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忠良可存否

回到孟津時,已是傍晚,河水沒有再漲,看來上游的疏導做的不錯,但就算如此,以現在的水勢,要過河還是有些勉強。

陳默站在渡口,觀察着水勢,眉頭微皺。

“主公,您找我們?”韓凱和白驃來到陳默身後,躬身道。

“嗯。”陳默點點頭道:“孟津已無需再守,除了匈奴兵之外,你二人率領其他人馬,待河水平緩之後,立刻渡河,佔據箕關,此處於我軍頗爲重要,不得有誤!”

箕關依靠王屋山而建,乃河內和河東之間的要衝之地,王匡已死,但河內如今是怎樣的情況,剛剛跟諸侯建立了關係,陳默不想立刻打破,但河內他日肯定是要佔領的,佔據箕關,便佔據了攻入河內的主動權,此地對陳默來說十分重要。

“去準備吧,孟津於我軍已無用,但需留下一支人馬準備接應,等洛陽事了,我會去從此退往河內,在箕關與你們匯合。”陳默拍了拍兩人的肩膀笑道。

“末將領命!”兩人躬身一禮,各自前去整合兵馬。

“主公,董卓都要走了,我們爲何還要留下?”典韋疑惑的看向陳默:“不如趁早渡河,說不定能趁勢攻下河內。”

“王匡雖死,但不代表河內無主,貿然拿下,光是應付諸侯討伐便會叫我們精疲力盡,最好能名正言順!”陳默搖了搖頭:“若實在不行,便從河內弄一些人口,以後再說。”

眼下所有的一切,都是圍繞幷州、長安來走,佔據河內或許能多個十多萬人口,但同樣也會成爲諸侯進攻自己的切入點,若是因此讓自己陷入戰爭的泥潭,倒不如暫時放棄河內,先將幷州拿下,再謀劃關中,若能得關中之地,到時候返回來再拿河內,就輕而易舉了。

“太麻煩。”典韋搖了搖頭,不太懂這其中的區別。

“所以才讓你多看看書。”陳默沒好氣的瞪了他一眼道。

“主公,我們下一步該做什麼?”典韋連忙轉移話題,讀書是不可能讀書的,要讀也是以後讓自己兒子去讀。

“聯絡諸侯,徐榮應該也就這兩日要退了。”陳默笑道,反正董卓要走了,正好將洛陽給諸侯,再得一個人情。

徐榮確實接到了撤軍的命令,不過在大伾山埋伏几日,若諸侯追擊,則趁勢伏擊諸侯,若沒有,則迅速退往函谷關。

陳默會從旁策應?

徐榮看着董卓送來的書信,又看了看關外,嘆了口氣,選擇了接受命令。

其實諸侯此刻正是虛弱,若是有足夠的兵力,此刻殺出去,諸侯聯軍恐怕不堪一擊,但洛陽的兵馬,大半調往關中,剩下的分守在伊闕關一帶,實在沒有多餘的兵力進取,也只能選擇放棄。

“周勇!”徐榮看了看身邊,他身邊將領不少,但有單獨作戰能力的卻不多,周勇勉強算一個。

“末將在!”周勇出列,躬身道。

“你帶七千兵馬先行撤往洛陽,確定太師離開之後,再退往函谷關!”徐榮沉聲說道。

“將軍,這……”周勇聞言一驚,看向徐榮道:“七千兵馬一撤,這成皋便沒有多少兵力了。”

成皋加上後來周勇帶來的八百人馬,拋開這段時間守城折損,連一萬都不到,現在直接調走七千人,成皋兵馬連三千都沒有,如何抵擋關外那十多萬聯軍?

“太師有令,棄守成皋,你帶輜重先行,我率軍伏於此處,若有賊軍追擊,我便先敗他一陣,然後再撤!”徐榮看着周勇笑道:“不必擔心。”

“喏!”周勇得知都要撤軍之後,方纔鬆了口氣,對着徐榮一禮,躬身告退。

……

滎陽大營,在得知多數士兵只是染了風寒之後,諸侯才鬆了口氣,雖然這東西也能致命,但至少沒有瘟疫恐怖。

曹操拿着餘昇送來的書信,皺眉看着袁紹道:“盟主,此乃大好良機,興復漢室,只需誅殺董賊,便可趁勢攻入關中,迎回天子,爲何盟主此時猶豫?”

