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都城風貌

禹劃九州,河洛屬古豫州之地,洛陽便是夏朝立國之地,後商湯建都西豪,西豪便是洛陽當時的名稱,再往後西周代殷,爲更好的控制東部地區開始在此營建國都成周,周公在洛水北岸興建了王城和成周城,史稱“初遷宅於成周”。

秦莊襄王元年,秦在洛陽置三川郡,郡治便是成周,再往後,便是高祖在此建都,至今已有三百九十年之久。

歷史賦予了這座城池非同尋常的意義,但同樣也給了它無數的劫難,每一次王朝更替,洛陽的戰火從未停歇,卻又在無數次戰火中重生,這是一座偉大的城池。

陳默在告別曹操之後,並未急着去找尋臧洪留給他的宅院,只是帶着大郎、娟兒還有護衛走在這座城池的街道之上,感受着這座古老城池的氣息,街上的行人似乎與當利也並無不同,但卻有一種當利百姓所沒有的東西在裡面,或許是作爲都城子民的驕傲與自信,也或許是那種與這座城池一般不屈的精神。

只可惜……

陳默預感這天下將有大變,但如何變,身在局中,實難看清,只是不知大變之中,這座偉大而又悲慘的城池,是否能夠在這次戰火中存活下來?

“公子,天色已暗,家主吩咐過,來了洛陽要公子去拜訪幾位長者,還需要做些準備。”娟兒雖然不想打擾公子的興致,但眼看着天色要暗下來了,陳默卻還不緊不慢的在街頭散步,忍不住提醒道。

“你呀,性子太急。”陳默收回了神思,扭頭看了看娟兒,伸手揉了揉她的腦袋,將她髮髻弄亂才罷休:“走吧。”

娟兒抱着自己的腦袋,在陳默看不見的方向不滿的嘟了嘟嘴。

老師在洛陽的宅子並不在主街之上,崇文街,也算士人的居所,不過偏向外圍,有儀門,但相比於一路所見,不說寒磣,卻也着實算不上多好。

陳默對於吃住並不是太看重,眼前的院子不算大,院裡有臧家在洛陽的家僕打理,他們十多人住進去也不嫌擁擠。

“少公子,家主已經派人送來了書信,以後這座宅院就是少公子在洛陽的居所了,若有何需要,少公子可吩咐在下去辦。”年過五旬的管事殷勤的將陳默接入了正廳,幫陳默介紹着府中的事物。

“阿翁便與我說說在這洛陽需注意什麼?”陳默跪坐在主位之上,翻看着臧洪的書籍,這裡是當年臧洪在洛陽爲郎時的居所,有不少臧洪留下來的書簡。

“其實也無甚大事,這洛陽城不比他處,沒有太多的煩心事,公子只需注意,這洛陽北宮與南宮相隔一條主街,乃是御道,許多時候是不讓過的,除此之外,洛陽城裡,貴人頗多,儘量避免衝突。”老者躬身道。

“這個自然。”陳默聞言笑了,規矩他還是懂的,就像在當利,外地人來了立足,也需先弄清楚當利的豪紳士人,免得招惹麻煩,洛陽想來也差不多,不過這這類人多了一些。

“另外我臧家於洛陽有幾處商鋪爲營生,家主吩咐,公子若是需要,這些商鋪可交由公子處理。”管事躬身道。

“這便不必了!”陳默搖了搖頭,能有一處落腳之地,已是得了老師的大恩惠,再去佔老師在此的財物,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這些將士隨我一路舟車勞頓,勞煩阿翁幫他們備些酒食,還有住處,讓他們好好休息。”陳默指了指隨他一路的這些將士,微笑道。

“已經備好了酒食,公子是否現在用膳?”管事微笑道。

“這個不急,帶我去看看老師的書房。”陳默搖了搖頭,他現在並不是太餓,他想看看老師當年讀書的地方。

“喏!”管事答應一聲,安排人帶那些護衛前去吃飯、休息,自己則帶着陳默三人往書房的方向走去。

“因爲當初家主帶走了不少竹箋,如今剩下的這些已是不多,這裡擺放的,大多是沒有刻字的竹箋。”老管事帶着陳默來到書架前,指着最上層的一排竹箋道:“如今有字的,只有這一排,每天會有人打理。”

