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腹背受敵

大度設把大半的希望都寄託在了趙德言的身上,希望趙德言能再如當初在浚稽山時那般,助他力挽狂瀾,全身而退。

可大度設沒有想到,他倚重爲心腹,視若臂膀的趙德言從來都不是他的人,是李恪安插在他身邊的一顆棋子,就等着關鍵時候給薛延陀和大度設致命一擊。

大度設在營中等了許久,都未曾等到趙德言回營,他等來的卻是李恪親率的唐軍和阿史那社爾的兩面夾擊。

趙德言自大度設大帳出門,一走便是兩個時辰,大度設在大帳中算着時辰,總覺着很是不妥,有些坐立難安。

大度設的大營和阿史那社爾的大營相互挨着,隔着並不遠,趙德言騎馬而去,一個來回頂天了一個時辰,而阿史那社爾不過一個莽夫,趙德言同他又能有多少話來講,至於一個多時辰還沒個說法嗎?大度設想着,心裡越發地不踏實了。

而就在大度設想着是否要命人走一趟,前往探問一番的時候,軍中的斥候卻突然傳來了消息:大營前二十里突現唐軍蹤影,直奔大營而來。

大度設聞言,頓時驚愕,他知道李恪與他有隙,他有幾次三番拖沓,不尊李恪之命,李恪斷不會輕易饒了他,但他沒想到的話李恪竟如此急着要除掉他,那邊還正對夷男動手,這邊便同時對他動手了,竟是一日都不願等。

大度設當即一面命人整備人馬,調軍前往大營邊迎敵,一面遣人前往阿史那社爾大營告知阿史那社爾此事,要他速速領兵來援。

當大度設整備兵甲,匆匆趕到營門處時,唐軍已經兵臨營外,不過大度設終究還是低估了李恪殺他的決心,因爲唐軍兩線作戰,李恪竟選擇親臨此處,而未去夷男那邊。

按理來說,夷男乃薛延陀可汗,位尊非常,重要性遠勝大度設,李恪身爲主帥,自當以大局爲重,親臨夷男處督戰纔是,可大度設不曾想到,李恪竟親自來處置他了。

其實大度設不知,雖然夷男貴爲可汗,但在李恪的心中,縱走大度設的隱患卻是遠在夷男之上的,夷男依然年邁,無論是野心還是精力都不比從前,此番鬱督軍山一戰,夷男已經徹底廢掉,不成大患,但大度設就不同了。

大度設正是盛年,頗有武略,野心也是極大,只要他還在漠北,對漠北的安寧便是隱患,李恪絕不會留他。

“殿下,我奉殿下之命領軍來此助戰,攻破夷男,對殿下並無不敬之處,殿下何故前來伐我?”大度設站在大營的營門內,對營門外的李恪高聲問道。

大度設之意,在拖延時間,想要拖着李恪大軍,待阿史那社爾的援軍趕到,屆時再兩軍合於一處,纔好一舉擊敗李恪。

但大度設想拖延李恪,李恪又何嘗不是,李恪大軍先動,而阿史那社爾大軍後動,李恪也正等着阿史那社爾大軍至此,兩面夾擊大度設,索性李恪也願同大度設在此多廝磨些時間。

李恪對大度設道:“大度設,你包藏禍心還當本王不知嗎?本王命你強攻夷男,你卻一再拖延,傳你來營相見,你也一再推諉,全然沒有以我大唐爲主的意思,你早欲反我大唐,本王豈能留你。”

大度設道:“殿下所言若無證據,未免太過武斷了些,我等爲殿下,爲大唐效力,卻落得如此境地,豈不叫人寒心嗎?”

李恪道:“你要證據,本王還真有證據。”

大度設自問自打兵出金山後行事還算謹慎,並不曾留人把柄,李恪說有他背叛大唐的證據,大度設一時間還有些詫異,大度設問道:“不知殿下所說的證據又在何處?”

李恪問道:“你命人前往阿史那社爾處籠絡阿史那社爾,此人已經去了許久,過了時辰,難道你竟全無警覺嗎?”

李恪怎會知曉大度設遣趙德言去拉攏阿史那社爾之事?此事本該是絕密,知曉的人也不多才是,大度設聽着李恪這麼說,頓時有些慌了。

大度設問道:“你怎知此事?”

李恪笑道:“你遣去的人出了你的大營便來了本王這邊,將一切告知於本王,你說本王是怎麼知道的?”

