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奇士

“有何不一樣?”魏延疑惑的看着正在鼓搗那些木板的青年。

“不知道,總覺得這天下似乎不該是這樣的。”青年便是劉毅,此刻聞言皺眉思索着眼下的局勢,想了半天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索性不再去想,將自己調試好的油墨用刷子不斷刷在拓板上面,扭頭看向魏延:“文長最近很閒?”

“嗯,最近沒什麼事做。”魏延點點頭,坐在胡牀上看着劉毅道:“還是你這裡待着舒坦,順便也給你出謀劃策一番。”

“你?很懂?”劉毅選了一張紙按在拓板上,用木棍捻了年,將紙揭下來,看着那有些模糊不清的字跡,皺了皺眉。

“那是,這南陽境內一百三十二樓,哪個沒去過?”魏延嘿笑道。

“這能一樣?”劉毅黑着臉看了他一眼,皺眉思索着,他很清楚自己跟呂玲綺之間差的是什麼,如今正在奮力彌補,這拓板就是他爲自己準備的晉身之資,只是不知是否能被人發現其奧妙。

“怎的不一樣?”魏延搖頭笑道?

“墨不對,紙張也太過柔軟。”劉毅皺眉看着手中的紙張。

“喂,聽我說啊!”魏延有些惱怒道。

劉毅沒理他,從房間裡取出一些粉末來重新調製墨汁,想了想,看向魏延道:“你去幫我弄些桑麻來。”

“幹什麼?”魏延無語道,劉毅這是進入了工作狀態,什麼話都開始聽不進去了。

“有用。”劉毅只是說了兩個字,便轉身繼續去調製墨汁。

“嗨,你若能娶得將軍之女,還用得着這些?”魏延拍了劉毅一巴掌道。

“此物若能成,我便足矣配得上,何須看人臉色?”劉毅搖了搖頭,繼續磨墨,不時添加一些粉末進去。

魏延無奈,只得起身去幫忙找尋桑麻。

只是剛到門口,便看到門口有一文士站在門外。

“你是……”魏延看着來人,有些面生,這南陽之地可沒多少士人,他大都見過。

“在下徐庶。”徐庶微笑着頷首道。

“哦……”魏延點了點頭,隨即突然擡頭,看向徐庶:“元直先生?”

“正是。”徐庶笑道。

“伯淵,出來接客了!?”魏延突然回頭,對着劉毅吼道。

徐庶:“……”

劉毅:“……”

“先生快請!”魏延卻不管這些,連忙將徐庶讓進來。

徐庶打量着這幽靜的小院,倒是頗爲雅緻,而且有種讓人心曠神怡之感,院落不大,卻給人空曠的感覺,無論佈局還是陳設,都不像是一個匠人的家裡,若非院落裡那些工具還有滿地木屑,說是哪位隱士之家,徐庶都信。

院落中的劉毅自然沒法繼續做事了,起身對着徐庶一禮:“見過元直先生。”

徐庶之名,在士人之中並不陌生,加上南陽歸附朝廷在三年前也有了定論,劉毅正是因此纔來了宛城,怎會不知徐庶之名。

“見過元直先生。”劉毅對着徐庶微微一禮。

“不必多禮。”徐庶看着地上那些木板,笑問道:“這是何物?”

“拓板。”劉毅取了一塊拓板遞給徐庶。

看着上面一個個突出來的字體,徐庶皺了皺眉,這上面的字,怎的都是反過來的?若是一個兩個,那可能是失誤,但全部都是,徐庶有些不解的看向劉毅。

“先生請看。”劉毅將一面拓板重新抹上新弄出來的墨汁,然後找了一張紙按上去,用木棍在上面滾了滾,待將紙張扒下來之後,上面的字跡雖然有些模糊,但大概還是認得的。

“若有此物,竹簡上的內容便可快速拓印出來,如今長陵侯在天下開創書院,但以毅觀之,書籍卻終歸有限,若有此物,當可使書院弟子人人都有書讀。”劉毅微笑道。

“此物……”徐庶目光一凝,看了看劉毅,又看了看手中拓印的紙張。

劉毅當即解釋道:“當然,眼下這紙不足以拓印,在下正在思索改善之策,另外這墨汁也需更濃一些,若能做成,當可實現。”

