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擒王

人一滿萬無邊無岸,實際上,如果距離拉遠一些的話,兩萬人的對衝和廝殺並不算太過震撼,但當距離拉近,或是身處其中的時候,舉頭四顧,前方都是敵人,無邊無際,對於作戰將士的心態就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陷陣營的將士都是從身經百戰的老兵中挑選而出,他們作戰,有進無退,根本不會理會四周的敵人有多少,而尋常將士,無論袁軍還是關中軍,都沒辦法做到這一點,也因此,陷陣營給敵人的感覺,好像一座山壓過來一般,未戰便有股喘不上氣來的感覺。

萬人的對衝,千人精銳能夠起到的作用很大,像陷陣營這樣的,能夠輕易地影響到萬人戰的勝負,哪怕對手同樣是厲害的武將,在面對陷陣營的時候也只能避敵鋒芒,文丑現在就有這個感覺,不能硬碰,對於衝上勇武的文丑都生出這樣的心思和無力感,更遑論他人。

只是一刻鐘的接觸,袁軍已經有潰敗之勢,高覽帶着一支人馬想要從側翼穿插,襲擾敵後,擾亂關中軍陣型,但高順後方,負責指揮大軍的,卻是以穩爲主的王彪,陣型很穩,再有崔耿、鮑庚二人率部不斷反過來襲擾,雖說沒有文丑正面對抗陷陣營那般壓力大,但高覽幾次衝擊,都未能衝破敵陣。

廝殺聲越發激烈,正面的文丑部已經開始崩潰,也在此時,袁紹主力大軍也已經出營,韓猛見狀,立刻率軍殺出,從側面衝向陷陣營,緩解了高順的危機,但陳默這邊主力也已出動,楊定率部迎上,與韓猛所部廝殺在一起。

陳默站在高臺之上在他身側,旗官不斷揮動令旗,鼓號之聲連綿不絕,陳默的一條條命令被不斷傳達下去。

這絕對是陳默領兵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場戰爭,以往雖然也曾率大軍出征,但直接指揮六萬人的戰鬥卻沒有過,多是在戰略之上的佈局和安排,像這樣直接指揮六萬大軍作戰還是頭一遭,這對於主帥的指揮能力以及臨場應變能力是個極大的考驗,如此規模龐大的戰局,戰場上什麼都有可能發生,稍有不慎,便可能滿盤皆輸。

陳默的大腦第一次出現繃緊的感覺,冷靜的觀察着戰局,飛速轉動的大腦快速評估着每一處局部戰場上的局勢,以及敵人的破綻,雖說棋局如戰場,但也只是像而已,如此規模龐大的戰場,絕不是棋盤上的變化能夠比擬的。

沒有人能夠保證必勝,戰場不可測的因素太多,陳默也只能儘量將可能出現的錯誤規避到最低,完全不出錯不可能,但儘量減少便可以了。

後方袁紹的大軍源源不絕的壓上來,文丑雖然潰敗,但大局卻被隨後壓上來的大軍彌補了,陷陣營可以左右萬人戰的勝負,但十萬人的戰役,陷陣營起到的作用就不是太大了,陳默讓高順將陷陣營換下來,沒必要讓陷陣營消耗在這種無意義的消耗之中,保持體力,關鍵的時候,對敵人發起致命一擊。

陳默在等這個機會的出現,雖然想法有些自負,但他不認爲袁紹真能指揮的了十萬大軍,對於一個統帥而言,勉強指揮自己無法駕馭的規模,未必是什麼好事,只能指揮一百人的將領,讓他去指揮一千人,甚至有可能直接讓部隊自己給亂了。

哪怕袁紹麾下有大量善戰將領,但這些將領所管的也只是局部戰爭。

另一邊,袁紹站在自己的車轅之上,俯覽着全局,他的命令並不像陳默那般頻繁,一來他沒有陳默那麼強大的心算能力,二來他也知道自己難以駕馭十萬大軍,因此更多的是將戰場交託給將領,而自己負責大方向上的調控。

懂兵法的人可以看出,袁紹的軍隊相對散亂,雖是一支,卻又分成十股,而陳默的軍隊卻是緊握成拳,雖然數量上不及對方多,但卻進退如一,面對佔據優勢兵力的袁紹,竟是絲毫不落下風。

田豐、沮授、許攸、郭圖、審配這些謀士都看出來了,若雙方兵力相等的話,此刻就算不敗,恐怕也已經被打入下風了。

雙方十多萬的兵馬廝殺起來,範圍及其打,哪怕周圍都是一片平原的地勢,此刻站在帥臺上的陳默和袁紹也很難看清楚自家軍隊的全部,更別說隨着戰事的推移,此刻雙方已經呈焦灼之態下,想要完全分辨清楚自家的兵馬都有些困難。

