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六章:陛下聖明

明明是一份痛罵皇帝的祭文,何以會一路通關呢?

因爲這必須通過禮部,甚至通過內閣,還有宗令府,現在還需翰林院最後的檢驗。

大明的體制與其說君主****,不如說君主與士大夫二元****。

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士大夫,說穿了,任何士大夫都需經得起讀書人檢驗,讀書人對於身居高位者有很高的道德標準,尤其最就是忠直二字,你得正直。

所以即便焦芳是靠着劉瑾上位,可畢竟這種事也只是有人懷疑而已,焦芳有沒有勾結劉瑾,也不會讓你更何況焦芳至少在表面上是和讀書人理念一致的。

那麼這份祭文就有意思了,在遴選的時候,禮部最終將它挑選出來,顯然也是因爲無人敢擋,若是同樣的祭文,有一份滿篇都是國泰民安,是風調雨順,是君主聖明,另一篇開口就是罪己,作爲禮部尚書,你會選擇哪一份呢?

當然是後者,因爲選擇前者可能會招致非議,這國家哪裡國泰民安了?你分明就是諂媚,是說假話,是騙人,是想要討好宮中!孫需啊孫需,想不到你是這樣的人,你的理念呢,你的正直呢?

而選擇後者,顯然是最穩妥的辦法,雖然得罪了天子,可是這祭文終究還要通過司禮監的,反正我就選了,你們最後同意不同意是你們的事。

等到這祭文送到了內閣,幾個讀書人心目中典範的內閣學士們,顯然也不可能打回去,人家說真話怎麼了?就不能讓人說真話?你爲何要擋,難道我大明朝就不能有正直之人的立足之地嗎?

內閣的人幾乎是一致通過,接下來,顯然是送一份去司禮監,另一份送到翰林。

司禮監那兒,大致是會通過的,因爲時間來不及了,不可能另外選一份,而且這種祭文雲裡霧裡,拐彎抹角,一般沒有進士水平的人,還真未必,司禮監那兒不吭聲,翰林這兒就更無人跳出來反對!

總之,選這份祭文,好評如潮,你好我好大家好。

一封祭文念畢,孫需帶着淡淡笑意道:“諸位可有拾漏補遺的嗎?”

一時默然無聲,新任的翰林學士道:“此文甚好。”

其實只是走過場而已,官場上的慣例,一般真正讓你去核查的,往往都會放在內閣定巚之前,也就是說,真要徵詢意見,那麼流程應當是禮部先送翰林院,之後再送內閣,可都已經先送了內閣,內閣諸公都已經拍了板,誰敢挑刺來着?

葉春秋心裡想笑,從洪武開始,這個士大夫的官僚體制就已經臃腫無比,無數的明規則和按規則猶如一團亂線,彼此纏繞,就算是身在官場上的人,只怕也未必能透,何況是外人。

葉春秋也已不再是當初不明就裡的那個愣頭青,一年的宦海經歷,使他日漸沉穩。

倒是這孫需呷了口茶,道:“哪位是葉修撰?”

孫需這樣一問,反而讓葉春秋成了衆矢之的,戴大賓朝葉春秋擠了擠眉,滿是羨慕地低聲咕噥:“葉修撰而今聲名遠播,連部堂都尋上門來了。”

葉春秋輕輕拿手拍了拍他的膝,意思是讓他慎言,而後才徐徐起身,到了堂中,行禮道:“下官葉春秋,忝爲翰林修撰,見過部堂大人。”

孫需打量了他一眼,又露出了幾分笑意,道:“老夫也是上任不久,便聽說近來翰林出了個文武雙全的大才子,小小年紀,後生可畏,難得啊……哈……老夫老嘍。”

他這樣一說,大家都跟着笑,侍講何茂更是忍不住插了一句:“孫公是老當益壯。”

孫需擺擺手,接着道:“葉修撰以爲,這封祭文如何?”

他一面說,一面春秋,面帶微笑。

葉春秋便知道,這位孫部堂絕不只是想才子’這樣簡單,某種程度,理應是試探。

這種祭文,別人可能聽得雲裡霧裡,可是在這些飽讀詩書的人聽來,別華麗,沒有帶一句髒字,比如裡頭有所爲‘缺德’的詞,也只是一句‘漸勞聖慮,追思己過,勢必修德正身,以慰列祖”。

聽着,還特麼的挺押韻的,可實際上,你沒過哪裡來的思?你不缺德,何須修德?

