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凱旋

“劍光如電馬如風,百捷長輕是掌中。自指燕山最高石,不知誰爲勒殊功。”

李恪北伐,所立之功,乃自貞觀四年,李靖滅突厥後歷年之最,而大唐喜功尚武,如此大功,長安內外,朝野上下自然視之更重。

長安城中,天街。

天街串聯長安南北,分割東西,南接明德門,北連朱雀門,乃城中要道,往日便是人流聚集的所在。

天街本就人流如織,再加之楚王府爲李恪凱旋之事刻意造勢,楚王凱旋之事長安城早已內外皆知。

相較於三皇子李恪,長安城中的百姓對他的熟悉要比其他皇子,甚至是太子李承乾來得要多地多地多,李恪大軍凱旋,任俠尚武的關中百姓又怎會錯過。

就在今日,就在李恪大軍凱旋之日,長安城中的百姓也都早早得到了消息,三五成羣地約好了,齊齊擠在了天街兩旁,要目睹楚王李恪和凱旋大軍的風采。

長安城南,明德門內,李恪跨坐於神駿定北之上,自南向北,緩緩而來,而在李恪的身旁,李績和蘇定方分列左右,席君買、薛仁貴還有王玄策等楚王府和幷州大都督府一衆緊隨其後。

長孫衝既是長孫無忌之子,長孫家嫡長,也是幷州大都督府錄事參軍事,長孫衝的位置也極是靠前的,與王玄策同列,就緊隨李恪的身後。

長孫衝出自名門,祖父長孫晟乃前隋鎮北名將,其父長孫無忌更是開國元宿,第一功臣,長孫衝自少年時便聽多了關於父輩開國時的輝赫傳聞,叫天下側目,而他自己卻不曾一見。

而且長孫衝更因是長孫家的嫡長,被拿來同各家子弟對比,朝中上下,包括李世民在內都對他的寄望甚重,只是以往長孫衝一直居於長安,無甚建功之機,一直到了三年前,長孫衝隨李恪北上幷州,纔有了建功立業的機會。

曾今的長孫衝雖然頂着世家名門,朝中勳貴的名頭,但卻功勳壓身,不爲世人所重,終於時至如今,三載之後,現在的長孫衝也站在了天下人的眼中,如其父輩、祖父輩那般爲天下人所矚目了。

“大都督可還記得當年在雲州城下的那半首詩?”長孫衝策馬隨李恪之後,看着天街兩邊拋花高呼的長安百姓,笑着對李恪問道。

貞觀八年,李恪北上平定大度設時,曾過路雲州,彼時李恪看着雲中落日,殘陽如血,曾感嘆一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叫長孫衝覺之驚豔,銘記至今。

那時長孫衝曾請李恪補全此詩,不過李恪卻以薛延陀尚在,北敵未破爲由,未曾將此詩留全,叫長孫衝意猶未盡,而如今北伐大捷,誇馬長安,正是人生得意之時,長孫衝又想起了此事,再次提起。

李恪回過頭去,看着長孫衝,笑道:“想不到三載前的事了,子敬竟還記得如此清楚。”

長孫衝道:“大都督之詩難得地很,若是就此錯過了,豈不可惜?”

一旁的王玄策聞言也道:“子敬所言極是,此情此景,正該賦全此詩,以映此時。”

李恪武名雖重,但文道師從大名士岑文本,才名也頗重,衆人皆知,衆人聽得長孫沖和王玄策的話,也紛紛起鬨應和。

“哈哈,既是盛情難卻,那本王便不客氣了。”李恪也不是羞怯的性子,見得衆人起鬨,一口應了下來。

其實李恪胸中早有腹稿,不過稍作停頓後,李恪便緩緩開口道:“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雲關逢候騎,都督在燕然。”

李恪口中的這首詩,本就是照抄的王維,王維詩畫雙絕,冠絕盛唐,他的詩作自是上佳,李恪之言才落,周邊衆人頓時一片寂靜,沉浸於方纔的詩作當中。

片刻之後,長孫衝才撫掌笑道:“大都督此詩,另闢蹊徑,借報捷將士之口娓娓道出北伐盛況,着實巧妙。此戰此詩,俱是絕佳,更勝先賢,若待臣錄之於秘書省,可傳青史。”

李恪當這文抄公也不是一兩日了,臉皮還是練得不薄的,李恪聽着長孫衝的誇讚,臉上也不見絲毫羞紅,只是拱了拱手笑道:“子敬謬讚了,本王不過隨口一說罷了,怎比先賢。”

——————————————

李恪凱旋,李世民爲人父,自然不便出迎,而太子李承乾也有不適,故而在今日告了病,在朱雀門外領頭迎候凱旋大軍的乃是宰輔尚書右僕射房玄齡和中書侍郎岑文本,並司空兼兵部尚書長孫無忌,這般陣仗也算是給足了面子。

