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喪家犬 膠州營 殺

看到營柵背後的登州軍陣列,沒有一名滿‘蒙’的軍兵想着對方是在運動中,而且剛剛推開營柵,步兵陣線並不穩固,而自己的馬匹正是在奔跑的時候,搞不好可以把對方撞開。

這些韃虜的軍兵下意識的撥轉馬頭,朝着另外的方向逃竄,這完全是一種下意識的舉動,他們因爲恐懼已經是昏了頭。

兩翼的騎兵陣線實際上頗爲的單薄,穿着重甲的鐵騎兵雖然看着可怖,但失去了衝擊的速度,那威力也是失去了許多,至於膠州營的輕騎,未必有滿‘蒙’八旗騎兵的戰力,可這個時候,沒有人去分析什麼,每個人都是在恐懼之中,盲目的,瘋狂的,在這逐漸收緊的包圍之中狼奔豕突。

兩翼的騎兵本來是輕騎兵在外圈,而鐵騎兵在內圈,此時也有了稍微的陣型變化,鐵騎兵到了圈外,而輕騎兵則是在內側。

輕騎兵大部分都已經是下馬,掏出出了鋸短了槍管的火銃準備‘射’擊,膠州營的騎兵訓練,獵騎兵和哨探和鐵騎兵都是騎馬技藝‘精’熟的戰士,這些士兵在加入膠州營之前就已經是有了騎馬的經驗,還有一種,就是訓練極爲刻苦和在馬背上的悟‘性’特別高的,這些先天后天的騎兵都是留在了鐵騎兵之中。

而其他的人,畢竟農民和半農民的軍戶子弟,特別是在山東這種地方,能有騎馬經驗的還是極少數,後天的訓練也未必會有多大的提高,再怎麼訓練,也未必能比得上那些從小在馬背上長大的蠻族,還有那些實際上是職業士兵的家丁和親兵們。

一名騎兵的耗費是幾名甚至是十幾名步卒的和,如果不能培養出來一支有足夠戰鬥力的隊伍,那這樣的‘花’費,對財政緊張地膠州營山東兵馬,可是一點的好處也沒有。

膠州營索‘性’是改變了自己的思路,除卻用作決定‘性’機動打擊力量的鐵騎兵之外。膠州營的輕騎兵更像是一支騎馬的步兵,給他們配備火器和冷兵器,借用馬匹地機動能力,可以在很快的速度下在特定的位置佈置下一支部隊。

所以對這些輕騎兵的騎術要求不太高,但步兵應當掌握的戰鬥技能,他們必須要更加的‘精’熟。火銃兵和長矛兵所使用的武器,他們也要全部的掌握。

在包圍圈兩側的膠州營輕騎兵,拿着火銃作出了步兵火銃隊列,他們地火銃鋸短了槍管,‘射’程不遠,可在四面環繞的包圍圈之中,反倒是最適合的武器,畢竟在包圍圈地內部還有第一道陣線的七個營。‘射’程較短但一樣可以殺人的武器好像是爲了這個戰場預備的。

這個戰場在廣闊的平原上,登州軍在南。騎兵在東西,老營七千人在陣中,一萬一千人在北。其餘九千人開始慢慢的朝兩翼豫東。

這個包圍圈在逐漸地縮小。火銃聲一直是在密集地響起。現在每名火銃兵都是在自由‘射’擊。他們現在要做地是儘可能地瞄準。而不是毫無顧忌地打空。因爲如此狹小地空間。流彈很容易傷害到自己地隊友。

滿八旗和‘蒙’八旗地騎兵隊在走投無路地時候。也曾嘗試着去衝擊膠州營地陣線。但這種不成規模地衝鋒。都是在膠州營地步兵軍陣面前支離破碎。甚至是撞上去就回不來了。

祿忽臺是正紅旗地佐領。他三十出頭就能做到這個位置。這是八旗裡面地異數。他在二十歲地時候還是老林子裡面地生‘女’真。被搜山撿海抓人地八旗兵隊抓下了山。這才成爲八旗兵馬中地一員。

這樣地生‘女’真勇悍異常。都是被滿八旗地親貴爭先恐後地收入自己地旗中。祿忽臺則是被禮親王代善相中。派到了自己地兒子嶽託身邊擔任擺牙喇親兵。多爾袞率領大軍第四次進入關內地時候。嶽託是作爲副將一同跟隨前往。誰想到嶽託卻在關內感染上了天‘花’。病死在濟南。

