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君不悟】

皇宮,御書房中。

沉默雲坐在一張圓凳上,將竹樓之中裴越和燕王的對話一五一十地道來,沒有遺漏半個字。

開平帝靜靜地聽着,望着面前那本古卷,良久之後神情複雜地說道:“裴越倒是一片良苦用心。”

這指的是裴越最後那番話,不僅體恤聖心,更是隱含對燕王的規勸之意。倘若幕後指使寧豐致的人真是燕王,那麼裴越便是暗示他此事到此爲止,不要想着繼續掀起風浪。

沉默雲略顯疑惑地說道:“臣有一事不明,爲何裴越能認定刺殺案是燕王主使?”

開平帝反問道:“你覺得裴越在構陷老四?”

沉默雲搖搖頭,緩緩說道:“陛下,臣只是想不明白而已。寧豐致身爲大殿下的親信,故意用兩起刺殺案讓大殿下被迫頂罪,這其中肯定有人在暗中搞鬼。只是從時局來分析的話,二殿下甚至是六殿下都更有可能。畢竟,他們纔是皇后嫡子。”

這個判斷自然很有道理,即便大皇子因爲此時跌落凡塵,儲君之位也輪不到燕王。

開平帝冷笑道:“起初朕也是這般想的,後來經過裴越的提醒,朕纔想清楚整件事的脈絡。”

他看了一眼沉默雲,寒聲道:“朕這個四兒子端的好手段,就是不知道他爲這套連環計準備了多少年。”

沉默雲沉思片刻,略顯驚訝地說道:“難道他還不肯放手?”

如今大皇子揹着一口謀害功臣的大黑鍋,在朝野上下的名聲已經跌到谷底,這樣的人顯然不可能有資格成爲儲君。不管開平帝有多偏愛他,都不可能強行壓制羣臣將劉賢立爲儲君,那樣只會讓朝堂大亂。

開平帝目光幽深,緩緩說道:“他已經成功算計自己的長兄,又怎會半途而廢?接下來只需要禍水東引,將陷害大皇子的罪名扣在老二身上,他便已經成功了大半。起初朕以爲他只是想針對老大,裴越卻告訴朕,這個陰謀遠不止於此,接下來還會有一波風浪。”

饒是見慣勾心鬥角,沉默

雲心中也不禁泛起一絲涼氣。

他輕聲說道:“寧豐致在五年前進入魯王府,因爲屢次幫大殿下出謀劃策,所以逐漸受到大殿下的信任。倘若裴越所言爲真,那豈不是意味着四殿下在五年前就開始——”

開平帝道:“那年他才十九歲,實際上這個計劃的時間還要更早,畢竟培養一名死士需要時間。

你不要忘了,我這個兒子十三歲就開始舉辦閒雲評,迄今已然十一年。”

沉默雲神色古怪地說道:“臣記得裴越破門而出的時候剛好也是十三歲。”

開平帝眼簾微垂,悵然道:“朕原本以爲,老大老二和老六一心爭搶儲君的位置,老四願意如閒雲野鶴一般自由自在也是好事。如今看來,他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謀劃這一切,步步經營始終不肯放棄。朕年事已高,立儲之事已經提上日程,他終於等來機會,又怎會聽從裴越的勸諫?”

沉默雲奇道:“如果這件事真是四殿下所爲,裴越竟然肯偃旗息鼓?”

開平帝回想起那個微雨的夜晚,裴越在兩儀殿偏殿中對自己說的那番話,不禁輕嘆道:“連你都想不明白,可見朕沒有看錯人。他只是想確認真兇,卻不願朝局動盪。畢竟老大如今的名聲已經臭了,如果再牽扯出其他皇子,世人如何看待天家?”

他頓了一頓,語氣複雜地說道:“他告訴朕,倘若老四能夠主動坦白自己的罪過,並且放棄經營多年的勢力,他就不追究老四的禍心,還希望朕能夠讓老四富貴一生。”

沉默雲心中震撼不已。

他沒想到竟然能夠從冷酷無情的陛下口中聽到這樣的言辭,這還是那個連先帝都敢殺的君王嗎?

最重要的是,裴越這小子到底給陛下吃了什麼迷魂藥?

讓燕王認罪再放棄經營十多年的勢力,那豈不是比殺了他更難受?對於一名皇子親王來說,沒有任何實權的榮華富貴算什麼?

