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趙子明(二合一)

金龍貸離 11月 10 日在美國掛牌上市的日子越來越近了。

聽說趙子明昨天在華盛頓舉辦了一場很成功的投資人午餐會,這周剩下的時間,他還有幾次的路演要參加,目前投資人和外部對金龍貸的反饋都比較正向。

有消息稱,金龍貸可能要破千億市值,一家巨頭即將誕生。

我身邊不少企業家和基金的朋友也開始討論參與提前認購金龍貸股票的事情,對於這家公司的模式、未來路徑的探討很熱烈。

當大家問我的看法的時候,我卻更傾向於從一些不同的視角去做思考。

金龍貸上市,當然會有一堆數字和業務分析可以看,但這個時候,回到趙子明身上,去看他的性格、思維方式和商業思想,也是很有意義的。

當你面對一個瞄向千億價值作爲目標的企業,必然要從“長跑”的角度來看它。

面對時間帶來的無限變量,對創始人的判斷和企業基因的解碼,會比時間切面上的數字更重要。

要知道,它的掌舵者,還創造了通用人工智能,在未來的某一天,會改變我們所有的一切。

今天,就讓我們從這個角度來重新理解一下趙子明這個人。

一、因爲夢想,擁抱科技

認識趙子明是在三年前,那個時候他剛剛接手金龍貸不久,我還在做《商業經濟》雜誌主編,而金龍網絡科技公司還只是網貸業一個微不足道的存在,既無雄厚的資金支持,又無強大的技術支持。

當時上級有任務,要求採訪一下上海本地的互聯網金融企業,得益於趙子明在校大學生的身份,金龍貸被納入視線。

於是,我安排記者曹曉東去深入研究和採訪趙子明。

趙子明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普通,相貌平平,談吐一般、穿着更是乏味,如果不提前知道他的身份,幾乎看不到任何吸引人的地方。

當然,如果要結合在校大學生、出身貧寒、執掌一家估值千萬的公司這幾點來看,就知道他的不一般,內斂的甚至可怕。

記得小曹完成採訪任務回來,我問他,這個年輕的創業者,有什麼值得關注的地方嗎,

他愣了一下,說野心特別大算嗎?

採訪的時候,趙子明對於金龍貸的現狀並沒有說多少,反而談起自己改變世界的夢想、青史留名的野望。

特有的銳利和朝氣蓬勃而發,幾乎要刺痛和他接觸的每一個人。

想必小曹心裡是不屑的,以金龍當時的市值,把公司賣掉,財務自由都實現不了,還妄想改變世界?

《商業經濟》的新聞稿並沒有引起什麼轟動,大家就把這件事給放到一邊去了。

誰能想到,一語成箴。

三年後的今天,趙子明已經執掌千億帝國,背後人工智能的陰影,更是若隱若現,說要改變世界,並不爲過。

一個月前,在香江偶遇趙子明,整個人意氣風發,從容有度,無論是外表還是內在,和當初相比,更是判若兩人,唯一不變的,只有夢想。

當然,只有夢想,是不可能成功的,趙子明找到了實現夢想的捷徑,那就是技術的力量。

趙子明對科技持續的好奇心,與當時企業面臨內憂外患的環境有關聯的。

初掌金龍貸,外部市場乏力,內部人心渙散,如何靠技術降低成本、提升競爭力,顯得尤爲重要。

趙子明選擇了最艱難的一條路,做線上風控,用AI 技術支持的風控判斷,能追蹤借款用戶的一切網上痕跡,立體化呈現個人信用。

這種說起來是行業標配的東西,趙子明一直認爲,它的精確度是不是真的能比競爭對手更高,直接決定了在漫長的市場博弈中資金的燃燒效率和市場份額的價值。

二、成就事業,無非堅持

三年前的那次採訪,趙子明講過一家深深震撼了他的公司——XCOR,一傢俬人航天公司。

作爲一個硬碰硬去研究運載工具的公司,它需要強大的研發能力,並且它研究的運載工具的複雜程度要大大超過全球聞名的SpaceX。

趙子明說他的震撼來自於XCOR的創始人,那種爲了夢想燃燒自己,義無反顧投向一場未知的戰鬥,十幾年來堅持不懈,讓人爲之動容。

研究航天飛機,NASA(美國國家航天航空局)都放棄了,但這羣創業者卻從15年前開始,一直堅持。

雖然直到今天還沒有成功,依然艱苦地往前拼搏奮鬥。

這種精神與堅持,震撼整個美國科技產業界。

趙子明說:你會發現他們堅定地相信科技的力量,相信科技所改變的可能不光是某個商業領域,而是整個世界。

我一直覺得,趙子明是一個“科技主義者”,他從骨子裡相信科技帶來的效率提升、市場自由競爭帶來的持續進化是可以改變世界的,並且通常也會由此獲得很好的商業回報。

這種思維模式,能幫我們更好地看懂他的行爲邏輯和不一樣的商業思想。

很多人都問過趙子明,爲什麼會選擇P2P這個名聲不好的產業?

去年趙子明就這個問題迴應過《財經》的宋自強。

他說,太多人只關注表面,而不關注核心,只願意相信自己相信的,而不在意它的本質是什麼?

