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反道德綁架
易中海當衆流下鱷魚般的眼淚,是想襯托一下現場的這個特殊意境,以此來彰顯自己與賈東旭的師徒情感之深厚。
借情感豎立人設。
再拿捏衆人。
讓他們心甘情願的幫扶賈家人。
卻沒想到用力過猛。
把戲給演過了頭。
弄了一出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大戲給衆人看。
適得其反是一方面因素。
易中海不知道內情又是另一方面原因。
在醫院裡面躺屍了一天的易中海,根本不知道軋鋼廠已經下發了對賈東旭聚賭團伙的具體處理意見。
也就是說。
易中海事實上不知道賈東旭被軋鋼廠開除了。
心裡還抱着一絲僥倖心理。
揮舞着道德綁架的大旗,以幫扶賈家是做好人好事爲由頭,可勁的說着賈家的難,講着幫扶賈家會給街坊們帶來什麼什麼好處。
要是沒有那則處罰通告。
賈東旭又落了個殘廢在牀上躺一輩子的下場。
街坊們沒準心軟的會朝着賈家表示一下他們誠摯的慰問,接濟點棒子麪,給個幾分一毛錢。
保衛科和派出所聯手破案,坐實了賈東旭是因爲聚衆賭博了一晚上,繼而使得他自己在第二天精神恍惚發生了意外。
心裡下意識的產生了幾分牴觸情緒。
給賈東旭捐款捐物。
不就是接濟聚衆賭博的壞分子嘛。
傳出去。
外面的那些人怎麼看待他們,一準以爲街坊們都是不分是非的混蛋,分不清好賴人。
如此一來。
給賈家捐款捐物,除了沒有如易中海所講述的那樣,是一件偉大的值得街道口頭表揚的好事情,相反還成了一件有可能讓他們一輩子擡不起頭來的壞事情。
給壞人捐款捐物。
腦子被驢踢了嗎?
某些街坊,甚至還因爲賈東旭出事這一事實,被城門失火殃及了池魚,今下午的安全聯合大檢查中,不少車間都被查出了問題,上到車間主任,下到普通工人,都被考覈了一部分錢款。
貨架沒有擺正,參考賈東旭出事,考覈寫檢查。
貨架上面的東西沒有擺好,參考賈東旭出事,得檢查考覈。
只要跟賈東旭出事挨邊,就沒有好事。
易中海想以賈東旭變殘廢爲藉口,讓街坊們慷慨解囊幫扶賈家人的計劃,非但沒有取得他預期的那個效果,還鬧出了反作用的最終結果。
街坊們都不傻,不會明着反對易中海,他們順着易中海的意思,反道德綁架的套路着僞君子。
“男兒有淚不輕彈,一大爺也是有名的一大爺,他爲了自家徒弟的事情,都當衆流眼淚了。”
“誰說不是,這師徒情感,比城門樓子都厚,賈東旭攤上一大爺這麼一個好師傅,真是上一輩子修來的福氣。”
傻柱也沒有閒着不動彈。
這場合。
他熟。
事關自己的切身利益。
說啥也得火上澆澆油,讓這把火燒的旺旺的。
易中海不倒黴,不幫扶賈家。
就輪到他傻柱倒黴,輪到他傻柱幫扶賈家人。
一不是賈東旭的師傅。
二跟賈東旭不怎麼熟悉。
沒道理。
也沒有理由。
去幫扶賈家人。
順着街坊們高捧易中海的話茬子,傻柱說了幾句極其符合他現在身份的話語。
“這還用你們廢話,一大爺什麼時候對賈東旭不好過?我前段時間打飯的時候,聽人議論,他們羨慕一大爺將賈東旭這徒弟當自己親兒子對待,想想,都親兒子了,這能有不好的嘛。你們呀,好好跟一大爺學學,看看一大爺是怎麼對待自己徒弟的,再看看你們,你們又是怎麼對待自己徒弟的。”
易中海臉色一僵。
有點怒了。
傻柱這張臭嘴,這他M壓根不是在誇他易中海,而是損他易中海,說他易中海跟賈張氏兩人有着某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有心發作。
只不過一想到傻柱的性格。
瞬間沒有了脾氣。
傻柱這種說話不過腦子的辦事風格,可是易中海這十多年來得心血結晶,是易中海親手教導的具體結果。
本意也是維護他易中海。
這麼多街坊當面。
沒好意思當面訓斥傻柱,總不能說傻柱說的不對吧。
誰讓易中海爲了賈東旭,當着街坊們的面流下了鱷魚的眼淚。
目光習慣性的望向了賈張氏,他內心深處其實是希望賈張氏能站出來鬧騰鬧騰,畢竟傻柱說賈東旭被易中海當做了親兒子,暗喻賈張氏跟易中海有秘密。
不知道賈張氏是不是揪心賈東旭,還是心裡另有想法。
今次大院大會上。
非常的老實。
一副木頭人般的樣子。
易中海恐怕還不知道,賈張氏心中已經打定了要吃易中海絕戶的想法。
有棗沒棗打三竿。
易中海說動街坊們給他們賈家捐款捐物。
好事。
賈張氏不會推辭。
誰給她東西都要。
人什麼時候嫌棄自己手裡的錢物多過?
沒說動街坊們,鄰居們不給賈家捐款捐物,賈張氏朝着易中海要,誰讓易中海是賈東旭的師傅。
剛纔那一哭。
讓原本對吃易中海絕戶沒什麼把握的賈張氏,一下子有了足夠的底氣。
易中海要是不給賈家錢和物。
那他剛纔的哭泣。
又該如何解釋!
在事情沒有最終水落石出之前,賈張氏不會發表任何看法,來之前她跟秦淮茹、賈東旭說好了,一切等她的信號行事。
這也是易中海求助賈張氏,賈張氏沒反應的根結。
賈張氏不動彈。
易中海又沒法反駁傻柱和街坊們的說法,只能任由事態隨意發展,心裡期盼着衆人別太過分了。
見易中海吃了啞巴虧。
以傻柱爲首的一干反道德綁架衆人,心裡愈發的高興,嘴上愈發沒有把門的,各種修飾的詞彙,不要錢的朝着他們嘴裡飛出。
大有一副要把易中海用高帽子給壓死的想法。
“我覺得傻柱說的在理,一大爺對賈東旭這個徒弟,真是沒法說,廠子裡,無微不至的關心,技術上,毫不保留的傾囊相授,生活中,噓寒問暖的叮囑,看似師徒關係,其實勝似父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