按說祿忽臺這些親衛因爲自己地主子死了。不會有什麼好下場。但兩紅旗地旗主。禮親王代善倒是在這件事上頗爲地寬宏。或許是睹物思人。對他們這些跟隨着嶽托地擺牙喇親兵反倒是寬宏異常。擡舉這祿忽臺做了正紅旗地佐領。

這次進關在來得時候。關外地八旗親貴可沒有人能想到會是今天這樣地局面。都是拼命地把自己地親信朝着裡面塞。這祿忽臺雖說是被擡舉了。可做事倒也比其他人強不少。被代善很看重。這次也是被派了進來。

祿忽臺和明軍大戰小戰的打了不下二十次,自認爲明白這些漢人軍隊到底是怎麼打仗的,開始排列陣勢很是像樣,要是清軍這邊衝,那就是火炮和火銃還有各種稀奇古怪的火器‘亂’放一通,等衝到跟前的時候,火器都是打的沒有彈‘藥’,身管紅熱不能使用,接下來就是直接衝進去,大砍大殺,那明軍多半是要崩潰的,到時候跟在後面砍人就是。

若是明軍先衝,一般都是些家丁簇擁着幾個腦筋不清醒的明軍武將一起,雖然會給清軍的陣線造成些麻煩,可那人數實在是太少,根本撼動不了大局,把這些人殺掉,那就會帶來更大的崩潰。

久而久之,祿忽臺心中養成了一種極強的自信,在這種自信下,往往戰鬥力會有更超水平的發揮。

和身邊的同伴們互相‘交’流的時候也是如此,祿忽臺不止一次聽身邊和手下的人說,明軍是一年不如一年,當年老汗在的時候,和明軍野戰還很是吃力,到了現在,一到打仗就和攆羊一般,簡單的很。

明軍裡面火器不值一提,普通步卒不值一提,唯一能拿出手,算作戰力,也只有那些明軍軍將的家丁,這些家丁和那些軍將,人數又太少,何況這些所謂的“戰力”,也不過和八旗的甲丁差不多的能耐,能有什麼用處。

祿忽臺就是帶着這樣的高昂士氣和以往的印象來戰鬥。然後在兩天之內,他的士氣和印象都是徹底的崩塌乾淨。

昨日地軍隊已經是詭異異常,按照以往和大明軍隊‘交’戰的種種常理來看,無論如何不會有這樣的軍隊,何況若是有這樣的軍隊,爲什麼不在從前的戰鬥中用上。那幾次入關,還有那幾次關外的大戰,爲什麼不把這支軍隊用上,白白遭受那麼大地損失。

看着前面好像是砍瓜切菜一般的收割生命,看着自己的同伴渾身顫抖,臉‘色’慘白的模樣。祿忽臺的腦子漸漸的糊塗起來,只是盲目的跟着前隊東衝西突,耳邊不斷的有滿‘蒙’士卒的慘叫,馬匹地慘嘶。還有慌張的哭喊。

祿忽臺那些沒有消退的野‘性’,漸漸地從心中浮現出來,理智慢慢的喪失。不知道爲什麼,正紅旗的佐領祿忽臺竟然覺得,面前這些明軍肯定不是人間的兵馬,搞不好就是薩滿們所說的那些在黑山老林的鬼怪。

因爲騎兵在包圍圈中到處的衝突‘亂’跑,‘激’起來的煙塵塵土,讓光線昏暗,這都是成了末日降臨的景象。

種種神神鬼鬼地情緒浮上心頭,讓正紅旗佐領祿忽臺心中恐懼慌‘亂’,不知所措。帶着他身後的幾百名旗丁兵馬到處的‘亂’跑,根本沒有一點的目的,他後面那些驚慌失措,絕望之極的旗丁們,自然不知道自己的主將快要瘋了。

在這種的‘精’神狀態下,祿忽臺作出什麼事情也不奇怪,這種無規律在陣中‘亂’突‘亂’撞的小隊,反倒是有一種詭異地運氣,居然整隊人都沒有什麼太大的損傷。滿‘蒙’八旗的各支隊伍在陣中‘亂’突,被圍着他們的士兵用長矛攢刺,火銃‘亂’打,不斷的有人墜馬身亡,可這祿忽臺率領的隊伍,居然繞過了老營的第二道陣線,衝向了李孟的帥旗所在。