到了此時此刻,沉默雲不禁有些佩服裴越,能夠在嚴苛的陛下面前表現

得如此完美,這可是當初裴貞和王平章都做不到的壯舉。

只是他忽略了一件事,當年的開平帝二十餘歲,正是躊躇滿志精力旺盛的年紀,像裴貞和王平章又是先帝甚至中宗時期就崛起的臣子,交心本就極其困難。如今開平帝已近中年,幾名皇子都不算成器,小輩之中裴越太過亮眼,又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忠臣,其中微妙之處難以描述。

順着開平帝的話頭,沉默雲沉吟道:“陛下,如果四殿下不肯放棄的話,恐怕接下來就會有人替大殿下鳴冤。”

只有爲劉賢鳴冤,燕王纔有機會將刺殺案的嫌疑扣到其他兄弟身上。

開平帝面色漸漸冷肅,寒聲道:“朕想看看他究竟拉攏了多少大臣。”

沉默雲嘆道:“希望四殿下能聽懂裴越的規勸。”

想起裴越在這件事裡的表現,開平帝心緒複雜,緩緩說道:“只可惜

裴越那小子不是——”

沉默雲悚然一驚,不顧君臣尊卑打斷道:“陛下!”

這話要是從開平帝口中說出來,那會讓裴越陷入必死之地。

開平帝醒過神來,自嘲一笑。

帝王的威嚴氣度重新回到他的身上, 握緊面前的古書,強硬地說道:“倘若他想不明白,朕會讓他明白,有些東西朕不給,他便不能要!”

……

四月初一日,曆書曰,虹始見。

皇宮,承天殿。

卯時初刻,百官入殿。

今日乃是朔朝,在京文武官員凡九品以上盡皆參加,兩府重臣當先領朝。

令百官略感奇怪的是,四位成年皇子也出現在朝會上,連被貶爲鎮國將軍的大皇子劉賢也沒有缺席。需知十六年來,開平帝不允許皇子們直接插手朝政,所以這還是開天闢地頭一遭。

皇帝儀仗駕臨,羣臣山呼萬歲。

禮儀過後,內監都知高聲道:“百官有事啓奏。”

恢弘寬敞的承天殿大殿之內鴉雀無聲,滲着一股令人心思難安的死寂。

開平帝高坐於龍椅之上,目光從右到左掃過,最後停留在一個年輕人身上。

70【蛻變】764【四方皆殺】900【老而不死是爲賊】1216【長風破浪會有時】(一十二)439【驚堂】527【愚不可及】545【內鬼】96【打造】555【心戰】413【席捲】(九)423【西行】404【洪流】(完)814【大戟士】1155【殺人紅塵中】1287【衆生】56【生辰】889【沈府有變】22【邀請】1220【直掛雲帆濟滄海】(二)1264【大風起兮雲飛揚】1276【一醉輕王侯】669【何似在人間】(一十八)838【風繼續吹】1162【草莽龍蛇】336【將帥】1117【疑是故人來】323【向死而生】556【回首望】649【忠心耿耿】1103【決裂】829【名將之姿】935【天羅地網】484【平息風波】531【交心】512【失策】746【大江東去】740【江傾尺浪】657【何似在人間】(六)1003【箭在弦上】352【長歌當哭】(九)223【喬遷】1168【元年】869【北境之雪】769【打蛇七寸】640【子欲何爲】773【冼氏春秋】595【屠龍之始】362【天機】1292【以人間爲棋局】412【席捲】(八)738【先行者】1136【復起萬軍】1306【渺滄海之一粟】281【大地烽煙】945【一路向北】489【蒼生何辜】538【故地重遊】1306【渺滄海之一粟】873【亮劍】53【鴛鴦陣】924【玉如意】1088【誰憐一片影】230【今非昔比】1192【裡快哉風】(六)1064【人間正道是滄桑】(一)722【西境之風】1123【人生不過年】552【主僕】394【洪流】(三)1144【生死何懼】1125【斯人獨憔悴】218【落子】204【敲竹槓】837【碾壓】727【龍共虎】862【我願意】1040【當年之陛下】1209【長風破浪會有時】(五)484【平息風波】1129【終相見】397【洪流】(六)1154【託身白刃裡】328【火在燒】42【亂紛紛】583【驕縱】459死地求生904【迷霧中的一縷光】690【未雨綢繆】1212【長風破浪會有時】(八)788【刺裴】(一十五)184【新年】332【三言】1073【人間正道是滄桑】(十)232【流年】266【生死之間】247【蘇幕遮】1073【人間正道是滄桑】(十)647【俯首】984【此去萬里】1111【有客自南方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