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審配論道

冀州士紳恐慌了,安平的事情落定,因爲一個縣令的死,整個安平郡從郡治信都一直殺到安平縣,十三縣士紳及其門客付出了上萬人的代價,這是什麼概念?安平郡士紳被滅族一半還多。

更要命的是,陳默掌控着大量的罪證並在各縣公佈這些罪證,每滅一家都公之於衆,不但要人命,還要把人釘在恥辱柱上,死了就算留名都是遺臭萬年那種。

這一下子,冀州各縣士紳頓時老實了不少,生怕陳默將這個執行下去,畢竟能成爲一地豪紳,家業龐大,族中總會有那麼幾個喜歡無事生非的敗類,而且有些矛盾是不可調和的,沒見隨着這消息逐漸散開,各郡百姓都盼着自己這邊也來徹查這麼一回?

各郡士紳現在別說去爲難新上任的縣令,各家都縮在家裡,老實做人,更嚴令家族子弟不得在外面胡作非爲。

各縣新任縣令也因此得以施展,開始迅速掌控各縣實權,冀州新政開始迅速推行,不過這件事可沒那麼容易結束。

“將軍可曾想過,這般做法,有悖人倫?”鄴城,將軍府中,審配面色有些陰沉的看着陳默。

當初鄴城徹底攻破之後,高幹被高順放走,換來了李山的投效,但審配可沒有放走,只是審配不願投降,陳默也沒爲難他,只是讓他留在鄴城,不得外出,除了行走範圍受到限制,不能出鄴城之外,基本上審配的日子過得還算不錯。

袁尚之敗,讓審配頗爲惋惜,但他身爲囚徒,卻也沒辦法干涉什麼,只是每日坐在家中飲酒度日,這次聽聞安平之事,卻是沒辦法再淡定了,這才跑來拜訪陳默。

“有悖人倫?”陳默有些詫異的看向審配:“我記得《孟子.滕文公》有云,聖人有憂之,使契爲司徒,教人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乃儒家之言,這人倫之大,父子爲先,尊卑之殊,君臣爲重,雖然我並非完全認可,但卻不知我何處有悖人倫了?”

審配語塞,隨即有些鬱悶,我是跟你來討論人倫的?

“大將軍此言差矣,人倫者又豈止這些,將軍乃世之英雄,如今冀州既定,怎可枉造殺戮,屠戮士紳,如此做法,怎能讓天下歸心?”審配皺眉道。

“天下歸心有些大了。”陳默搖了搖頭,看向審配道:“再說,天子纔要天下歸心,你叫我大將軍,又要我天下歸心,只此一點,正南先生便已逾越人倫。”

“大將軍可知,何爲士?”審配不想再說人倫,換了一個話題。

“略知一二。”陳默點點頭:“孔子曾曰:士志於道,窮不失義,達不離道,此可爲士也,士者,國之脊樑,但正南也該知道,士族非士也,因祖宗顯貴而據一方,此爲士族。”

“大將軍既然知曉,便該知道士人祖上有功於天下,自該被天下善待,其後人受祖宗庇佑,這也並非壞事,如此一來,纔會有更多人願意爲天下先,願意爲國建功,大將軍以爲然否?”審配皺眉道。

“當然,既然有功於天下,自該受天下之回饋,其後代受祖宗廕庇享祖上陰德卻也沒錯;但祖宗有功於天下,是否就是後人作惡的資本,哪怕他們謀反叛國,枉殺無辜,也該視而不見?”陳默認可了審配的話,這個他沒辦法反對,這個道理若是被推翻,那誰還願意爲他效力?大家浴血沙場除了爲天下之外,更多的還是爲自己,想要封妻廕子,讓自己後代血脈有更優渥的生活,這是再簡單不過的訴求。

但這並不代表祖宗有功於天下,後人就可肆意妄爲,凡事總該有度。

“但安平士紳,縱然有過,但也罪不至死,更不至抄家滅族!”審配疾言道。

“殺官同造反,正南先生以爲然否?”陳默問道。

審配點點頭,沒有說話,這件事上,顯然是做這事的人腦子有坑,隨即審配道:“但誅其首惡便是,將軍卻牽連無辜,未免有些過了。”

“過麼?”陳默搖了搖頭道:“逼良爲娼,這叫無辜,欺行霸市,強搶民女,這叫無過,若這些家族不是公然抗法,想要庇護其族中敗類,又何至於此?卻不知我有何錯,正南先生說不再問世情,又何必前來公然質問於我?”

