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兩年

年末的時候,陳晉和陳徵都回來了,相比於陳晉,陳徵身上明顯多了一股子殺伐之氣,行止之間,也有股軍人風範。

“不錯,看來這幾年在邊關成長了不少。”陳默關注陳晉,對陳徵的關注也不比陳晉少,畢竟陳徵所處的地方還是頗爲危險的。

最近兩年,陳徵在戰場上可立了不少功勞,作戰悍勇,能與麾下將士同甘共苦,頗得邊關將士擁戴。

“爹,每年這冬季、初春,都是胡人較爲氾濫之時,這個時候讓孩兒回來……”陳徵有些抱怨道。

“你娘想你了。”陳默淡淡的說了一句,便將陳徵的話給堵回去,看着這個次子,陳默搖了搖頭道:“另外,接下來兩年,你得留在洛陽。”

“這是爲何?”陳徵愕然道。

“放心,邊關就算沒你,也照樣能擋住胡人,你既然想爲將,只知道一味的拼殺不夠,你得懂治軍。”看着兒子,陳默搖了搖頭道:“好勇鬥狠,那是胡人的打法,想成爲絕世名將,你要學的東西還很多。”

“那溫侯他……”陳徵下意識的反駁道。

“你服他麼?”陳默反問道。

“溫侯打仗是頗爲厲害的,孩兒遠不如也。”陳徵點點頭道。

“如果你比他更勇武,更能打,還會服他嗎?”陳默又問。

“這……”陳徵茫然了,如果自己比呂布還厲害,會服呂布嗎?

“軍中以強者爲尊是不錯,但兇猛的老虎年邁之後可能都鬥不過一頭狼,奉先已經老了,他那一套,年輕時可蓋壓當世,但這天下,每年都會出現出色的人才,只憑勇武是不夠的,你既然已經經歷過戰爭的殘酷,那接下來,你要學的東西,就不只是戰爭了,運籌帷幄,凝聚軍心這些,奉先那裡學不到。”陳默擺擺手笑道。

陳徵默默地點點頭,看向陳默道:“還請父親指教。”

“年關過後,你去陷陣營吧,那裡有你需要的東西,我已跟高順說過,你去陷陣營,還是從士兵做起,明年開始,陷陣營出戰的機會會多起來,陷陣營憑的是功勳說話,我會給你十八部兵書,在陷陣營期間,都給我背會,等你可以被陷陣營認可的時候,我會讓你重回邊疆,奉先已老,邊疆需要年輕的將領接替奉先,我希望你到時候能比他做得更好!”陳默看着陳徵,微笑道。

“孩兒遵命。”陳徵躬身道。

“好了,去見你祖母還有你娘吧,年關快到了。”陳默拍了拍兒子的肩膀道。

“喏!”

因爲這些年連年征戰,如今雖然止戈休養,但朝廷的錢糧總是不夠,陳默作爲丞相,這府中的日子過得卻是相對清苦一些,當然,也是相對以往而言。

年關這些日子,丞相府也放假,讓府中官吏各自回家與家人團聚,每年的年關附近,對別人來說是最清閒的時候,但陳默這裡卻得反過來,各個下屬會在這段時間過來拜訪,不止是屬下,如今陳默位居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朝廷的實際掌控者,整個洛陽有些身家的家族,都會前來拜訪。

陳默不會都見,但也不會將人拒之門外,就算不見,也會讓管家接待,這麼多年下來,陳家自有一套流程,只是今年人比之往年多了許多而已,中原過來的豪紳大族,還有陳家內部的人情往來,所以今年年關這幾天,陳默反倒是最忙的。

陳晉和陳徵也被陳默派去接待,這也算是一種歷練,爲官也好,爲將也罷,如何與人交流是門學問,這東西沒法教,只能讓他們多接觸,接觸的多了,待人接物也就熟了,現在他們還小,縱然會犯些錯誤,大家也能諒解,等以後再大一些,再犯錯誤,那就該被暗地裡罵沒家教了。

