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下地牢陳默問計,故友聚許攸獻圖

冀州很平靜,但卻有些不對。

洛陽,大將軍府,陳默將目光投往東北方向,最近氣運時高時低,不知是何原因,讓陳默有些心緒不寧,如今能夠影響他氣運的,恐怕也只有冀州了吧?

“許攸離開了鄴城去往何處?”陳默出了大將軍府,沒去衙署,反而去了天牢,看着眼前悠閒自在,品着美酒吃着菜餚的賈詡,突然有些羨慕,這藏在暗中,窺視天下的感覺,定然不錯吧。

“主公覺得,冀州之亂,會應在此人身上?”賈詡笑問道。

“嗯。”陳默點點頭,對賈詡倒也不需要隱瞞太多:“許子遠此人我見過幾次,胸有韜略,但爲人不知收斂,袁紹在時,能夠鎮住此人,但如今袁紹已死,袁尚雖然不錯,但此番削了他的臉面,恐怕便是不反叛,也不會再如此前一般,沒了他在,潁川、冀州兩派必起爭端,但此刻他消失,若能投我,則取冀州如探囊取物。”

“但若他投效曹操又如何?”賈詡笑問道。

“我便失了先機。”陳默沉聲道,賈詡是個關鍵人物,他的態度,可能關係到冀州潁川士人的態度。

“主公恐怕要失望了。”賈詡嘆道。

“冀州細作未有發現?”陳默皺眉道。

“冀州沒有,但兗州有,曹孟德親自出睢陽十里相迎,這般禮遇可是少有。”賈詡笑道:“主公應該知曉,那許攸不可能來投的。”

三學紀要之事雖然被壓下去了,但世家對陳默的惡感並未因此消失,況且許攸此人,最看重出身,同是昔日故友,袁紹和曹操之間,他毫不猶豫的選擇了袁紹,如今也是如此,曹操和陳默之間,若論出身,雖然差不多,但陳默終究是半道才認祖歸宗的,先天上就有些不全,更何況論情分,許攸選曹操而不選陳默也並不奇怪。

“本以爲還能爭上一爭。”陳默嘆了口氣,笑道:“如今看來,又讓孟德兄得了先機。”

“卻也未必。”賈詡笑道:“雖說寧失一子莫失一先,但也有後發制人之說,這冀州想要拿下,便是有許攸相助,曹孟德也未必能夠一時攻下,主公若能先取鄴城,則這先機便可搬回。”

“鄴城!談何容易?”陳默聞言有些無奈,鄴城乃冀州天子如今的都城,先不說城防堅固,守備充足,單是袁尚在牧野、朝歌一帶設置的防線,陳默就難輕易跨越,而且陳默雖然沒有去過鄴城,但根據細作傳回來的圖紙等,若用常規手段,想要攻破鄴城,就算沒有外力威脅的情況下,也絕非三五月能夠攻佔,更何況不說袁氏援軍,便是曹操也不可能給他這個時間去攻鄴城。

“主公可知劉和此人?”賈詡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道。

“闇弱之君。”陳默思索道,畢竟連劉威、劉基在曹操和孫策的地盤上,也知道爭些權利,劉能更是到現在都不安分,但劉和卻從未有過類似的舉動,這也是袁尚能夠迅速穩定冀州的原因。

“表面看來確實如此。”賈詡點點頭。

“只是表面?”陳默詫異的看向賈詡。

“主公可有想過,若劉和趁袁紹亡故時爭權,結果會如何?”賈詡笑問道。

會使當時混亂的冀州更加混亂,袁譚之亂也不會那般輕易收場,最重要的是,若當時劉和真的搞事,陳默絕對有信心攻入冀州,那劉和如今可能就是洛陽皇宮之中的一閒王了。

陳默微微眯起了眼睛,他懂了賈詡的意思:“若他真的看清當初局勢,選擇不作爲,那此人倒是有大智之人。”

“若局勢無法挽回之時,冀州歸屬便應在此人身上,此人若降,那曹操的先機便不算先機。”賈詡微笑道。

“有文和助我,實乃默之大幸。”陳默感慨道。

“是主公聰慧,詡只是略加提醒,不敢居功。”賈詡躬身道。

“你我就不必這般相互吹捧了。”陳默笑道,看了看四周的環境,這天牢雖然打掃的乾淨整潔,賈詡這裡更是頗爲寬敞,甚至出入都不限,但天牢之中,終究不是長居之處,扭頭看向賈詡道:“那件事情風波已過,最近朝中不少人爲文和求情,文和準備何時出來?”

