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接盤要讓人信服

四海貨棧後面是練武場,寬敞無比,能讓馬隊往復奔跑練習騎戰。

只是如今隨着關爺離去,貨棧的馬隊也隨之而走,這空蕩蕩的練武場上還剩下二十多人沒有離去,四海貨棧不是開善堂的,向來不養閒人,古北寨那麼大地方,三教九流魚龍混雜,自然也收了不少亡命徒充作打手。

眼下這羣人裡,有大半都是關內犯了命案在逃的,全是有武藝傍身的所謂江湖好漢,性子桀驁粗野,不過他們投靠關爺時,俱是到了走投無路的地步,要不是關爺,他們早就是古北寨外沙土裡的一堆白骨。

所以大家都感念關爺的恩德,在四海貨棧這些年都安分老實,如今關爺回駱駝城,也不是他們不願跟着去總兵府,而是總兵府不願收他們。侯三和高進說的時候,留了這些人幾分面子,畢竟大家同僚一場,這些人也不是什麼大奸大惡之徒,在關內犯的命案,多是有些苦衷的。

“關爺既然說那位高爺是了不得的豪傑,想來不會誑咱們。”

張崇古看着四周的同伴,開口說道,他是山東人,爲人豪爽講義氣,衆人也都把他當頭領看,此時聽了他的話,一羣人裡倒是有大半都點了頭。

“張大哥,那位高爺的名聲不小,只怕人家未必瞧得上咱們?”

人羣裡,有一名看着獐頭鼠目的漢子皺着眉道,“我聽外面那些商人說,這位高爺嫉惡如仇,生平最恨賊人,但凡是犯到他手上的馬賊都被插了木樁示衆……”

衆人聽了都沉默下來,他們是世人眼中的賊人,哪個不是被官府通緝的,關爺能收留他們,眼下這位氣勢正盛的高爺可未必。

張崇古瞧着一羣人臉上神情,便曉得他們都還在耿耿於懷被總兵府看不上這件事情,於是大聲道,“看不看得上是那位高爺的事,他若是不願收留咱們繼續在貨棧做事,咱們走便是!”

“只是關爺的恩情,咱們不能不報,要是那位高爺願意留下咱們,俺也把話說在前頭,各位兄弟需得謹守本分,莫要叫人笑話關爺識人不明。”

張崇古環視着四周的同伴,他們這些人裡大都性子桀驁,以往在貨棧裡,只服膺關爺一人,原先馬隊的兩位首領聞達和李成雖然武藝高強,他們不過是面上留幾分敬意,心底裡並未把這二人當回事。

衆人叫張崇古那冷酷的目光掃過,都是心中凜然,幾年相處下來,誰不知道這位張大郎性情,這位可是正經的軍戶出身,一手長槍使得賊俊,武藝是他們中最高強的,也最講義氣。

“張大哥放心,咱們都受過關爺大恩,便是舍了這條命,也絕不會壞了關爺名聲。”

綠林道上混的,講究的就是一個義氣爲先,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關爺對張崇古他們有活命的恩情,張崇古把話挑明瞭,其餘人自然不敢怠慢半分。

“好,既然如此,大夥兒便好生習練,總要讓那位高爺見識下咱們的本事。”

張崇古曉得他們這些人雖然都各有本事,但受不得軍法管束,是故顯得很散漫,以往和馬隊一起出去辦事,也只是被當做斥候使用。

若有的選,張崇古當然願意陪關爺回駱駝城,想他本來也是清白出身,叵耐老家的上官太過混賬,欺他少年喪父,不但要吞他家的產業,更趁他阿爹屍骨未寒,強要收其寡母做妾。

這樣的奇恥大辱,哪怕自家世代忠良,張崇古也忍不得,最後從武學潛回家,殺人亡命,被官府通緝,幾經輾轉逃到關外。

張崇古心裡的念想就是要重振張家門楣,而不是躲在塞外當個見不得光的賊人,原本關爺是他的指望,可是總兵府瞧不上他們,如今便只能看那位高爺的了。

高進的事,關爺自講了給張崇古聽,所以張崇古曉得高進接下來馬上就是河口堡的正經百戶,他若是投靠高進,說不定便可以洗去賊人身份,在高進手下靠自己的本事博個前程,好重光張家家聲。

