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拔灼身死

拔灼自汗庭領軍出征,一路急赴浚稽山而來,不過四日的功夫,便到了浚稽山的山口。

在拔灼的認知中,哪怕到現在爲止,達布河也還是在薛延陀手中的,達布河既然還在薛延陀手中,浚稽山自然就還在薛延陀手中,浚稽山中也不會有唐軍的伏兵。

因是如此,拔灼又急着趕路,要去奪那退敵之功,故而也不曾命人多探,便直奔入山的山谷而來,孰不知,現正在山谷中等着他的卻是久候多時的大唐伏兵。

“葉護,過了這處山口,便是浚稽山,快馬加鞭,再有一日多的功夫便可到達布河了。”山谷口外,拔灼的副將速律指着不遠處的谷口,對拔灼道。

拔灼聞言,緩緩地點了點頭道:“好,傳令下去,快馬加鞭,速過了此地,明日晚前,務必要趕到達布河。”

速律先是應了一聲,而後又接着問道:“葉護駕臨浚稽山,可要先行通知曳莽,着其接駕。”

拔灼官封葉護,在薛延陀很是尊崇,僅此於夷男的可汗,而曳莽雖官拜特勤,在薛延陀也位分頗高,但卻遠遜於拔灼的葉護,速律故有此言。

速律是拔灼的人,跟隨拔灼也有些年頭了,一向知道拔灼與曳莽不和,此番拔灼奉可汗之命赴浚稽山增援,若依往例,自然是要爲難一番曳莽的。

若是以往,速律這麼說自然是無甚不妥,但今日卻不同了,今日的拔灼有了其他的心思。

此次應對唐軍北伐,拔灼的對手不是曳莽,而是即將東來的突利失,在這個節骨眼上和曳莽鬧地不悅,顯然有礙大局。

拔灼搖了搖頭道:“不必了,此行以建功爲先,其他的暫可不論,還是速速行軍的好。”

速律也知道拔灼的意思,忙應道:“葉護說的是,是我短見了。”

速律說完,揮了揮手,示意麾下衆人加速行軍,進了山谷。

山谷中,拔灼率着薛延陀軍大部已經進了谷口,而在山谷之上,李恪也正伏在谷上看着下面的拔灼一衆。

李恪看着谷下的衆人,對身旁的曳莽問道:“谷下誰是拔灼?”

曳莽指着那個二十出頭,行於正中的一個年輕男子,對李恪道:“正中那個身着白甲,騎黑馬的便是拔灼。”

李恪點了點頭,問道:“可曾考慮好了?率軍下去,擊潰敵軍,你便是本王門下,便是未來的漠北王。”

拔灼帶着衆人已經漸漸走到了山谷的正中,恐怕再有盞茶的功夫便該走出山谷了,眼下並沒有太多的時間去給曳莽思考,不過好在曳莽早已下了決定,也不必太多地思考。

曳莽回道:“曳莽願爲殿下效力。”

李恪聽着曳莽的話,嘴角露出了一絲笑意,把手邊的一把配刀甩給了曳莽,道:“如此本王便看你的了。”

“多謝殿下信任。”曳莽接過李恪遞來的配刀,看着谷下的拔灼,咬了咬牙,應了下來。

曳莽應了李恪的話後,緩緩地站起了身子,看着谷下的薛延陀人緩緩地走到了山谷的正中,鑽進了唐軍設下的埋伏,而全不自知。

一時間,曳莽緊張、害怕、激動,諸多情緒在曳莽的心頭涌過,也不知是何等滋味,畢竟谷下走着的是他的同族,是他的同父兄弟,曳莽的心裡難免有些彷徨。

不過這彷徨也只是暫時的,隨即,當曳莽想到自己的處境,想到了李恪許他的漠北王的位置,心中慢慢地又堅定了下來,因爲他已經別無選擇,眼下的路是他唯一的路。

曳莽盯着谷下,看準了機會,持刀一揮,緊接着當先衝下了山谷。

李恪見狀,擺了擺手,示意麾下衆軍也緊隨其後,自谷上衝殺而下,直奔谷下的薛延陀人而去。

在薛延陀人想來,浚稽山本該是薛延陀屬地,正是因此處是薛延陀人屬地,便絕不會出現唐軍,也沒有做好半分遇到伏擊的準備,薛延陀人突然看到了自谷上衝下的唐軍,頓時亂做了一團。

“葉護,是唐軍!是唐軍!”速律看着谷下衝殺而下,無數身着唐軍衣甲的唐軍士卒,雙目圓瞪,對拔灼驚訝道。

拔灼聽了速律的話,擡眼一看,果然,正如速律所言,山谷兩側竟突然出現了大股唐軍突襲而來。

看着似從天降的唐軍,拔灼已經沒有功夫再去思索唐軍爲何會出現在此地了,因爲來的不只是唐軍,隨着唐軍來的還有唐軍的第一波箭雨。

拔灼領兵往浚稽山而來,是爲固守達布河,故而此行多帶了箭矢之類,軍中大部士卒並無重甲護身,面對唐軍突如其來的一陣箭雨,薛延陀士卒只能持刀格擋,亦或是翻身下馬躲至馬下,而若有反應不及的,便就成了唐軍的箭下亡魂。

