢也不是風颳來的第七百一十七章 生死以之第六百二十三章 人去財安樂第二百二十章 東方教主第二百三十一章 又是一個可憐人第二百零四章 七大恨的雛形第二百八十二章 咱們得換個活法第三百四十一章 莫殺我,願降!第三百八十一章 公公救我,我是駙馬!第四百四十一章 軍器庫第四百四十三章 冤大頭第四十四章 築基丹第二百五十八章 我,魏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