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連環套

所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一直以來,對於東林黨,魏公公始終堅持是朝廷內部矛盾,而不是敵我矛盾這一看法。爲此,他願意吸收改造並加以重用一批東林黨人,如黃尊素、阮大鋮、塗一臻、孔明德、孫必顯、程正己等人。

這些人中,有位列《東林點將錄》的大賊,也有不明世理的生員,甚至於連功名都沒有的童生。但經過學習班思想改造的他們,如今卻已經在魏公公的領導下開始了他們人生的新的旅途。

雖然,魏公公並不認爲他的文集和指導思想一定讓東林師生們脫胎換骨,成爲一個他心目中於國真正有用的人,但不管這些人投效的真實動機是什麼,是表面上服從了公公,還是骨子裡真的認同公公,公公對他們都是予以足夠信任和放手使用的。

人,都是可以改變的。

而公公,是大度的、是包容的、是海納百川的。

他允許投機倒把,允許身在閹營心在東林,因爲他相信,在浩浩蕩蕩的大勢面前,個人的狹隘和思想的侷限性必將被摧毀!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在有關學習班東林投誠人員的具體使用方面,公公可謂是做到了極致。他老人家將最看重的宣傳領域交給了名列《東林點將錄》的黃尊素和塗一臻。

槍桿子打天下,筆桿子治天下。

不管哪朝哪代,掌握輿論就等於掌握天下,因爲百姓們所知道的一切,都是別人告訴的。他們沒有自己的信息來源,他們也沒有自己的思想分析能力,他們只是被動的去接受信息,而這些信息,基本上都是被加工過的。

信息加工,不存在對於錯。

好事可以加工,壞事同樣也可以加工。決定信息對與錯的僅僅是是否有利於統治,有利於安定而矣。

好比滿清對明史的加工,導致滿清的統治驟然變得無比合法,導致公公的前世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民認同這個殖民王朝,對於這個殖民王朝給中國、給包括漢族在內的各民族造成的苦難視而不見。

甚至於絕大多數人在茶餘飯後,在酒桌談古論今時總會提上幾句康熙、乾隆,評價也總是正面,而之前的明王朝無論是王朝本身還是皇帝,一律被斥之以腐朽昏庸。

原因,歸根結底,就是民衆所瞭解的是被加工過的東西而矣。他們知道的,是有心人希望他們知道的。無論是歷史書籍還是影響視作,亦或相聲小品,無一例外。

對此有着深刻認知,且被此流毒害的著書十年無一存在的公公,自然清楚掌握信息主動權的好處,因而他需要培養自己的政治宣傳力量。

《皇明日報》是公公在這一領域動作的重點表現,這份報紙擔負的不僅僅是讓皇帝陛下知道他魏公公的忠,他魏公公的好,更是要讓世人知道他魏公公所做的一切,都是全心全意爲百姓服務,而不是爲了一己私利。

如此重要的領域,公公卻交給東林黨出身的黃、塗二人,這說明魏公公用人,確是不拘一格,也確是對於東林黨人是真心容納的。

除黃、塗二人外,又有程正己、孫必顯、孔明德等衆多東林書院弟子參與了皇軍和特區的建設發展,一樁樁實例都清楚表明魏公公真的是將東林黨作爲內部矛盾來處理,而不是敵我矛盾,非要鬥個你死我活。

所謂的東林黨,不過是利益集團的代言組合體而矣。

魏公公和他領導的特區、皇軍同樣也是利益集團的組合體,只不過公公這個組合體比東林黨更加先進,更加能代表皇明發展方向,更加能代表皇明百姓利益而矣。

政治宣傳和軍隊建設這一塊,公公放手使用東林黨人,在根本的經濟領域這一塊,魏公公也沒有對東林黨以及他們背後的江南士紳集團關上大門。

公公一直希望江南士紳集團也能加入到海事大業中來,和以浙黨爲首的海商勢力合作,爲大明朝的經濟注入17世紀最強的活力,從而能夠挽救這個即將崩潰的帝國。

《魏公文集》中曾指出,經濟革新勢必會帶來政治革新,政治的革新也勢必會帶來思想的解放。

三者之間是有着先後順序的,沒有任何一種思想是憑空產生的,也沒有任何的政治革新是沒有經濟利益推動的。只有經濟革新才能帶來一系列的革新。什麼是經濟利益?富國強兵,國泰民安即是。

放在一家一戶身上,便是要去多掙錢,解決溫飽問題。只有溫飽問題解決後,纔會想到去過更好的日子。那麼之前家庭的生產生活方式就要隨之改變,這就是革新。生活好了,健康和娛樂以及方方面面的要求才會出現,這就會有思想的解放。

引用在江南士紳集團身上,用公公的話講,守着那一畝三分地,守着那小作坊,成天到晚就想着如何讓朝廷不收稅,從而能將原本納入國庫的銀子揣入自己的腰包,當守財奴,而不是想方設法擴大規模,拓展渠道,提高銷售利潤,做到個人和國家又贏,那就活該這些人被滿清一鍋端,來個探花不值一文錢。

可惜的是,目前爲止,東林黨人背後的集團並沒有加入到公公爲首的海事大業中,甚至於十分敵視和排斥。前兩年公公和應天巡撫、蘇州、常州等地方官府的衝突就是這個現象的表現。

爲了打破江南士紳集團對海事特區的封鎖,公公不得不採取“封江靖海”這一手段,又親自巡視江北,從而在封鎖圈中打開了一條商路,以武力半威逼半利誘,從而才爲特區方面的海事貿易打下基礎。否則,連基本的商品都沒有,何談貿易!

