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兵議

“轟隆、轟隆、轟隆...”

如雷鳴般聲響在草原之上回響,由近及遠,滾滾而去,響徹整個廣袤的草原。

李恪策馬立於小山頭之上,看着山下和川流般來回不息的突厥輕騎,心中不禁爲之感嘆和震動。

突厥雖較大唐貧瘠,難事農產,但突厥一望無際的草原卻是絕佳的天然牧場,戰馬的數量遠非立國之初的大唐可比。

“本王早知頡利有立威之意,可沒想到竟是這般大手筆。”李恪指着前後旌旗連綿不絕的突厥胡騎,對身旁的王玄策道。

王玄策點頭道:“放眼望去,看這突厥胡騎的規模,怕不是有五萬人之多。”

李恪回頭看了王玄策一眼,語氣中頗有幾分羨慕,對王玄策道:“突厥人善騎射,又多良馬,若是我大唐騎兵也能有如此規模,又何懼異族,縱是平定天下亦非不可。”

王玄策看着李恪很是豔羨的眼神,雖不想潑李恪一盆冷水,但還是道:“突厥強盛,兵鋒正勁,眼下縱是我大唐傾國之力也未必能與突厥在正面一較高下,殿下想要如今規模的大唐騎兵。怕是不易啊。”

李恪聞言,堅定地搖了搖頭道:“在本王看來,這突厥雖強,但也絕非不可戰勝,本王敢與先生打賭,十年之內,這突厥的草原,便會成爲我大唐養馬的牧場。”

李恪的話言之鑿鑿,彷彿在李恪的眼前,大唐的精銳已經大軍壓境一般。

李恪一副煞有其事的模樣倒叫王玄策有些看不懂了,王玄策不解地問道:“殿下何處此言?”

李恪朝着山下的突厥騎兵努了努嘴,道:“先生不覺得現在的頡利可汗與黃池會盟的吳王夫差很是相像嗎?”

公元前四八二年,吳王夫差在大敗齊國,全殲十萬齊軍之後,志得意滿,不顧身後的越國之危,一意孤行,北上黃池與晉定公姬午爭霸,最後雖奪得了徒有虛名的霸主之位,卻死了太子,還丟了吳國社稷。

李恪眼下將頡利可汗比作夫差,也是在預突厥亡國之兆。

不過對於李恪的話,王玄策卻未盡數認同,王玄策道:“吳國之亡,在失天時,失地利,失人和,夫差三者全失,纔有越甲破吳之事,眼下頡利雖暴虐,連年征戰,但地利和天時仍未失去,想要一戰而勝之,恐怕不易。”

王玄策以一介文臣,從無半點行伍經驗,能看到這一步已實屬難得,但李恪心中雖有揣度,但也絕不便說於王玄策再多做爭辯。

李恪總不能告訴王玄策,待到今年末,突厥將失了天時,迎來百年難遇的寒冬,草原之上牛羊凍死無數,突厥百姓也遭受大災,整個突厥國力損失慘重,實力損失過半。

而就在突厥寒災之後,大唐也趁勢北上,奪取了自隋末便一直被突厥走狗,逆賊樑師都盤竊據的朔方,就此突厥失去了面對大唐的絕佳屏障,失了地利,大唐與突厥之間攻守易位,再無力與唐爲敵的資本。

李恪只是笑了笑,對王玄策道:“這將來之事誰又能拿得準,不過本王卻堅信一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頡利窮兵黷武,已失其道,大唐必勝。”

王玄策見李恪這般自信,心中倒也欣慰,可就當他再開口時,卻看到了他們身後過來的趙德言。

“趙德言來了,殿下噤聲。”王玄策看見趙德言靠近,對李恪低聲道。

李恪聽到王玄策的告誡,也一下子止住了嘴,看着山下,好似在欣賞景緻一般。

“趙德言參見三皇子,可汗命我前來領三皇子過去,還請三皇子隨我同往。”趙德言走到李恪的身後,對李恪拱手道。

李恪聽到趙德言的聲音,也做出一副剛剛纔發現趙德言的模樣,轉過身來,同樣拱了拱手,對趙德言笑道:“原來是趙相,本王有禮了既是可汗有命,還請趙相前面帶路。”

趙德言官拜突厥帕夏,與大唐門下省侍中之位倒是相似,位高權重,李恪稱他一聲趙相倒也並無不妥。

對於李恪的稱呼,趙德言的臉上卻不見絲毫的波瀾,似乎這個宰相的稱謂並未能給他的內心帶來絲毫榮寵的感覺。

按理說,趙德言身爲一個漢人,背離自己的國家,不遠千里投入敵國,爲的不就是那些所謂的榮華富貴嗎?可趙德言的反應卻如此平淡,而且趙德言給李恪的感覺也不似那些簡單的利慾薰心之輩,李恪倒是一下子有些看不懂他了。

“趙相是哪裡人?”在前往獵場入口的路上,李恪看着身旁的叫他捉摸不透的趙德言,試探着問道。

趙德言回道:“在下祖籍幷州。”

“幷州?”