“有些東西,不能越,殺官,放眼古今,誰敢如此公然來做,但他們敢,你說我該不該怒,又該不該殺人?”陳默看着審配,聲色漸厲。

審配一堵,最主要的,還是殺官,陳默正是因此,公然對安平郡士族出手,殺戮上萬,卻反而贏得了一片好名聲,但審配是誰,在冀州算得上頂尖智者,自然看得出來,那些人之所以殺官,分明就是陳默故意忍讓,讓那些人以爲陳默好欺,纔會走到這一步。

分明就是陳默玩弄人心,給這些人挖坑,但這東西不能拿到明面上來說,因爲陳默什麼都沒做,這纔是最讓人無奈的事情。

審配深吸了一口氣,看向陳默道:“但大將軍擅改舊法,推行新政,致使百姓賦稅加重,可曾想過這般做法有違仁道?”

“如何有違仁道?”陳默反問道:“過去朝廷稅法,是十稅一或是二十稅一,如今我以三稅一,正南先生說的可是這個?”

審配點點頭道:“將軍攻佔冀州,天下兩分,將軍獨得其一,如今借朝廷名義,將大量良田收歸己有,肆意盤剝百姓,這般下去,百姓何辜?”

“但據我所知,世家豪紳僱傭佃農,若以舊法,以人頭收稅,這士紳所交賦稅極其有限,但其僱傭佃農辛苦耕作,但最終得到的,十不足一,即便如此,還要上繳賦稅,我實難看出舊法有何恤民之處?當然,這點糧食人是活不下去的,到那時,士紳發糧賑濟百姓,拿本該屬於他們的糧食去救他們他們還得感恩戴德,若說這上海的,無外乎士紳之名望以及利益,可對?”陳默笑問道。

審配皺眉看向陳默:“此乃祖宗之法,我大漢延續四百年都是依此法而行……”

“所以大漢纔有今日之衰落。”陳默搖頭道:“而且大漢自王莽往後,其實已然分作兩段,細算下來,無論高祖所創還是光武所創,都不過兩百年爾。”

士族兼併土地這種事,朝廷其實一直都是默許態度,但任何事情都有個極限,就陳默所知,如今這天下,士權已經膨脹到皇權沒地方收稅的地步,這個時候不行變法,那這天下戰亂就不會休止,之所以沒有完全將士權壓下去,只是因爲徹底滅了士人,這天下將無人可以用,所以陳默一直以來給士權發展空間,卻又加以限制。

按照陳默的規劃,這天下大半土地最終還是爲士權所有,但剩下的那少半土地卻必須拿在朝廷手中,這樣一來,百姓纔有活路,士權也不至於膨脹到皇權難以遏制的地步。

當然,要做到這一點很難,所以陳默纔會積極推行三學來制衡世家,大家還在玩,但得給百姓留下活命的空間,得給百姓留下知道朝廷的空間。

若以土地來說,陳默將天下土地分爲兩份,一份佔六成,歸士權所有,另一份是四成,歸皇權所有,你也可以將天下百姓看成是皇權的佃農,而士紳則在剩下的六成之中,相互兼併也好,或者開墾荒田也罷,但別影響到民生,這是陳默的底線,也是不管哪家做了天子後,朝廷的底線,一但越過這條底線,那就得清除。

而冀州,卻是士權已經膨脹到朝廷幾乎沒有插手的地方,就算陳默打下了冀州,但想要治理百姓,還得看世家的臉面,所以他纔在進入冀州之後罕有的祭起了屠刀,若不屠一批,很難給朝廷取得生存空間,最終還是難逃被架空的境地。