事實上,現在以出身來鄙夷陳默的人也不少,只是陳默很少去理會這些閒言碎語,不可能所有人都喜歡,自己問心無愧便好,陳家的底蘊在陳默的努力下一點點夯實,這些聲音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消失。

如今陳家第二代,陳晉、陳徵已經開始嶄露頭角,只要第三代不出什麼問題,陳家的底蘊就有了。

漢授十二年就在這樣的氛圍中悄然流逝,漢授十三年的到來,天下太平,陳晉帶着陳默給他準備的人,送到了成德,陳徵去了陷陣營開始了他的另一段軍旅生涯,北邊的胡人也沒有大鬧,在呂布、太史慈、趙雲的鎮壓下,這一年的邊關可說是這些年來最安逸的一年,只有呂布,似乎也察覺到自己年邁,想要再證明一番自己,數次主動循行,打的鮮卑單于親自跑來洛陽請求休戰,被陳默順勢扣押在洛陽。

至於塞外各族是否會因此生亂,單于都沒了,肯定會亂一陣,但這不關陳默的事情,內亂不止才叫友鄰,如果他們團結一致了,那就該陳默頭疼了。

孫權襲擾壽春一帶的事情,今年依舊時有發生,不過因爲去年死了幾個縣令的關係,今年陳默加強了壽春一帶的防禦,老將韓瓊與江東打了幾仗,沒有大打,互有勝負,最終也是不了了之。

漢授十三年,因爲前一年中原豐收的緣故,這一年,陳默開始在中原地區鼓勵墾荒、鼓勵工匠發展,這一年倒是發生了一件不算大事的大事,司馬防和鍾繇向陳默請命,兩家聯手開了洛陽第一家得到官方授權的書局,印刷術從朝廷手中送到世家手中,想要藉此打壓市面上越發橫行的小作坊。

這算是第一家紙質書局,不過面對的羣體,還是以世家豪族或是庶族寒門爲主,就書本身而言,得了朝廷技術的洛陽書局,出售的書無論質量還是精美程度,都遠超如今小作坊流傳到市面上的書籍,但售價偏貴,比竹簡也便宜不到哪去,但至少文字從以前的有價無市到現在至少用錢能夠買得到。

無論什麼時候,錢能買到的,都是廉價的,只有錢買不到的,那纔是真正珍貴的東西,所以洛陽書局在一開始當真是日進斗金。

只是這樣的暴利生意,哪怕司馬家和鍾家的家世,也鎮不住其他人,朝中新一輪的爭鬥再度展開,不過這一次卻並非以陳默爲中心,換成了司馬家和鍾家成爲衆人攻殲的對象。

陳默適時再給出幾個名額,漢授十四年,相繼有潁川陳氏在陽翟開設的潁川書局,關中皇甫氏在關中開設的長安書局,此外兗州、豫州也相繼開設書局,接下來便是冀州、徐州、青州、幽州、幷州、西涼,只一年的時間裡,陳默治下,零零總總多出了二十八家書局。

但坊間的小作坊卻並未因此消失,反而因爲正規書局的不斷產生,印刷術不知何時流入民間,坊間小作坊做出來的書也越來越精美,價格上更加廉價,庶族、寒門更願意在這些小作坊買,各大書局爲了打擊這些小作坊,不斷降低書的價格。

總之在整體平靜的漢授十四年,大漢內部卻掀起了另外一種形勢的戰爭,這是古今少見的戰爭形勢,沒有硝煙,但激烈程度,不下於一場真正的大戰。

世家爲了爭取到自己的優勢地位,原本市面上只能見到一些論語之類的書籍,到後半年,能在正規書局見到一些珍貴書籍,已經消失的孤本也開始在市面流傳。

與書局的不斷增加相應的,則是各郡開始建設各自的書院,禰衡早年提出的三學,如今在這場書籍戰爭中開始悄無聲息的建立,眼下地方學子多以寒門、庶族以及將士子弟爲主,真正民間百姓不多,畢竟就算這兩年在陳默的推動下,百姓日子好過了,但也沒有好到能夠供養一個兒子去書院讀書的地步,對百姓來說,那等於家中少了一個勞動力,最多家境稍好一些的人家,會買幾本書來傳家,讓孩子有機會識字,這其中被購買最多的,還屬陳默早年創下的千字文。

