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預測

相比於關中日漸穩定開始恢復民生而言,千辛萬苦帶着天子逃回許昌的曹操最近有些火大。

董承、劉範、伏完等一衆朝臣最終還是選擇前來投奔天子,不只是因爲大義,更重要的是鄭贇等人的事情讓不少人感覺腦袋上彷彿隨時懸着一把寶劍一般,如芒在背,終日戰戰兢兢,就擔心哪天自己招惹了陳默,引來滅門之禍,而且還沒什麼好名聲,看看被陳默收拾的那些人便知道了,如今哪怕已經死了,依舊被人唾棄,留下來的家人很多時候都不敢見人。

大批朝臣逃離長安,前來投奔,原本該是好事。

但一來,像皇甫嵩、趙溫、鍾繇這樣能夠出任三公,幫曹操在名望上鎮場子的人物不多,數來數去,也只有朱儁、劉艾,二來,官員雖然來了不少,但官職曹操沒法隨便封,陳默那邊,三公九卿都是滿編的,而且陳默在選人方面,每一個都是選的德高望重之人,不說三公沒法罷免重新選人,就算是九卿,如太常楊彪,那也不好罷免,這其中不少還算是曹操的長輩。

這就相當麻煩了。

而趕來投奔的這些人,伏完是國丈,天子的岳父,得好生安置,董承的女兒也是貴人,皇親國戚,劉艾是漢室宗親,劉範、馬宇、馬日磾、種邵這些人,能找到的官職,得優先考慮這些人,最後鬧了半天,曹操重組起來的朝廷,三公九卿缺失,倒是多了一堆雜號將軍,原本曹操是準備自領大將軍的,但袁紹直接有動兵的跡象,曹操此時可不敢與袁紹開戰,只得將大將軍之位拱手讓與袁紹,自己繼續擔任兗州牧兼光祿勳。

嗯,陳默的官,朝廷這邊是絕對不會承認的,曹操有些暗罵陳默奸猾,若是陳默自領個三公之位,再將部下將士大肆分封到九卿之位,曹操倒沒有太多顧慮,直接就都給罷免了,自己這邊重新任命便是,但陳默何等精明,怎會讓曹操如願?

“主公無需爲此而憂。”戲志才輕咳兩聲,對着曹操笑道:“如今天子在手,那陳默雖然掣肘頗多,但同樣,主公也可以天子名義對關中那些大臣下詔。”

曹操想想也是,陳默那邊的朝中大臣,多是漢室老臣,陳默這麼做,固然讓曹操這邊難得太多好處,但也給了曹操向陳默治下伸手的機會,就算不能對陳默造成什麼傷害,但噁心噁心陳默也不錯。

“如今,在下所擔憂者,倒不是這些。”戲志纔看着曹操道:“天子雖被迎回,然那陳默卻依舊維持着朝廷,顯然有重奪天子之意,主公治下,如今卻無險要可守,當以何處立都?”

至於天子的意見……並不重要,哪怕曹操對天子保持着足夠的尊重,但兗州之事,做主的還是曹操。

如果按照歷史,曹操將許縣作爲都城,但如今肯定不行,許縣距離成皋不過百里,那等於是把天子送到陳默嘴邊,告訴陳默你來拿吧?真把那裡作爲新都,恐怕可能直接引起一場戰爭。

“鄄城如何?”曹操看向戲志才詢問道,鄄城是曹操定下的州治,在濟陰這邊,距離成皋可是有着一段不短的距離,陳默便是想要奪回天子,也是鞭長莫及。

戲志才點頭笑道:“在下以爲正合適,也省了劉表多言。”

曹操入關中之前,可是跟劉表定過盟約的,只要奪回天子,就將天子安置在南陽,曹操與劉表共分南陽,同尊天子。

但曹操帶着天子好不容易穿過子午谷,一路喬裝成漢中客商從筑陽出來的時候,並未告知劉表,而是一路穿縣過郡,直接跑到武關一帶跟負責接應曹操的曹仁匯合,留下一座空營,連夜跑了,現在對曹操不滿的可不只是陳默,劉表同樣對曹操這種毀諾之舉憤怒。

