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定價

林遠圖用意爲何,許是因爲膽小怕事,不敢開罪鹽行,許是才幹平庸,處事不明,這些李恪都不得而知。

但李恪清楚一點,那就是現在事態緊急,他已經沒有半點時間跟他林遠圖在此磨耗了,水患不等人,他此來盱眙,行事務必要快,故而李恪也沒有絲毫的推諉,便命林遠圖以他李恪之命下令,請盱眙城中各處鹽行、糧號主事之人前來盱眙縣衙,李恪要請他們“飲茶”。

不管是鹽行還是糧號,哪怕他們是盱眙乃至整個淮南的地頭蛇,在地方橫行霸道貫了,也仍舊是些無官職在身的豪紳,在他們的眼中,李恪是那真正頂了天的人物,是他們往日相見都見不着的。

可就是這樣的大人物,剛到了盱眙,做的第一件事情竟是請他們去縣衙飲茶,他們心中能夠坦然纔是怪事。

這些各方主事聞得李恪傳見,無一不是滿臉苦笑,不想去,卻又不敢不去,最後也只能硬着頭皮去了縣衙。

“草民拜見楚王殿下。”

負責盱眙鹽行、糧號各處主事的六人,剛到縣衙正廳門口,便看到了雖然年少,但卻一臉老成地端坐在正中上首的李恪,連忙入內拜道。

李恪正在品茶,聽得衆人入內,也不正眼看他們一下,仍舊兀自端着茶杯,輕輕啜了一口,壓了片刻才惜字如金道:“坐。”

李恪言簡意賅,話雖說的不多,但衆人卻能看得出他的意思,這怕是要給他們下馬威了。

李恪喚他們來此所爲何事,他們自己也清楚地很,得了李恪的話,一個個都尋着位置,小心翼翼地坐了下來。

待衆人坐定,李恪便放下了手中的茶碗,環視了一圈,神色平淡地對衆人道:“本王聽聞衆位近來買賣興盛,日進斗金,可要本王爲諸位道個喜啊?”

道喜?

他們還是有幾分自知之明的,李恪何等人物,在李恪的眼中他們又算得了什麼,大老遠地,冒着大雨自揚州趕來此處,豈是爲了給他們道喜。

衆人連忙道:“小人不敢,殿下折煞我等了。”

李恪聞得衆人之言,冷笑了一聲,問道:“不敢?你們有何不敢,是不敢來見本王,還是不敢賺取這不義之財?”

李恪的話顯然是動了怒,兩個罪名,他們一個都不敢應下。

衆人忙解釋道:“殿下言重了,殿下傳見我等,使我等得見尊顏,乃我等三生之幸,豈會不願,不過這賺取不義之財之事,我等實在不知從何說起。”

李恪看着正廳中的衆人,冷聲道:“淮南平價鹽,一百文一斗,盱眙城作價六百文。平價糧十文一斗,盱眙城作價五十文,如此哄擡高價還不是不義之財嗎?”

李恪之言一出,廳中一下子竟安靜了下來,大唐雖不管鹽政,任由民間煮鹽販賣,但也並非沒有舊例可循,通常而言,淮南鹽價高不過一百五十文,糧價高不過十五文,這幾乎已是陳規,如今盱眙城中的鹽價、糧價確實高的有些離譜了。

衆人不知李恪的態度,互相地看着,面面相覷,一個個坐立不安,誰都不敢當先答話,生怕做了那出頭鳥,惹怒了李恪,自己遭了殃。

李恪看着廳中的衆人都不說話,於是輕哼了一聲,指着靠着自己最近的一人,點名道:“既然你們只是否認,卻不一個個又不說個緣由緣由,那邊由你來說吧。”

李恪並不識得廳中的衆人,不過說來也巧,他不過隨便點了一人,這人便恰好是盱眙鹽行的主事孫琮。

孫琮爲盱眙鹽行主事,盱眙又在楚州之下,而楚州鹽行曾開罪過李恪,也因此吃過虧,爲此東南鹽行行主周鼎方還來信至此,要楚州鹽行上下往後需小心行事,不得再叫李恪抓住了把柄,可如今事情過去不過月餘,李恪竟又盯上了他們。

早在孫琮來此的路上,心中便已經有了猜想,故而李恪突然指着要他答話,他雖是心中訝異,但倒也不至因此失了分寸。

孫琮起身朝着李恪拱了拱手,回道:“啓稟殿下,近日來盱眙城中鹽價確是較往日漲了許多,但也並非全無因果。”

“說來聽聽。”李恪手臂放在身側的桌案之上,手指輕輕摩挲着桌案上的茶盞,不緊不慢地對孫琮問道。

孫琮回道:“好叫殿下知道,自打多日前,淮南連日降雨,淮南木行的木材價格便漲了許多,煮鹽的耗費比之以往也高了。除了木材之外,因氣候過於潮溼,食鹽之儲運也比以往困難上許多,自鹽場運鹽至盱眙,別的不論,光是損耗便多達兩成,故而鹽價自然難保常平。”

連日降雨,幹木材的價格上浮,食鹽來回運輸的成本也有所增加,孫琮口中的這些話倒也是實情,這一點李恪也很清楚。

但無論是木材漲價,儲運損耗加重,這些東西都不足以成爲鹽價自一百文暴漲至六百文的理由。

李恪聽了孫琮的話,原本還在把玩茶盞的手指終於停了下來,擡頭看着孫琮問道:“如此說來,你們將鹽、糧漲價至此,倒還是情有可原了?”

