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百萬石糧

皇帝偶爾會望着金殿上那把塗了金漆盤滿了五爪金龍的椅子出神,當年爲了坐上這把椅子他不知殺了多少人,後來爲了能穩穩坐在這把椅子上又不知流了多少血,殺了最愛的人,也殺了最恨的人,十年前那場滔天血債,他分不清到底是白家欠了他的,還是他欠了白家的。

不過往事多是如煙,過了也就過了,當年的白家早就不存在於世,留下一個方景城如今像條喪家之犬一般不知躲在哪個角落,而白氏一族的邊邊角角他早就斬了個乾淨,天下徹徹底底地只有方家,只有皇族,只有他方氏一脈受人尊敬與推崇。

他本是該高興驕傲的,堂堂戰神白氏,折於他方伯言手中,這等壯舉便是不能絕後也能空前了。

但是他依然心有不安,他不明白這不安源自何處,絕不會承認這是源自於良心的譴責,他坐上龍椅的那天起就已經沒有良心這種東西了,也不想承認是因爲害怕,害怕白族還有餘孽餘熱,所以便要對方景城百般壓榨折磨,將他一切的力量榨取幹了就可以將他棄之如蔽履。

好不容易看着方景城快要變成一條狗了,怎麼會冒出白氏遺帛這種東西來呢?當年他那樣逼迫過方景城,讓他交出白氏遺帛的下落,可是方景城死咬着嘴不鬆口,咬定了不知道白氏遺帛的下落。

時間久了他都快要忘了這東西,突然出現在了方景梵手裡,到底,是方景城故意陷害給方景梵的,還是說真的是方景梵自己有了大機緣自己遇上了,這一切,要等方景梵回到京中來自己說清楚。

但是,在這種關頭,竟然又冒出他調糧百萬石的事來,皇帝有些心力交瘁的感覺,只得這麼一個兒子了,當初看中他的便是他的仁厚忠實,怎地如今這些好習性一樣不剩?

皇帝的沉默很長,胡膏也不急,只是靜靜地站在空曠寂寥的大殿下,微垂首斂劍眉,他知道皇帝一定會說話,只要等就可以了,而在那之前,便讓這位已至暮年的老人先感嘆一下他這一生的不容易。

“胡膏,你先前說此事沒有那麼簡單,如何作解?”長久沉默過去,皇帝終於開品。

胡膏聽得皇帝問話,擡手作揖,言辭謹慎,甚至還刻意放了些緊張的神色:“皇上聖明,定是知道海上的路是通向何處的。”

“對,朕知道。”皇帝點頭,“豐國這些年來並未着力訓練水兵,太子他也不可能有這等想法,朕自是不可能相信他要練水兵之事,而通過海港出去的糧食……哼……”

皇帝鼻腔裡一聲冷哼,他太清楚過海之後是什麼,他跟祈國的舊恩舊怨不是這些小輩們能理解的。

“所以皇上,微臣覺得很奇怪,太子殿下爲何要將糧食送去祈國。”

“你想說什麼?”皇帝回頭看着胡膏。

“恕臣愚昧,太子殿下與祈國向來無甚來往,只是上次去

祈國辦事時,娶回來了一位太子妃,乃是祈國的長賢公主溫琳,而臣近來聽說,祈國雪災嚴重,已是凍死餓死不少難民,糧食也頗是緊缺,這時候,我豐國突然送去了百萬餘石糧食,臣……實在不解,難道太子殿下真的仁愛蒼生,便連祈國百姓的生死也一併掛在心頭嗎?”

他一邊說還一邊皺起了眉頭,模樣十分費解的樣子,聽着這是一句恭維太子的好話,但實際上卻到處都是個坑,太子若真的對祈國這般上心掛念,那纔是皇帝想發怒的事,一國太子你跟他國來往密切,你是想做什麼?想借外勢力鞏固自己的地位嗎?