“暫時無此打算。”賈詡笑道:“臣若是此時走到明處,恐怕頗有不妥,臣希望待主公平定冀州之日,再議此事。”

陳默點點頭道:“楊慶此人,文和覺得如何?”

“雖不能爲將,但此人性格謹慎,出手不留情,若用之爲將,或許庸碌一生,但留在天網,卻能爲主公排憂解難。”賈詡笑道。

楊慶便是昔日阿呆,是陳默同鄉,也是鄉黨,忠誠上,陳默是相信他的,如今能力上也被賈詡肯定,陳默也就放心了。

兩人又聊了聊朝局,其實陳默想問賈詡三學紀要之事,不過想想,最終還是放棄了,三學紀要今後肯定是要推廣的,不管有多少阻力,都要進行下去,以陳默對賈詡的瞭解,最終也是模棱兩可的回答。

時間不知不覺來到傍晚,典韋進來:“主公,夫人派人過來詢問何時回去用膳?”

“知道了。”陳默點點頭,起身看了看賈詡道:“若無事情,多出去走走,文和最近不但胖了許多,且更白了。”

“多謝主公關心。”賈詡起身相送。

“不必送了。”陳默一邊走一邊笑着讓賈詡不用送,徑直帶着典韋離開。

……

陳默這邊開始謀劃冀州自不必說,曹操這邊,得了許攸投效,曹操卻是大喜過望,自許攸來睢陽之後,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便是當初袁紹在世時,許攸都沒受過如此禮遇,也讓許攸頗爲感慨,其實曹操也不錯,只憑自己,達成如今三分之局,最重要的是命硬,不像袁紹,原本大好局勢,但未得施展卻黯然身死,留下兩個不爭氣的兒子。

既然到了睢陽,家人也安頓下來了,許攸也就不再繼續想袁家之事,已經打定主意好好輔佐曹操奪取冀州,進取關中。

“孟德,如今卻有一莊好事贈你,卻不知孟德敢不敢接!”酒過三巡,許攸有些醉意,看着上首的曹操,大笑道。

“放肆!”曹操尚未說話,一旁的許褚怒道:“安敢直呼主公表字?”

“嗯?”許攸皺眉,看向這莽漢。

“仲康,不得無禮,子遠乃我故友,稱我表字有何不妥?退下!”曹操擺了擺手,看着許攸笑道:“子遠莫與他計較,他如何能知你我情誼?”

“有禮,不與你這莽夫計較。”許攸哈哈一笑,看了許褚一眼道:“此人倒讓我想起陳伯道那護衛,也是這般雄壯,不知此人較他如何?”

“仲康之勇,世所罕見。”曹操微笑道,至於許褚能否打得過典韋,沒打過還真不知道,不過這個時候自然不能弱了氣勢。

曹操下手,郭嘉與荀彧對視一眼,微笑着對許攸一禮道:“子遠先生,不知此前所言好事究竟是何事?”

“自然是天大的好事。”許攸對着自己的家丁招了招手,那家丁捧着一卷絹帛上前,許攸道:“打開!”

“喏!”

自有人上前與家丁一起,將那絹帛緩緩展開,乍看上去,卻是一幅山川地圖,但仔細看去,卻又有一座座營寨、城池,上面還標註着數字、人名以及地名。

曹操豁然起身,從席位上下來,快步走到地圖前,仔細查看,眼中閃過一抹狂喜之色道:“此乃冀州地圖?”

“不止如此!”許攸上前,搭着曹操的肩膀。

一旁的許褚想要動刀,卻被荀彧攔住,給了他一個眼神,示意他退下。

許攸指着地圖上標註的那些字跡道:“此乃冀州各處軍鎮、要塞、渡口布防圖,詳細記錄了冀州各處要衝的守軍數量、守將,孟德要取冀州,有此圖在,可事半功倍!還有,這些以硃筆標註之人,多與我有舊亦或是與袁家生了嫌隙之人,屆時可試着說降,孟德,這份禮可夠否?”

