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匪類

“我兒爲何自回來後便悶悶不樂?”陳母看着自己的兒子,從回來之後就一副心事重重地樣子,這讓陳母很擔心。

“沒什麼,只是有些事情想不明白。”陳默搖了搖頭,在自己沒想明白之前,他暫時不想把這件事情告訴母親。

“哦?”陳母聞言看向自己的兒子,微笑道:“不如說與爲娘聽,可是這次在城中發生了什麼事兒?”

“嗯,算是。”陳默點點頭道:“娘,你聽過官匪勾結麼?”

“自然聽過。”陳母點點頭。

“官不是該爲百姓做事麼?爲何要與爲禍百姓的匪類勾結?”陳默詢問道。

“原因有很多。”陳母並沒有如同哄孩子一般,她知道自己這個兒子比旁人的孩子多了很多擔子,也比旁人的孩子更懂事,有些事,既然他在思考,那肯定是遇上類似的問題了,仔細想了想道:“不過大致分爲三種。”

“哦?”陳默連忙坐直了身子,看着自己的母親。

“第一種,無非爲利,官員爲賊匪提供一些便利,而賊匪劫掠的錢財會給官員一部分,這是最簡單,但也是最爲人所不齒的一種。”

陳默點點頭,這也是陳默一直以來的認知,但這並不是他想要的答案。

“但這種也最爲複雜和常見。”陳母似乎想到了什麼往事,悠悠嘆道:“雖爲人所不齒,但多數人卻都在做,區別也只在於有的人做的隱秘,而有的人卻做的太過明顯。”

年幼的陳默無法理解,陳母也沒有多做解釋,很多東西,沒有真正遇到之前,很難真的有認知,他希望自己兒子一輩子也別遇到這種事。

“至於第二種,或者可說是一種妥協。”陳母笑道:“那些落草爲寇的賊匪,很難清除的。”

“這是爲何?”陳默不解道。

“這世上的賊匪分三類,一類居無定所,所過之處如蝗蟲過境,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這一種,也是官府傾力剿滅的對象;第二類則是山賊,他們嘯聚山林,有着自己的地方,雖然也劫掠,但不會如流寇那般嗜殺成性,甚至有時候還會幫助周圍的百姓,這些山賊危害不大,而且有地利之便,官軍若來清繳,則散於四野,但官軍若走,就會重新聚集,一般縣城並沒有獨力剿匪之力,但若聚集重兵,耗糧耗人,而且未必能夠清繳,因此只要這些人做的不過分,衙署便會不聞不問,這便是妥協了。”

“這種山賊,有時候還會跟各地鄉里做些交易。”末了,陳母笑道:“至於第三種官匪勾結,便是養匪自重,向朝廷討要軍糧兵馬,這個我兒暫時不必太清楚,一般是遇不到的。”

陳默點了點頭,里正他們遇到的山賊應該就是這第二類,心中不知爲何鬆了口氣,畢竟衙署都沒辦法,里正跟他們做交易也不算是壞人了。

“娘,你之前說的賊匪三類,還有一類是什麼?”陳默解開了心結,看向母親好奇的問道。

“這種一般也不叫賊匪,他們藏於民間,甚至跟衙署有很深的關係,平日裡看着向正經商販,但私下裡卻是做些惡事,如略賣人口、販賣私鹽、兵器。”陳母說到這裡,心情也有些沉重。

“何爲略賣人口?”陳默詢問道,他感覺這個跟自己在縣城的遭遇有關。

“我朝律法其實是允許買賣人口的,每到災年,一些過不下去的人家會賣兒賣女,這般賣法,一般得到官府認可,可稱爲和賣,不過畢竟災年不是每年都發生,也不是每地都發生,但人口買賣卻是頗有利潤,也因此,會有人暗中威逼利誘,便叫略賣,更有的會直接強綁,這個便叫掠賣,這略和掠有些不同,但其意相仿,皆違背律法。”

“娘,你懂得真多。”陳默有些驚歎道。

陳母聞言只是笑了笑,陳家再落魄,也算是半個士人,再說活了半輩子了,自然比陳默這懵懂稚童懂得多。

“娘,我記得你曾說過,我們陳家也是士人?”陳默突然問道。

“曾經是。”陳母聞言,嘆了口氣,他們和合浦陳家有血緣關係,這個關係,隔着其實也不算遠,算起來只有兩代,但這兩代的距離,卻遠到到了陳默這一帶,幾乎不可能再有往來了。

“那娘識字麼?”陳默目光突然有些發亮。

“識得一些。”陳母點了點頭道:“我兒想學?”

