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大捷】

“說來。”

開平帝的態度倒也算不上冷峻。

開平三年,李子均勾連西吳刀客襲擊裴越,沉默雲藉由此事捅了李柄中一刀。開平帝志在天下,可以允許底下的官員有些許貪墨之事,卻絕對不容許他們和西吳或者南周的勢力勾結,這便是他的逆鱗所在。

故而李柄中在距離西府軍機僅有臨門一腳的時候被踢去京軍南營, 那裡可是穀梁的地盤,雖然穀梁被調往南境節制諸軍,可南營的兵是他一手帶出來的,李柄中的處境可想而知。

這兩年他並沒有表露出絲毫的怨望,一絲不苟地做着自己主帥的職事,哪怕推進不順也會徐徐圖之。開平帝將這一切看在眼裡, 更何況李柄中終究是王平章提上來的人, 也是他這些年勾勒出的大梁軍方勢力版圖的一部分,自然不會因爲一件事就徹底棄用。

李柄中面色沉靜, 不慌不忙地說道:“陛下,王軍機所言甚是,西境戰事細節如何暫時還不清楚,朝廷不能以路軍機摺子裡的幾句話就定裴越的罪。但是如今南線戰敗,北線亦不知能否擋住謝林的精銳騎兵,臣認爲應當及時調整西軍將帥。”

開平帝似笑非笑地望着他,緩緩問道:“如何調整?”

李柄中愈發垂首,恭敬地說道:“事關重大,自當由陛下乾坤獨斷。不過,臣認爲方纔劉尚書一言甚妥,裴越年輕無才,雖然在蜂窩煤這件事上對朝廷有些功勞, 但還沒有能力獨領一衛騎兵。臣覺着可以罷免他的藏鋒衛指揮使之職,令其爲南山寨守將,作爲古平大營之前最重要的屏障。如此一來,既可以磨礪他的能力和性情,也不會影響西境戰事的大局。”

開平帝默然不語, 似乎在斟酌李柄中這個提議的利弊。

“陛下,臣附議,請罷免裴越的藏鋒衛指揮使一職。”御史臺侍御史李端出班奏道,就站在李柄中的身後。

“陛下,臣附議。”工部右侍郎俞子寧緊隨其後。

“陛下,臣附議。”

“陛下……”

……

片刻之間,竟然有十五六位大臣贊同李柄中的提議,無論他們之前屬於哪個陣營,又或者是哪位大人物的擁躉,此時不約而同地乞求開平帝罷免裴越的指揮使一職。

雖然這個場面略顯混亂和繁雜,但是有心人還是能從中發現幾分蹊蹺之處。

譬如侍御史李端,爲人確實清正端方,但是他的正室與魯王府的一位側妃算是親戚。

又如工部右侍郎俞子寧,他私底下與京軍西營主帥長興侯曲江頗有交情。

表面上這些大臣中絕大多數都是文臣,實則與很多武勳權貴都扯不開關係,武勳們這次出手,或與被關在上林獄的裴戎有關,或是眼饞藏鋒衛的地位。至於魯王府爲何要對付裴越,這在朝堂上也不算秘密,畢竟七寶閣與祥雲商號之間的故事人盡皆知, 魯王妃許氏自盡的消息也早就傳遍京都。

面對朝臣們洶洶氣勢,開平帝毫不在意,他登基十五年若還控制不住這座朝堂,也就沒有必要做夢平定天下。

長久的沉默之後,開平帝的目光掃過中間站着的那些朝臣,停留在莫蒿禮身上,緩緩說道:“莫執政,你來說說。”

莫蒿禮似乎衰老得有些快,聞言楞了片刻之後才擡頭問道:“陛下,老臣耳背多時,方纔沒有聽清諸位大人的話,不知陛下要老臣說什麼?”

開平帝不以爲意,淡淡道:“李柄中說裴越不足以勝任藏鋒衛指揮使的職事,請求朕罷免他,其他大臣皆附議之。”

莫蒿禮老眼渾濁地望着開平帝,微笑道:“陛下,老臣隱約記得之前送來的軍報裡說,成安候讓裴越那小子領着藏鋒衛支援北線戰局,是嗎?”

