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入宮釋疑

李恪才入宮門,楚王李恪在平康坊青樓妓館尋樂,一擲千金的說法便甚囂塵上。

甚至還有傳聞傳出,楚王李恪鍾情一容貌迭麗的青樓清倌人,夜宿平康坊,樂不思蜀,整日不歸,直到皇帝傳詔的聖旨傳來,楚王李恪才同美人和淚相辭,念念不捨地進了宮。

正所謂:“年少春衫薄,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

皇子風流本就算不得什麼罪過。

況且才子佳人的話頭自古便有,衆人已經聽地乏了,皇子佳人的故事反倒新鮮許多,李恪流連青樓裡坊的消息竟在最短的時間內傳遍了整個長安城。

李恪曾出使突厥,於長安百姓有恩,李恪向來都是長安城的寵兒,關於李恪的消息更是風靡極快,不過半日便在長安百姓的茶餘飯後成爲上佳談資。

不過現在的李恪卻沒有精力去顧及這些了,他現在想着的是如今從李世民的心中釋疑。

“兒臣李恪,拜見阿爹,阿孃。”午時過後,李恪徑直來到昭慶殿的內殿,對殿內坐着的李世民和楊妃跪地拜道。

楊妃見愛子拜在身前,生怕李恪拜地久了,身子受累,便想要李恪起身,可李世民當前,楊妃自然不便開口,於是便轉頭看向了李世民。

李世民自也知道楊妃的意思,但李世民卻輕輕哼了一聲,對楊妃道:“如意不必心疼他,且讓他跪着吧,也好漲漲記性。”

楊妃聽了李世民的話,心知李世民必是在生李恪的氣,但李恪押妓的謠傳自宮外傳起,卻還沒有傳到深宮之中,楊妃尚還不知,於是對李世民問道:“可是虎頭哪裡惹惱了陛下,陛下竟這般動怒?”

李世民指着李恪,對楊妃道:“你問他自己。”

楊妃聞言,低頭向李恪望去,李恪也擡頭看了看楊妃,自己卻紅着臉沒有開口。

楊妃看着李恪的樣子,只當李恪是犯了什麼大過,不敢開口,於是忙對李世民求情道:“恪兒年少,一時做事恐怕有失分寸,還望陛下恕罪。”

李世民聽了楊妃的話,又看着李恪這副模樣,拍了拍腿,對李恪道:“你還知道難爲情,你在青樓押妓的時候怎麼就不難爲情了?”

楊妃聽聞李恪竟去青樓押妓,臉上露出了滿滿的訝色,看着李恪驚訝道:“你小小年紀好大的膽子,怎的敢去那些地方。”

李恪聞言,忙解釋道:“兒臣並未押妓,只是聽聞平康坊姑娘曲子唱的好,故而去聽聽曲子罷了,別無其他。”

平康坊是何等地方,去了便光聽曲子?

李世民對李恪的話倒是信不了幾分,對李恪道:“你若只是想聽曲子,大可去教坊司便是,那裡曲子唱的好的大有人在,你就非得去那些腌臢之地嗎?”

李恪回道:“宮中教坊司的曲子恪兒聽得多了,有些膩了,故想換個口味聽聽。”

李世民道:“那倒也是,教坊司的曲子端莊大氣,哪如青樓妓館那些鶯鶯燕燕,你儂我儂來的好聽。”

李恪生怕李世民動了真怒,忙道:“阿爹息怒,恪兒不過圖一時新鮮,再也不敢去了。”

以李恪的年紀,若是去青樓聽個小曲倒也不是什麼不可饒恕的罪過,李世民見李恪認錯,於是對李恪道:“朕準你外出開府,是爲了方便隨時向先生討教學問,不必拘泥於宮中時規,不是爲了放縱於你,由着你的性子胡來。”

李恪聽着李世民的教訓,點了點頭道:“阿爹教誨,兒臣知錯。”

李世民看着李恪,似乎又想起了什麼,又接着問道:“此前你曾向朕請命,欲隨叔寶習武,朕同意了你請求,你後來可曾去過?”