審配皺眉,陳默此言有些大逆不道,但偏偏無法反駁,審配試圖拿古之典故來說事,但陳默總能從新奇的角度用你的典故來駁斥你的論點。

而且很多事情,大家都知道,但不能拿到檯面上來說,卻是大家都遵守的規則,但有人拿真正檯面上的規則來壓的時候,這檯面下的規則卻站不住腳。

潛規則的存在自有其道理,但這規則是見不得光的,陳默現在就是把這幾百年來很多見不得光的規則拿到檯面上來曬,審配的論點自然也就站不住腳了。

新法你要說全爲百姓着想,那肯定是扯淡,新法最重要的,就是爲朝廷牟利,讓朝廷能夠迅速收攏錢糧來運轉,但卻是傷到了士族的利益,就像陳默說的那樣,若以舊法,士族能得了好處,再拿出一點來養活百姓,讓百姓感恩戴德,既得好處,又得名聲,但新法一出,不但利益受損,名聲也都歸了朝廷,自然不願意。

“但大將軍新法,實乃取禍之道。”最終,審配說不過陳默,冷哼一聲,拂袖而去。

第二百七十二章 腹背受敵第二百五十二章 小人物第六十九章 中原的消息第二百零二章 由明轉暗第三百一十一章 會師第六章 屠莊第四十七章 審問第二百四十六章 弱點第二百二十三章 辯朝堂公卿吐血,聞噩耗陳默離京第三百六十四章 劉能的憤怒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臨鄴城第五十七章 連環計(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蜀地之爭第三百九十六章 曹孫聯盟第四十二章 消息第五十六章 人性第二百九十四章 用人第四百二十八章 再議封王第五十四章 謄刻第二十四章 斷後第二百九十八章 劉毅第二百五十二章 小人物第一百六十章 遷都第三百零六章 縱馬塞外第一百四十章 首戰必勝第四百七十章 江東論戰第二百六十章 難以接受的結局第一百七十章 袁紹欲出兵第五十四章 風雲再起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利第三百八十章 兵力優勢第三百二十八章 荊州變局第六十九章 中原的消息第三百三十七章 中牟第三百九十五章 綢繆第三百九十九章 天下大勢第六章 屠莊第十二章 商道第一百零九章 後知後覺第三百七十一章 退路第一百零七章 出征之前第一百四十四章 年輕氣盛第二百八十八章 三學興起第三十四章 雨幕第四百零一章 激將第一百五十四章 壞消息第十五章 變味第四百八十五章 天下歸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高順戰顏良第二百九十章 論功行賞第四百四十四章 瑜亮第九十一章 激戰第四百零九章 天下暫安第三百一十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二十五章 陳晉入仕第四十三章 背井離鄉第六十三章 後顧之憂第三百五十二章 天牢第一百二十章 陽翟第三百四十五章 人心無盡第二百七十五章 目的第六十五章 我困欲眠第三百零五章 不收降第四百五十一章 輸贏第四百五十一章 輸贏第一百一十七章 朝廷急招第四百九十章 父子閒話第三十二章 巧計擒敵第六十一章 要挾第三百一十七章 還債第十二章 夏夜第三百三十七章 中牟第三章 夏丘第四百八十八章 殤逝第八十四章 禍起第一百七十三章 共謀袁紹第六十五章 我困欲眠第三十八章 深入第四十四章 新軍至第七十七章 新軍第一百零一章 得失第三百零一章 大雪第一百三十二章 序幕第一百三十八章 袁術的憤怒第三百七十五章 仲達來投第八十章 女人第四十八章 雲思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敗第二百三十一章 冀州亂第四十四章 交易第四百零二章 雪恥第二十七章 困難第二百七十四章 空城否第七十五章 去留第四百九十八章 結束與開始第二百二十九章 內患伊始第一百零二章 伐謀第四百八十一章 議降第三百三十八章 劍走偏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