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真定

“噗嗵~”

袁尚一屁股坐倒在蒲團上,怔怔的看着逢紀,已經沒有力氣再發怒:“顯奕在何處?爲何讓那太史慈輕取常山?莫非與袁譚一般,降了?”

“二公子並未投降,只是那張南、焦觸二將聽聞鄴城已破,主動投降了太史慈,正因此二人倒戈,使得太史慈一舉佔據代郡,卻並未取幽州,而是揮軍南下,直取常山,看樣子,是要與陳默主力會師。”逢紀苦笑道。

冀州搞成現在這般模樣,不但軍心低落,各地將領也開始與袁氏離心離德,幽州門戶一失,太史慈又攻取常山,虎視中山,下一步恐怕就要與魏郡會師了。

“主公,此時當儘快退守邯鄲,以防太史慈揮兵直入魏郡。”沮授沉聲道。

慈?若現在太史慈揮兵攻入了中山,但中山只有一些郡兵防守,人數不過兩三千,如何擋得住太史慈大軍?

張南和焦觸的投降,就像掘開堤壩的兩塊石頭,常山、中山根本沒有能夠阻攔對方的力量,現在的冀州,就好似一條千瘡百孔的破船,到處都是漏洞。

“命顯奕率軍屯駐漁陽,防備公孫氏,調牽召南下,前往鉅鹿抵禦太史慈!”袁尚咬了咬牙,下令道。

遼東公孫氏現在跟太史慈比起來就不算什麼威脅了,如今袁尚手下大將之中,還保持戰力的,也只剩牽召了,袁尚現在也只能希望牽召可以擊退太史慈:“我軍退守邯鄲,待牽召率軍趕來之後,再做打算!”

“喏!”衆人答應一聲,眼下似乎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另一邊,常山,真定。

太史慈攻入常山、中山之後,並未如那邊得到消息一般那麼快佔據常山,陳默在冀州的名聲並不好,有些被妖魔化的意思,攻代郡的時候還好,張南、焦觸投降後,代郡可說是直接改了姓,但殺入常山之後,是直取元氏,也是常山郡治,常山太守畏懼太史慈兵勢,直接帶了家眷逃跑,這也是那邊人丁常山失陷的原因。

但輕取元氏之後,各縣的反抗還有四起的山賊卻叫太史慈有些頭疼,只能停下南下的步伐,發兵攻打各縣,好在無極甄氏如今已經暗投了陳默,太史慈攻進來之後,便迎太史慈入城,讓太史慈有了落腳之地。

真定便在無極以西不足六十里,卻有一河阻隔,真定令集結鄉民抵禦關中軍,在太史慈攻打南行唐等縣之際,便已經開始動員百姓加固城防,摧毀橋樑,等太史慈揮兵打到真定的時候,真定城防已經頗具規模。

不過再怎麼堅固,也只是一座縣城,於太史慈而言,這樣的城池算不上堅固。

真定令自然也知道這一點,因此在太史慈兵來之際,已經發信向各地求援,希望能在此擋住太史慈。

“太史慈乃陳賊麾下大將,早年曾率軍攻破關中,後來鎮守雁門,數次擊潰鮮卑各部,其麾下也皆爲精兵,我等無兵無將,如何是其對手?”真定縣內,真定令唉聲嘆氣,雖然決定力抗關中軍,但眼下真定城內,除了兩百縣衛之外,也就真定當地豪族支援的千餘私兵還有臨時徵召的民夫。

哪怕不知兵事,但面對洶涌而來的關中軍,真定令也知道憑自己這點人馬根本不可能擋住,這還是他提前命人在城外將河水凍結的冰面給鑿開,又毀了橋樑,使太史慈不敢輕易渡河,畢竟重新凍住的河面能不能過軍隊誰也不知道,但這般嚴寒天氣,河面的冰恐怕用不了幾日便能重新凍得厚實起來。

“令君,我真定其實也是有大將的。”一名縣吏笑道。

“哦?”真定令聞言詫異道:“我怎不知?”