在張崇古的吆喝下,二十三條大漢各自上馬,繞着馬隊平時訓練的木樁跑圈,或劈斬草人,或奔馬射箭。

……

青石板的迴廊上,侯三在前引路,同時爲高進介紹着張崇古這羣人的來歷,“這張大郎是山東博興人,世代都是軍戶,祖輩曾做到過千戶,他父親本是登州水軍的百戶,可惜英年早逝。”

從侯三口中,高進知道眼下留在客棧的那批所謂江湖人裡,有好幾個都是和張崇古一樣被“逼上梁山”的武家子弟和軍戶,尤其是這個張崇古本是被關爺看好的人才,只是總兵府裡關係複雜,張崇古背了個被海捕通緝的賊人身份,便是關爺舉薦也沒用。

邊地將門,是不會收留張崇古這等來歷不明,又不是本地人的所謂豪傑當家丁的,於是張崇古這些人便成了關爺留給他的夾袋裡的人物。

侯三一路走,一路將這二十多人的底細大都說了個遍,“高爺,這些人雖然都是被官府通緝的賊人,但大都其情可憫,高爺若是瞧得上他們,不妨暫且先留下他們,以觀後效。”

關爺一走,馬隊跟去尚是其次,關鍵是沒了總兵府明面上的庇護,這古北寨便成了各方勢力覬覦的肥肉,雖說高進和總兵府還是能沾上些關係,可侯三心裡清楚,那點所謂的關係不過是讓其他勢力不敢明目張膽地出手罷了。

眼下四海貨棧最缺的就是人手,張崇古那些人個個都是悍勇之徒,可堪一用,侯三覺得高進不如先穩住他們,等過了這段時日,把古北寨穩定下來後,再做裁撤不遲。

“侯先生,我相信關爺的眼光,既然關爺能收留他們,想來他們也不是什麼大奸大惡之徒。”

高進朝侯三笑道,他本就缺人,張崇古那些人被官府通緝,他不在乎,更何況這年頭的官府是什麼德性,張崇古犯的事說一句官逼民反也不爲過。

瞧着高進是真不在乎張崇古他們的賊人身份,侯三心裡鬆了口氣,雖說那張大郎是個知恩圖報的,可其他人裡不缺刺頭,高進要是不願意留下這些人,真讓他們離開貨棧,指不定能鬧出什麼事來。

“侯先生,這便是貨棧的那些打手。”

廊道盡頭,高進看着練武場上一個個精神抖擻,騎馬演武的漢子,朝侯三問道,他的目光落在那幾個奔馬騎射的大漢身上,心中大喜。

高進身後,王鬥瞪大了眼睛,看着那幾個大漢往復奔馳,在馬背上翻轉騰挪,手中軟弓連發,十箭裡能有六七箭中靶。

這時候,騎在馬上的張崇古也看到了侯三幾人,他的目光落在身穿黑衣的高大青年身上,然後從馬背上跳下來,接着大聲吆喝起來,“兄弟們,侯先生帶新東家來了。”

隨着張崇古的大喝,那些演武的漢子們都是紛紛停了下來,接着策馬到張崇古身邊,齊齊跳下馬,看向侯三身後,沒有人吭聲,張崇古亦是沒有再說話。

關爺的心意,張崇古明白,可他性子執拗,而且心中也隱隱有些不服,眼前這位高爺年紀比他尚小了好幾歲,卻被關爺誇上了天,他張崇古不是沒有肚量的人,可要他甘心誠服,也得看看這位高爺的器量本事如何。

一時間,張崇古他們聚在一塊兒,氣氛詭異地不發一言,倒是叫侯三有些急了,不過他清楚張崇古的脾氣,自己開口勸說也沒什麼用,如今便只能看身旁這位高爺是如何看待他們了。

高進邊上,王鬥瞧着那羣聚在一塊兒的貨棧打手,站在那裡也不說話,只盯着他們,心中頓時不快起來,“二哥,不過一羣……”

王鬥性直,遇到不快,出口就是惡言,只是他口中那句“賊配軍”還未說出口,就被熟悉他脾氣的高進回頭輕喝道,“阿斗,別亂說話!”