孫琮回道:“連日降雨,轉運不便,盱眙城中的儲鹽越來越少,購鹽之人卻越來越多,草民這也是無奈之舉,若非如此,恐怕要不了兩日,盱眙鹽行的儲鹽便該空了,到時城中人人買不得鹽來,纔是禍事。”

孫琮的話初聽確有兩分道理,但在李恪看來,都是胡攪蠻纏。爲了不使食鹽售罄,便高擡鹽價的說法實在是可笑地很。

李恪笑道:“本王道是何因,原來是轉運不便,這倒也好辦了。本王可即刻下令,若是走陸路,便着淮南沿途各處官府車驛協助轉運,若是行水路,便徵調各地官船聽遣,專供運鹽,如何?”

孫琮聽了李恪的話,竟要助他鹽行運鹽,可他的心裡卻絲毫不覺輕鬆。鹽行開罪過李恪,李恪不會好端端地幫他鹽行,李恪必有後手。

孫琮問道:“若是如此,卻不知這城中鹽價又該如何定?”

李恪道:“便按稍高於常平價來定,每鬥不得高於一百八十文。”

孫琮聞言,頓時急了,如今木柴價高,一百八十文,他若當真是照這個價來賣了,恐怕連五十文的賺頭都未必能有。

孫琮忙道:“殿下容稟,若是依一百八十文來定,恐怕我鹽行入不敷出,熬不了幾日便該垮了。”

一百八十文的鹽價李恪自然不是空口白話,而是早先問過了如今木行的木材作價。李恪知道,鹽價定於一百八十文,鹽行絕不至於虧損,孫琮的話有些誇張了。

李恪聽着孫琮的話,臉上的笑意頓收,冷冷地很看大廳中的衆人,道:“如今淮南大雨,你等的難處本王自知,但本王也下了規矩,凡今後盱眙城中鹽糧之價,價漲不得高過常平八成,否則便是與本王爲難。”

“殿下,這未免...”李恪之言一出,廳中衆人嘴裡都嘟囔出了聲音,但攝於李恪之威,卻有不敢開口多言,一時間頓住了。

李恪知道他們想要說什麼,於是側視了一眼廳中欲言又止的衆人,冷聲道:“本王知道,你們都是盱眙城中的豪強大紳,橫行一方,就連盱眙縣令林遠圖興許都惹不得你們,但本王要告訴你們,本王與他不同,他惹不起的人本王來惹,他不敢做的事本王來做,先斬後奏,此乃父皇準允,你們若有不明之處,大可用你們的脖頸來問本王的節鉞!”

第六章 阿史那雲第六十章 太子還京第二章 拒辱第二章 上元燈會第九章 登基大典第四十章 周家幼子第三十四章 蘇定方之邀第四十五章 太子家令第五十一章 緩緩歸矣第四十五章 《洛神賦十三行》第七章 考較第二十二章 李靖之憂第三十七章 北伐功成第四十九章 李奉慈“從良”第六章 加註第三十三章 請纓第三十三章 先機第十二章 風從虎第二十八章 揚州策第二十四章 揚威右驍衛第五十章 負荊請罪第五十七章 稱心入宮第七章 義成公主第三十四章 虛張聲勢第六十三章 清兒被擒第五十八章 水急破堤第十七章 頡利被擒第四十章 阿雲拜父第五十二章 彈劾第二十九章 平亂第五十九章 台州刺史第二十章 回京第五十章 明升暗降第六十八章 守殯第六章 賀蘭越石第四十三章 名冊第九章 “忠勇”趙德言第六十章 密信第五十二章 彈劾第七章 楚王大婚第七章 義成公主第二十六章 疑兵之計第二十四章 再懷身孕第四十八章 還國受阻第八十二章 太子“蒙冤”第十一章 蕭瑀上疏第十七章 安置第三十五章 軍田第七章 武家女第六十七章 餞別第十章 年號貞觀第三十二章 李承乾之憂第四十六章 送歸第五十八章 東宮失和第三十九章 十年之約第十四章 權萬紀之死第一章 將欲還京第六章 佯攻第二十八章 阿史那思摩封汗第七十七章 水匪第七十章 雍王第六十三章 長孫設宴第八十三章 將向荊州第三十七章 試探第十六章 媚娘抵京第十三章 南下第四十二章 欲擒故縱第六十八章 守殯第三十章 不識女兒心第十五章 拒婚第四十四章 太子易師第六章 阿史那雲第七十二章 做戲第十三章 李恪退封第七十四章 勢變第六章 賀蘭越石第五十三章 進退兩難第五十六章 設局第七章 和親第二十一章 欲面太子第五十七章 李世民試子第七十八章 臨江宮宴第五十七章 改觀第六十一章 蘇瀟生怒第五十二章 薛仁貴第二十章 回京第二十一章 議封可汗第五十二章 大雪第四十六章 設計第五章 夜襲第三十三章 聯親第六十三章 薛延陀佈陣第五十二章 秦帥診疾第五章 祿東贊之憂第二十一章 議封可汗第四十五章 渤海郡王第六十九章 暴露第四十六章 大唐來使第十八章 聘禮第四十六章 李恪探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