論語、漢書、史記……陳默順着一排看過去,多是自己看過的書,心中不免有些遺憾。

“明日我準備去拜訪盧公,煩勞阿翁爲我準備拜帖。”陳默想到了什麼,對着管事道。

“在下這便去準備,只是拜帖送上去,明日卻未必見得到盧公。”管事答應一聲,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道。

“這是爲何?”陳默疑惑道。

“盧公身爲尚書,每日都有公務,此外這洛陽之地,有不少人都想拜見盧公,明日送去的話,想要見到盧公,最少也需四五日。”老管事無奈道。

“那最長要多久?”一旁的娟兒忍不住問道。

“最長……”老管事嘆了口氣道:“我曾聽聞,有人求見數月而不得一見,花光了積蓄,只能黯然離開洛陽。”

可不是誰都像陳默一般,在洛陽能有個下榻之處,多數前來洛陽的士人,只能住在驛館,洛陽的驛館住一天可不便宜,就算是各地的豪紳,也未必能夠負擔得起。

娟兒聞言咋舌道:“聽家主說,盧公乃當世名士,如今看來也……”

“有些話,不能亂講!”陳默敲了敲娟兒的腦袋,搖頭嘆道:“也是,盧公乃當世大儒,想見的人定然極多,看來急切間是難以見到了,且將拜帖送去,能否見到,全看天意,正好這幾日要準備童子郎之事,不急。”

“在下這便讓人去準備拜帖。”老管事躬身道。

第四章 聲音第四百八十四章 真亂第三百一十六章 結束第四百四十七章 不解風情第四百三十八章 遠見第四百四十六章 陳默穩坐中軍第一百三十七章 立營第二百九十二章 呂布的煩惱第一百三十五章 陳默教子第一百四十八章 決勝第六十章 人心第三百三十章 大火焚江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火第一百七十八章 顏良敗北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心第六十九章 晚宴第四百七十八章 東海艦隊第四十四章 狠厲第二百六十六章 破軍第九十七章 幷州軍內亂第八十九章 謀破長安第二百四十七章 定計第五十四章 風雲再起第一百一十六章 民生第二百三十六章 受蠱惑袁譚獻降,大勢成陳默出兵第四十二章 噩耗第二百五十五章 這分明就是詐降第四百四十二章 初交手第五十二章 冷暖第七十章 推薦第一百四十九章 離間第八十章 賤骨頭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點兒狠第二十二章 都城風貌第二百五十五章 這分明就是詐降第五十三章 潰敗之後第二百四十六章 弱點第八十章 女人第九十章 董卓得遺詔第三百四十六章 荊襄易主(上)第八十四章 禍起第一百二十二章 攔路第一章 旅途第一百五十四章 壞消息第一百五十五章 見面第七十七章 陳登第八十三章 可能第三十八章 深入第三十一章 攔路第三百七十三章 明主的條件第二百一十一章 南陽第三十二章 暗手第六十二章 違背理念第九十八章 董卓得勢第四百六十四章 當陽第一百二十四章 豐年第一百三十二章 序幕第一百五十二章 西涼第一猛將之爭第三百五十七章 審問第一百四十四章 匹夫之勇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途第五十四章 謄刻第七十三章 欺負小朋友第一百四十二章 各逞機謀第一百八十五章 自作孽第二百九十三章 奇士第一百零七章 出征之前第三百八十五章 魏延戰紀靈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動如山第五十七章 怒火第一百三十章 徐州風雲第一百二十九章 送別第四十四章 狠厲第六十章 人心第八十四章 禍起第一百二十九章 送別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點兒狠第九十八章 董卓得勢第七章 瑣事第四十三章 背井離鄉第三百零二章 請諸位隨我戰死於此第二十七章 春暖閣第一百一十一章 劉備入兗州第九十三章 弱點第四百七十五章 蜀中定局第二百五十三章 打壓第三百章 孤城難守第三百七十三章 明主的條件第三十三章 人窮志短第四百四十七章 不解風情第一百五十五章 見面第二百六十四章 真定第三百八十二章 迴歸第三十五章 夢境訓練營第二百八十九章 吏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二百二十二章 三學紀要第二百零二章 由明轉暗第五十七章 世情第四十章 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