箭雨收割着薛延陀人的性命,幾輪箭雨之後,薛延陀士卒已十去其三,剩下的人中近半也受了箭傷,沒了戰力,拔灼身着厚甲,在周遭護衛的拼死迴護之下才保得了周全,可還不等拔灼喘口氣,唐軍的伏兵已經自山上殺了下來。

“不要慌亂,結成方陣,帶着剩下的將士且隨我殺出去,突圍出谷。”拔灼能被夷男委以重任,倒也不是全無可取之處,看着唐軍殺下來,己方已陷入絕險之地,拔灼竟還保有了幾分冷靜,對速律吩咐道。

速律得令,應了下來,當即整軍,帶着身邊的護衛便要隨拔灼衝殺出谷。

可就當拔灼帶着身邊的數百護衛,準備殺出重圍時,卻發現有一人帶兵迎面而來,擋住了他的去路,而來人也不是旁人,正是曳莽。

“曳莽?”拔灼看着曳莽,訝然道。

曳莽身爲浚稽山主帥,此時的他卻和唐軍一同出現在了這裡,這意味這什麼拔灼豈會不知,一時間拔灼也終於明白了過來,爲何唐軍會出現在此地,原來曳莽竟已降了唐軍,浚稽山早已不復爲薛延陀所有。

“曳莽,你竟敢叛我薛延陀。”拔灼指着曳莽,怒喝道。

拔灼會有如此一說也早在曳莽的意料之中,曳莽並未直接回拔灼的話,而是帶着人直接揮刀衝了上去,用自己手中的刀迴應了他。

拔灼見狀,自知已無退路,咬了咬牙,也帶着麾下護衛迎了上去。

若論氣力,拔灼與曳莽倒是相當,但拔灼連日趕路,氣力虛浮,而曳莽守株待兔,早已歇息了多時,相比之下自然是曳莽佔了優,而且拔灼麾下的護衛更不是大唐精銳邊軍的對手,兩相對比之下,高下立現。

起初,拔灼帶着一衆護衛倒還能勉力抵擋,但隨着周遭的唐軍越聚越多,薛延陀人被漸漸殺散,拔灼一衆越發不支了。

曳莽看着拔灼漸漸不支,落馬成擒已是必然之事,曳莽的心中閃過了一絲狠厲。

李恪要用曳莽,是因爲曳莽行事謹慎,又是夷男之子,而拔灼也夷男之子,而且還是嫡子,若是拔灼也落入了李恪的手中,降了李恪,那曳莽就不再是李恪唯一的選擇,李恪還是如此看重他嗎?

左右已經走到了這一步,又何差再更進一步,曳莽想着這些,心一橫,拿着手中的佩刀,趁着拔灼疲於應付旁人,一時不備,竟重重地把刀刺進了拔灼的腰腹,取了他的性命。

第十二章 夷男第六十三章 擅退者死第十二章 稱心失蹤第二十一章 搏殺第四十八章 嫌隙第七章 朝議分封第四十三章 晉陽城第七十四章 流言第七章 義成公主第八十九章 絕婚第五十八章 東宮失和第四十章 子罪連父第五十章 長孫心憂第七十一章 月下第二十五章 接風宴第九章 飲酒第四十一章 女兒謀第二十一章 夜渡鬱督軍山第七十二章 做戲第十一章 擇師第六十八章 心機第六十五章 皇后病危第十一章 蕭瑀上疏第三章 長樂公主第四章 陰山下第七十一章 牧羊少年第十九章 蜀王壯哉第四十八章 障眼法第五十五章 山陽倉第六十九章 逼反第六十七章 父子紛議第三十九章 一擲千金第二十二章 幷州大都督第四十二章 挾恩攏突厥第四十九章 親往楚州第六十九章 換質之議第十九章 醉客第九章 登基大典第三十五章 誅首惡第六十四章 故人求見第六十章 鐵勒九部第六章 賀蘭越石第三十五章 李泰遭拒第三十四章 題字第三十三章 定北第六十九章 換質之議第三十一章 漢王李元昌第二十五章 密謀第三十一章 校場第四十六章 大雨第五十二章 大雪第四十七章 武威倉第五十四章 柳家第五十五章 嫡子爭議第四十一章 康蘇密的絕境第五十章 方季長第三章 兵起河東第二十一章 花燭之夜第三十四章 察覺第十二章 風從虎第六十九章 暴露第二十章 蜀王求見第十六章 東宮將廢第七十二章 信至第二十六章 東宮偶遇第二十四章 再見長孫第五十一章 鬱督軍山第一章 接風第二十九章 牛進達第六十七章 流放第六十五章 連遭打擊第四十五章 皇子遭劾第五十九章 誤會第六章 佯攻第六十一章 是非之地第五十二章 彈劾第三章 靈州軍第二十六章 再遇仙娘第三十二章 隴西李氏第四十二章 欲擒故縱第九章 洞房花燭第五十八章 所謂風流第五十七章 漕行北擴第二章 一眼千年第六十二章 朔方之戰第六章 石室第六十八章 守殯第四十七章 太子心病第三十七章 蕭月仙第二十一章 搏殺第二十四章 揚威右驍衛第二十六章 陌刀入陣第一章 接風第五十七章 擷玉樓第五十二章 洛陽船行第六十七章 交易第四十三章 杜相罹患第四十二章 外放之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