葉春秋覺得這些人挺不厚道的,吃人家的穿人家的,還要砸人家鍋。

葉春秋能懂這篇祭文,可是孫需特意來問,其實就是想讓葉春秋表明態度。

葉春秋心裡謹慎,不由在想,是不是近來和天子走得近了,所以使人生出了疑竇?這孫需特意跑來問,某種程度,卻是想讓自己表明自己的心跡?

通俗一點來說,孫需的用意就是,你葉春秋還是不是咱們自己人?

若是葉春秋說這祭文不對,國泰民安,那就糟了,一個溜鬚拍馬獻媚宮中的議論是少不了的,孫需和他背後的人,估計也會對葉春秋疏遠了。

這是一個圈子的社會,每一個人都該有自己的圈子。

可若葉春秋認可這篇祭文,又有些對不起朱厚照,葉春秋想了想,才道:“此文甚佳,卻不知是何人所作?”

他一說甚佳,孫需臉上便綻放出了笑容,隨即道:“乃是禮部郎中張瑤所作,春秋果然有眼力。”

呃……方纔還叫葉春秋,現在一下子改口叫春秋了。彷彿一下子,這關係就親近了起來。

這尼瑪的讀書人,葉春秋也是醉了。

葉春秋不卑不亢地行了禮,退回班中,孫需便對新任的翰林學士道:“春秋年少而多才,將來勢必爲棟樑。”

翰林學士忙是點頭稱是,只是意味卻是深長了,葉春秋在翰林中屬於比較異類的人,一般沒有人招惹,但是有時候行事,也未必讓人喜歡。

現在禮部部堂一句勢必爲棟樑,輕描淡寫的一句,卻不知是有心還是無心,可就只是這麼一句話,足以讓翰林上下改變對葉春秋的態度,顯然,葉春秋現在炙手可熱啊。

(未完待續。)

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迫在眉睫第三百七十六章:格殺勿論第一千九十章:去其羽翼第六百二十八章:該死第四百六十章:閒着第七百三十五章 社稷爲重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我們又在一起了第六百八十章:不能輸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可惡至極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找茬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勝者爲王第一千九百二十章:人心在此不在彼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風雲人物第八百八十五章:措手不及第六百四十一章:天子之劍第六百八十二章:一決勝負第一百九十二章:蝴蝶效應第七百八十一章:往前一小步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下一劑猛藥第五百三十二章:吃閉門羹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大逆不道第三十七章:春秋你認得嗎第四百五十六章:新的開始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以彼之道還至彼人之身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孰是孰非第九百五十章:賜地第四百九十五章:早生龍子第一千四十章:天下之主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匹夫之勇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歸心第九百五十七章:納妾第三百二十章:彩頭第四百四十章:食言而肥第八十一章 :經營之道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做一件大事第二百二十章:童叟無欺第二百五十二章:恩典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開疆拓土第四百零四章:統統該死第一千一百四十章:溫柔一刀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聖君第三百零六章:後怕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死中求活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蒙陛下不棄第一千五十五章:天差地別第一百零五章:回家第三百一十三章:人醜多作怪第一千六百六十章:整得你叫天不應第六百一十一章:甕中之鱉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不堪一擊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陛下請殿下入朝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逞威風第八百九十一章:新政害人啊第四百八十三章:都是人精第一千六百六十章:整得你叫天不應第三百零一章:死罪第七百零七章:美譽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壯觀第一千二百零三章: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第四百八十五章:原來如此第三百二十七章:天衣無縫第四百九十三章:師弟威武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亂臣賊子第五百零六章:運氣夠好第一千六百零九章:運籌帷幄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上天之子第二百二十七章:致命一擊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權貴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純粹的惡霸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最有利的武器第一百九十六章:大宅院第三百三十五章:春秋長大了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不謀而合第二百四十七章:打交道第一千一百零八章:高深莫測第五百八十六章:誹謗天子第六百六十九章:葉修撰發威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強者爲尊第四百零一章:得寸進尺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鐵證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富可敵國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勇不可當第七百四十五章:殺無赦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不服,殺到服第七百五十二章:見過陛下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一次性打痛第二百四十七章:打交道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強者爲尊第一百三十一章 :烏合之衆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水滴石穿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幹勁十足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鎮國公獻禮第一百一十章:第九百四十五章:實至名歸第九百五十九章:出事了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不堪一擊第一百二十七章 :意想不到第二百二十二章:準備發難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心頭肉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下一劑猛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