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鳥銃

另外關於騎馬的事情,那些好像是綿羊之類的馬場馬就不提了,老白從小生活的地方,不是牧區,可軍馬和挽馬卻都有很多機會接觸,鄰居家還養了三匹,只是跟大家說,騎馬不是那麼簡單。

----

郭棟看着對方冰冷的目光和按在刀柄上的手,頓時是嚇出了一身冷汗,好在此時屋中李孟揚聲說道:

“是郭棟嗎,我叫他來的,放他進來吧!”

這時候,兩名鹽丁纔是側身把他讓過去了,郭棟進屋之前,禁不住停下腳步鬆了口氣,心想李孟手下的鹽丁怎麼有這麼重的殺氣,郭棟在遼東的時候也是見過許多遼鎮的邊兵,遼鎮邊兵素來號稱天下第一,可就算是那些總兵官的家丁親兵看起來也沒有這樣的氣息,怎麼練出來的啊。

一進屋子,郭棟剛要跪下問安,就被李孟止住,李孟素來鎮靜的表情也是變得有些急切,開口詢問道:

“那東西可做出來了嗎?”

郭棟連忙把手中的長條包袱遞了過去,李孟接過來打開包袱皮,露出裡面的器械——一把火銃,這是李孟來到這個時代以來,第一次接觸到火器,李孟感覺到自己的心臟在劇烈的跳動。

不過包袱皮中的火銃露出全貌之後,李孟反倒是沒有那麼激動了,在那裡上下打量,總覺得和自己的印象中有些不對,古代的火槍都是這樣嗎?

這支火銃的大體形狀倒是和步槍差距不大,只是這槍管太細長了,槍口的口徑連小指塞進去都很難,看着李孟皺眉頭,郭棟心中忐忑的問道:

“老爺,這火銃可是有什麼問題嗎?”

“這槍管是不是太細了?”

“不細,不細,在遼鎮的時候都是這模樣呢,小人也是打造過的,怎麼會不知道。”

李孟搖搖頭,衝着外面喊道:

“你們兩個走出院子把院門關上,記得不要站在門邊到牆後去。”

外面守衛的鹽丁答應了一聲,聽到院門關閉,李孟這才走到院子裡,郭棟掏出個小袋子,從裡面掏出鉛子和火yao,在那裡給火銃裝藥,通條是一根竹枝,估計這又是急就章,鐵棍打出這這麼細的通條肯定困難。

把火銃填裝完畢,郭棟用火石點燃了火繩,李孟把火繩湊在火銃末端,點燃了藥池中的引藥,按照從前的射擊姿勢端了起來……

“碰”的一聲,李孟瞄準的是院子裡面的厚木門,不到三十步的距離,這麼大的目標,自然是命中。

李孟居然沒有感覺到什麼後坐力,也就是肩頭顫了下,比起現代的步槍和衝鋒槍差得遠了,問題的關鍵是比起自己玩過的高壓*,這後坐力也還是小不少,擡眼看厚木門,居然還能找到那鉛子所在。

從這火銃射出去的鉛子也就是深陷其中而已,並沒有穿透,李孟臉頓時是黑下來,這是什麼威力,那鉛子還不到小指肚三分之一大,輕飄飄的,就算是打中了能怎樣,這還是三十步以內。

邊上的郭棟看着李孟臉色不對,有些惶恐的解釋說道:

“老爺,這玩意在遼東的時候不太好用,軍兵們都是不願意使喚,說是連韃子的棉甲都打不穿,而其還老炸膛,不瞞老爺說,還是弓箭最管用,跟小人一起的幾個匠戶裡面,也有會做弓箭的……”

“怎麼做的這麼細?”

郭棟的話立刻被李孟打斷,郭棟笑着說道:

“老爺,您不知道,這火銃就是要又細又長才能打的遠,要是有趁手的傢伙,還能更細些呢。”

李孟皺着眉頭,拼命回憶前世在軍事博物館所看到的歐式滑膛槍,再看看手中的火銃,終於明白問題在什麼地方了,這細長槍管的火器應該叫鳥銃,雖說是明軍的輕型火器配備,可也就能打個鳥。

“細長有什麼用,粗纔是實在的。”

李孟按照自己模糊的記憶,隨手把手指放在槍管三分之二長度的位置,開口吩咐道:

“就這個長度,口徑給我擴大幾倍,這銃管快有大半根長槍長了,這麼長有什麼用處,按照我說的打造就是。”

郭棟還想說這和從前打造的規矩不合,可自己是人家的奴僕,何況看着李孟的表情頗爲的焦躁,也不敢分辨什麼,只能是心裡想,要是槍管粗這倒是容易了,要比細的管徑少花幾天的功夫。

在崇禎六年的十月,在逢猛鎮的李家莊已經是大概修建完畢,說是莊園,亭臺水榭之類的景觀一個沒有,只不過是用一圈圍牆圍起來一片房屋,牆也不高,居住者無非是收容來的幾十戶遼民和駐紮在這裡的一百五十名鹽丁。