若不是這般上心掛念,那便是聽了誰的差使才做了這樣的事,聽了誰的差使?來來回回跟祈國掛得上鉤的也就那位長賢公主,方景梵的太子妃了,那太子可真是了不得,對一個女人的話言聽計從!

皇帝並沒有對胡膏的這番話當場表態,他只是對胡膏點頭:“你繼續說。”

“是,皇上,臣還想起一件事,當初祈國商人與豐國來往密切的時候,是太子妃娘娘提議加收祈國商人賦稅的,說是有利於我豐國國庫充盈,從而大力推動祈國與豐國生意來往,那段時間也的確是祈國生意與豐國生意最爲鼎盛的時刻,甚至爲了方便商人出行修了不少直通的路,雖說當時走天塹之淵的商戶佔大多數,可是海上也是有些往來的,畢竟體積過大的貨物總不好由着馬車運貨,而海路是最爲適宜的方式。”

胡膏說到這裡停了一下,有些遲疑一般,仔細觀察了一下皇帝的臉色:“恕臣直言,從安平城到港口的那條官道,便是在那時候修的。”

從安平城到港口的官道到底是什麼時候修的,這件事誰也說不好,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方景城希望這條官道是那時候修的,那就一定是那時候修的,當初溫琳對付賈瞞,對付方景城他們的招數,終於惡有惡報的回贈在了她自己身上。

“你是說太子殿下如此無能,一個女人說什麼他便應什麼了?”皇帝的話語中含着怒氣。

“非也!”胡膏立馬應聲,好說是皇帝兒子,怎麼也不能說皇帝的兒子無能,他又細想了很久,才慢聲說道:“臣能否請問皇上一個問題。”

“問。”皇帝似乎有些累了,坐回到龍椅上靠着。

“當初太子殿下在末族練兵,皇上您派太子妃一同前去,是否看中了太子妃手段心智皆了得,想讓太子妃成爲賢內助,以襄助太子殿下?”胡膏聲音微小,問着有點輕。

“不錯,當初朕的確看中太子妃有些膽識謀略,正好可以彌補了太子不足之處,這才讓她一同前往,末族練兵並非小事,太子經驗不足,朕也要找個人看着太子,免得他鬧出禍事來。”皇帝在這件事倒沒有什麼尷尬和猶豫,說得極爲直接,反正太子無能這件事早就是朝中百官默認了的事實。

胡膏聽罷連連點頭:“皇上聖明,思慮周到,微臣自愧不如。可是皇上,如果太子妃是您派去輔佐太子的人選,爲何太子妃在白氏遺帛之事上,不給皇上您來半點消息,若非是姜應生貪功,此事只怕皇上您……仍不得知啊。”

這話說出就有點有要玩命的意思了,可是兜兜繞繞了一大圈,最終的目的也就是把這句放順順妥妥地引出來,要不然說那麼多的鋪墊有何意義?

皇帝深深地看着胡膏,看得胡膏背脊都有發涼,他老而精明的眼神像是能把人看穿看透一般:“胡膏,你的意思是,太子妃用白氏遺帛換了太子百萬石糧食,以解祈國之危,是嗎?”

多麼厲害的皇帝,胡膏說得口乾舌燥的東西,他一句話就總結出來了。

胡膏彎腰:“臣只是推測,未有實據,不敢妄言。”

“你如何得知,那白氏遺帛不是方景城陷害給太子的?”終於來了,這纔是重頭戲,皇帝始終是不會放過方景城的,不管他們把假象做得多麼逼真,皇帝始終相信的都是方景城一定未安好心,此事一定與他有關,而他又剛好藏在商洛,到現在還沒有把他抓出來。

而爲了保證全身而退,以便以後還能有命繼續爲城王爺玩命的胡膏,毫不客氣地將方景城賣了:“皇上所言甚是,那此事便複雜了,如果白氏遺帛一直在城王爺手中,城王爺又明明是在祈國做質子,就算他天大的本事也不敢從祈國跑了,那這白氏遺帛是如何落到太子妃娘娘手中的呢?臣聽聞,太子妃娘娘在嫁給太子之前,對城王爺他一直頗多愛慕。”

“你到底想說什麼?”皇帝聲音大了一些。

“臣在想,會不會是城王爺故意將這白氏遺帛漏給了太子殿下,而太子妃慫恿太子殿下留下此物,而太子殿下又因爲太子妃娘娘是皇上您的人,爲了白氏遺帛的消息不走漏,這才應下了糧食的事。”

這一番滿嘴的胡說八道,胡膏已是越來越對得住他這個名字了,胡搞,胡搞!