曹操深吸了一口氣,沒有再看地圖,退出三步,對着許攸深深一拜道:“有此圖在,大業可期,子遠實乃吾之恩人也。”

“恩人不敢當。”許攸重新坐下,對着曹操笑道:“不過眼下,孟德還是莫要輕動,那袁譚因我之言,才選擇妥協,如今我已離去,冀州士人對我潁川士人多有壓迫,如今無人鎮壓,二子相爭只是早晚之事,孟德可待二子相爭激烈時,揮兵北進,屆時何愁冀州不下,那陳伯道如何還能與孟德相爭?”

冀州局勢,曹操也一直在關注着,聞言倒是並不意外,不過許攸對於冀州兩派之間的矛盾顯然比曹操知道的更加清楚,能有許攸這個熟知冀州形勢之人相助,奪取冀州,曹操確實比陳默更多了幾分勝算。

當下曹操大喜,親切的拉着許攸的手繼續飲宴,更承諾此戰過後,向朝廷爲許攸請司徒之位。

雖然比不上袁譚的許諾,不過到時候曹操便是雄踞青、幽、冀、徐、兗、豫六州之人,天下半數盡歸曹操,這分量可不是袁譚許諾能比的。

第一章 糞郎第二百三十二章 議東征第九十章 董卓得遺詔第一百三十九章 不同第二百九十二章 呂布的煩惱第二百五十六章 袁氏家眷第二百二十五章 回洛陽禰衡攔路,思子切昭姬垂淚第二百二十八章 反目第四百九十五章 決定第二百八十七章 立場第六十八章 升官第八十五章 隔河相對第八十三章 可能第十八章 進城第十章 觀念衝突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戰開啓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雄第一百五十三章 心生退意第二十七章 困難第四百六十八章 落幕第一百八十三章 利令智昏第一百三十一章 鍾繇薦才第七十一章 閒事第四十七章 意外相遇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戰開啓第四百三十一章 霸道第三百八十七章 雙張鬥第四百二十四章 婚事第四百九十六章 傳位第一百四十四章 匹夫之勇第二百九十三章 奇士第三十八章 深入第三百九十章 破門第二百四十七章 定計第四百三十四章 鉅艦第三十章 婚禮趣事第三十二章 暗手第七十章 得子第二百四十三章 最後的掙扎第三百一十四章 烏丸內亂第一百九十四章 暗濤第二百三十六章 受蠱惑袁譚獻降,大勢成陳默出兵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手第三十章 大人物第二百三十四章 兄弟相殘,袁譚敗北第四百三十一章 霸道第三十三章 人窮志短第四百三十章 規矩第二百七十三章 疑兵第四百六十三章 憤怒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心第四百八十九章 長安對問第八章 結交第二百八十二章 趙雲第一百八十五章 自作孽第七章 瑣事第一百一十八章 再回洛陽第一百四十七章 換將第一百零二章 伐謀第二百五十八章 無膽大將第二十章 烏鴉嘴——曹第三百七十四章 傾巢而出第三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第一百一十九章 袁紹的煩惱第七十七章 陳登第十六章 設宴第四百一十六章 還朝第十四章 黃巾落幕第二十三章 奪權第四百四十六章 陳默穩坐中軍第兩百章 帝王時代第四百二十四章 婚事第四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十三章 奇貨第三百五十二章 天牢第二百四十章 藏鋒於內,出必見血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五十章 太師府議事第十一章 蒼天已死第四百一十章 如何封賞第十章 觀念衝突第八十八章 救駕第二百八十二章 趙雲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點兒狠第二百八十五章 何爲新政第四百八十八章 殤逝第二百三十二章 議東征第一百零一章 得失第三百二十九章 孫策出兵第一百七十九章 兩軍對峙第九章 學藝第四百三十四章 鉅艦第五十四章 風雲再起第二百八十六章 禰衡遊諸郡第一百一十九章 袁紹的煩惱第八十章 賤骨頭第五十二章 打仗了第四十五章 世道第一百四十一章 野人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