“伯淵頗有遠見吶!”徐庶看着手中紙上的文字,感嘆着點點頭道:“拓印之事,也有人做過,但都是以絹布拓印一些石刻,卻無人像伯淵一般這般想,此事若能成,乃大利於天下之事!伯淵實乃奇才也。”

“不敢,偶有所想,方纔試之。”劉毅搖了搖頭。

“不過伯淵既然能刻出這些拓板,想來也是有些學問的,何不步入仕途,反而鑽研此微末之道?”徐庶好奇道。

“匠藝未必微末。”劉毅搖了搖頭,肅容道:“自董仲舒以來,儒術獨尊,但儒術所言者,看似高尚,然而於民而言有何益?尋常百姓,也無識字之機會,這匠藝可助他們更快耕作,可使國力更強,便是對外,兵器、鎧甲有哪個會用到儒學?胡寇入侵,與之講先賢之學,講天下道義,對方也未必能夠聽懂。”

徐庶點了點頭,要說儒家沒用,那不可能,都是先賢人生感悟,陳默一直以法治國,但卻也未說過儒家沒用,但劉毅說的也不全錯,儒家之學能治國,但要強國,卻非儒家之學所能做到。

號稱獨尊儒術,但自漢武以來,大漢也是依法治國。

徐庶看向劉毅,此人所思,有些地方倒是與主公頗有相似之處。

接下來,徐庶又與劉毅談了許多時勢,讓他意外的是,這劉毅雖不說是大才,但大多數事情上,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比如工可興國,雖然徐庶不是特別贊同,但劉毅說的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之前的戰場上,馬均可不止一次證明了工匠的厲害之處。

一番暢談之後,徐庶對劉毅倒是頗有好感,有心向陳默舉薦,不過這事不急,劉毅跟呂布的女兒有情誼,看來,自己似乎該促成此事,也算將劉毅徹底拉入自己這邊。

“在下聽聞,伯淵對溫侯之女鍾情,可有此事?”徐庶看着劉毅笑問道。

“嗯。”劉毅點點頭,他確實對呂玲綺有種奇特好感。

“但以伯淵出身,與溫侯之間,相差頗爲懸殊,溫侯反對此事也不是沒有道理。”徐庶笑道。

名匠世家那也還是匠人,不管你手藝多高,門第上,跟呂布相差甚遠,別說呂布如今一旦回朝,必然位列公卿,呂布之女地位自然不同,單說呂布本人,那人家也是將門世家,有出身的。

劉毅不想委屈了呂玲綺的話,至少在身份上不能太差。

劉毅聞言不禁沉默了,這是硬傷,雙方的差距猶如鴻溝。

“不知伯淵可願入匠作府?”徐庶笑道:“天下諸侯雖多,但願意扶持匠人入朝爲官者,普天之下,恐怕也只有我主一人爾。”

這個可不是忽悠,雖然各家朝廷都有少府,但若論重視程度,恐怕也只有陳默纔是真正重視匠人的,也因此,匠作府聚攏了不少名匠。

“早有此意,只恨無門而入。”劉毅哪還不知道徐庶的意思,這是看上自己了。

“若想配得上溫侯之女,便隨我回朝去見主公吧,此物必有大用,他日未必不能助伯淵得官身,只要能得主公重視,我可請主公爲你保媒。”徐庶微笑道。

“毅願隨先生。”劉毅大喜道。

徐庶笑着點點頭,接下來就是說服呂布了。

“不可能!”次日,徐庶前來拜會,說明來意之後,呂布反應很大,目光不善的看着徐庶,自己是讓你去解決劉毅的問題現在這是何意?要反過來解決我麼?

