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7【朝野震動】

樑人歷來有一種樸素的價值觀,無論面對怎樣的艱難險阻,最終的勝利一定屬於大梁。

這是近百年時間裡培養出來的自信,從最初的京都一隅到如今的十三州之地,無數次鐵一樣的事實證明這個王朝的韌性。即便面對西吳和南周的兩面夾擊,樑人亦不曾倉皇失措,他們堅信邊軍將士一定能擊退敵人。

大半年來王朝內部上下一心,徵兵、納稅、繳糧各項事務井井有條,裴越主導的改革變法也在穩步推行。雖然朝廷面對極大的壓力,都中的青樓酒肆也日漸冷清,但只要在都中各條主街上走一走就能發現,無論權貴大臣還是普通百姓,臉上看不到任何憂懼驚慌,唯有時不我待的緊迫而已。

但哪怕是最樂觀的人,對於邊境戰事的期盼亦不過是西境可以守住,然後南境能將周軍趕回天滄江南岸,僅此而已。

“南境大捷!衛國公領軍奪佔建安,南周覆滅!”

當紅翎信使沿着中軸線策馬狂奔,一路從南到北,洪亮的聲音傳進每一個行人的耳中,隨即便如迎風而起的巨浪一般,席捲整座京都。

有人呼朋喚友,興高采烈地前往酒肆,要上一桌上等席面,配上沁園售賣的破陣子,推杯換盞開懷暢飲。

有人在街市上買了許多肉食,回到家中招呼上父母妻兒,一家人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無論是衣着華貴的權貴子弟,還是國子監的清貧太學生,這一日無不縱酒高歌,慷慨激昂。

坊間已經在裴越身上塑造一層厚厚的金光,幾近於肉身成聖,衛國公府自然不會一無所知。

府內歷來外鬆內緊,丫鬟僕人們雖然心中激動,但也不敢過分呱噪。

然而後宅正堂內,氣氛卻略顯沉肅。

桃花月牙一般的眼眸中滿是喜悅,只不過周遭三位姐姐的面色都有些凝重,她也不敢在這個時候飛揚跳脫。

葉七右手扶着渾圓的小腹,聽溫玉說完外面瘋傳的消息後,沉吟道:“疏月。”

林疏月頷首道:“在。”

葉七平靜地吩咐道:“最近這段時間你不要再出府了,如果祥雲號和沁園有事安排,可以將掌櫃們召來。

林疏月沒有細問究竟,應道:“是。”

葉七又道:“另外,除去必要的採買之外,府中下人儘量不要出門。”

林疏月點頭應下。

葉七看向溫玉說道:“鑾儀衛那邊你用心盯着,若有消息傳來記得立刻告訴我。”

溫玉福禮道:“是,夫人。”

谷蓁畢竟是侯府嫡女出身,雖說性情內向且不似沈淡墨那般對朝廷運轉頗爲了解,但也大抵知道一些官場上的風險。裴越的處境本就是鮮花着錦烈火烹油,如今又有滅國之功,名望達到頂峰的同時恐怕也會引來很多人的猜忌。

水滿則溢月滿則虧的道理並不艱深。

她擔憂地望向葉七的小腹,柔聲道:“葉姐姐,要不要寫一封密信寄給相公?”

葉七搖搖頭,淡然道:“他雖然人在南邊,但我如果沒有猜錯的話,他應該很快就會返京。此番夫君南下,誰也想不到戰事會如此順利,甚至能夠完成大梁幾代人的夙願。隨之而來的便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以夫君在軍中的威望,如果讓他主持平定南境的重任,有些人定然會覺得大將在外風險極大。這個時候我們只需要爲他守好家裡,不能讓他分心擔憂。”

谷蓁輕嘆一聲道:“朝堂上難道就沒有明智之士?”

葉七眼中浮現一抹冷意,幽幽道:“那就要看胳膊究竟能不能拗過大腿。”

……

皇宮,承天殿。

劉賢端坐於龍椅之上,望着下方的文武百官,腦海中宛如放空一般,久久無法回神。

南周就這麼輕而易舉地覆滅了?

大梁五位君王矢志不移想要收回的南朝故土,居然在他手中達成目標。

要知道他登基還不滿一年!

劉賢甚至都不記得自己是如何從明德殿走到承天殿,整個人彷彿踩在雲端,喜悅和震驚兩種情緒交織在一起,輕飄飄的恍惚之感充斥內心。

內侍省少監侯玉略顯尖銳的嗓音在殿內迴響,誦讀裴越親筆所寫的軍情奏報,從他調秦州水師南下開始,海上之戰、江陰之戰、平江突襲、建安暴亂一直到招降方謝曉入主建安,雖然他的敘述很簡樸,並無誇張修飾的詞語,但足以讓滿殿大臣欣喜若狂。

侯玉唸完之後,禮部尚書盛端明老淚縱橫,連連道:“天佑大梁!天佑陛下!”

劉賢知道自己應該保持君王的威儀,但此刻他委實控制不住,嘴角已經完全咧開,笑容根本無法隱藏。

盛端明朝着劉賢大禮參拜,口中高呼道:“恭賀陛下!故土重歸大梁,此功足以告慰太廟歷代君王!”