“嗯。”陳默連忙點點頭,讀書識字是一件很神聖的事情,陳默一直想學,只是以前光是維持生計便已困難,幼小的肩膀要擔起母子的生計,沒有精力同時年幼的他也並不明白讀書究竟神聖在何處。

但隨着見識的增加,內心對於讀書的渴望在不斷提升,同時家裡的情況也越來越好,在見識了外面世界的美好,同時又知道陳家過往的輝煌之後,陳默自然不甘於庸碌一生,所以這個時候的陳默,更渴望學到更多,更能看清這個世界。

第六十七章 州牧第十四章 膽氣第二百四十三章 最後的掙扎第四百三十六章 水軍規模第四百二十九章 封王第四百八十一章 議降第三百三十章 大火焚江第一百五十四章 忠良可存否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定第三百九十二章 故里第四十六章 聚散第三百三十九章 陳默勸學第一百零四章 戰後那些事兒第三十八章 宮中來人第三百八十二章 迴歸第一百六十章 遷都第八章 結交第一百零三章 落幕第二百五十三章 打壓第三百一十九章 不強迫第二百一十九章 話連橫袁譚結盟第二十二章 再敗第二章 里正第六十一章 會面第二百六十六章 破軍第三百章 孤城難守第五十九章 生亂第一百七十五章 戰幕開端第十七章 路遇第二百五十五章 這分明就是詐降第三十九章 追殺第一百五十一章 信第四百七十四章 招募?第三十四章 贈書第一百六十七章 聯手的意向第六十三章 後顧之憂第六十章 人心第三百三十二章 虛實第六十七章 可悲之人第四百三十章 規矩第四十七章 求存第一百三十三章 對策第二百五十六章 袁氏家眷第一百零四章 偶遇,閒聊第兩百章 帝王時代第四百三十章 規矩第一百五十五章 匯合第九十二章 李儒第四十一章 奇怪的奴隸第九章 凱旋第三十九章 不信命第三百四十一章 烽火連天第一百零四章 偶遇,閒聊第三百六十三章 叛徒第一百五十四章 忠良可存否第四百二十八章 再議封王第四百二十四章 婚事第六十二章 違背理念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臨鄴城第二百四十章 藏鋒於內,出必見血第四百九十二章 推演世界第二百零八章 天下太平第一百四十四章 年輕氣盛第三百二十五章 陳晉入仕第三十一章 月旦評第四十八章 雲思第四百九十四章 幽居第二十六章 陳家往事第十六章 鄉情第一百一十二章 施離間郭太伏法第五十三章 潰敗之後第三百三十九章 陳默勸學第二百九十六章 老兵第三百四十三章 夜行第一百五十章 太師府議事第三十二章 巧計擒敵第一百二十七章 反出第三百三十四章 勢壓天子第一百二十七章 反出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三百七十四章 傾巢而出第四百四十三章 江東議戰第一百九十二章 所謂何求第二百五十四章 高順的請求第一百一十一章 劉備入兗州第三百零七章 三萬大軍的合圍第三章 英雄必問出身第四百六十三章 憤怒第二百零三章 袁術末路第十九章 大郎得名第三十五章 論胡第八十章 夢中戰場第三十一章 人散第四十六章 聚散第二百一十章 昔日小兒第四百七十六章 劉玄德空城遁走,陳伯道送子入川第二百五十二章 小人物第一百零六章 預測第五十八章 一計亂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