只要派一支人馬,無需太多,只要數千人從孟津殺入,直撲洛陽,便能令徐榮、董卓進退失據,成皋、伊闕關將再無意義,而後大軍趁勢攻入成皋,剿滅董卓,重定天下便在此時,但這個時候,不止袁紹遲疑,公孫瓚、陶謙、橋瑁、劉岱這些人也都選擇了無視。

“沒有孟德想的這般簡單!”袁紹搖了搖頭道:“若陳默使詐,並非真心,豈非壞了將士性命?”

“袁公!”臧洪皺了皺眉,看向袁紹道:“洪願以性命擔保,陳默往日雖有過,但絕非這等無信小人!”

袁紹連忙道:“子源誤會,只是此事事關重大,不可操之過急……再議!再議!”

“報!”便在此時,一名小校進來,對着袁紹道:“啓稟盟主,餘昇在帳外求見。”

“告訴他,他帶來的信我等已經看過。”袁紹有些不耐煩的揮了揮手,填什麼亂?

“盟主,餘昇說右將軍陳默又有新消息傳來,事關我軍勝敗。”那小校道。

“讓他進來吧。”曹操對着那小校揮手道。

小校有些遲疑的看向袁紹。

“便依孟德之言!”袁紹嘆了口氣,讓小校將餘昇帶進來。

不一會兒,餘昇在小校的帶領下進來,對着袁紹一禮道:“末將餘昇,見過盟主!”

“又有何消息?”袁紹詢問道。

“我主送來的竹簡,董卓已經退往函谷關,成皋守軍不日便要車鷗,我主已經率部前去攔截,請盟主儘快發兵,攻佔成皋,與我主夾擊!”餘昇躬身道。

“陳默向來機智,此番怎的如此莽撞!?”袁紹聞言大驚,皺眉道:“快,派人去成皋打探,那徐榮是否已經退兵!”

臧洪連忙命張超麾下大將楊茂率部前去打探,不過半日之後,楊茂回來,對着衆人道:“盟主,成皋大軍卻已退走,我部已然佔據成皋,懇請盟主儘快出兵!”

“退下,此處何時輪到你說話?”袁紹皺了皺眉,瞪了楊茂一眼,添什麼亂?

楊茂便是陳默同鄉,當年曾與陳默一起陷落黃巾,後來陳默與臧洪、張超取得聯絡,最終不但脫困,楊茂還去了蔡氏,並跟隨了張超,後來張超因功升遷爲廣陵太守,楊茂也因討賊有功,加上臧洪賞識,如今在張超麾下做了領兵將領。

雖說已有數年未見,但對陳默,楊茂依舊十分關心,此刻得知陳默可能身陷危機,如何不急。

“楊茂,退下!”張超看楊茂還想說話,連忙呵斥道。

楊茂面色漲紅,被臧洪拉了一把,臧洪微笑道:“此人乃默兒同鄉,心憂默兒安危,是以急了些,袁公,此時正是大好時機,當儘快做絕斷,否則這等時機,可一不可再!”

袁紹嘆了口氣道:“只是如今三軍將士受風寒影響,並無戰力,恐怕能否追上董卓都未可知,陳默安危固然重要,但……”

“我去追吧!”曹操有些失望,到了這個時候,還畏首畏尾,需知良機稍縱即逝,不能再等了。

“孟德,便是董卓撤退,必有斷後之兵,恐怕追之不及!”袁紹身邊,陶謙勸道。

“那也得追!”曹操看向衆人道:“諸公可有人願與操同往?”

“末將願往!”楊茂當即道。

曹操點點頭,又看向衆人,卻見諸侯一個個避開他的視線。

臧洪道:“我與孟德同去,孟高,借我些兵馬!”

面對好友這麼直接討兵,張超也只能苦笑答應下來,撥了兩千人馬於臧洪,當下臧洪帶着楊茂,跟曹操一起出兵,直撲成皋。

……

北邙山。

看着陳默往自己身上又是抹血,又是打滾沾土,典韋有些排斥這樣的行爲,卻又擰不過陳默,只能跟着陳默一起,把收集來的鮮血往臉上抹,一邊抱怨道:“主公,成皋兵馬大半已去,我等現在殺出便是,何必多此一舉?在這裡等有何意義?”