浙閩海商勢力這一塊,原先和公公的利益也是有着衝突的,幸得公公放下身段,前往寧波拜會四明相公沈一貫,以利益的退讓換得了以浙黨爲首的海商勢力的合作,這才成就了今天的聯合艦隊以及臺灣親軍都指揮使司,否則,困難重重。

魏公公是心地仁慈的人,他並沒有因爲江南士紳集團的敵視和污衊而對東林黨產生殺機,他希望能夠通過幾年的海貿發展讓東林黨人和他們背後的集團看到海事大業的好處,從而能夠主動投入進來。

但京師東林黨科道的上書以及楊漣的叩門未遂事件,讓公公意識到頑固保守派的力量很強,他們對自己的威脅也很大。

我欲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崔應元帶來的消息比較全面,東廠的情報蒐集能力還是當世一流的。從各種消息中,魏公公分析出楊漣等人上書的根本目的不僅僅是要幹掉他魏良臣,而是要將和他魏良臣合作的浙黨也連根拔起。

這是個政治上的連環套。

第五百零六章 打仗,要死人的。第二百五十三章 咱家從不貪錢!第一百九十八章 飛虎軍第四章 是打還是和第二百五十二章 魏公公的校長夢第八百一十七章 必爲大明一員虎將第三百零二章 朕夢到了皇后第三百章 拜把子兄弟(四更)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人有個厲害的侄子第一百四十七章 什麼破題目第一章 能力便是男兒的刀槍第一百七十二章 日本人民盼統一第五百一十九章 咱家看,就叫曹變蛟好了第二百一十一章 一切聽公公指揮第七百三十四章 火拼高郵衛第一百五十二章 日本的帶路黨第二百七十一章 怎麼會是他?第三百二十七章 姓魏還是姓孫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貝勒,我們一起如何?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許抵抗第三百三十六章 劫獄第一百九十八章 尊皇攘夷第八百五十三章 調兵殺魏第六百六十八章 萬事學校長第五百三十四章 貴妃病了第九百七十一章 東廠也有山頭第九十五章 武裝干涉第九百零二章 咱跪的是天子親軍!第八百五十五章 造福天底下的有錢人第三十一章 小哥,請留步第四十一章 騎兵的反擊第三十四章 會飛的人死的快第一百七十八章 公公,你叔完蛋了第五百一十九章 咱家看,就叫曹變蛟好了第一百三十章 大哥,來新人了第二百二十五章 女真人民站起來了第二百三十一章 欽差副使第二百二十五章 多國部隊第三百八十四章 懦夫的救星第七百四十章 剌魏第二百五十九章 阿布達裡崗大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打幕府 分田地第二百三十二章 你要爭氣噢第二百一十八章 天子親軍第二百五十二章 魏公公的校長夢第九百四十章 天誅奸小!第五百一十五章 可是前文華殿舍人?第三百五十一章 又是一個拿白牌的第九百八十四章 說說吧,怎麼回事第九十四章 鑿石人、賣河圖第九百五十四章 民團第一百五十二章 你明白不明白?第八十一章 聯兵(上)第十三章 使壞第一百四十一章 公公要出新書第一百九十六章 我四路去,你一路來第一百零三章 放蕩了一生第二百三十二章 捲土重來的明軍第九百九十三章 無事便是福第二百二十二章 五彪第二十八章 你是老李頭什麼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建州奴圍了阿布達裡崗第六百零三章 今之局面,系在東林大君第十九章 明軍第六百二十四章 沒錢不要緊,可以去借嘛第六百零四章 敵不動 我不動第一百六十四章 跟小魏過不去,就是跟我過不去第八十三章 做了大佬又如何?第二百一十八章 天子親軍第一百八十四章 帝國行的是皇道第一百三十六章 魏公公海上浪蕩戰(中)第二百三十二章 捲土重來的明軍第四百五十三章 問問小舅爺好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東風送我第一船第四百七十七章 死活不問第六百八十章 咱家真的很爲難第二百零九章 阿瑪要去告發他們第十九章 禇英,你昨精了咧?第二百三十章 你還能收多少禮?第九百零一章 投名狀第一百七十六章 這小傢伙淨瞎嚷第五百一十二章 通州,好兆頭第三百二十六章 萬曆維新天下詔第一百六十五章 你千萬不要叩門噢第二百二十二章 阿瑪,大事不好!第九百一十一章 鴨子熟了第四十七章 千歲第二百七十七章 你不走我就走了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源鑫居第七百五十五章 曲線救國第三百二十章 天命汗之死第八十四章 大貝勒的絕望第七十八章 世上竟有你這厚顏無恥之人!第四百四十一章 軍器庫第八十六章 照顧第八百七十三章 人不能隨便耍威風(爲白銀盟主加更)第十章 大金也有勇士滴第七十七章 大明建州忠勇護國還鄉勇士團第三百五十一章 又是一個拿白牌的第五百四十九章 狼狽從此爲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