“此人乃我縣趙莊子弟,曾投身公孫瓚,於界橋大戰文丑將軍不分勝負,後來公孫瓚敗亡,其人也便回了家鄉,若能請得此人,不說大破敵軍,但守城卻是足夠。”

“能與文丑將軍相抗?”真定令聞言大喜,文丑可是昔日袁紹麾下數一數二的猛將,能與文丑相抗,不說別的,武藝至少不差,當下問道:“此爲何人?”

“此人乃趙盤之子,趙雲,字子龍,早年拜得童淵爲師,在山間苦練武藝,頗有一股熱血,當年投了公孫瓚,也是慕公孫瓚之名,頗有勇力,而且他乃趙氏嫡子,若能請得他來,則趙氏必然鼎力相助!”縣吏微笑道。

“好,甚好,這便派人去請他過來。”縣令大喜,趙氏放在冀州甚至放在常山都算不上什麼大族,但在真定,那可是地地道道的豪強,族中私兵便有三五百人,若能得其相助,擋住太史慈的把握也更大些。

“趙盤昔日與在下有些交情,便由在下前去說服!”縣吏笑着起身道。

“有勞了!”縣令點點頭,示意縣吏立刻動身,太史慈如今可已經到了河對岸了,那無極甄氏,當真可惡!

縣吏告別了縣令之後,便帶着人備了厚禮前去趙莊。

趙莊,剛剛爲兄長守孝期滿的趙雲聽聞縣吏求見,皺了皺眉,這縣吏前來所謂何事,他大概可以想到,冀州如今被曹操、陳默聯手攻進來,太史慈兵臨真定,對方此番前來,自然是想要他趙莊出力的。

“公子,如今關中軍已經佔據鄴城,袁氏已經失了門戶,其衰敗之勢已現,此時斷然不可貿然招惹那關中軍吶!”趙莊管家來到趙雲面前,躬身勸道。

“但兵禍一起,最終受苦的還是這真定百姓。”趙雲搖了搖頭,起身道:“我怎忍真定遭受兵禍?”

“公子,這關中軍雖然經常苛待士紳,但從未聽過關中軍有屠戮百姓之舉,就算攻破了,想必也不會擅殺百姓。”

趙雲沒有說話,陳默在冀州的名聲實在不好,往日去縣城的時候,聽到的言語可不少,到處都是抨擊陳默在關中新政如何誤國,他沒去過幷州或是關中,但這種言語聽得多了,久而久之,也對關中軍有些排斥。

“不管如何,我身爲真定之人,終究要爲真定出一份力。”趙雲搖了搖頭,起身道:“對方乃父親故友,如今又依足了禮數而來,將其拒之門外終究不好,去請他進來吧。”

“唉!”管家嘆了口氣,答應一聲,轉身前去請人。

不一會兒,縣吏進來,對着趙雲微笑道:“賢侄,你我已有多年未見了。”

“還要多謝叔父當初照看家兄。”趙雲還禮,雙方分賓主落座道:“這些年雲漂泊四方,家中之事,還要多謝叔父幫襯。”

“哪裡的話,我與永陵兄也算至交,趙家於我有知遇之恩,些許小忙,不足掛齒。”縣吏搖了搖頭,這縣吏看着連官都不算,但普通人就算有才能,若無人舉薦,那也不是想當就能當的,在這種地方上,趙家這種地頭蛇纔是掌握實權的,當年他便是受了趙雲之父趙盤舉薦,纔有了今日之地位,算起來,他也算趙氏在這真定縣的人脈之一。

雙方客套一番之後,縣吏說明了來意:“子龍啊,如今太史慈揮兵至真定,你可知道?”

“自然知道。”趙雲點點頭,都到河對岸了,怎麼可能不知?想了想道:“太史慈乃關中大將,但據我所知,此人並非惡人,在雁門關時,數次擊退胡人,保一方平安,在代郡也未見他濫殺無辜,如今元氏已破,常山境內,據云所知,並無大軍駐紮,縣令何必頑抗?”

“子龍有所不知。”縣吏嘆息道:“關中軍雖少有屠戮百姓之舉,但子龍恐怕不知,鄴城士紳被那陳默屠戮過半,此等暴虐之人,若讓他得了真定,恐怕第一個遭殃的,便是趙家這等大族。”

趙雲聞言皺起了眉頭:“竟有此事?”