定都之事,就此定下,天子雖然重要,但拿到手中後,就重要的不明顯了,陳默在設法削弱天子的影響力,袁紹拿了大將軍之位後,同樣也在明裡暗裡削弱天子的影響,這個時候,往北發展是肯定不行的,袁紹曹操打不過,西進也不現實,陳默將河洛一帶經營的鐵桶一般,而且有了上次的教訓,想要再從武關進入關中,可不會那般容易。

曹操現在急需向天下再度證明天子的影響力,也可以說,曹操準備幫天子立威,同時也該擴展自己的地盤了。

袁紹打不過,陳默碰不到,劉表太偏,如今曹操能夠選擇的,也只能是淮南袁術以及徐州陶謙了。

袁術暫時別動,以曹操對袁術的瞭解,這時候估計在想着怎麼報復自己呢,若自己對袁術出兵,恐怕袁術會立刻聯合陶謙來攻自己,但如果要對付陶謙的話,以袁術的脾性,可未必會出手幫陶謙,當然,如果能有個正當理由的話,就更好了。

對於徐州之地,曹操也眼饞了很久了,若能得之,自己就多了一處錢糧之地,而且也能除一後患,不再是四面皆敵的處境。

……

關中日漸穩定之後,陳母及蔡琰、雲思、娟兒等家眷被陳默迎入長安,安邑雖好,但陳默以後恐怕很少會在安邑久居了,眼看着年關將近,陳默自然也會思念家人,同來的還有蔡邕,長安有更多的存書供蔡邕查閱,陳默讓人將不少宮中藏書分門別類整理起來,送入太學院,供蔡邕查閱整理。

關中在陳默的治理下,日漸步上正軌,陳默也沒了開始那般忙碌,自家捲過來之後,陳默多數時間都在陪母親,陪妻子,逗兒子和狗,偶爾會教典滿和典韋一些學問。

“夫君,哪有這般帶孩子的?”這日,蔡琰看到陳默抱着小陳晉,卻在擡頭看天,手中本該是送往孩子嘴裡的湯匙,卻在小陳晉疑惑的目光中遞到了他腦袋上倒下,孩子當時就哇的一聲哭了,也罷出神看着天的陳默給驚醒。

蔡琰聽到哭聲跑出來,看着這一幕有些生氣的將孩子抱過來安撫。

看着兒子腦門兒上紅了一片,陳默也有些愧疚,訕笑不語,很快,那邊母親聽到這邊哭聲,也帶着黑子跑過來,跟着蔡琰一起將陳默責罵一番,趕出了小院。

陳默有些無奈的帶着典韋父子往府外跑。

“主公,快到用膳時候了。”典韋摸了摸肚子,好心的提醒道,陳默家裡的吃食可是昔日宮中給天子做飯的廚工來做的,那味道……不容易忘。

“去衙署吃狗肉吧。”陳默回頭看了一眼府門,猶豫了一下,還是沒回去,母親和妻子正在氣頭上,這件事自己理虧,還是等她們氣消了再回去不遲。

典韋父子聞言目光一亮,瘋狂點頭。

“老典。”陳默一邊走一邊看着天空道:“這關中今年似乎沒怎麼下雪啊。”

“是沒有。”典韋點點頭,長安沒下雪,他前些時日奉命去馮翊找華雄,好像華雄也說過類似的話,馮翊今年冬天也沒怎麼下雪。

“走吧。”陳默點點頭,沒再說什麼,帶着典韋父子,一路來到衙署,李儒、賈詡、徐庶正在衙署中準備吃東西,陳默讓人找鄭屠弄來一隻肉狗跟衆人分食。

“文優。”陳默看向李儒道:“你稍後去讓人看看,今年這關中各郡有未下雪,有多少?”