祿忽臺血紅的雙眼能看到對面地大旗和明軍陣列,他並沒有意識到這是膠州營地中樞所在,他實際上已經瘋了。歪打正着的碰見而已。

幾乎沒有什麼猶豫。祿忽臺舉起了手中地大刀,催動馬匹朝着前面的軍陣猛衝了過去。

鎮東將軍、山東總兵李孟把自己手中的營全都派了出去。但現在他手中的部隊不多,也就是親兵營的三千人罷了。

看見這幾百名韃子騎兵衝過來,親兵營的士兵們都是頗爲的興奮,看着戰場上打的如此沸反盈天,熱鬧非常,而自己這邊卻只能是宿衛大帥,沒有什麼戰鬥的機會,這些親兵營的剽悍士兵們都是頗爲的鬱悶。

眼下倒好,居然有人送上‘門’來了,拿着火銃的士兵們都是跑到了前排來,迅速的做好了‘射’擊前的準備。

也有拿着長矛和斧槍的士兵按照拒馬的陣型,就在火銃兵之後列隊,對付騎兵的方式,步卒也就是這麼幾種,就算是親兵營也不會玩出什麼‘花’樣來。

祿忽臺和身後的正紅旗騎兵,他們的坐騎速度實際上已經快不起來了,馬匹不是機器,不可能總是能保持衝鋒的極限狀態。

可在祿忽臺的感覺之中,自己在用前所未有的高速向前衝去,身後也是八旗的千軍萬馬,不管前面有什麼,自己肯定都能夠徹底的衝開,沖垮,那之後,自己也會成爲奉命大將軍阿巴泰那樣的人,或許還可以更高。

“五列準備!”

親兵營的軍官用略帶興奮的語氣喊出了這個命令,每排四十人,一共五排的火銃兵們開始檢查自己的彈‘藥’和火銃,在火銃沒有打響第一槍的時候,火銃裡面必須裝填着彈‘藥’,所要準備的無非是例行的程序。

“第一列準備!!!”

這命令下達,證明是要五排輪‘射’,以親兵營士兵的高素質,三排或者四排就可以進行不間斷的輪‘射’,五排的輪‘射’,可以構成極爲可怕的彈雨。

祿忽臺揮舞着大刀,大吼着拍馬衝上來,實際上他的聲音嘶啞根本無法喊出聲來,他身後的騎兵卻發現這或許是個逃跑的機會,很好的空檔,腦筋聰明的,趁機是向着另外一邊跑去。

可更多的人都是在這個戰場上完全地昏頭了,不知道現在領着他們的是個瘋子。都是同樣舉起武器跟在後面,他們或許以爲自己正在創造奇蹟。

“開火!!”

喊到這個口令的時候,親兵營的軍官已經沒有帶什麼感情‘色’彩了,第一列火銃打響,第二列、第三列…..,然後周而復始。五十步左右的時候,已經是重複到了第三排。

祿忽臺高舉着大刀,衝進到了八十步左右的距離,這次他地好運氣並沒有庇佑他,‘胸’口的部位被重重的一擊,祿忽臺這一刻的感覺特別的靈敏,甚至能感到子彈並沒有穿透自己的泡釘棉甲,而是極爲湊巧的打在了一個鐵釘上。

這並不是幸運,就好像是一個大錘重重的砸上。祿忽臺痛呼一聲,直接從馬上仰天了下來。

等祿忽臺恢復清醒的意識,他身後地幾百名正紅旗旗丁都已經變成了屍體。他自己身上也是無一不疼,就算想要呼吸,在咽喉處好像都有血液要涌出,運氣或許是真的不錯,祿忽臺居然還活着。

“衝上去,殺……”

祿忽臺掙扎着從屍體堆裡爬了出來,踉蹌着舉着大刀,他能看見對面那穿着閃亮盔甲的明將,正在和對面地人笑着說什麼。這就是自己的目標,上去殺了他,祿忽臺剛剛上前兩步,猛然覺得自己的‘胸’口一涼,這次的確是有什麼東西穿透了他的甲冑,刺進了他的身體,並且是穿透了。

這利刃的動作很迅速,刺殺之後,立刻是‘抽’了出去。祿忽臺感覺自己渾身的力氣都順着那傷口飛速的流了出去,這一刻,昏昏沉沉地腦袋終於是清醒了些,莫名的他居然有一個念頭:總算死了。