開平帝點頭道:“沒錯。”

莫蒿禮微微不解地說道:“既然這次是南線戰事慘敗,又與北線有何關係?諸位大人,換做你們此刻在北線戰場,僅僅依靠成軍月餘的藏鋒衛騎兵,就能看住謝林的五萬騎兵?你們誰能做到這一點,現在就站出來,莫說取代裴越,便是老頭子這個執政的位置也可以一併相送。”

無人敢開口搭話。

就算李柄中打定主意今日要先剪除那裴家子的羽翼,此刻面對那位神色平靜的老人,也生不出反駁的勇氣。

莫蒿禮見狀又問道:“請問各位大人,北線戰局如何已經蓋棺定論了嗎?如今局勢危急,靈州和虎城危在旦夕,你們不替陛下排憂解難,不去思考如何調派援兵,如何準備糧草,如何幫國朝度過這次危機,卻爲了一個毛頭小子的官職扯皮三天!”

他忽然轉身,背對着開平帝,縱然這個姿勢有些不敬,此刻卻沒有人敢說半個不字。

只見這位老態龍鍾的執政望着面色發白的十餘位大臣,聲音依舊平淡,落在他們耳中卻是雷霆一般:“朝廷每年花大筆國帑養着你們,平時明爭暗鬥倒也罷了,只要不影響朝局的運轉,不影響陛下旨意的推行,老頭子也不願惹人厭煩,無非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現在是什麼時候?你們在開口之前到底有沒有過一下腦子?一羣王八蛋!”

最後三個字彷彿驚雷一般炸開。

站在最前面的李柄中額頭上滿是冷汗,其他人的身體更是不可控制地顫抖起來。

莫蒿禮胸膛微微起伏着,逐一掃過這些人之後,轉身對着開平帝躬身行禮道:“陛下,裴越無罪,不可治罪。眼下當先調京軍西營輕裝簡從趕赴西境,再調鄧州、蘄州、化州、渝州四地常平倉中部分糧草運往靈州。”

開平帝輕輕舒口氣,開口說道:“京軍不可擅動,至於糧草調撥之事,東府直接操辦即可。”

莫蒿禮並未着急忙慌地爭論,他看了一眼右側武勳班首沉默的王平章,便知道這對君臣恐怕早已安排好了第二撥援兵的事宜。

開平帝目光深邃,看向大殿中央站着的那些大臣,正要開口訓斥,便見殿外竟然傳來一陣喧譁。

大臣們面面相覷,直到內監驚喜的聲音依次傳了進來。

“大捷!大捷!西境大捷!”

()

1078【平生不下淚】1182【一點浩然氣】(七)925【古今多少事】51【效忠】4【不平氣】221【再相逢】194【成安候】546【真相】604【明槍暗箭】894【夜色中的殺機】207【人心】1306【渺滄海之一粟】1005【今人不見古時月】9【讀書人】856【逐鹿】283【如年】210【竹樓】1307【桃李春風一杯酒】143【神來之手】816【事出反常】458【安陽龍騎】354【長歌當哭】(一十一)331【雲飛揚】1161落花煙雨江南1272【風雨欲來】682【緣慳一面】218【收官】271【西風烈】917【終成眷屬】1174【坐望東南】920【大婚之日】81【南歸北進】1295【指鹿爲馬】1089【孤雁不飲啄】請假一天1309【待到秋來九月八】835【逐漸揭開的大幕】140【並蒂蓮】382【波瀾】151【縱橫】667【何似在人間】(一十六)553【莽人手段】597【權柄】1308【江湖夜雨十年燈】415【席捲】(一十一)1292【以人間爲棋局】1107【歲月忽已晚】請假一天1036【窮途末路】168【危機】247【蘇幕遮】1171【把盞悽然北望】921滿城花醉三千客463【決勝裡】186【內奸】370【秋雨霏霏】107【西北偏北】369【驚羽】41【星火】1259【局中風波起】1109【未妨惆悵是清狂】37【籌謀】71【局中人】1129【終相見】287【刀口】672【何似在人間】(二十一)565【春光明媚】372【王九玄】1085【大梁的未來】(下)581【醉翁之意】223【喬遷】334【齊人之福】170【同歸】1279【風吹一片葉】321【東北偏北】(完)1229【直掛雲帆濟滄海】(一十一)921滿城花醉三千客1301【世事一場大夢】68【清算】412【席捲】(八)383【藏鋒】1116【一根長長的銅管】148【刑部】691【仁心】800【謀斷天下】1191【裡快哉風】(五)1263【古興亡多少事】339【引弓】734【高高舉起】465【旌旗十萬】300【死戰】請假一天1004【歸去來兮】299【鏖戰】1311【故人長絕】1230【直掛雲帆濟滄海】(一十二)1092【太息終長夜】1245【滿紙荒唐言】846浪花淘盡英雄420【噩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