李恪聽了趙德言的話,而後接着道:“幷州乃是我大唐龍興之地,你我倒算是半個鄉人了。”

大唐自幷州太原起兵,乃有天下,李恪已半個太原人自居,倒也並無不妥。

所謂人生四大喜,他鄉遇故知。在這漠北草原之上,能夠遇到同鄉,自然是件值得欣喜之事,李恪這麼說原也有拉近與趙德言關係的意思。

不過對於李恪的示好,趙德言顯然沒有半分意動。

趙德言半是謙虛,半是敷衍道:“三皇子乃大唐親王,在下生於市井,只是鄉野草民,豈敢與三皇子攀附。”

趙之一姓,起於東周趙國,趙姓雖興於幷州,但卻也隨着趙國的滅亡而迅速衰落,在幷州,趙氏之人雖多,但趙氏卻非是名門,趙德言的話倒也有他的道理。

李恪也聽出了趙德言口中的敷衍之意,但他對趙德言其人,卻越發的好奇了。

看趙德言這副模樣,難不成他還真就毫無半點雜念,是頡利的死忠之臣了?若非如此他又怎會對李恪的示好視而不見,反倒刻意疏遠?

李恪慢慢地走在趙德言的身後,看着趙德言的背影,越發地覺得此人不簡單。

李恪靠在王玄策的耳邊,對王玄策輕聲吩咐道:“春獵之後,找人去查查趙德言,本王要知道他的底。”

第七十二章 信至第二十五章 武順入宮第五十一章 有苦難言第五十三章 林遠圖第六十一章 蘇瀟生怒第十九章 回京前夕第七十八章 再遇武氏女第十四章 虎頭湛金槍第六章 李泰布棋第六章 李泰布棋第三十八章 把柄第八章 溫彥博之憂第五十二章 大雪第二十四章 再見長孫第三章 西平邊患第七章 劉仁軌到府第三十五章 敗亡在即第三十一章 殺俘第二十六章 疑兵之計第三十六章 以畫爲餌第十四章 權萬紀之死第四章 取義第十八章 山路第四十一章 再入東宮第三十三章 圈套第五十二章 大雪第四十六章 孫思邈第十九章 蜀王壯哉第三十八章 自作主張第八章 溫彥博之憂第四十一章 收徒第六十八章 守殯第二十五章 可汗狼騎第二十一章 楚州刺史第五十二章 洛陽船行第五十一章 楚王讓美第八十一章 武氏兄弟第三十二章 李承乾之憂第五十三章 月仙回揚第六章 岑長倩第二章 西南戰事第四十二章 夜談第六十八章 心機第四十章 換帥之議第四章 易爵第六十六章 朔方易主第五章 侯君集第五章 祿東贊之憂第四十七章 蜀方第二十五章 密謀第二十章 賢內助第三十四章 蘇定方之邀第三十三章 請纓第十章 拉攏第二十七章 賠罪第十一章 另闢蹊徑第五十一章 鬱督軍山第三十五章 軍田第七十六章 識貨的杜如晦第四十六章 東宮事亂第二十四章 揚威右驍衛第三十七章 蕭月仙第四十三章 欲保東宮第四十一章 康蘇密的絕境第二十六章 陌刀入陣第四十二章 李恪入宮第一章 接風第四十九章 稱心第六十八章 心機第二十七章 芙蓉園宴第十六章 殺機第三十六章 戍堡第四十八章 魏王李泰第二十八章 護駕第五十三章 親事府令第十七章 安置第四十八章 藥王出手第三十四章 慌不擇路第二十六章 東宮偶遇第一章 定帥第十六章 揚州之論第十三章 召見第八十四章 賭約第六章 佯攻第六十八章 皇孫侍讀第二十四章 揚威右驍衛第六十六章 交易第十八章 山陽酒館第四十一章 斷腿第五十二章 洛陽船行第十六章 殺機第六十八章 皇孫侍讀第五十二章 洛陽船行第十一章 唐儉爲使第四十三章 晉陽城第七十七章 權萬紀第十四章 拉攏第十四章 拉攏第十五章 岑文本拜相第六十四章 調虎離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