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陛下會動手的

田爾耕帶了一份名單,名單上都是東林黨在京官員,如禮部侍郎孫慎行、御史丁元薦、孫居相、翰林院檢討繆昌期等28人。

田爾耕說道:“公公,這份名單是齊黨、楚黨和浙黨三方共同商議的,他們說如果公公這邊沒有意見,便按此名單主計。”

“咱家能有什麼意見,他們又不是真的要咱家提意見,走個過場而矣嘛。”

魏良臣笑了起來,名單他沒意見,因爲這件事一直是李永貞在辦。他對李永貞的爲人和能力是信得過的。

“這些人都是東林在京骨幹?”

“按楚黨首領官應震和齊黨首領亓詩教的話說,只要京察罷了這些人,東林黨就蹦不起來。”田爾耕道。

“各人罪狀都蒐集齊了?”

魏良臣放下名單問道,他辦事喜歡講證據,不喜歡弄些欲加之罪。即便是黨爭,也得靠譜一些,讓外人說不出一二三四才行。

田爾耕不屑笑了起來:“歷來京察多是捕風捉影,東林如此,三黨亦如此,做事而矣,有誰能經得住細察?…這朝堂上可沒有哪家敢說自己屁股是乾淨的。”

既是官二代又是錦衣衛的田爾耕,對朝官們的齷齪可謂是瞭如指掌。

尤其是那些自詡清流的科道言官,一個個人前道貌岸然,以正人君子自居,實則私下哪個不私相授受,不收錢辦事。

“用人嘛,唯纔是舉,世間哪有又要人辦事,又不給人好處的道理。真若個個如聖賢般清廉,於這世間七親六朋不認的,又有何意義。”

魏良臣對此也有體會,他用人便是一個原則——能辦事者可以撈一點。不能辦事者再清廉又有何用,於國無用,於百姓更無用。

當然,此原則僅限於發展經濟,帶動民生,循私枉法,草荐人命魏公公也是不能容忍的。

“對了,爲何不見左、楊等輩?”

左光斗、楊漣這幾年風頭可勁着,但三黨弄出來的名單卻沒有這二人,這便讓魏良臣有些奇怪了。

田爾耕笑道:“公公有所不知,名單上這些人都是東林頗有資歷之人,左、楊之輩雖近年來聲勢很大,但論實事還是不及名單上這些。另外,方閣老不想事情鬧的太過,所以…”

“噢。”

魏良臣明白田爾耕的意思,鼓動三黨借本次京察削弱東林是他的主意,但真正操刀的卻是三黨自己。

因而,他魏良臣可以推波助瀾,但想要一言而決卻是做不到的。三黨與他魏不過是合作關係,而非上下官屬。

也正因如此,具體名單人選就非他魏良臣可以操縱的。

而顯然,三黨包括方從哲也不想事態擴大,他們選定的這28人名單是有針對性的,不是一網打盡,甚至都不是重拳出擊。

“其實三黨和東林並無兩樣,都是瞻前顧後之輩。”田爾耕的性子也不喜這般做事。

“做事留一線,將來好見面嘛。”

魏良臣打了個哈哈,他無所謂這次是不是打擊左光斗、楊漣,因爲他清楚就算這次把左、楊弄出京,朱常洛那胖子一登基這幫人還會回來,到時還都是帶着光環回來的。

他關心的是不是如三黨所言,只要扳倒子名單上這28個傢伙,方從哲的內閣就穩如泰山,朝堂就不會再出妖蛾子事。

離萬曆駕崩也就剩兩年時間,這兩年對於魏良臣可是十分重要關鍵的。

“東林黨在外說方從哲是庸官,卻不知這庸官是便宜了他們。換一個如張江陵、沈一貫這樣的相公,恐怕就不是28人這麼簡單了。”

田爾耕說的是實在話,方從哲性格未免太軟,心腸着實不夠硬。

“方閣老自有他的考量之處,我們也不必爲難。”

想到泰昌駕崩後方從哲就和東林黨結盟鬧出移宮案,結果天啓位子一穩東林黨就翻臉不認人把方從哲攆走,魏良臣便覺這位方閣老其實也不是個可靠人選。

但如今也只能指着這位方閣老替他在京壓兩年場子了。

“這樣吧,”

魏良臣提筆在名單上一增一減各一人,增的是刑部提牢主事王之寀、減的是翰林院編修、左中允孫承宗。

田爾耕問及緣由。

魏良臣給出解釋:“王之寀小人也,妄想借梃擊案誣陷貴妃娘娘實是可惡,可借本次京察以貪酷爲由削職爲民。那孫承宗則是陛下爲皇長孫親定的老師,聽說東宮對其厚重,皇長孫也甚喜承宗,咱們不可輕動。”

對此,田爾耕深以爲然。

提起那孫承宗,魏良臣也有些遺憾,當年他曾想拉攏這個未來帝師,但可惜沒有成功。也不知將來這帝師是否還會是他叔侄的敵人。

“此番事了,公公便要再次出海?”臨走時,田爾耕問了魏良臣以後的打算。

“陛下託負海事,咱哪敢不辦。不辦的話也沒錢使,沒錢使的話,陛下還不打殺了咱。”魏良臣苦笑一聲道。

田爾耕猶豫了一下,道:“海事固然重要,但公公也不能久離京師。”

“田兄心意,咱家心領了,這京中的事情以後還要多請田兄費心,將來咱家若有爲秉筆之日,必爲田兄爭那大都督一職。”魏良臣凝神說道。

“大都督?”