鹽丁每日在李孟的監督下訓練,遼民或者是在附近的田地裡面耕種,或者是在鹽田裡面做工,那些有手藝的都是由各自的鋪子。

現在的鹽貨鹽貨交易都是在逢猛鎮進行,這逢猛鎮比起去年也是變得繁華許多,畢竟那麼多鹽商鹽販在這裡解決食宿,花錢消費,用句現代的話來說,也算是帶動了地方經濟,逢猛鎮的市面開始變得漸漸的繁華起來。

膠州城中的商鋪之類的,也有的在這裡開辦分號,畢竟這邊也是有條膠河,通往青州和兗州,交通還算是便利,在這裡一切都是方便。

李孟發現自己現在雖然是控制了將近兩府的私鹽販運,收入也算是日進斗金,可落入袋中的銀錢,轉眼就是流水般的花出去,這七百五十人的衣食住行實在是太花錢了,李孟自覺得給手下人訂的標準不高。

他派人到萊州營去打聽,軍兵的軍餉法定的是一月一兩五錢銀子,一擔米麪,算上兵器和其他費用,一年差不多要二十五兩銀子,七百五十人一年將近二萬兩白銀,按照七月份之後控制兩府私鹽的收入來說,一年李孟也就是三萬兩千兩左右的收入。

扣去鹽丁的餉錢花費,再有各方面的打點,李孟合計自己每年可以有七千兩的淨入,但是這些錢還要投一部分到鐵匠鋪子裡面去,儘管這兩個鐵匠鋪子對外也就是承接些農具和簡單兵器的活,可花費卻是比正常要大很多,幾次寧師爺和帳房都是覺得這些遼民鐵匠在那裡中飽私囊,不過卻被李孟攔了下來。

第397章 大戰開場第382章 求戰 使命感 戰始第158章 鈔庫街第318章 濟南 南陽 松山第280章 子侄應孝 無雲亦龍第137章 不信第494章 迎頭痛擊 人命填壕第13章 從容出城第117章 跳河第364章 我是一個傭兵第470章 挫虜示威 汝州始戰第341章 胸無大志 厘金局督辦第241章 堅持第159章 眉樓第59章 青鹽第143章 剋扣規矩第190章 另一個女人第516章 歸程 回家第384章 對峙 火銃屠騎 開戰第399章 破陣 摧枯拉朽第109章 捆起來第239章 急報第465章 言下之意 不值一文第349章 好大一盤棋 十之八九第299章 步步連環 後繼有人第14章 鉅款第458章 閒子不閒 處處皆戰第459章 塞外破陣 偏師向東第510章 雖勝不喜 紛紛來降第104章 東家請客第452章 開封 楊承祖第213章 山東人物第147章 贖金第89章 戰戰兢兢第318章 濟南 南陽 松山第515章 回程 徐州宴 臨清亂第495章 大潰敗第262章 圍住第132章 戰爭紅利第453章 崇禎十七年初第513章 風向轉 人情變 李仙風第161章 俗套段落第505章 穩如泰山 戰場轉折第70章 招人 庇佑 正義第519章 迴應 助你上煤山第350章 濟寧的悠閒時光第236章 探第437章 元帥府 開封城第302章 棄剿用撫 暗渡陳倉第473章 抉擇之時 說打就打第377章 借勢 辣手肅貪 低頭第474章 盧龍 觀望 草原 屠殺第205章 破城第437章 元帥府 開封城第417章 崩第247章 談笑間懲惡立威第380章 士無良 夜行船 蠻兵驕第107章 後面多了一個人第440章 山西 汾州 平遙第352章 抓舌頭 意外消息第351章 下不成 無力感 抓來問第404章 滅軍殺將 完勝第87章 迴歸 京師第65章 潦倒的宦官第303章 波瀾漸起 炫言求賢第495章 大潰敗第431章 六百里加急 倭銅第279章 足餉爲何 後繼有人第422章 一試便知 神秘厚禮第183章 比試第182章 再提親第368章 人心趨利 大喜第187章 一地雞毛第14章 鉅款第522章 大明無忠第2章 販私鹽改善生活第526章 齊王制度第355章 三營 淮揚軍 對陣第524章 小偏廳定天下策第201章 不解風情 男尊女卑第249章 這裡和那裡第14章 鉅款第155章 猥瑣第163章 要魚死網破第225章 大魚吃小魚第59章 青鹽第247章 談笑間懲惡立威第537章 紫金山書院 北戰第49章 患得患失第477章 迷茫 破局 自信第122章 無能 無膽 無品第237章 談定第485章 南拒明軍 北攻順援第7章 正義感第154章 有賊南山第163章 要魚死網破第30章 有事相求第355章 三營 淮揚軍 對陣第387章 大戰開始第221章 喜事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