一直持續了整個上午,一直到正午時,戰局已經開始有些疲憊之感,將士們的體力、精神已經開始大幅度下降,廝殺雖未終止,但激烈程度已經開始緩和。

若一直這般持續下去,也只是不勝不敗之局,但也在這一刻,袁紹突然發現對方軍陣中突然殺出的一支人馬頗爲驍勇,一支上萬人的部隊,竟然頃刻間便被打散,人數不多,只有千人,卻輕易地撕碎袁軍陣勢,在韓猛所率的軍隊中來回廝殺,頃刻間便將韓猛所部擊潰。

韓猛從救援文丑開始,便一直廝殺在最前線,部將的體力是消耗最大的,這一刻,一直蟄伏在後方未曾作戰的陷陣營突然殺出,莫說韓猛大軍此刻已經精疲力盡,就算完好的,恐怕比文丑所部也強不到哪去,此刻自然更無力抵擋。

陷陣營在高順的指揮下,殺入韓猛大軍之後來回廝殺,在出手的第一時間,便將韓猛的戰陣殺的潰不成軍。

而韓猛的軍隊潰敗好像是個開端一般,重新投入戰場的陷陣營彷彿一頭不知疲倦的猛獸,瘋狂撕扯着敵軍成建制的部隊。

這時候雙方統帥的差距就體現出來了,陳默兵力雖少,但在陳默的指揮下,儘量保存着將士的體力,而袁紹顯然沒有這份精微的掌控能力,軍隊細微處的掌控是在各級將領手中的,這樣的大戰是不可能在短時間決出勝負的,誰能更久的作戰,最後的贏家便是誰,但各級將領顯然不可能關心這一點,也都在想盡辦法破敵,這也造成了將士很大程度上的體力浪費。

而陳默這邊,卻一直保留餘力,一開始雖然艱難,但只要不被敵人一波攻破,隨着時間的推移,陳默不斷保留將士體力做法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時間越長,陳默這邊優勢越大。

事實上,身處其中的袁軍將士感受一定是最深的,持久力不足,越打越絕望,哪怕體力不支還在勉強支撐,最終當陳默一直保留的生力軍陷陣營再次回到戰場上的時候,就成了壓垮袁軍的最後一根稻草。

哪怕袁軍兵力更多,但此刻面對士氣越發旺盛的關中軍,無力和挫敗感不斷涌上來,而後徹底被陷陣營擊潰。

贏了!

在陷陣營撕碎韓猛大軍的那一刻,陳默心中一直緊繃的那根弦陡然鬆懈下來,戰事到了這一刻,袁紹已經迴天無力了,這樣一場戰爭的指揮,哪怕是陳默,在這一刻也不免出現心神鬆懈的感覺。

“陳默逆賊,納命來!”便在陳默心神鬆懈的那一刻,一枚冷箭突然從戰場上朝着陳默射來,同時一支人馬殺破關中軍的重圍,朝着陳默這邊殺過來。

“叮~”一直跟在陳默身邊的典韋踏前一步,擋在陳默身前,揮戟將疾射而來的箭簇擊飛。

陳默看着出現在不遠處,已經殺入他親衛之中的敵將,目光漸漸變得銳利起來,看着輕易便殺入他親衛中,勇不可當的猛將,一指此人道:“此爲何人!?”

“回主公,此人便是文丑,不知如何殺到了這裡來!”身旁的馬超在之前襲掠袁紹糧道的時候,是跟文丑打過照面的,認得此人。

“倒是一員勇將!”陳默帶着幾分欣賞,千軍萬馬之中殺出來,直奔自己而來,對方的勇氣和膽魄以及武藝都值得稱讚。

“末將去擒他!”馬超翻身上馬,對着陳默一禮之後,拍馬迎向文丑。

人羣中,文丑雖勇,但陳默的親衛可都是精挑細選出來,又經過嚴苛訓練的悍卒,饒是文丑勇不可當,此刻面對陳默的親衛一時間也殺不進來。

陳默朗聲喝道:“文將軍,袁紹敗局已定,將軍何不早降!?”

“呸!”文丑一矛將四周親兵盪開,一指陳默,破口罵道:“夏丘糞郎,何德何能,也配要我歸降?”

陳默雖然從不避諱自己的出身,但此刻聞言,面色也不禁陰沉下來。

“馬超退下!”典韋跟隨陳默多年,自然不願旁人侮辱自家主公,當下爆吼一聲,翻身上馬,對着一旁尚未衝進去的馬超喝道,人卻已經策馬衝出去,粗狂的聲音在四野迴盪:“你個獐頭鼠目,有娘無爹的野種,也配跟我主公談出身?”