說完,高進走出廊道,朝張崇古他們那羣打手走去,這年頭打手乃是指精於技擊﹑勇敢善戰的人,他以前聽父親講古,前朝鬧倭寇的時候,曾調集各地客軍入浙剿倭,其中便有一軍爲廣東打手,只是面對倭寇時,這些從江湖上募集的技擊高手並沒有什麼用。

高進走到張崇古他們面前,他一個個人看過去,這些人裡有山東的長杆手、有河南的毛葫蘆兵、也有殺虎手出身的獵戶,他們身上都揹着命案,是被官府通緝的賊人。

那一張張面孔或老實、或兇悍,或蒼老、或年輕,迎着高進的目光,有人挺直胸膛、有人低頭、有人面無表情、有人堆笑,只是仍舊沒人開口說話。

張崇古仔細地看着面前高大青年,劍眉星目、猿臂蜂腰,臉龐黝黑,垂着的雙手筋骨虯起,一看便知道是常年打熬力氣的武家子弟,最重要的是這位年輕的高爺身上透着股濃重的血腥味,那看似平靜的目光盯着人時叫人有種莫名的冷意。

高進最後纔看向打頭的張崇古,要不是家逢鉅變,這位原本在登州武學的百戶之子,應該前程遠大,可最後造化弄人,成了如今的亡命徒。

“你就是張崇古!”

“正是在下,不知高爺有何見教?”

張崇古應聲答道,既然這位高爺開口,他也不是不知禮數的。

“我以前有位長輩曾和我說過,有本事的人都自視甚高,尤其是咱們這些武人,唯有手底下見真章,分出個高下,才能叫對方服氣。”

高進不緊不慢地說道,他對面的張崇古的眼神亦是變得犀利,關爺留下的這羣人不是他先前收服的家丁和官軍,他們都是亡命徒,也見過世面,要折服他們要恩威並施,恩要給,但更要立威,否則的話收下這些人便不是助力,反倒會有後患。

眼前的張崇古是這羣人裡武藝最高的,便是最好的立威對象,高進不喜歡玩那些虛與委蛇的鬼蜮把戲,於是他伸出手朝張崇古道,“咱們練練!”

“那就練練!”

張崇古看着面前忽地伸出手來的高進,愣了愣,然後才伸出手道,只對方這份氣度,他就有所不及。

“好,我聽侯先生說過,你是山東長杆手出身,一身功夫都在槍矛上,正好我也是。”

大明百萬步軍,以殺手爲最強,這殺手便是長槍手,而山東長杆手是長槍手裡的翹楚,張崇古家世代從軍,從小練的是最正宗的軍中大槍。

聽到高進要和自己比槍矛,張崇古終於是服氣了,兩人握着的手分開後,他開口道,“高爺果然是豪傑,張崇古服了。”

兩人方纔握手時,張崇古使盡渾身力氣,也沒佔到絲毫便宜,就知道眼前的高進武藝絕然不差,他本就有投靠之意,只是不曾親眼見過高進的風姿氣度,才心有不服,如今看到了,自消了一爭長短的念頭。

這些年的顛沛流離,讓張崇古早已不是當年那個衝動易怒的少年,他知道該如何取捨!

“那你我比試,不論勝負高下,只爲切磋。”高進並沒有打消比試的念頭,只是笑着說道,“好對手難求,高某今日手癢了,不知張兄意下如何?”

張崇古懂高進的意思,看到高進笑得真誠,他想起平日練槍時無人對練,忽然也覺得手癢起來,於是道,“高爺發話,張某敢不從命,自當奉陪。”

張崇古抱拳行禮,他身後那些同伴們瞧了,都知道張崇古是服了這位高爺,各人心中都盤算起來,不少人覺得這位高爺瞧着年輕,但是氣度雍容,投靠這般的豪傑也不算丟人,而剩下的都是如張崇古一般有家傳武藝傍身,都想看看這位高爺手上功夫到底如何,是不是值得他們投效。

侯三瞧着高進竟然要和張崇古比試,反倒是緊張起來,渾然不像邊上的王鬥那般興奮,連忙上前道,“高爺,這刀槍無眼,我看這比試還是算了吧?”