“不必查了。”李儒聞言嘆了口氣道:“扶風、馮翊、北地三郡今年除了少數縣城偶有細雪之外,幾乎未見大雪降臨,京兆更是未有點滴雪水落下。”

“明年怕是個旱年!”陳默皺眉道:“當早做打算。”

陳默記得自先帝時期開始,大漢就沒有過什麼好年景,但自己剛得關中,第二年就遇上旱年這可不是什麼好事,若有心人一次爲由想要抨擊自己在民間的聲望,這個很好入手。

“主公可有對策?”李儒點點頭,看向陳默道。

“能有何對策?提前做好賑災、安民準備,待解凍之後,召集人手挖掘水渠,灌溉農田,另外提前將太倉之糧運往各縣準備賑濟災民,免除四郡賦稅,能做的暫時也只有這些,具體還需看明年究竟會是怎樣乾旱?”陳默搖了搖頭,這又不是帶兵打仗,天災這種事情,只能儘可能減小損傷,終歸不是什麼好事,現在陳默只希望明年多少降上兩場雨,這樣自己的壓力會小很多。

神仙好像不管這事兒,也讓陳默沒了僥倖之心,只能按照自己的設想來做。

“主公心繫黎民,實乃萬民之福!”一旁的賈詡笑呵呵的捧了一句。

“我等身居此位,本就是做這個的,做好了,那是萬民之福,若做不好,那便是我心繫黎民也沒用。”陳默點點頭笑道:“明年之事,以賑災爲主,若我等預測錯誤自然最好,若預測正確,賑災爲首要之事,其他事情,皆可擱置。”

“主公放心,我等定會全力以赴!”衆人連忙領命道。

“吃肉!”

第八十章 女人第三十五章 夢境訓練營第三百二十二章 太學院第四百六十三章 憤怒第一百四十章 陰招第一百七十三章 共謀袁紹第八十四章 禍起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議事第九十三章 弱點第二十四章 搶糧第三十五章 論胡第五十二章 打仗了第十八章 進城第八十二章 反目第二百六十三章 仁道?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定第二十三章 分別第四百八十六章 冬雪第四百八十二章 孫權的決定第二十章 人命第一百一十七章 朝廷急招第三百四十九章 荊州易主第七十章 推薦第三百六十一章 收網第九十二章 無奈第九十三章 變心之始第四百七十三章 雨幕來客第三百二十二章 太學院第一百七十七章 高順戰顏良第四百七十二章 試探第一百零七章 出征之前第三百一十四章 烏丸內亂第三百六十一章 收網第四百三十一章 霸道第六十三章 說服第一百零五章 漸興第七十一章 閒事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征第三百九十五章 綢繆第三百九十二章 故里第三百八十七章 雙張鬥第四十四章 狠厲第四百九十六章 傳位第六十六章 夜下第七十四章 大事件第三百三十九章 陳默勸學第七十五章 去留第一百三十五章 夜戰第五十五章 連環計(上)第二十二章 蒲桃第七十一章 冷第二十五章 傷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時機已到第四百六十九章 風雲再起第二十七章 春暖閣第三百八十七章 雙張鬥第五十二章 冷暖第三十五章 論胡第三十八章 深入第十五章 變味第三百八十三章 風起青萍第四百六十三章 憤怒第四百五十四章 轉攻第四十四章 狠厲第一百零一章 得失第二百二十四章 言利害三公登門,查局勢陳默退讓第十六章 鄉情第三百零四章 出兵第一百七十三章 共謀袁紹第一百六十二章 病倒第三百三十九章 陳默勸學第四百六十一章 舌辯第六十八章 升官第二十六章 不同第十一章 蒼天已死第四百四十四章 瑜亮第三十二章 清平能吏,亂世英雄第二百三十二章 議東征第二百三十五章 逢絕境許攸遊說第二十二章 再敗第五十七章 世情第四十二章 噩耗第二百九十一章 佈局天下第四百二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二章 授業第三百九十一章 劉備退兵第三百一十二章 時機第九章 甩鍋第二百五十八章 無膽大將第七十四章 逆轉開始第二十九章 又一條潛龍第二百九十八章 劉毅第四章 虛實第四十二章 消息第一百二十一章 薦師第一百四十二章 馬超戰子義第一百五十二章 西涼第一猛將之爭第四百九十五章 決定第四百七十二章 試探第九十九章 再度反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