李恪道:“前些日子恪兒忙於旁事,還未來得及正式向大將軍請教武藝。”

李世民道:“既如此,那你明日便去吧,你年少精力盛,便可多習武消磨,少去那些煙花之地,無甚益處,更何況你還是兄長,你若是榜樣打地差了,將來愔兒是要學着你的。”

李恪低頭應道:“阿爹教誨,兒謹記於心。”

李世民見李恪知錯,於是擡了擡手,對李恪道:“你來的匆忙,想必還未用飯吧,快起來,同我們一起吃些。”

“謝阿爹。”李恪得了李世民這句話,站起了身子。

李恪起身在桌旁坐下,李世民這才下旨傳膳。

李世民一向崇簡尚樸,午膳也吃的簡單,一盤燴竹筍、銀耳白果湯、清炒蝦仁,還有幾盤肉食,便是李世民常例的午膳,比起尋常富貴人家尚且好不了幾分。

不過李恪胃口一向不錯,倒是不挑,當着李世民的面也一連下了三碗粟米飯,方纔填飽肚子。

飯飽之後,楊妃抱着李恪的小妹高陽公主李芳齡哄去午歇,而李恪則同李世民相挨着坐在桌案邊。

李世民突然從袖中掏出了一封奏摺,似是閒聊地對李恪問道:“這是御史臺上給朕的摺子,你且看看。”

李恪看着放在桌案上的摺子,心中知道,這恐怕纔是李世民今日傳他進宮的重頭戲。

李恪拿起桌案上的摺子,只是簡單地看了幾眼,臉色一沉,忙自辯道:“啓稟父皇,兒臣絕無擅自插手朝務之心,這摺子所言實在是污衊兒臣,還望父皇明察。”

李恪說着,臉上露出了滿臉的焦急和委屈之色,就連對李世民的稱呼都不自覺地變了,顯然是被這奏摺中的彈劾之語嚇到了。

李恪的反應,落入了李世民的眼中,李世民對李恪的激動的反應倒很是滿意。

李世民其實問的很是突然,李恪若是顯得太過淡然,自然很是反常,而李恪若是顯得心虛,也只會加深李世民對李恪的懷疑,可李恪的反應卻是激動非常,一副蒙受了冤屈的模樣,恰好是李世民希望看到的。

李世民對李恪道:“我兒放心,這摺子的內容朕也覺得太過虛妄,已經被朕駁了回去。”

李恪聽了李世民的話,臉色明顯輕鬆了許多,對李世民道:“兒臣謝父皇信任。”

李世民笑道:“你我父子,說這些作甚,只不過恪兒以後行事便需得小心些,免得再叫這些言官尋得了話頭,上摺子彈劾。”

李恪知道李世民的意思,道:“兒臣知曉父皇之後,日後自當謹慎。”

第六十六章 尚書李績第四十九章 睢陽渡口第十七章 反常第十五章 定親第十九章 回京前夕第十七章 親事府第十一章 蕭瑀上疏第六十章 太子還京第二十二章 長孫作繭第十四章 張元素第八十章 武士彠第九十一章 漕規第七十三章 太子醉言第七十二章 裴行儉第五章 汗庭第三十一章 留命第六章 李泰布棋第十章 請辭第二十六章 再遇仙娘第四十六章 議定位次第八十六章 大漠遇襲第九章 奪河第二章 西南戰事第三十一章 叛國之污第四十章 墜馬第四章 面聖第六十七章 流放第三十五章 敗亡在即第七十九章 誤會第三十八章 夜擷明珠第八章 鞠文泰第五章 將欲南下第六十三章 長孫設宴第六十五章 兵部尚書第八十一章 懲處第十五章 鐵山大捷第四十六章 李恪探病第十一章 大軍凱旋第二章 西南戰事第二十七章 便橋之盟第八十三章 定論第四十六章 李恪探病第二十二章 執失思力第七章 武家女第七十五章 杜如晦第三十一章 叛國之污第四十章 子罪連父第十一章 擇師第八十五章 沙匪第五章 上屋抽梯第十三章 召見第三十章 事定第四十四章 擷玉樓第四十一章 康蘇密的絕境第十六章 殺機第七十一章 亡故和新生第三十章 爭執第七十七章 誤會第八十五章 畫像第一章 高陽護兄第五十四章 名望殺人第九章 奪河第二十五章 長安少年第六十八章 段璀被伏第六十章 左遊仙第二十四章 再懷身孕第八十章 太子被劾第六十二章 刺客第二十八章 釋懷第三十八章 下聘第三十一章 漢王李元昌第六十六章 蠱惑第二十一章 議封可汗第八十八章 樑王李愔第三十七章 訴情第三十九章 立儲之議第三十七章 京中風雲第四十二章 冊封大禮第五十八章 磧北大寨第六十六章 尚書李績第七十二章 做戲第四十章 一語驚四座第四十一章 收徒第七十三章 中眷裴氏第二十五章 主政右驍衛第三十三章 聯親第二章 端午第四十三章 溫彥博病危第六章 分封第五十四章 長安秋第二十七章 出兵與否第十一章 另闢蹊徑第六十七章 交易第一章 漠北路遙第七十三章 中眷裴氏第四十八章 嫌隙第四十三章 李恪設宴第三十章 定盧山第十八章 鐵勒內亂第十四章 拉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