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9上海共識

通過 5 天的會議,上海峰會達成了一系列共識,對人工智能未來的發展保持警惕,並制定了共同遵守的原則,來應對人工智能帶來的威脅

隨後會議籌備方,以“上海峰會”的名義向全世界印發了“上海人工智能原則”(Shanghai AI Principle,簡稱上海共識),共 23 條,六百多字。

從研究目的、研究手段、風險評估到安全監測等多個方面,對人工智能的發展、應用,作了原則性規定。

上海峰會的召開,標誌着人工智能專家已經開始採取行動。

至於結果如何,還需拭目以待。

明面上成果確定,私下的利益爭奪,更加激烈。

最關鍵、最核心的部分在於算法公開,各大公司巨頭紛紛使出各種手段,你爭我奪。

數字集團在這上面自然是穩坐釣魚臺,聯合中方代表,確定最終入圍名單。

可以說,誰能入圍,誰就能佔據人工智能領域的第一梯隊。

誰排除在名單之外,誰就沒有未來。

時至今日,對於通用人工智能,各方都有了最全面的瞭解。

雖然它仍需要去學習各方面的知識,但學習的過程大大縮短。

人類不需要爲它在某個領域單獨編程,只需把相關領域的規則告訴它即可,並不斷測試它的極限,查漏補缺,最終達到完美狀態。

這次趙子明準備開放的是源代碼,源代碼不是人工智能,是基礎算法。

在源代碼的基礎上,經過人類的努力,誕生通用人工智能,

如同,環境不一樣,一個人也會具有不同面孔,熱情開朗或者沉悶無趣。

在創造人工智能的過程中,創造者千差萬別,賦予人工智能的天賦也不同,有的聰明,有的愚笨。

雖然本質上都是人,有的可以當科學家,有的只能去新東方學廚師,有的廚師可以登上世界舞臺,有的連工作都找不到。

不是說看到了算法,就能拷貝一個智能。

沒有小訊的幫忙,單靠人類自己,十年內也看不到通用人工智能的曙光。

小訊相當於加速器,把這一過程大大簡略了。

然而對於其他國家來說,只能靠着自己去吃透,弄懂,並在此基礎上創造。

爲什麼趙子明一直很自信,即使沒有小訊的幫忙,憑藉小智的先發優勢,也能夠在未來的人工智能競賽中保持不敗,關鍵就在於此。

時間。

在人類沒有掌握時間的前提下,先發優勢大到讓人絕望。

如同現在的科技。

如果把人類的核心技術分爲兩類,一類是純燒錢技術,或者叫可山寨技術,另一類就是燒錢燒時間技術,或者叫不可山寨技術。

第一類就是舊技術整合新玩意,只要有需求,什麼土星五號、跨海大橋,本質上燒錢就可以。

第二類除了燒錢,還要燒時間,發動機的渦輪葉片,高端機牀的主軸,還有芯片等,只燒錢就不行。因爲發家時間太短,加上原材料缺乏,在這方面,國內始終落後西方。

你燒時間追趕,對方又不會停下來等你,所以差距很明顯。

在覈心材料技術上,說一句“外國仍把中國摁在地上”,一點都不過分。

轉回人工智能,數字集團在這上面的先發優勢已經確立,其他人只能望洋興嘆。

如果只沿着現有道路走,只有追趕的份。

如果要另闢蹊徑,那就要賭運氣,以現有的技術積累,並不足以誕生通用人工智能,去賭0.1%的概率。

趙子明的底氣在於此,當然他也不會宣之於口。

溫水煮青蛙,等到大家都適應了,想有別的想法也來不及了。

雖然道理很簡單,但沒有實際接觸過人工智能,就不知道它的恐怖。

很多國家、企業,自信滿滿,而又躍躍欲試,想要從這上面打破數字集團的壟斷,成爲未來世界的主導者。

殊不知前面已經挖好了坑。

現在,如果趙子明願意,數字集團可以裁掉50%的員工,完全用人工智能代替。

其發展速度可想而知。

不過出於多方面考慮,他並沒有那麼做。

一個突出方面就是容易造成恐慌,人工智能本來就是世界的焦點,關於大失業的討論,沸沸揚揚。

如果數字集團裁員一半以上,立馬會激起全球範圍內的動盪不安。

當企業大到一定程度,必須考慮社會責任,更不要說混改即將完成,在這個節骨眼上,還是保持穩定爲好。

數字集團非但沒有裁掉任何員工,反而又放出了十多個職位。

爲什麼大學生就業困難,大學仍舊在擴招,道理是一樣的。

用錢養人,如果不上大學,高中一畢業就擁擠到社會上,很容易出亂子,不如在學校圈着。

數字集團這次招聘,雖然崗位要求很低端。

女性,18-30歲,形象好,氣質佳,普通話流利,身高1.60以上,具有良好的協調能力,溝通能力,具有責任心,親和力,具備一定的商務禮儀知識。

但收到的簡歷,已經超過了一萬多份,從亞洲到歐洲,從華人到白人,應聘者如過江之卿,絡繹不絕。

看似要求低,似乎每個人都可以嘗試,但數字集團的體量在那放着,沒有一點自信的人,肯定連報名的勇氣都沒有。

美女天然具有流量,數字集團的招聘,很快上了熱搜頭條。

畫蛇添足的舉動,要求“形象好,氣質佳”,得到不少網友的調侃。

此舉雖然被戲稱爲“選美大賽”、“選妃大賽”,但背後隱藏着深意。

爲了平息人工智能帶來的恐慌,釋放出一個麻痹信號,讓大衆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