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曉之以理

徐晃開始帶着人馬發起衝鋒,坐於中軍車架上的陳默緩緩地站起身來,看着戰場上,開始朝着這邊衝殺而來的敵軍,有些驚訝,畢竟仗打到這個時候他已鎖定了勝局,這個時候敵軍竟然還有士氣反衝鋒,這讓陳默有些詫異。

但見人羣中,一將手持一把戰斧,來去如風,馬前無一合之敵,而且也並非真的蠻衝,指東打西,雖然身邊跟隨的人越來越少,但卻是的確在極快的向陳默這邊突進。

擒賊先擒王,這是一直以來,陳默破敵最喜歡用的招式,如今被人用這招來對付,讓他頗有些微妙之感。

“那用斧之將,便是徐晃?”陳默站在車架上,看着帶着人馬左衝右突的徐晃,微笑着向左右將領詢問道。

“回主公,正是徐晃。”兩名將領點點頭,也有些驚歎徐晃的本事。

“弓箭準備!”一名將領擡了擡手,示意弓箭準備,此刻的徐晃已經是強弩之末,一波箭雨,這些人就都沒了。

“慢!”陳默擺了擺手,站在車轅上笑道:“此人,我要活的!”

這等有勇有謀的大將實屬罕見,陳默可不願他折在這裡,當下看向典韋道:“可能生擒?”

“主公放心,末將去去就來!”典韋也不多話,拎起一雙鐵戟,雙腿一夾馬腹道:“都給我閃開!”

徐晃雖然驍勇,但身邊的將士可沒他那般厲害,也沒有爲楊平送死的決心,眼看周圍人越來越少,不少人直接選擇了跪地請降。

跟在徐晃身邊的,只剩下十餘人,顯然已經不足以衝到陳默面前了。

四周將士被徐晃殺的有些膽寒,陳默又不準放箭,當典韋策馬趕來時,四周的將士自覺退開。

典韋扭了扭脖子,看着徐晃咧嘴到:“好本事,快來與我一戰。”

徐晃坐在馬背上,回頭看了一眼自家軍營方向,卻見軍營方向已經起火,顯然陳默的佈置不止是戰場上這麼點,苦笑一聲,將手中的大斧往地上一扔,從馬背上跳下來。

典韋瞪眼道:“你這是何意?”

徐晃嘆息道:“我已爲楊將軍盡忠,但我不想死。”

“你這樣……”典韋一身氣勢已經攀到最高,看着徐晃猶豫了一下道:“要不你我先戰上幾個回合你再降如何?”

徐晃疑惑的看了典韋一眼,自己好像沒說要降吧?

搖了搖頭:“在下已經力盡!”

典韋嘆了口氣,吧鐵戟往馬背上一掛,索然無味道:“把他綁了,帶去見主公。”

“喏!”自有將士上前,將徐晃綁起來,在典韋的帶領下將徐晃帶到陳默車架前。

陳默已經開始指揮人馬收拾戰場,見到徐晃被綁來,微笑着跳下車架幫徐晃解開繩索道:“公明將軍,這算你我第一次見面。”

“敗軍之將爾。”徐晃晃動了一下手臂,看着近在咫尺的陳默,有那麼一瞬間,想要動手,卻又安奈住了,看着陳默道:“使君離我如此之近,不怕我動手?”

陳默揮了揮手,示意典韋別動,微笑道:“楊平那般對將軍,將軍都願意爲他斷後,默相信,公明將軍至少不會在這個時候動手。”

爲了避免看不到真實氣運變化,陳默一般行軍在外,是不會將傳國玉璽帶在身邊的。

徐晃聞言沉默不語,陳默也不再多言,安排崔耿、成方留下來清理戰場,自帶徐晃回營。

“主公,末將無能,讓那楊平帶着殘軍跑了!”回到營中時,鮑庚也帶着騎兵趕回來,對着陳默躬身一禮道。

“跑就跑了,此人本事一般,卻心比天高,殺與不殺,都無關大局。”陳默搖頭笑道:“你去探查那楊奉動向,讓崔耿、成方二人前來見我!”

“喏!”鮑庚答應一聲,躬身告退。

陳默則是將目光看向徐晃,微笑道:“徐將軍放棄抵抗,卻又沒說投降,這是何意?”

