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金山禍起

自打諾真水戰敗,大度設損兵折將,難守浚稽山後,大度設便依趙德言之意,棄守浚稽山,帶着五千殘部奔逃往了金山腳下的科布多草場。

大度設自浚稽山往西北潛逃,一路收攏殘兵,整合軍勢,到了金山腳下時已經聚兵近萬,再加之科布多草場母族部落本就有的十餘萬部衆,大度設在金山腳下已經整兵四萬,據山險扼守,一時間倒也穩住了腳跟。

西北,金山,科布多草場。

胡天八月,磧北的冬天遠比中州來的早地多地多,李恪所在的太原還正是秋風凜烈,寒意漸濃,磧北已經漸漸飄起了雪花。

大雪一降,金山外本就難行的山路更加溼滑,莫說是人了,就是四條腿的馬也難行走,至於行軍打仗便更成了天方夜譚。

科布多帥帳中,大度設看着帳外的飛雪,壓抑了數日的心情終於也順暢了許多,大雪一降,意味着磧北隆冬已至,薛延陀沒有隆冬作戰的習慣和條件,眼下這一關,他應該算是過去了。

“特勤,阿布思部已經退兵,方圓近百里內已經沒了蹤影。”帥帳中,大度設和謀主趙德言正靠在爐邊烤火取暖,麾下部將迷失度興沖沖地進帳,對大度設稟告道。

大度設聽了迷失度的話,臉上頓時露出了滿滿的笑意,此前阿布思部奉夷男可汗之命出兵科布多,討伐大度設,與大度設的麾下大軍糾纏了許久。阿布思部本就不願出兵,自傷元氣,如今大雪突降,更不願戀戰,得了這個由頭退兵離去了。

一旁的趙德言聞言,對大度設拱手笑道:“恭喜特勤,天降大雪,襄助特勤,逼退敵軍,由此正可見特方是天命所歸,草原之主。”

大度設自浚稽山逃回金山,最怕的無非就是夷男發難,率大軍壓境,一舉平定科布多,不過好在李恪強勢,硬逼着夷男,奪下了浚稽山南側的隘口,更在諾真水草場留下重兵,使得夷男不得不小心防備諾真水,無力大軍西進。

浚稽山是薛延陀汗庭鬱督軍山南面屏障,丟失不得,一個是逃竄西去,不成氣候的逆子,一個擁兵十萬,虎視眈眈的李恪,誰的威脅更大,夷男自然清楚,夷男爲了保住浚稽山,只得調重兵於浚稽山駐防,轉而命鐵勒九部之一的阿布思部討伐大度設。

阿布思部雖毗鄰金山,與科布多相隔不遠,但從來都不是強部,如今又有大雪封路,就連阿布思部都已撤軍,可以說,他反出浚稽山後,最難的關口已經過去了。

大度設道:“幸有先生相助,爲我出此良策,否則我恐怕已經被父汗綁了,獻於李恪了。”

趙德言笑道:“可汗已經老了,早已沒了當初與反出東突厥時的魄力,手握汗庭精銳,竟被李恪所震,獻糧讓地求和。正所謂舊王已老,新王將出,特勤另起爐竈,便是稱王草原的第一步。”

大度設有些懊惱道:“正如先生所言,父汗行事着實太過謹慎,全無一方草原霸主的模樣,我就早該反出浚稽山,率舊部立於金山,以頡利故地爲基,說不得也能同父汗分東西而治,可如今我的浚稽山精銳已折損大半,已經晚了太多。”

趙德言聽得大度設的話,寬慰道:“特請不必心焦,我倒以爲眼下尚還不遲。李恪狼子野心,對浚稽山早有圖謀,如今可汗爲保浚稽山,必無暇西顧,眼下正是特勤招兵買馬之時。”

此時的大度設,得趙德言相助,儼然已視趙德言極重,大不同往日,大度設聽着趙德言的話,心知趙德言多半是已有“良策”,於是問道:“聽先生之言,想必是已有法子了,還請先生相助。”

趙德言道:“阿布思部雖然因大雪退兵,但終究只是一時。如今雖有唐軍在浚稽山牽制汗庭主力,但待來年開春,冰雪消融後,可汗未必不會另遣他部來攻特勤,特勤還需早做準備。”

趙德言還在回鬱督軍山的路上時便同大度設商討過了此事,大度設聞言,想了想,對趙德言問道:“先生所言可是聯絡西突厥和阿史那社爾之事?”

趙德言道:“不錯,如今特勤雖立足金山,但可汗畢竟勢大,光憑特勤一人,恐怕難以力敵,唯今之計唯有另引奧援。”

大度設一口應了下來,道:“先生所言極是,我明日便遣人西去,聯絡西突厥、阿史那社爾並高昌諸國,務必結成同盟,共抗薛延陀。”

趙德言眉頭微皺,想了想,對大度設道:“結盟西突厥等衆,特勤最多隻可自保,但若要效仿當年的突厥,崛起金山恐還不夠。無論願不願,特勤還需做一事。”

現在的大度設視趙德言,簡直就如劉邦得張良,姬昌得姜尚,可謂言聽計從,大度設當即對趙德言問道:“不知先生還有何策?”

