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奇貨

“恭喜宿主經歷特殊夢境一次,獲得《貿經》一部。”

陳默從夢境中醒來時,已是傍晚,夕陽的餘暉灑落在臉上,頗爲溫暖,腦海中出現的貿經乃是陳默在特殊夢境中所創,將貿易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如何經營,如何聚攏人脈,如何建立行業規則的,他的商業技能也藉此達到了專精級別。

當然,特殊夢境中的世界,商貿要比如今發達許多,商業說到底還是建立在物資富足之上,貨物能夠流通起來之上的,大漢也算不上貧乏,但以眼下河東爲例,民生方面也絕對算不上富足,想要讓商貿如夢境世界中那般發達是不可能的。

所以這部貿經與眼下的時代有些格格不入,想要運用起來,有許多地方都需要改變,不過最重要的是,商發展到如夢境中那個地步,是的確能夠威脅到皇權,威脅到官府的。

具體已經記不清了,但結合模糊的記憶來看,如果商不加以制約,到最後人人逐利,禮樂崩壞是完全有可能的,如此看來,先賢重農抑商也並非全無根據,如今世家大族也有商隊,但卻絕不會將商隊算作家族核心,看起來似有不公,卻也未必沒有道理。

但即便秦漢抑商,但從如今的商業來看,這段時間商業也是在進步的,糾其根本,便是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使得哪怕商爲人排斥,依舊有很多人加入進來。

這個格局,陳默不想改變,從貿經結合一些模糊的夢境記憶來看,商必須在官府的管控之下,官府能一言以絕商者生死,否則,若任由商不受控制的發展,那最終會變成怎樣將無法預測。

“主公醒了?”從後堂走出來時,滿寵還在處理文案,見到陳默,微笑道。

“嗯。”陳默點點頭,對滿寵來說,只是半天不見陳默,但在陳默的感覺中,好像已經很久沒有見到滿寵了,久到有些陌生。

片刻後,記憶一點點被找回來,陳默方纔道:“衙署之中,應該有各縣豪紳在各縣的商業以及主要營生。”

“如今河東最主要的貿易自然便是鹽事,除此之外,也會向匈奴人處交換戰馬,而後販賣於中原。”滿寵點點頭道。

鹽監的存在便是河東與各地貿易的主要物什,甚至兗州、豫州的鹽,如今也是自河東購買,從這一點上來看,河東在經濟上的優勢也是十分明顯的,當然,若無足夠的自保之力,也是取禍之所,這也是陳默在河東得手之後,迅速謀劃幷州乃至河內的原因。

至於戰馬販賣就簡單多了,大漢與北方胡人的關係,一直都是一邊打一邊拉,交易也從未斷絕過。

“除此之外呢?”陳默見滿寵沒有再說,疑惑道。

“主要便是這兩樣,其他方面較少,像絲綢、布匹以及瓷器等貿易,多半是向外地購得,河東並無太多產出。”滿寵搖了搖頭道。

至於更重要的糧食交易,如今這天下,糧食是硬通貨,沒有足夠的利益,沒人願意拿出來。

“這樣,你以河東太守名義向長安、冀州、兗州、豫州分別送一封書信,今年河內流民遍地,難維持生計,跟他們借些糧草。”陳默想了想道。

河東經濟要想恢復,首先得富足起來,若是自己慢慢經營,陳默估計少說也需三五年才能,但這世事多變,三五年之後天下會是個什麼樣子,真說不準,藉助外力來刺激河東以及周邊地區的經濟是最快也最有效的。

“跟他們說,短則三年,長則五載,必然雙倍奉還。”陳默想了想囑咐道。

滿寵點點頭,笑看向陳默道:“主公英明,寵這邊去辦。”

以如今天下的局勢,三五年後,如今這些州牧是否健在真不好說,若是沒了,那自然人死債消,若是還在,到時候雙倍奉還,既給陳默添了言出必踐的名聲,也算變相的多了個盟友,而且借了這些人糧草,如果數目較大的話,爲了避免沒處要債,也會在言論上保護陳默,無形中,等於讓陳默有了一個相對安穩的發展環境。