“溫侯莫要動怒!”徐庶搖了搖頭道:“此人非是尋常匠人。”

“那也還是匠人。”呂布怒道。

“但此人敢想旁人所不敢想,而且不但通匠藝,學識也非常不錯,他日入朝,必能得主公重用,不說封侯拜相,但今日馬均之位,未來未必不可得,到時候,也算位列公卿。”徐庶笑道。

“他有這般本事?”呂布不信道。

“只強不弱。”徐庶肯定的點了點頭,劉毅的匠人才能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此人想法天馬行空,而且不被世俗禮法拘束,創造出來的東西也頗爲實用,其他人不好說,但徐庶敢肯定,陳默定會重用此人。

呂布還是不爽,再怎麼厲害,那也還是個匠人啊。

“溫侯不必着急,此番回朝,我準備將劉毅也帶回朝中,到時候看主公如何絕斷再說。”徐庶笑道,自己沒辦法說服呂布,但若有陳默出面,說服呂布應該不難吧。

“也只能如此了。”呂布鬱悶的點點頭,要事他不願,陳默出面也沒用,畢竟這是自家女兒的終身大事,別說一個劉毅,就算陳默想娶自家女兒,那也得看看女兒的意思,但糟心的是,自家女兒似乎很喜歡那匠人,這跟誰說理去?

“溫侯不必動怒,我看那劉毅雖然出身不高,但確實是可託付之人。”徐庶笑道:“再說溫侯之女也有意,何必拆散?”

“嗯,等到了洛陽再說吧。”呂布鬱悶的點點頭,陳默看人,呂布還是信得過的。

第四百一十三章 論戰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三十七章 兩難第一百四十七章 時機已到第二百二十二章 三學紀要第一百七十七章 高順戰顏良第三百三十六章 出關第一百六十三章 問心第一百二十章 陽翟第四百八十四章 真亂第二百二十一章 洞局勢田豐勸和,明厲害兄弟止戈第四百五十四章 轉攻第四百九十八章 結束與開始第二百八十六章 禰衡遊諸郡第六十一章 要挾第三百四十六章 所爲何求第七十一章 家族第四百零八章 遺言第四百章 曹操的奇兵第三百九十二章 故里第四百四十二章 初交手第四百三十三章 出巡第五十五章 出路第二百一十八章 謀合縱曹操陳兵第一百二十四章 命格第七十一章 閒事第九十三章 變心之始第四十八章 人心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手第八十四章 結怨第一百三十四章 伊闕關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疑兵第二百四十七章 定計第四百一十五章 承擔第三十三章 別離第一百二十三章 猛虎兵敗第二十七章 困難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州易主(中)第三百七十八章 宗族第一百五十四章 壞消息第四十六章 天子籌謀第二百八十九章 吏第三十三章 別離第三百五十九章 殺戮起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議事第九十七章 來客第三百九十章 破門第二百一十四章 攔路第二百七十九章 曹操退兵第三百四十一章 烽火連天第七十章 ‘家書’第二百二十三章 辯朝堂公卿吐血,聞噩耗陳默離京第一百二十六章 趣事第一百七十三章 共謀袁紹第三百七十七章 排斥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局勢第六十九章 晚宴第一百二十一章 說服第四百八十八章 殤逝第一百六十六章 過猶不及第四百四十四章 瑜亮第三百一十章 請君入甕第二十五章 傷人第十七章 路遇第一百一十二章 曹劉之爭第三百八十五章 魏延戰紀靈第四百一十六章 還朝第二百零一章 新帝第八十六章 開戰第二十一章 稚童的煩惱第四百二十二章 夜宴第八章 匪類第五十二章 冷暖第三十八章 宮中來人第三十一章 月旦評第四百八十一章 議降第二百七十六章 計中計第七十七章 新環境第一百五十四章 忠良可存否第六十八章 升官第三百六十五章 司馬懿第二百六十章 難以接受的結局第六十四章 飢兵第九十一章 溫明園中第三百八十二章 迴歸第一百六十三章 問心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祥之兆第二十九章 酒後第四十七章 求存第四章 虛實第一百四十三章 孤軍第三百三十一章 奪權第一百三十二章 荀攸第二百七十六章 計中計第四百五十七章 難題第二百七十六章 計中計第四十一章 無奈第二百二十八章 反目第五十三章 潰敗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