長孫無忌雖然年紀漸大了些,但耳目尚算聰穎,就在李恪率領凱旋大軍出現在他百步開外的時候,長孫無忌已經看見了遠處騎在高頭大馬之上的李恪,當然也看到了自己的愛子長孫衝。

長孫家諸子,唯長孫衝一人成器,李恪上報戰功的捷報中也不缺了長孫衝的功勞,今日長孫衝自也是立下大功,長孫無忌本該欣喜,可就當長孫無忌看到迎面而來的長孫衝時,眉頭卻不禁意間皺了起來。

李恪凱旋固然於長孫無忌不利,但長孫無忌也不是方纔知曉,早有準備的長孫無忌斷不至人前皺眉,長孫無忌之所以皺眉是因爲眼前的一幕。

長孫家是長孫皇后的孃家,長孫衝也是長孫皇后的外甥,依理而言,奪嫡之爭,長孫衝自然是要站在長孫皇后所出的太子李承乾一邊,可看眼前的架勢,長孫沖和李恪哪裡有半分仇敵該有的疏遠模樣,他們走的實在是太近了。

長孫沖和楚王府門下有說有笑,一路北來,若是不知情的人,只怕就把長孫衝看做了他楚王府門下,李恪心腹了。

不過說來也是,自打長孫衝在幷州大都督府爲官的三載以來,長孫沖和楚王府人朝夕相處,自然倍加親近,而且李恪的楚王府門下無論文武,俱是當時翹楚,一時之選,遠非長孫衝以往相交的那些靠着祖蔭謀出身的勳貴子弟可比,自然就相交甚密了。

此處不乏李承乾的門人,今日長孫衝這般模樣,日後勢必傳入李承乾的耳中,若李承乾是個大度之人倒也罷了,可李承乾偏偏陰鷙刻薄地厲害,這些東西一旦傳進李承乾的耳中,李承乾又會作何感想?

長孫無忌想着這些,後背都是一陣寒意,心中也打定了主意,無論如何,務必要叫長孫衝改弦更張,同李恪和楚王府重新疏遠開來。

第四十九章 李奉慈“從良”第四十五章 蘭陵蕭氏第四十章 阿雲拜父第二十九章 牛進達第三十三章 求情第二章 拒辱第四章 面聖第十四章 終破突厥第五十章 方季長第五十七章 改觀第三十二章 阿史那社爾第四十二章 大殿獻捷第五十九章 共存亡第二十一章 自請爲質第十八章 鐵勒內亂第八十九章 絕婚第八十三章 定論第十八章 請旨第十九章 回京前夕第六十二章 輕騎出城第五十三章 加賦第十二章 楊恭仁第八十章 和親之議第三十一章 漢王李元昌第二十章 回京第六十二章 長孫衝拜府第七十四章 草原春獵第八十九章 絕婚第四十八章 魏王李泰第七十二章 幸亦不幸第十五章 河上琴音第六十四章 故人求見第三十三章 圈套第二十一章 楚州刺史第六章 岑長倩第五十六章 當務之急第八十三章 將向荊州第四十三章 名冊第四十四章 玄策隱憂第二十六章 疑兵之計第七章 持節第十二章 楊恭仁第三十八章 自作主張第十章 拉攏第三十一章 春獵第二十五章 密謀第五十章 負荊請罪第九章 賀蘭越石之死第七十四章 草原春獵第七十二章 裴行儉第五十九章 棄子立侄第二十七章 營嘯第二十章 尋人第四十一章 康蘇密的絕境第二章 將行第四十四章 初拜蕭後第七十二章 裴行儉第五十八章 東宮失和第二十三章 醋意第十章 浚稽山陷第五章 引薦第五十章 負荊請罪第六十五章 連遭打擊第五章 玄都觀第四十九章 家書第五十三章 林遠圖第十四章 藥箱第四十一章 苦心第十七章 威逼侯君集第六十一章 還京第六十八章 應對第七章 楚王大婚第十章 頡利求和第四十九章 宴後第三十一章 涼州隱患第五十六章 當務之急第五十一章 做局第三十章 長安樂第五十二章 大雪第二十章 馬周第六十七章 階下之囚第三十三章 生隙第五十九章 台州刺史第四十章 換帥之議第三十二章 試馬第三章 自請第六十三章 蘇瀟進宮第四十六章 東宮事亂第十四章 張元素第六十五章 連遭打擊第八章 祿東贊見駕第五十八章 過繼第二十二章 幷州大都督第六十七章 東宮亂起第二十六章 賜封高陽第四十四章 謂我何求第四十三章 杜相罹患第十章 落雕弓第三十二章 蕭後第四十六章 大唐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