衆臣無不參拜稱頌,更有一羣清流文臣淚流滿面,激動者更是剋制不住哽咽之聲。

劉賢被眼前的情形深深觸動,動情地說道:“此皆衆卿之功也!”

這一刻羣臣看向年輕天子的目光多了幾分敬佩,如果不是劉賢力排衆議信任裴越,又放權東府推動改革變法,朝廷如何能夠堅持到曙光到來?雖說他的權謀手腕比不上開平帝,一些時候看待問題略顯稚嫩,但朝堂上的人精們很清楚,劉賢相較於史書上的君王有一個極其顯著的優點。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這八個字說來簡單,可無論哪朝哪代君權和臣權都處於對立之中,一位強勢的君王必然要將權柄緊緊握在手中,所謂的帝王之道本質上便是制衡之術,懷疑和猜忌纔是權爭中的主流。

於是便有人在激動之下喊出“聖天子”之稱。

其實這種論調並非今日纔有,劉賢的確符合一些朝臣心中“聖天子垂拱而治”的盛世圖景。

不過在今日這般熱切的氣氛中,如是稱謂沒有引起爭論。

待衆人稍稍平復心情之後,左執政洛庭望向站在御階下的三位信使,溫和地問道:“衛國公可有其他想法讓爾等稟報陛下?”

居中那人恭敬地答道:“回大人,確有一事。”

衆人循聲望去,心中已有明悟,想來肯定是爲邊軍將士請功之事。

劉賢亦是這般想着,他微笑道:“仔細說來。”

那人面向皇帝陛下行禮,略顯緊張地道:“啓奏陛下,衛國公讓小人代爲請奏,如今我朝大軍依次渡江南下,正在有序地佔領南朝各處重鎮,但是想要徹底收復南境並非易事。冼春秋之流不足爲慮,關鍵是要儘快恢復南面的官府體系, 並且順勢清洗當地門閥勢力,通過給普通百姓分派田產達到收攏人心的目的。”

他越說越流利,並未注意到龍椅上年輕皇帝眼中的奇異神采,繼續道:“因此衛國公讓小人奏請陛下,請朝廷儘快組織官員南下,在邊軍的協助下儘快完成屬地的改制。”

不光劉賢滿面讚歎,殿內的文臣武勳無不感佩莫名。

洛庭面帶微笑地看向韓公端,後者情不自禁地低聲道:“衛國公堪稱完人,吾遠不及矣。”

洛庭輕聲道:“公端兄,這次恐怕又要你辛苦一趟了。”

韓公端坦然道:“職責所在,何談辛勞?”

兩人心有慼慼,龍椅上的劉賢沒有立刻對信使的話做出批覆,反而岔開話題道:“諸位愛卿,衛國公立下此等功勞,朝廷應當如何封賞?”

379【狼煙起】926【都付笑談中】1158【涼風起天末】1063【天若有情天亦老】(完)1280【萬物忽驚秋】1268【很多年以前】787【刺裴】(一十四)1296【不瘋魔不成活】483【一念之間】102【屠殺】320【東北偏北】(五)710【攤牌】756【圖窮匕見】139【連環】719【亂】555【心戰】13【惡客】359【開端】308【妖孽】369【驚羽】953【垂暮之年】148【刑部】32【沈淡墨】828【連環】36【七月流火】200【聖意與草紙】247【蘇幕遮】666【何似在人間】(一十五)691【仁心】1274【莫蒿禮的遺澤】241才女桃花恭祝書友們新年快樂、萬事大吉!448【皇帝】269【料敵】724【觸目驚心】144【禮絕僚】769【打蛇七寸】461【善戰者】1021花草埋幽徑1291【歷史的天空】895【臣反對】211【京都府】1168【元年】509【靈州餘波】648【撥開雲霧】706【前車之鑑】624【雨霖鈴】1293【青雲之上】219【收官】185【盜骨】1089【孤雁不飲啄】295【恍若隔世】100【破局】550【棋逢對手】1010【喪鐘爲誰而鳴】112【意外收穫】701【一塊老薑】998【迷霧之後】(上)851【凜冽的少女】1178【一點浩然氣】(三)614【九迴腸】266【生死之間】493【天子手段】1121【亂我心者】1228【直掛雲帆濟滄海】(十)325【一點寒芒】1279【風吹一片葉】491【封侯】159【姐弟】115【塵埃】305【醉明月】19【殺局】206【人生如戲】705【再相逢】597【權柄】897【武夫報仇】1166【大鵬一日同風起】1195【裡快哉風】(九)1181【一點浩然氣】(六)385【出征】579【親王莊主】494【豁然開朗】454【提一根線】1126【江陸思歸客】428【孤城】864【折翼或蛻變】406【席捲】(二)1022【衣冠成古丘】1070【人間正道是滄桑】(七)1115【且聽龍吟】117【霸道之術】452【雙姝】791【刺裴】(一十八)191【蒲葦】113【謎底】565【春光明媚】1128【多事之秋】995【人之將死】803【父與子】(上)171【撥雲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