“我想看看,這大漢還有多少忠臣!”陳默揉了揉臉,將自己的那些木箭盡數毀掉,這些東西,終究還是沒有派上用場,將一枚枚利箭綁上細繩,一根根放進箭囊之中:“雖然……已經決定不再走這條路,但……心中終究有些遺憾,我想讓人羞辱我!”

“這朝代更迭,本就是常事,要我說,大漢也該亡了,你看看那幫子貪官污吏,將天下變成了什麼模樣?”典韋對此倒是不怎麼在意。

陳默這番作爲,在他看來有些多此一舉。

“那我想借此去邀功,你覺得如何?”陳默好笑的看向典韋道。

“這纔是嗎,我就說沒好處的事情,主公是不會做的。”典韋咧嘴笑道。

“我給你寫的千字文,背會了麼?下個月我得考驗。”陳默微笑着詢問道。

“呃……主公,你這是不是公報私仇?”典韋瞪圓了眼睛看着陳默。

“我這是爲你好,能將那千字識得,以後出去,至少沒人會欺你不識字。”陳默微笑道。

典韋突然恨不得給自己兩個嘴巴,多什麼話啊……

第五十二章 打仗了第二百六十九章 馬兒囂張第一百四十二章 馬超戰子義第五十二章 有喜第五十四章 立威第二十九章 再見鄭屠第一百五十二章 諸侯進兵第六十五章 我困欲眠第一百三十七章 兩難第七十二章 晚輩第九十四章 遊說第五十四章 風雲再起第四百九十四章 幽居第十八章 進城第二百四十章 藏鋒於內,出必見血第一百零六章 要兵第二百零七章 朝議第一百七十七章 高順戰顏良第三十章 氣運亂了第十三章 奇貨第二百六十九章 馬兒囂張第五十八章 定計第二百六十八章 糧草問題第一百六十六章 過猶不及第四十二章 噩耗第一百二十一章 薦師第四百八十四章 真亂第二百六十一章 震驚莫名第一百六十章 遷都第二百一十八章 謀合縱曹操陳兵第十三章 奇貨第一百八十六章 變數第四百零四章 動念第一百二十二章 攔路第六十二章 違背理念第五十五章 首戰第一百零四章 偶遇,閒聊第四百零七章 梟雄末路第四百八十五章 天下歸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猛虎兵敗第五十六章 人性第四百六十章 八門金鎖陣第一章 糞郎第五十二章 打仗了第五十章 情苦第三十一章 月旦評第五十三章 心繫黎民第四百三十九章 多事之年第二百七十五章 目的第十章 黑子第一百四十章 陰招第一百零九章 後知後覺第一百四十八章 社稷重器第一百四十八章 決勝第四十章 衝突第一百零三章 落幕第一百二十一章 薦師第二百二十八章 反目第三百零三章 忠魂難安第四百八十七章 歲月如梭第八十四章 禍起第五章 出遊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祥之兆第四百七十五章 蜀中定局第一百一十八章 再回洛陽第九十一章 激戰第二百五十四章 高順的請求第一百五十六章 賜字第二百四十章 藏鋒於內,出必見血第二百五十四章 高順的請求第四百五十三章 戰樊城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勝第四百一十章 如何封賞第二百八十四章 審配論道第七十六章 入城第二百六十章 難以接受的結局第三百七十七章 排斥第二百一十三章 孫郎受挫第一百二十三章 呂布的煩惱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辭第二百三十章 下地牢陳默問計,故友聚許攸獻圖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崩第四百二十二章 夜宴第三百三十八章 劍走偏鋒第四百八十七章 歲月如梭第六十六章 長安破第四百八十六章 冬雪第一百二十三章 呂布的煩惱第一百三十九章 不同第九十章 董卓得遺詔第三百一十三章 柳城破第一百四十二章 各逞機謀第三百零五章 不收降第三十八章 宮中來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匹夫之勇第一百八十三章 利令智昏第四百七十九章 強攻建業第三百四十章 少犯錯第七十七章 新環境第二百九十章 論功行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