“是啊,不然你看這真定士紳紛紛出兵、出力,爲何?”縣吏點頭道:“百姓或許無事,但似子龍這等士紳,恐怕……”

趙雲皺起眉來,他有保境安民之心,但同樣也要守護自己家族,若那關中軍真的不問青紅皁白,便屠戮士紳,那這一仗,就不是爲百姓打,而是爲自己打了。

趙家在真定可算望族,思索片刻後,趙雲看向縣吏道:“叔父,我觀縣令之舉,似欲死守縣城,但真定不過小城,城高不足三丈,雖有城中士紳相助,但能聚集兵馬也不過千餘,如何能守城?依雲之見,不如屯兵於河畔,建立營寨、箭樓,若賊兵來攻,一者可半渡而擊,二者也可佔據地利,對方若在冰面行軍,便是關中軍悍勇,恐也難在此等地形發揮戰力,如此,雖然失了城池之利,但反而佔盡了地利,可阻那太史慈。”

“如此說來,子龍願意出兵?”縣吏聞言卻是大喜,起身問道。

“若真如叔父所言,雲自無不戰之理。”趙雲點點頭,雖然他並不怎麼看得上袁家,但關乎家族存亡,故鄉浩劫,無論如何,他也不能置身事外。

“那便快隨我去見縣令,共商大計!”

“好!”

第二十七章 困難第二百四十七章 定計第二百零一章 新帝第一百三十七章 兩難第一百八十七章 夜戰牧野第二百一十九章 話連橫袁譚結盟第七章 太史慈第六十章 獲罪第九十章 董卓得遺詔第一百一十八章 再回洛陽第三十八章 深入第四百三十二章 孫權慌了第四百六十五章 順利第五十章 大雪第四十一章 無奈第四百零八章 遺言第三百八十一章 意外的助力第三百八十章 兵力優勢第一百二十七章 反出第六十九章 晚宴第一百四十四章 匹夫之勇第五十一章 曲陽第三百一十一章 會師第一百四十九章 特殊夢境第二十三章 童子郎的日常第四百七十一章 夏口破,江東驚第九十章 夜亂長安城第三百四十六章 荊襄易主(上)第三十八章 疑惑第二十二章 都城風貌第一百四十四章 年輕氣盛第七十七章 新環境第二百六十六章 破軍第三十九章 胡地第二百七十三章 疑兵第一百三十一章 刺殺第三十三章 驚天秘聞第二百八十七章 立場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州易主(中)第七十五章 去留第二百七十二章 腹背受敵第四十八章 人心第十五章 變味第三百三十三章 曹孟德決意出兵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動如山第四章 聲音第十六章 設宴第二百二十七章 亂冀州陳默落子,明天機公達茫然第八十二章 反目第一百二十六章 董卓遷都第三十章 氣運亂了第四百七十六章 劉玄德空城遁走,陳伯道送子入川第五十三章 心繫黎民第三百八十二章 迴歸第一百一十九章 蔡邕薦才第二百一十九章 話連橫袁譚結盟第三百二十四章 劉備訪賢第三十四章 機會第一百五十章 太師府議事第八十九章 董卓第三百九十六章 曹孫聯盟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火第七十三章 欺負小朋友第五十九章 誘餌第二百二十章 缺糧草李儒獻策,謀冀州陳默動心第一百三十章 徐州風雲第一百四十二章 各逞機謀第一百三十章 徐州風雲第四十九章 袁紹的目的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崩第二百二十五章 回洛陽禰衡攔路,思子切昭姬垂淚第一百九十章 擒王第五十三章 心繫黎民第二章 里正第四百三十九章 多事之年第四百五十六章 蜀地之爭第八十七章 長安初戰第五十一章 禮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利第四百九十七章 暮年第十九章 教授第七十五章 去留第二百二十章 缺糧草李儒獻策,謀冀州陳默動心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將之死第七十四章 逆轉開始第一百四十七章 時機已到第二百八十四章 審配論道第三百一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五十章 軍營日常第一百三十五章 陳默教子第四百四十六章 陳默穩坐中軍第十七章 路遇第四百九十七章 暮年第四章 新朋友第一百三十三章 對策第一百零三章 落幕第三百一十一章 會師第六十二章 王家第三百六十一章 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