這熱鬧哄哄的一年裡,反倒是丞相府中,陳晉的婚事,在連場大喜下顯得有些不起眼。

對於陳家來說,陳晉結婚可不是小事,陳默雖然說過,不在乎什麼門當戶對,不過陳晉若真娶一個平民百姓爲妻那也是不現實的,就算陳晉是個縣令,跟尋常百姓也不會有太多交集,真正能跟平常百姓交集的時候,應該是陳晉作爲三老的時候,如今升任縣令,與百姓接觸最多的恐怕就是衙署斷案了。

再說陳默身邊不說美女如雲,但五個妻妾,最差的樣貌若是放在地方,也算得上清秀,加上陳晉出生後陳默已經有些成就,家中也有婢女,可以說自小就是美女環繞的環境中長大,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尋常百姓家的女子,還真難入他眼。

而這位陳晉的正妻,身份不算太高,卻也不弱,乃是淮陰步家女,算起來和陳家也是同郡,女子名爲——步練師。

第五十四章 謄刻第二十九章 酒後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戰開啓第六十八章 籌謀第十五章 小人物的悲哀第六十四章 天威第三百三十章 大火焚江第二百一十三章 孫郎受挫第十章 突破口第四百七十三章 雨幕來客第二十八章 墾荒第一百二十四章 命格第一百一十九章 蔡邕薦才第八十章 夢中戰場第二百七十章 破局之策第七十七章 新環境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戰開啓第十六章 將欲行第四百四十二章 初交手第五十六章 人性第三百九十九章 天下大勢第四十七章 審問第十章 黑子第二十三章 童子郎的日常第一百二十一章 說服第六十章 人心第一百五十三章 心生退意第二百七十六章 計中計第八十二章 博弈第三百一十九章 不強迫第一百零一章 得失第二百一十四章 攔路第四十五章 立威第九十二章 李儒第一百四十七章 時機已到第三百六十七章 請君移駕第六十八章 信任危機第二百九十二章 呂布的煩惱第一百六十六章 過猶不及第十八章 鄉里第三百四十一章 烽火連天第二十四章 氣運妙用第四章 虛實第五十七章 怒火第四十二章 兒戲第一百零九章 後知後覺第二百二十二章 三學紀要第三百七十二章 只降朝廷第一百六十四章 狂士論學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的投誠第二百九十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二十四章 豐年第一百六十八章 各有打算第四十四章 狠厲第七十四章 大事件第五十九章 誘餌第三百零九章 再敗第一百一十四章 正式入主第四百一十章 如何封賞第三百八十四章 暴露第四百四十六章 陳默穩坐中軍第二百六十四章 真定第七十八章 拜師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手第六十二章 絕糧策第七十二章 晚輩第二十三章 分別第三十八章 疑惑第一百二十二章 師徒重逢第三百三十五章 割須棄袍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下大勢第二百六十三章 仁道?第三十章 婚禮趣事第二百九十三章 奇士第三百一十三章 柳城破第三百九十二章 故里第二百六十三章 仁道?第三百二十章 回朝第三十章 大人物第七十七章 新軍第一百三十六章 孫郎第一百八十四章 未開始便已結束第六十二章 違背理念第六十八章 信任危機第四百七十二章 試探第五十一章 將來的可能第二百六十七章 走馬相隨第三百四十三章 夜行第二百五十七章 命第一百六十三章 問心第五十六章 人性第四十五章 立威第三十章 氣運亂了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動如山第三百四十章 少犯錯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下太平第三十九章 追殺第四十九章 黑山軍第九十章 夜亂長安城第二十章 徐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