高進的武藝有多強,侯三不知道,可是張崇古的武藝,他是明白的,關爺說過,這張崇古的槍術已得了軍中大槍的精髓,放在總兵府裡也是能衝陣斬將的高手。

“侯先生,我和張兄比試,不是性命相搏,只是切磋罷了,你無需擔心。”

高進擺手道,他說手癢不是假的,這些日子裡他就沒遇到過像樣的對手,這張崇古是使槍矛的高手,正好讓他檢驗一番自己所學。

看到高進堅持,侯三也只能悻悻退下,和其他人一起空出場地,看高進和張崇古比試。

“侯先生,你莫要小瞧我二哥,那姓張的便是什麼山東長杆手裡的高手,也未必勝得了我二哥。”

王鬥朝侯三說道,然後從懷裡摸了摸,拿出幾錢碎銀來,“要不咱們賭一把,我二哥贏了……”

侯三自然不會和王鬥賭什麼輸贏,這時高進和張崇古各自站定,兩人拿了演武場的丈二大槍,去了槍頭,彼此相對,目光裡有欣喜之色。

第四百四十一章 和偉大戰役同名第一百四十九章 小武官大心思第一百八十章 豬第五十七章 能來回衝打纔是騎兵第四百零二章 北上第四百章 風起朔方第四十章 衝動和冷靜第一百六十章 追蹤第四百零六章 螳臂當車第一百五十四章 誰埋伏誰第一百七十五章 外來戶第一百五十四章 誰埋伏誰第二百六十六章 狠人第二百六十八章 官軍自鬥第四百三十四章 將至第三百四十章 再利用第二百三十章 庸俗的攻防第一百六十三章 可有通匪之輩第三百五十五章 喜事第三百八十六章 首級生意第一百二十八章 對峙第一百二十六章 被堵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好日子凝聚人心第二百三十九章 主動交稅第一百七十二章 細節見功夫第三百零五章 合則兩利第三百八十七章 威服草原第三十五章 走啊第三百四十四章 迫不及待第四百一十八章 血戰第三百九十二章 朔方會盟第二百三十七章 打的是銀子第二百七十六章 棄暗投明第三百七十一章 票號第四百二十八章 難得清平第七十四章 人心惶惶第四百二十六章 太子心思第二百零二章 文人喜言火器第一百五十五章 除卻武技還要勇氣第一百一十一章 制不住第四百二十一章 罷兵休戰第三百八十四章 薊州變第一百七十七章 打造第二百六十三章 真假不怕死第四十三章 首領曾爲自家謀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啓悲歌第九十一章 長矛大劍爲先第三百一十二章 不僅是世代友好第二百二十三章 自家兵馬第二百三十九章 主動交稅第七十九章 彰顯第四章 槍術和射術第六十五章 怎能不看好第三百四十四章 迫不及待第二百零六章 賭什麼第一百六十六章 唯勇無他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誇功如錦衣夜行第三百二十二章 搭架子第十六章 拙劣的招攬第二百零七章 花木蘭或木桂英第一百一十六章 有糧心不慌第三百一十四章 貴種賤民皆爲人第二百二十五章 進退衝打第一百七十章 醫療代表着持續第三百零四章 白刃乃是根本第三百六十四章 實倉備戰第三百零五章 合則兩利第三百一十九章 草原起風雪第二百一十五章 佔先第四百一十五章 拔城第五十一章 練着第二百五十四章 化外野民第二百九十七章 心定第二百九十六章 從小做起第二十三章 射鷹第一百六十二章 讓人安心的收留第一百七十三章 好日子凝聚人心第四十六章 各有心思不自知第三百三十二章 威嚇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門戶第四百三十九章 紅丸第三百五十六章 鹽湖第二百五十五章 人質第三百零三章 西北有江河第七十章 一個不留第五十六章 趁亂第四十七章 信不信就是客氣第八十六章 總鎮家丁第三百八十七章 威服草原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戰將起第三百二十章 勢不兩立第二百三十九章 主動交稅第四章 槍術和射術第二百一十六章 小炮大殺第一百七十七章 打造第四百二十一章 罷兵休戰第二百零七章 花木蘭或木桂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