徐晃有些複雜的看着陳默。

“拼死斷後,算是全了與楊奉君臣之義!”陳默站起來思索道:“不想死這點可以理解,一般人都不願死,何況徐將軍有勇有謀,一身才華未曾施展,最重要的是,所託非人,楊奉我雖沒見過,但從這一仗,也大概能明白其爲人,將軍不願爲他效死再正常不過,但卻不肯降我,無非是兩個原因,或是看不上我,覺得陳默不配讓徐將軍效忠,另有就是心有不服了。”

看着徐晃的表情,陳默笑道:“默雖不才,不過自問比楊奉應該也能勉強算個明主吧?”

“主公,哪有自己叫自己明主的?”典韋咧了咧嘴,見四下無人,低聲道,這明主都是別人叫的,哪有自己不要臉的說自己是明主的?

陳默、徐晃:“……”

“咳~”陳默選擇了無視,輕咳一聲,看向徐晃道:“算起來,將軍統軍、謀略都不差,卻連連被我以烏合之衆戰敗,今日之勝,也是借楊平之手擊敗,所以將軍心有不服,可對?”

“使君之才,末將頗爲佩服,只是末將這一仗……”徐晃猶豫了一下,終究沒將剩下的話說出來,這仗打的太窩囊,之前兩仗算是試探,結果被陳默趁機看準了楊平,借楊平之手把他壓下,方有今日大敗,這讓徐晃不免生出幾分對方勝之不武的感覺來。

“將軍覺得我勝之不武,但我卻覺得將軍這一仗敗的不冤。”陳默看向徐晃,微笑道:“如果單從戰場來看,的確,我沒有真正跟將軍對陣過一場,但將軍可曾想過,打仗究竟是爲何?”

“願聞其詳!”徐晃肅容道。

“若以大局來說,這戰爭不過是利益的延續,我要太原郡乃至幷州,所以當初楊縣之敗以後,只是將你們驅趕卻並未消滅,這固然有我不願過多犧牲將士之故,但同樣也是因爲你們來幷州對我利益更大,所以整個白波賊,楊奉也好,胡才、李樂、韓暹也罷,在這場大局中,不過是我吞併太原乃至整個幷州的棋子,從征討白波谷開始,你們的一舉一動,盡在我掌握之中。”陳默笑道。

徐晃沒說話,這跟自己這場敗仗似乎沒什麼關係。

“當然,這跟將軍此番敗仗似乎沒有太大關係,但若着眼於戰場,你我兩軍對壘,這戰爭不止是你我雙方率兵廝殺,後勤糧草、將領的能力、士氣、兵馬的戰力這些都是可以影響戰爭勝負的東西。”陳默微笑着看向徐晃道:“將軍可同意?”

徐晃點點頭,他是領兵行家,自然知道有時候這些戰場之外的東西甚至能夠決定戰場的勝負,最狠不過絕糧策。

“將軍想必也看出來了,我這次帶來的兵馬,多是從李樂、胡才處招降的降軍,不說本身士氣不旺,便是統屬之間也多有混亂,說難聽點,烏合之衆也不爲過。”陳默笑道:“將軍兵力雖不及我多,但卻都是楊奉麾下精銳,更能擺出混元一氣陣這等戰陣,平日裡訓練顯然不少,配合也頗爲默契,所以從一開始,將軍其實是佔優勢的,可對?”

徐晃再次點頭,其實從第一次交手試探之後,他已經有所懷疑,第二戰更堅定了他的想法,可惜陳默沒給他打第三戰的機會。

“兵法有云,能而示之不能,不能而示之以能,既然我硬仗定然非將軍對手,爲何要跟將軍硬碰,而打仗的目的是爲了贏,自然也要找准將軍的弱點再出手。”陳默看着徐晃笑道:“默看過將軍的軍陣,若正面交鋒,莫說這些雜兵,便是此番帶着我麾下精銳部衆,正面交手也未必能穩贏,而將軍雖然厲害,但身邊卻是爾虞我詐,我從這裡入手並無不妥,將軍輸的也並不冤,但若將軍一定要執迷與我未曾正面與將軍作戰而因此心生不滿,認爲我勝之不武,我也無話可說。”

“末將並無此意!”徐晃搖頭道。

“公明將軍,你有名將之資,奈何卻錯投楊奉,陳某雖然年少,但將軍看看我麾下,原本一羣烏合之衆,但今日交戰,恐怕已不遜色你麾下那些兵馬多少,此戰之敗,並非敗在將軍,而敗在楊奉、楊平二人身上,將軍義氣,願爲楊平斷後,這點,默十分欽佩,但將軍可曾想過,若這次將軍不是在楊奉麾下,而是在我麾下會如何?”