田爾耕一怔,旋即笑了笑,“有魏公公這話在,田某豈敢不盡力?”

二人再次相視一笑。

………

田爾耕走後,魏良臣又見了李永貞。

李永貞將在刑部聽記張差的經過具體說了,魏良臣聽後道:“那個龐保你審過了?”

“龐保膽小之人,刑具都未出,便招供了。”

“怎麼說?”

“龐保招供他是替崔文升出頭,這才讓張差進宮去打王安…”

事情的真相雖然和魏良臣前世認知有所不同,但前世這案子本就是個糊塗無頭案,從來就沒有過真相。

李永貞問道:“如何處置這個龐保?”

魏良臣想了想:“放他回去。”

“那張差?”

李永貞示意要不要派人做掉此人。

魏良臣搖頭:“張差這人太不曉事,東宮也是他能亂闖的,更休說傷人了,這次沒人能救他。”

“此人活着總是危險,萬一他經不住誘供招出龐保,也是大麻煩。”

李永貞還是想殺人滅口,一了百了。

魏良臣還是沒同意,因爲他知道萬曆自己會辦這件事。

兩天後,也就是梃擊案發生後的第二十四天,萬曆突然下旨命閣臣及五府六部、九卿科道至慈寧殿朝會。

這是二十五年來萬曆第一次上朝。

第五十七章 目的第九百四十二章 留都防亂公揭第三百零三章 把皇軍都帶來第二百九十八章 黑圖阿拉城外的爆炸聲第三百二十三章 按從前方針辦第五百五十四章 公公墮落了第一百八十八章 我是天子派來的,開門!第七百六十二章 國人優先第二百七十八章 混蛋,你們這是叛國!第三百二十三章 遼東生產建設兵團第一百零一章 當今天下,什麼最吃香第六百二十一章 吆,二公子還有密室咧第二百七十二章 萬歲,萬歲,萬歲!第三百一十八章 大貝勒,玄武門,知道不?第三百一十章 帝國興盛全在今朝第三百一十六章 尊皇討奸 人人有責第一百六十二章 東林強硬派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面,實在太廣咧第二百六十六章 空穴不來風第三百一十七章 懷寧侯的傳承第一百三十八章 公公如俞、戚再生!第三百二十七章 傳說都是騙人的第一百三十七章 魏公公海上浪蕩戰(下)第八百二十九章 拜山頭第一百七十章 殺豬的搗什麼蛋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南山可移,此令不可動!第三百二十一章 東宮抵抗的不會第三章 二叔去哪了?第七百零一章 關咱個屁事第一千一十六章 呀,貴客!第一百六十三章 皇協軍第二混成旅團第二百九十章 聽我一番話,勝讀十年書(中)第三百零七章 做狗也很好第三百五十一章 魏福記第四十四章 孝子第七百五十六章 公公,有旨意第六百零一章 偷雞不成賒把米第七十二章 情操第二十章 二呆子打仗第一百四十章 賜鬥牛,賞五錢第二十三章 死烏龜,你出來啊!第一百六十三章 啊,原來是魏學長第七百零一章 關咱個屁事第一千一十九章 奴婢精於騎術第二百四十七章 我的個人意見——一張揭貼第七百六十三章 深受百姓愛戴的好官!第二百一十一章 一切聽公公指揮第四十六章 破城第五百四十六章 不至於這麼貴吧?第七百六十四章 東方的教皇第四十四章 築基丹第六章 有點拉風第六百二十三章 人去財安樂第五百八十章 給小舅子丟人了第七百九十二章 咱很快樂,你們快樂麼?第九百一十八章 大伯叫人給綁了!第三百二十二章 副使大人想去哪?第一百四十九章 平埔殲擊戰(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劫獄第八百二十五章 此人什麼來頭?第五百八十四章 假太監都該剮了第三百一十九章 真是打擾了!第六百九十三章 東宮的李娘娘第四百九十七章 男人昨能不喝酒第七百五十二章 有辱斯文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璫的搖籃第一千零二章 巴巴,我回來了第八百三十九章 給官給人就是不給錢第二十章 邊功第七十二章 情操第八百八十七章 公公的講話要牢記第一百五十八章 舍自身功名,欲天下人自省第八百四十五章 東哥要嫁人第三百六十四章 歐羅巴鎮守太監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小別勝新婚(中)第四百八十八文章 你欺負我第九十六章 公公一令,地動山搖第二百一十章 閻王不叫自己去第一百六十一章 眼不見,心不煩第三百零八章 唐伯虎畫的第三百三十一章 亂命不受第三百一十六章 打人不打鳥第二百八十章 奴爾哈赤,你出來啊!第二百九十八章 黑圖阿拉城外的爆炸聲第二百章 歡喜的淚水第二十六章 挨一刀 換富貴第八章 舉世無雙的金大腿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明武運長久第四百七十七章 死活不問第一百七十二章 日本人民盼統一第七百五十六章 公公,有旨意第九百六十一章 謀反第五百零三章 魏太監打人了!第二百九十九章 再也不這樣活了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小別勝新婚(下)第三百零二章 孫暹大老爺第二百零一章 公公何以使女真諸將?第九百二十八章 爾不給,咱自取!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真是個大項目啊第八百零五章 打仗,咱不行,打牌,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