李恪的話入耳,大度設的心頓時塌了下來,趙德言奉他之命前往阿史那社爾處,他一去確實過了時辰,難不成趙德言真如李恪所言,乘機投降了李恪,若是如此,那他的處境便難了。

就在大度設心中揣度,上下忐忑不安的時候,己方的後部突然變得嘈雜了起來,大度設的心中頓時多了分不好的預感,緊接着,後面的士卒也傳來了消息。

“特勤,不好了,阿史那社爾騙開營門,突襲後軍,後軍已經潰敗了。”士卒跑到夷男的跟前,對夷男稟告道。

阿史那社爾受大度設之邀,前來助戰,大度設營中的守門士卒自然不會阻攔,白白的便將營門讓給了阿史那社爾,而阿史那社爾進了營門後便突然發難,率衆殺向了大度設的大軍,打的他們猝不及防。

大度設爲防備李恪,將麾下大軍盡數調來了前部營門,後方空虛,怎敵阿史那社爾三萬大軍,阿史那社爾不過片刻便擊潰了大度設的後軍,要不了多久便該殺到此處了。

大度設聞言,竟險些自馬上栽倒下來,先是趙德言,再是阿史那社爾,這一刻大度設才知道,原來他以爲左右臂膀的兩人從頭到尾都不是他的人,他不過是鑽進了李恪的圈套罷了。

李恪聽着大度設後軍大亂,也知道必是阿史那社爾依言趕至,眼下正是最好的時機,李恪揮槍向前,麾下大軍便紛紛齊出,直奔營門而去。

阿史那社爾的大軍已經進了大營,在後軍攪得天翻地覆,在前部唐軍又來勢洶洶,營門岌岌可危。

若是以二敵一,興許大度設尚有幾分勝算,可隨着阿史那社爾發難,如今的大度設已是以一敵二,腹背受敵,縱是白起復生,也幫不上大度設分毫了,不過片刻之後營門便被唐軍踏碎,隨之告破,就連大度設自己也難免做下李恪的槍下俘虜。

第十三章 召見第五十三章 衆矢之的第二十五章 長安少年第二章 上元燈會第四十三章 溫彥博病危第七十四章 草原春獵第二十八章 釋懷第一章 太子之危第二十三章 醋意第十章 浚稽山陷第十五章 搖搖欲墜第十一章 另闢蹊徑第三章 西平邊患第五十二章 薛仁貴第六十八章 心機第二十六章 疑兵之計第二十八章 揚州策第十章 落雕弓第七十二章 幸亦不幸第七十四章 流言第七十二章 信至第六章 加註第七章 曳莽奔疲第十三章 盛會第六十九章 換質之議第三章 西平邊患第十四章 恩蔭第三十六章 腹背受敵第六十四章 調虎離山第五章 上屋抽梯第二十一章 議封可汗第五十七章 草原內亂第十章 浚稽山陷第六十六章 蠱惑第四十一章 再入東宮第六十三章 蘇瀟進宮第四十八章 嫌隙第四十章 一語驚四座第十章 收局第五十四章 名望殺人第九章 “忠勇”趙德言第五十七章 改觀第十九章 蜀王壯哉第二章 上元燈會第十六章 席君買入府第四十六章 大雨第二章 拒辱第四十一章 苦心第十五章 鐵山大捷第二十六章 李代桃僵第十四章 虎頭湛金槍第十五章 定親第二十九章 平亂第十六章 欽陵第二十一章 議封可汗第二十八章 媚娘善道第二十五章 命格第三章 結好第十七章 親事府第五十五章 圈套第九十章 揚州三漕第十七章 安置第二十八章 阿史那思摩封汗第二十五章 接風宴第二十五章 命格第十八章 武蕭之間第二十七章 破敵第四十八章 魏王李泰第五十六章 長孫父子第八十九章 胭脂湖第七十八章 換將第五十八章 月下心事第三十一章 漢王李元昌第五十章 方季長第九章 蕭家姊弟第五十七章 草原內亂第二十六章 東宮偶遇第十九章 李恪拜府第二十章 敲打第六十八章 段璀被伏第四十五章 太子家令第五十四章 太子妃第八十八章 樑王李愔第五十四章 姑蘇府統軍第五十三章 親事府令第二十五章 可汗狼騎第四十七章 淮水之患第七十二章 魏王之憂第六十七章 交易第十六章 媚娘抵京第七十一章 歸途“遇刺”第七十四章 流言第十七章 反常第五十九章 起兵第三十九章 兵部郎中第五十章 相爭第二十五章 可汗狼騎第二十章 賢內助第六十九章 換質之議第三章 奏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