在陳默麾下?

徐晃思索了一下,的確,若是自己在陳默麾下的話,恐怕不會如現在一般憋屈,這點看看陳默手下那些將領便知道了。

“公明將軍,如今天下大亂,漢室衰頹,默雖年少,卻也有安邦定國之志,只是少有將軍這般人才相佐,默不欲害將軍性命,若將軍還覺得此戰默勝之不武而不願相投,那默也不強求將軍。”陳默一臉惋惜道。

“使君確是明主,末將也願效忠使君,只是……”徐晃猶豫了一下,對陳默躬身道:“楊奉與末將畢竟有恩,實不願沙場相見!”

陳默笑了,伸手扶起徐晃道:“將軍之義氣,我自會成全,只要將軍願意棄暗投明,我不但可讓將軍不參與此戰,更願意放那楊奉一命!”

“末將徐晃,願爲主公赴湯蹈火!”徐晃深吸一口氣,對着陳默下拜道,他本就沒想爲楊奉死扛到底,否則也不會扔下兵器束手就擒,楊奉的恩義他還了,最多不助陳默打楊奉,至於沒有直接投降,全是心中憋着一口氣,如今這口氣被陳默化了,自然也沒什麼好扭捏的。

“快快請起,快快請起!”陳默微笑着受了徐晃一拜之後,方纔將他扶起道:“能得公明將軍相助,實乃如虎添翼也,將軍且下去休息,待我破敵之後,再行安排。”

“喏!”

第四百三十七章 告老第三百二十八章 荊州變局第二百一十六章 方外異士第六十二章 王家第二百二十七章 亂冀州陳默落子,明天機公達茫然第二百四十章 藏鋒於內,出必見血第五十三章 潰敗之後第七章 瑣事第二百二十四章 言利害三公登門,查局勢陳默退讓第二百七十八章 一定要冷靜第四十五章 立威第八十一章 別離(本卷終)第一百五十一章 底線第五十五章 出路第三百二十七章 初次交鋒第二十五章 雨幕第四百零二章 雪恥第一百三十五章 陳默教子第十五章 歲月如梭第四百一十二章 進出第十四章 膽氣第四百九十七章 暮年第六十七章 機會第七十四章 逆轉開始第八十三章 張濟奪權第二百二十三章 辯朝堂公卿吐血,聞噩耗陳默離京第四百五十章 暗渡第二百九十章 論功行賞第二百三十二章 議東征第一百零四章 戰後那些事兒第四百零四章 動念第四十五章 遊戲第二百五十章 城破第四百四十八章 連弩第三百三十一章 奪權第一章 新的開始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州易主(中)第四百四十二章 初交手第四百一十八章 家事國事第二百零八章 天下太平第一百八十九章 決戰第一百三十章 徐州風雲第二百八十章 決戰第七十三章 欺負小朋友第四十六章 天子籌謀第二百三十四章 兄弟相殘,袁譚敗北第五十一章 將來的可能第六十九章 中原的消息第一百一十四章 新格局第三十七章 天子的籌謀第九章 甩鍋第三十章 大人物第三百零三章 忠魂難安第三百八十一章 意外的助力第二百七十九章 曹操退兵第六十五章 新下軍校尉第一百四十七章 換將第八十七章 洛陽亂第一百二十七章 反出第八十章 賤骨頭第一百七十二章 曹操求戰第二百一十一章 南陽第四十九章 暫安第二百三十四章 兄弟相殘,袁譚敗北第四百八十七章 歲月如梭第七十三章 榜樣第三十六章 眼力訓練第二十三章 童子郎的日常第三百九十五章 綢繆第三百七十八章 宗族第一百六十二章 病倒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三十章 徐州風雲第四百二十八章 再議封王第四百四十五章 荊襄防禦第一百四十七章 換將第四十九章 黑山軍第一百五十七章 落幕第四十七章 求存第五十二章 有喜第二十七章 困難第十四章 黃巾落幕第一百八十九章 決戰第三百九十八章 絕命伏殺第一百三十八章 袁術的憤怒第三百三十四章 勢壓天子第二百一十一章 南陽第三十章 氣運亂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匹夫之勇第三十六章 俘虜第五十八章 定計第四百五十五章 疑惑第六十七章 可悲之人第二十四章 斷後第四百八十九章 長安對問第八十六章 開戰第四百九十一章 稱帝,推演未來第四百四十三章 江東議戰第六十章 人心第五十四章 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