接着就是一片的黑暗……

一名手持長矛的親兵營士兵,在軍官的命令下,出列,乾淨利索的對那個站起來的韃子軍官完成了自己的刺殺動作,然後回到了隊列。

率領着騎兵的登州軍參將趙能來到了李孟地本陣這邊,趙能的年紀比李孟要大。說起來還有當年在靈山那邊熬鹽的貧賤之‘交’。可趙能對李孟的態度是這些軍將之中做的最恭敬的一個,不打一點的折扣。

而且兩日的苦戰。對人的‘精’神完全是一種可怕地折磨,趙能看見李孟,真是心中忐忑擔心全部都放在了一旁,只覺得感概萬分。

此時親兵營正好整以暇地用火銃‘射’擊突然衝過來的韃子騎兵隊,聽着這爆豆一樣地槍響,李孟坦然自若,趙能也是絲毫不動,完全沒有被這個影響。

趙能眼眶有些‘潮’溼,他也是鎮守一方的大將,也不能在下屬面前有這樣的真情流‘露’,連忙用手擦了擦眼角,翻身下馬,快走幾步到了李孟的跟前,屈膝跪地,連聲的說道:

“末將趙能,參見大帥,大帥威武,大帥萬勝!!”

火銃的‘射’擊已經是停了下來,李孟在馬上看着跪在那裡的趙能,心中有些感慨,人的位置越高,恐怕就越是孤單,趙能當日間是自己兄長一般的角‘色’,但到了今天,卻也只能做出這樣的姿態,彼此之間的距離也是越來越遠。

這也是逐漸向上的代價,自己既然選擇了這條路,那就沒有什麼好埋怨的,心中感慨,李孟臉上卻是掛着笑容,溫聲的說道:

“這麼多禮幹什麼,快些站起來說話,上馬上馬!”

話是這麼說,不過人卻不動,邊上的親兵統領王海從馬上跳下去,伸手把趙能攙扶起來,趙能實際上心中擔心,登州軍打的如此模樣,也不知道大帥不會怪罪下來,看見李孟這般和氣,心中才是放下心來。“趙大哥,這次要不是你率領兒郎們把韃子兵馬牽扯住,怕是還打不出如此乾脆利索的殲滅戰,這一仗,你可是有大功啊!”

那邊趙能施禮之後,也是翻身上馬,聽到李孟這麼說,趙能是個實在人,立刻是臉漲的通紅,低下頭悶聲的說道:

“大帥這麼誇屬下,屬下慚愧之極,若是屬下指揮的好些。兒郎們也不至於死這麼多。”

到這裡,登州軍參將趙能好像是想起什麼一樣,連忙的招呼身邊的一個人,開口對李孟說道:

“大帥,我登州軍能有昨日的勝利,全靠此人中流砥柱。穩住了軍陣,並且是發動反擊,若不是他的舉動,局面怕是不可收拾了,大帥,末將該罰,可是此人應該重賞,還望大帥恩准!!”

這時候,在外圍傳來了一聲淒厲的慘叫。接着親兵營周圍就是安靜了下來,不過在這裡地幾位,根本沒有人去理睬這一

在趙能的引薦下。一名英氣勃勃的年輕人站了出來,站在李孟馬前,左拳擊右‘胸’,做了個戰場軍禮,開口大聲的稟報說道:

“登州軍第五營第三把總王韜,參見大帥,大帥萬勝,大帥威武!!”

“挽狂瀾於即倒,果然是烈火煉出真金來。若不是那危急的局面,本帥還真不知道屬下有這樣的英雄!“

膠州營體系缺人材,缺各種各樣地人材,特別是缺適應這個體系的人材,有這樣的人出頭,自然是了不得的大好事,而且看這年輕人軍姿‘挺’拔,英氣‘逼’人,也是招人喜歡。這樣的人材,可是經過昨日的血戰檢驗,貨真價實的。

李孟心中高興,當然也要多誇幾句,王韜聽到在自己心目中被當作軍神的大帥這般誇獎,真是興奮非常,臉漲的通紅,可這樣地局面下,又不能說什麼。只得是腰板‘挺’得更直。軍姿更加的標準。