“典韋去了何處?”陳默突然覺得少了什麼,扭頭四顧看了看,卻沒看到典韋的影子,有些奇怪道。

“讓他去了臨汾送信。”滿寵目光看向陳默道。

陳默默然片刻後點頭道:“讓他有些事做也好。”

“時候不早,我便先回府中,後日宴請各族豪紳需要操辦一番。”陳默將幾卷關羽境內一些商事的竹簡抱上,對着滿寵招呼一聲,便回府去。

所以,今日之事來衙署睡了一覺?

看着陳默的背影,滿寵嚴肅的臉上多了幾分笑意,莫不是出來躲清靜的?

其實按照陳默如今定製的規矩,便是偶爾不來衙署,也不會有什麼問題,河東如今的規則已經在逐步完善,臧洪這些時日東奔西走,惹來了不少非議,爲的就是在臨走之前,幫陳默將最後一環給合上,眼下已經頗有成效,各衙署之間的運行頗爲流暢,這個時候陳默要做的是在大方向上的把控,衙署自然要來,也不必每日都來。

這家族一大,煩心事也就多了,哪家都一樣,滿寵也只是在心中好奇了一下,並未再去深究,畢竟陳默是主公,過多管主公的私事不是臣子該做的。

陳默自然不知道滿寵的心思,不過跑去衙署睡覺的確有些詭異,回到家中,先陪母親說說話,而後逗弄了一番黑子之後,陳默方纔開始安排僕役爲後天的宴請做準備。

陳默則來到書房,開始將貿經成書,商要抑,但眼下利用商來緩解河東內部的矛盾也是有必要的,這其中有個度不好把握,後天的宴席上,陳默準備拿這件事來跟衆人說一說,三年之內,股東商貿,衙署會放出一部分鹽的交易來鼓勵各大族去交易,但河東本地的鹽交易,卻必須由官府主持,不能由着他們坐地起價。

而且鹽的貿易,只能由河東豪族來經手,其他州郡的豪族或是豪商不予考慮,這也算是一些優惠,當然,相應的,這些家族得幫陳默探聽消息,購置戰馬以及一些衙署需要的物資,衙署會出資購買,但價格得合適,這算是雙贏的局面。

除此之外,眼下也不適合更多的人口投入到手工業發展中,眼下最重要的還是糧,河東郡九成的人口得投入到耕作之中,糞肥今年會進一步推廣,並向河東境內各家族進行免費贈予,也算是給他們的一些補償。

零零總總的東西,陳默寫了六個竹簡才寫完,這些只是大致的意向,接下來還有更詳細的補充,他準備明日再寫。

娟兒剛剛破身,陳默也不想她身子出問題,讓她去陪母親之後,陳默纔回房歇息。

……

次日一早,衛府。

“家主,這是明日去陳府準備的賀禮清單,請家主過目。”老管事將一份竹簡遞給衛覬,躬身道。

“都有何物?”衛覬一邊舞劍,一邊隨口問道。

“按照家主吩咐,不必太過貴重,是以選了十壇汾河清酒,玉佩一對,軟絲袍一件。”管事躬身道:“是否有些……”

“剛剛好。”衛覬沒有停下,只是微笑道:“禮太厚,這位少年使君可不敢收,若是太薄,又有些輕慢,這些既表了心意,又不會讓他難以接受。”

昨日陳府就派人送來了大批財物,跟衛家送去的糧食價值上相差不多,衛覬自然明白這是何意,陳默不願在這種事上佔衛家的便宜,但相應的,衛家也不能開讓陳默爲難的口。

“記住,如今陳家已經在河東立足,衛家子弟需得守法,否則若真落到這位少年使君手上,宗族可不好出面。”衛覬笑道。

“家主,您是否對這少年太守太過……”老管事皺眉道,衛家一直以來都是河東的話事人,雖然族中卻有些子弟不太像話,但也輪不到外人來管,如今陳默一來,感覺上衛家的勢力大不如前了。