說話間,已經衝入陣中。

四周親衛知道典韋厲害,連忙讓開,只是將文丑帶來的兵馬擋住。

“醜鬼,休得狂言!”文丑聞言大怒,舉矛便刺。

“咣~”

典韋雙戟一架,將文丑的長矛盪開,猙獰的臉上泛起森然的殺機,看着文丑破口罵道:“就你這兜襠褲一般的長相,何來自信言我醜!死!”

雙戟往下一按,文丑連忙架住,巨大的力道叫文丑雙臂發麻,坐下的戰馬更是慘嘶一聲,直接跪倒!

“你這馬兒倒是比你更識時務,你這武藝不行,腦袋也不太好使,要來何用,我幫你摘掉如何!?”說話間,一支鐵戟順着矛杆一滑,文丑握矛的十指齊斷,再難拿捏得住,典韋直接扔了雙戟一按馬背從馬背上跳下來,一巴掌拍在想要起來的馬兒腦袋上,直接把馬拍翻。

文丑也是倒黴,戮戰大半天,力氣失了大半,眼見敗局已現,想要來個擒賊先擒王,將陳默拿下扭轉敗局,誰知陳默身邊竟有這麼一位猛將,若是平常,還能跟典韋鬥一鬥,但現在,他光憑一股餘勇,哪是典韋對手,被典韋三合便打落馬下。

“你個嘴賤的蠢貨,今日便叫你知道怎樣說話!”一把將疼的滿頭大汗卻不肯慘叫一聲的文丑從馬背上拖下來,一腳踩在對方腦袋上,在後來的馬超驚愕的目光中,文丑的腦袋就這般被典韋生生踩碎……

第五十二章 打仗了第二十七章 春暖閣第七十五章 去留第十八章 進城第四百六十八章 落幕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途第二百二十三章 辯朝堂公卿吐血,聞噩耗陳默離京第一百一十四章 年關瑣事第一百零一章 得失第六十五章 滅門第一百七十八章 顏良敗北第五十六章 連環計(中)第五十九章 誘餌第四百九十八章 結束與開始第三百一十三章 柳城破第八章 煉獄第四百一十章 如何封賞第二百六十八章 糧草問題第一百五十三章 心生退意第十三章 獵虎第五十六章 連環計(中)第二百五十四章 高順的請求第五十四章 風雲再起第一百零七章 出征之前第一百七十八章 顏良敗北第一百八十六章 變數第二百四十六章 弱點第三百六十二章 陷陣營出擊第二百二十九章 內患伊始第一章 旅途第二十二章 蒲桃第八十三章 張濟奪權第七十六章 太史慈第四十一章 無奈第三十九章 胡地第三百二十四章 劉備訪賢第三十九章 追殺第二百三十九章 老將折腰,伯道兵臨第三百七十三章 明主的條件第八十五章 隔河相對第二百六十九章 馬兒囂張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手第一百五十五章 匯合第一百四十二章 馬超戰子義第三百一十一章 會師第三百零三章 忠魂難安第九十七章 來客第四百六十四章 當陽第一百九十三章 謀天子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七十二章 曹操求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信第一百二十三章 呂布的煩惱第三百一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三十六章 西園第一百零四章 偶遇,閒聊第三百章 孤城難守第二十八章 楊奉歸降第三百零八章 退兵的條件第一百七十三章 共謀袁紹第九十六章 備戰第一百七十六章 蔣奇再敗第一百三十八章 袁術的憤怒第六十三章 困難第一百章 兄弟反目第二百三十章 下地牢陳默問計,故友聚許攸獻圖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祥之兆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勝第一百五十二章 諸侯進兵第二百八十六章 禰衡遊諸郡第三百五十八章 洛陽夜第九十三章 弱點第五十九章 誘餌第一百零三章 落幕第七十三章 欺負小朋友第九十二章 無奈第九十章 夜亂長安城第三百五十三章 見面第七十一章 閒事第三百二十章 回朝第二十八章 墾荒第一百三十四章 呂布治郡第三百五十五章 何苦來哉第四百二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四百六十章 八門金鎖陣第八十章 女人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戰開啓第十一章 言語第二十一章 疑兵第三百九十一章 劉備退兵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降第七十七章 陳登第一百四十六章 生疑第四百四十九章 江東之憂第四百一十七章 議策第十七章 路遇第二百八十五章 何爲新政第五十八章 一計亂長安第三百一十二章 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