整個戰場上的方纔連續不斷地火銃響聲都已經是停歇了下來,一時間變得有點安靜。但是瀕死的慘叫和廝殺的吶喊卻依舊是沒有停歇。

到了現在,在這個包圍圈的四周,都已經是佈置上了步兵營,陣線逐漸的縮小,如果再自由的開火,恐怕就傷及同伴了。

火銃兵被撤進了內圈或者是外圍,並不代表殺戮已經停止,事實上這個階段的進攻更加的有效率,因爲現在的武器是長矛和斧槍。

各個營地長矛兵和斧槍兵跨過韃虜的屍體,不斷的把在其中‘亂’衝‘亂’突的韃虜騎兵刺下馬來,到現在,是實實在在圈住了,剩下的不過是收尾的行動了。

這次的戰鬥,韃子兵馬之中表現最差的卻是事先被認爲最強的滿洲八旗,他們完全地失去了戰鬥的意志,妄想用僕從軍作爲炮灰前面衝,自己在後面掩殺,實際上這就是喪失了勇氣和衝鋒的意志,失去了這些的士兵,已經不能稱之爲強兵了,何況,現在滿洲八旗的戰鬥意志也已經被徹底的打垮。

戰場上的火銃停歇,讓帥旗這邊的幾位軍將暫時轉移了注意力,李孟側耳聽了一會,他的視線被前面地十一個營遮蔽了,沒有什麼人來稟報,第二道陣線緩慢地向前壓,他輕鬆的笑道:

“此戰差不多已成定局,咱們膠州營大勝!!”

儘管衆人已經判斷出來這個結果,可聽李孟開口說話,還是人人心中振奮,熱血***,剛要說些恭賀打氣地話語,心情極好的李孟臉上卻出現了極爲少見的促狹神‘色’,打趣着和王韜說道:

“王韜,你知不知道,咱們山東的軍功體系之中,你立這個功勞不小,可不是攻城拔寨,斬將奪旗,也不是訓練勤勉、技術出新,還真是沒有賞你的理由,你說怎麼辦啊!?”

一聽這話,大家卻都替王韜爲難起來,山東上下,萬事都有規矩,特別是這軍功之賞,仔細想,王韜所爲要是套在軍功賞罰條例之中,還真是沒有相應的規條。

這可真是讓人難堪尷尬,如果這樣的大功不賞,雖說是合乎了規矩,但卻不合常理,這軍心士氣怎麼辦,這英雄的形象怎麼辦!?

在衆人的眼中,李孟可不是個開玩笑的人,一下了這個結論,衆人可都是認真對待,對這樣的效果,心情很不錯的李孟更是高興,膠州營的軍功制度之中,的確沒有這種情況的賞罰,但制度是制度,對這樣的大功之臣,開個特例也是應該的。

火銃聲漸漸的安靜下去,吶喊和廝殺的聲音佔了上風,就這麼一會聊天的功夫,吶喊和廝殺的聲音也是弱了下去,剩下的確是絕望的嘶喊和嚎叫。

膠州營的部隊好像是一堵堵牆一樣滿‘蒙’兵馬分割的支離破碎,但這個牆不是死的,而是活的,組成這牆壁的長矛兵們手中的長矛不斷的伸縮,每個動作,就是在韃虜士兵的‘肉’體上開了個血‘洞’。

現在滿八旗和‘蒙’八旗的騎兵,在這麼侷促的空間之中馬匹已經無法進行太長距離的移動了,更談不上什麼衝擊了,在這樣的環境下,韃虜的騎兵們甚至比不上步兵,行動遲緩,轉身不易。

行動遲緩的這些韃虜騎兵們在密集的長矛攢刺下,大批大批的從馬上慘嚎着倒下,滿八旗的親貴軍將都是在內圈,已經有人看出來這個不對,開口大聲的喊道:

“下馬,下馬,用馬擋在前面!!!”

這算是在絕望的紛‘亂’之中唯一有建設‘性’的意見,還沒有被長矛刺殺到的滿‘蒙’士兵們紛紛從馬背上翻下來,手中拿着刀劍拼命的拍打馬匹,讓馬匹朝着外圈跑去,這個理智的命令也算是讓八旗的士兵們冷靜了下來。

“虜之步卒極‘精’”這是明末有識之士的判斷,聚散離合均是有度迅速的滿洲八旗步卒,在野戰之中一向是明軍的噩夢,白刃相‘交’,往往是一接觸即告崩潰。

但也就是僅此而已了,在膠州營的長矛方陣面前,滿‘蒙’八旗的最後掙扎也是無用,密集有序的長矛陣列面前,在長矛長度之內的敵人貨物,不管是人是馬,都是被毫不留情的刺殺,此時的變化無非是馬匹慘嘶着倒下之後,躲在他身後的韃虜士兵再步其後塵而已。