但是莫名的,這個邏輯聽着十分順暢有理的樣子,完全挑不出任何瑕疵與毛病來,每一個地方都可以被圓上,每一個地方都有足夠充分的藉口和理由,好像,事實就是他說的這個樣子。

當然是毫無缺漏的,因爲這是方景城替胡膏想的這一番話。

這天底下沒有人比方景城更瞭解變態老皇帝方伯言的心理,也沒有人比他更清楚說什麼樣的話,說幾分重能讓他最是相信,這個反覆無常喜歡多變的老皇帝,他的心比海還要深,幾乎無人能探得到他的底。

而方景城當他的劊子手那麼些年,終於能摸得清他的脾性,知道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於是,他可以推着胡膏來鋌而走險一番,救得下孫參不說,還能讓皇上相信一件事,一件方景城一直想做的事……

溫琳必死!

(本章完)

第467章 皆是陷阱第183章 她好惡心第32章 互爲魔鬼第49章 宮牆深院第263章 尤謂行事第39章 接二連三第393章 好個女婿第248章 拾人牙慧第457章 六月飛雪第223章 說個明白第482章 清讓脫困第383章 一個笑話第105章 沒有答案第51章 傅家辛秘第233章 爲了小開第205章 舉族皆惡第363章 佳人好友第330章 各赴陰謀第507章 登基稱帝第36章 國師難測第234章 忍下此劫第475章 天造地設第10章 我死過一回了第337章 而後瑣碎第262章 炒個板栗第494章 想永生嗎第423章 殺貪污犯第185章 去百神節第281章 平平淡淡第269章 兵荒馬亂第68章 枯蘭白花第380章 以鬼養屍第31章 反擊景閱第355章 饅頭阿蕉第248章 拾人牙慧第22章 送一封信第485章 回到豐國第466章 老胡大人第453章 一死了結第405章 驚雷炸響第329章 他知道的第411章 兩千精銳第146章 王爺一跪第53章 春來迷局第201章 這一對人第100章 熱鬧非凡第70章 被反將軍第37章 看着熱鬧第67章 可憐大人第486章 母子平安第173章 別信史書第335章 完美結束第119章 服侍睡覺第329章 他知道的第241章 王爺病重第230章 卓燕逼婚第43章 鐵齒銅牙第13章 傅品泉的自救第192章 一萬根針第197章 聖女這事第101章 最大牌面第71章 豈會中計第406章 殺上末族第163章 色誘景城第6章 你能爲我做什麼第353章 實力羞辱第344章 靜候時機第287章 問漁被擒第8章 不勞王爺費心第238章 將有戰事第487章 這都啥啊第295章 夜會鳳來第149章 笨嘴笨舌第185章 去百神節第167章 人事天命第248章 拾人牙慧第189章 心有靈犀第379章 先皇陵墓第293章 兩尊煞星第286章 一個怪人第384章 兩個笑話第294章 最好退兵第369章 依次推理第493章 執宰朝堂第232章 此人是劫第237章 斷一場念第386章 請別放棄第294章 最好退兵第469章 溫琅妥協第239章 強奪卓家第346章 賭你現身第339章 沉重賦稅第319章 荒唐舊事第258章 收繳兵器第333章 愚弄公主第120章 一夜炸毛第366章 決絕再見第162章 憐南憐南第327章 新年疑雲第19章 其人之道還治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