“太過畏懼?”衛覬緩緩收劍,長出了一口氣,接過管事遞來的絲巾一邊擦汗一邊笑道:“這位使君年少有才,更有手腕,有銳意進取之意,而且行事有度,若說畏懼,那是不至於,但若真的與他對着幹,衛家作爲河東大族,到時候也是這位使君第一個打壓的,不管最後結果如何,都是輸了,我衛家要想成爲大族,便必須知進退,就像現在,這位少年使君不是也對我衛家頗爲有禮麼?”

“家主說的倒也是,只是自他入河東以來,我衛家折損不少。”老管事嘆了口氣道,這不是態度的問題,而是到現在爲止,衛家一直在折損。

“可知奇貨可居否?”衛覬笑問道。

“他?”老管事皺眉,衛家這些年都是以商爲主,奇貨可居自然知道。

“莫要小覷,如今只需保持對這位使君的尊重,眼下河東局勢雖然暫安,但有些問題很難處理,是不是奇貨,就看他如何應對了,不管如何,衛家都不會有損。”衛覬微笑道。

第七十章 推薦第一百一十一章 劉備入兗州第一百二十一章 薦師第二百三十八章 首勝第五十章 情苦第三十六章 西園第十九章 大郎得名第二百三十五章 逢絕境許攸遊說第五章 出遊第一百零五章 初見第一百七十八章 顏良敗北第七十一章 家族第二十五章 雨幕第四十七章 求存第八十八章 內亂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勝第三百三十八章 劍走偏鋒第三十二章 巧計擒敵第三百九十四章 陽謀第二百九十八章 劉毅第二百二十六章 連弩第一百一十三章 張飛兵敗第七十九章 洛陽夜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鼓作氣第四百七十章 江東論戰第八十章 女人第七十五章 劉宏託孤第四百零二章 雪恥第一百四十五章 跳樑小醜第四百二十六章 端倪第三百六十七章 請君移駕第三百零九章 再敗第三百六十二章 陷陣營出擊第四十七章 意外相遇第二百一十七章 生變故陳曹起兵,壽數盡本初託孤第六十二章 王家第四章 新朋友第六十三章 困難第二百三十三章 識破第三百一十九章 不強迫第三百三十一章 奪權第二十四章 斷後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降第三十一章 月旦評第八十五章 蹇碩遺命第六章 屠莊第三百二十二章 太學院第二十四章 氣運妙用第四百八十六章 冬雪第二百九十九章 父子第五十四章 立威第三百一十三章 柳城破第十五章 變味第一百一十二章 曹劉之爭第二十二章 都城風貌第二百三十二章 議東征第七十五章 劉宏託孤第三百五十九章 殺戮起第四百四十四章 瑜亮第五十三章 潰敗之後第三十三章 驚天秘聞第三十章 氣運亂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曹劉之爭第六章 勾心第三百二十七章 初次交鋒第三百七十二章 只降朝廷第四百六十一章 舌辯第二百七十三章 疑兵第二百三十七章 張郃武義初交鋒第二十九章 再見鄭屠第十四章 黃巾落幕第二章 人盡其用四百五十九章 破樊城江東退兵第四十五章 世道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雄第一百四十四章 匹夫之勇第四百七十一章 夏口破,江東驚第三十三章 驚天秘聞第六十七章 州牧第一百二十二章 師徒重逢第五十九章 生亂第一百六十章 遷都第五十三章 荀爽第三百一十九章 不強迫第二百六十二章 弱者的無奈第五十三章 心繫黎民第六章 屠莊第一百七十六章 蔣奇再敗第三百七十五章 仲達來投第三百零一章 大雪第三十二章 暗手第五十七章 世情第七章 太史慈第五十五章 出路第六十二章 王家第三百六十九章 曹操欲退兵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州易主(中)第四百八十九章 長安對問第一百三十四章 伊闕關下第三十九章 追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