也有幸運的韃子騎兵順着兩翼尚未合攏的空隙之中逃走,可外圍還有膠州營的騎兵和火銃兵在等着截殺這種漏網之魚。

此時完全是一邊倒的屠殺,膠州營的士兵是絕無憐憫之心,理直氣壯的進行對韃虜殘軍殺戮,他們是爲了從萬曆年間開始就死在和‘女’真戰鬥中的文臣武將殺戮,他們是爲了幾十萬死在和東虜‘女’真戰鬥中的明軍士兵殺戮,他們是爲了幾百萬關外關外被‘女’真蠻族屠殺的漢人平民進行殺戮。

對於李孟來說,膠州營在這場戰鬥的殺戮,是爲了那個時空中嘉定三屠、揚州十日而殺,爲了三百多年的黑暗落後而殺,爲了鴉片戰爭和那之後將近百年的喪權辱國、割地賠款而殺。

慢慢的,戰場上所有的聲音,不管是廝殺還是慘嚎都被膠州營士兵的吶喊所掩蓋,每一個長矛前刺的動作做出之後,都會大喊:

“膠州營,殺!!!!”

第34章 漲價及插曲第161章 俗套段落第247章 談笑間懲惡立威第296章 猛虎驅羊 玄虛典故第369章 風雨來前的平靜第42章 跌宕起伏第450章 謀定 懸殊 輕而易舉第339章 諸公震怒爲厘金第416章 患 京師 盛京第167章 私聊第335章 陳新甲的仗義直言第268章 歸鄉悲喜劇第8章 賺錢了第285章 兵事生財 處處不平第506章 戰場激變 似潰實計第409章 戰時百態 望夫 捷報傳第170章 徐總管第460章 蒙敗明勝 東進南下第513章 風向轉 人情變 李仙風第342章 某人 秘密 盛京第416章 患 京師 盛京第434章 大火併 又得子第394章 施威於人 趕上第290章 百丈長矛 不敗之地第320章 渦水北岸騎兵戰第336章 淮安小戰 兵部林主事第269章 海邊青壯 全家出遊第136章 忙年第250章 敵不在外 相逢不如偶遇第495章 大潰敗第295章 瘋不畏死 暴虎馮河第14章 鉅款第114章 一無所獲第269章 海邊青壯 全家出遊第43章 狹路相逢第431章 六百里加急 倭銅第43章 狹路相逢第488章 未勝先憂 將敗已愁第328章 爲淵驅魚第425章 看似正常的軌跡第403章 喪家犬 膠州營 殺第68章 立木第421章 勝者得利 吳某來拜第134章 五萬兩第1章 穿越第382章 求戰 使命感 戰始第372章 內撫 疑點 洋人第193章 閒事第63章 炒作第526章 齊王制度第508章 理所當然的大勝第143章 剋扣規矩第120章 兵營初設第132章 戰爭紅利第363章 聞風知意 東西優劣第450章 謀定 懸殊 輕而易舉第453章 崇禎十七年初第201章 不解風情 男尊女卑第61章 相逢第112章 豫西第247章 談笑間懲惡立威第216章 晉商第129章 可惜啊第295章 瘋不畏死 暴虎馮河第342章 某人 秘密 盛京第534章 大勢所趨第206章 突進第75章 不屬於這個時代的憤怒第345章 小事 大局 南直隸第423章 平庸之世 見微知着第434章 大火併 又得子第442章 得益者 去永平第311章 忤逆之心 結黨營私第430章 高盛和 柳清楊第269章 海邊青壯 全家出遊第7章 正義感第142章 柳大人第370章 北邊第39章 河畔第415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275章 亂又起 練餉 斷煤第22章 殺後第99章 老兵 相問第282章 似是而非 斷人根本第486章 擊潰戰第106章 河南行 遊開封第50章 設卡厘金第337章 點驗兵馬的張主事第411章 勝未必喜第14章 鉅款第444章 大車和馬匪第175章 費德勒 蘇安琪第367章 南征動員 內有隱憂第320章 渦水北岸騎兵戰第388章 爲大明而戰第86章 新火銃第465章 言下之意 不值一文第482章 二劉 高傑 天陰第437章 元帥府 開封城第284章 立矛爲城 割肉補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