趙德言回道:“向大唐稱臣,結好李恪,李恪在東南,特勤在西北,有李恪在漠南牽制薛延陀主力,兩相合擊,特勤方有長驅直入,奪回鬱督軍山的機會。”

щщщ¤ ttКan¤ c ○

薛延陀還有雄兵十餘萬衆,而大度設麾下不過四萬餘人,尚不足夷男的半數,縱然日後大度設結盟西突厥,得了西突厥相助,仍舊難以力敵夷男,大度設務必要另想他法。

東面的遼東各部不過一盤散沙,不成氣候,難以威脅到夷男,唯一能夠叫夷男忌憚生畏的只有擁兵十萬,雄踞河東的李恪了,李恪只要願意出手,至少可以牽制薛延陀半數以上的兵力,到時便是大度設的機會了。

大度設此前雖與李恪不和,但如今局勢已變,大度設如喪家之犬,逃竄金山,哪裡還顧得那般許多,若是能得李恪相助自然是最好,也是大度設求之不得之事。

大度設道:“我此前開罪過李恪,先生以爲李恪會助我嗎?”

趙德言不假思索地點了點頭,回道:“那是自然,只要利益當前,特勤和李恪當初的那些恩怨又算得了什麼?李恪此人惟利是圖,李恪視薛延陀爲心腹大患,特勤與可汗翻臉,正於李恪有利,只要對他有利,他必會答應。趙某願憑三寸不爛之舌,爲特勤稱霸磧北打開局面。”

大度設聞言,先是點了點頭,但還是擔憂道:“正如先生所言,李恪此人是個惟利是圖的小人,若是我與他聯手破了薛延陀,到時他又翻臉不認,向我動兵,想要全據磧北,哪又該如何?”

趙德言笑着寬慰道:“特勤多慮了,唐人不習草原,難以久住,而且草原遼闊,唐人更是無從全拒,正如當初東突厥滅國,唐人便扶持了阿史那思摩和可汗分頡利舊地那般,如今特勤若是與唐人聯盟,破了鬱督軍山,特勤豈不就是取代可汗的最佳人選嗎?”

大度設想了想,似乎正是這麼個道理,當初夷男和唐人聯盟,頡利敗亡後,唐軍便扶持了夷男取代頡利,如今若是大度設和唐人聯盟,待將來破了鬱督軍山後,那取代夷男的豈不就是他大度設了?

所謂稱臣,不過一時長短,大度設真正在乎就是鬱督軍山的汗位。

大度設當即應道:“好,如此便有勞先生跑一趟了。”

第七章 朝議分封第七十六章 識貨的杜如晦第十五章 搖搖欲墜第九章 拒親第十四章 虎頭湛金槍第八章 惡陽嶺第五十四章 御史臺密信第九章 南下籌謀第八十五章 曬鹽第五十五章 山陽倉第三十一章 叛國之污第十章 拉攏第四十二章 冊封大禮第十一章 蕭瑀上疏第四十七章 中秋大宴第七章 和親第二十章 蜀王求見第六十一章 還京第四十五章 蘭陵蕭氏第五十二章 洛陽船行第五十八章 東宮失和第二十二章 貴妃第十四章 藥箱第七十二章 武功郡王第四十四章 頡利亡第三章 靈州軍第三十七章 蕭月仙第六十一章 還京第四十章 阿雲拜父第四十三章 晉陽城第二十章 敲打第二十八章 護駕第四十一章 斷腿第四十九章 自作多情的杜相第四十三章 趙德言的抉擇第十六章 殺機第十二章 夷男第六十九章 換質之議第七章 考較第十二章 夷男第五十三章 林遠圖第十章 校場第二十三章 奪權第六十九章 行殯第二十六章 小兕子第三十章 圈套第三十一章 春獵第三十二章 試馬第十六章 質子第六十一章 無緣東宮第二十三章 戰前第二十八章 定汗庭第六十二章 朔方之戰第八章 溫彥博之憂第三十九章 立儲之議第七十五章 回揚第二章 一箭雙鵰第八章 自求彈劾第八十四章 江陵尋人第四十五章 渤海郡王第二十章 山陽縣尉第十五章 鐵山大捷第六十九章 捧殺第七十六章 杜相南下第七十五章 回揚第五十八章 過繼第六十章 上皇病危第三十九章 一擲千金第五章 玄都觀第十九章 狼谷第五十七章 改觀第三十三章 再會夷男第二十章 山陽縣尉第八章 演練第十四章 拉攏第四十一章 鳳求凰第七章 和親第五十九章 誤會第五十八章 重禮第七章 義成公主第六十九章 行殯第十九章 狼谷第四十四章 玄策隱憂第六十三章 心結第二十三章 大度設第十五章 兵臨渭水第十七章 反常第二章 再見楊恭仁第五十二章 洛陽船行第十六章 席君買入府第三十四章 瓊華殿第六十九章 換質之議第二十八章 釋懷第十三章 盛會第六十章 秦府習武第六十八章 守殯第十三章 拜師第十四章 求親第二十四章 揚威右驍衛第四十三章 杜相罹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