網貸行業魚龍混雜,並不是說本質上就毫無可取之處,他願意做一個攪局者、挑戰者,爲市場注入一股清流,正本清源,最終改變整個行業的生態。

當然我們知道他還沒有成功,時至今日,網絡高利貸的名聲廣爲流傳,詐騙、暴力的新聞時有發生。

但是我們要記得,當我們崇拜英雄,敬仰成功的時候,我們不要忘了這些成功的英雄僅僅是那一大堆、實際上還沒有成功、還在奮鬥當中的人的代表,只是塔尖而已。

而那些還沒有成功,還在繼續奮鬥的人依然是英雄,依然值得敬仰。

趙子明爲此付出的努力,比他今天賺取的鉅額財富,更讓人感動。

名利是大家所追求的,但真正能改變世界,提升社會福祉的,唯有理想和純粹。

三、積極樂觀,改變世界

趙子明極爲推崇的一本書,著名投資人彼得-蒂爾(Peter Thiel)的《從0到1》,認爲對於未來悲觀或樂觀的看法,將直接影響我們的行爲,最終決定歷史的演進方向。

只有非常樂觀的人才堅定地相信,未來會越來越好,進而在這樣堅定、樂觀的前提之下,做出艱苦卓絕的努力,而不考慮所面臨的困難以及成功的概率。

如果人是純粹理性的動物,就不可能有人去創業,創業的成功率連1%都沒有。

幾乎所有的創業,都是萬里長征。不要只盯着那幾個三五年上市的明星企業特例做判斷,即使是他們,也是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創業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不斷髮現哪條路走不通,如果沒有樂觀的心態,不可能堅持到最後。

千萬不要把這理解爲很虛和很精神層面的東西,這是一種商業思想的根本差別,並且會帶來方法論上的大相徑庭。

現在中國的互聯網環境早已不是 BAT 崛起時的一片草莽,任何一家新的公司想要獲取流量、快速崛起,都要耗費比當年 BAT 大得多的能量。

這個時候就越發凸顯心態的重要性。

如果沒有一個樂觀的心態,只要想想其中的困難就會退縮。

過去幾年,經歷過團購、O2O等大小風口的中國科技圈,一度形成了一些思維慣性和“創業八股”:找一個足夠大的市場,拿足夠多的錢,迅速燒出一家頭部或者壟斷型公司,然後去上市或者歸入巨頭體系。

不管是創業者還是投資人,都認這個套路。

對趙子明來說,卻要逆勢而行,迴歸到商業的本質上去,心態決定一切。

他說,“通常這個行業,科技價值短期體現不出來,但長期來看,多數人低估了科技在其中的價值,用心做事,堅持下去”。

金龍貸經歷了兩次融資,估值從千萬到百億,正是這種積極樂觀的態度、技術至上的理念在起作用。

從金龍的業務來看,並不單純的追求市場規模,在其他網貸公司拼命吸引用戶投資時,趙子明反其道而行,不斷壓縮小額信貸業務,大力推行其他業務。

金龍的極客思維、技術實力和強有力的執行力,不僅構建了走向智能未來的發展基石,並且還讓智能落地到整個行業,賦能更多商家,讓中國的網貸不斷走向智能化升級。

更根本來看,技術已經成爲互聯網企業在智能時代發展的關鍵要素,技術無疑正是金龍未來進一步發展的基礎。

金龍貸以低廉的價格,推出雲風控服務,從整頓網貸行業開始,打造個人徵信體系,助推信用社會的建立,他用實際行動踐行自己的理想,一點一滴改變社會。

四、邊走邊想,處處修行。

在金龍貸進行B輪融資時,趙子明個人的資產已經超過百億,那時他不到26歲。

對於一個年輕人來說,如果沒有強大的內心,鉅額的財富一定不是好事,紙醉金迷、聲色犬馬的生活,可以輕易毀掉一個天才。

但這一切對於趙子明來說都不存在,每次趙子明的新聞,都是和公司發展、企業動態聯繫在一起。

不要說奢侈糜爛的生活,連基本的個人享受都很少。

在金龍貸步入正軌時,趙子明接手了輝煌公司,在《江湖》遊戲一統天下時,趙子明併購了魔力飛躍,在魔鏡2.0開創一個新時代時,趙子明整合了數字集團,推出了小智機器人。

他一步一個腳印,從未停止,創造了令人難以想象的成就。

也許趙子明的生活就是這樣,永遠戰鬥着奔向前方。

從一個起點邁向另一個起點,不存在功成名就,不存在停滯不前。

對於趙子明來說,變化是永恆的主題,前進有不竭的動力,今天的自己和昨天判若兩人,不能以昨天的目光去看待今天的自己。

當你以爲,網貸就是他的全部事業時,猛然發現這只是他的起點。當你以爲,做遊戲是跨界,魔鏡的上市宣示着硬件領域也是他的野望。

趙子明曾經告訴過我,一生很長,邊走邊想,奮鬥沒有止境,享受的是過程。

時至今日,我才明白,趙子明追逐的不是財富,甚至不能單純地說是爲了事業,也許在他看來,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創業即修行,跨界是修行。

渡劫能力,就是核心競爭力,趙子明創業多年,渡劫多年,越渡越強,這就是“持續渡劫,既往不戀,縱情向前,永無止境”的創業故事,也是新一代企業家身處更爲複雜的創業生態中,劈開大山,建立自己的大江大河的故事。

創業如此,人生又豈不是如此,哪有這麼多風光無限,更多的還不是周而復始的失敗。

但是呢,摔倒的時候也要往前摔,每挨一棍子,下一次都跳得更高,願我們都把這句話刻在心裡:重要的不是向上或向下,關鍵是持續向前。

五、結語

偉大的公司總是誕生於偉大的時代,全新的物種總是與全新的時代同頻共振。

今天的中國進入了創業者的黃金時代,產生了一批領跑全球的新經濟公司。

趙子明用3年時間印證了我們這篇封面報道的引言,後面的故事,還是留給他自己書寫吧。

石扉客於2015年10月28日在南鑼鼓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