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北邊

關外盛京,從三月份開始,多羅饒餘貝勒阿巴泰,如今可是抖起來了。自從大清皇帝皇太極的兒子豪格執掌正藍旗之後,阿巴泰的身份就是不尷不尬的。明明是老汗努爾哈赤的兒子,卻要被矮自己一輩的豪格管着,任誰這心裡都不會高興,總會有芥蒂。

八旗上下,早就沒有當年的“質樸”,各個心裡面明鏡一樣,誰得勢自然巴結的人就多一些,誰失勢大家自然都是懶得理會。

多羅貝勒身份尊貴,可自從滿清定下爵位制度以來,有這身份的人可是不少,不差這阿巴泰一個,巴結他有什麼用,不如去找濟爾哈郎和代善、多爾袞這些親王獻殷勤。

如今卻是不同了,從皇宮中傳出了命令,說是今年要有南下的大軍行動,就由多羅貝勒阿巴泰率領入關。

儘管爵位仍然是多羅貝勒,卻有了個奉命大將軍的頭銜,這南下興兵,誰都知道是又要進關內掃蕩劫掠。

在松山的大明軍隊全軍覆沒之後,在大明朝廷派出來求和使者被他們戲弄之後,滿清上下終於弄清了大明眼下已經是一隻外強中乾的紙老虎,甚至都說不上是老虎,完全不是滿清的對手了。

這次的入關,與其說是去作戰,倒不如說是一次武裝遊行,進入大明的國境之後,可以爲所欲爲,不會遇到任何的有力的抵抗,大明的金銀人口都是待宰的羔羊,可以隨意的掠奪。

而且出去那麼一趟,回來之後就有種種的軍功在身,日後的升遷,家族的富貴都可以沾光不少。

滿清的本質是個蠻族地武裝強盜集團,這個集團在前期,對自己成員的衡量標準就是軍功的多少,可眼下滿清周圍的蒙古部落,可長城外的大明勢力。都已經是被八旗武裝擊潰和打垮,這個武裝集團已經沒有那麼多的戰爭可以提供獲得軍功地機會了。、

去南征大明,這個活計,是又有面子,又有實惠的大好事,人人都是想要加入其中。原本對阿巴泰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正藍旗老少爺們,如今對外可都是沒口子的誇讚“咱們的貝勒爺阿巴泰”。

如今大清的宮禁也是個半透風的地方,誰不知道如今皇帝的打算,準備讓豪格去管兩黃旗,這阿巴泰將來就是正藍旗的旗主了,保不準出關之後,也能撈個親王做做,這樣大熱地人物。儘管已經五十出頭,可大有巴結的價值。

自從阿巴泰在盛京開始籌備南征大軍。他從前冷冷清清地府邸已經是門庭若市。走關係討好地紛至沓來。

還有盛京各個親王。八旗各旗地親貴們。都是遞話關照。讓某某人。某某子弟入這南征地軍隊歷練一番。也算是爲大清做些事情。當然。實際上是來撈取軍功富貴。這個就不必要明言了。

不過多羅饒餘貝勒阿巴泰行事愈發地謹慎小心。在外面從來不敢高調從事。當然。過來關說求情地那些人情往來他還是答應地。反正入關就是武裝遊行。不會有什麼危險。勝券在握地結果。

只是眼看着阿巴泰就要成爲和濟爾哈郎、代善、多爾袞幾個人相提並論地大貴人。可行事絲毫見不到什麼囂張跋扈。目中無人地摸樣。這就很讓人感覺到敬佩了。四月之後。整個關外地滿清地盤。誰不稱讚阿巴泰仁義忠厚。是大清地棟樑。

八月份地盛京。早晚間已經是稍顯得有涼意。特別是身體虛弱地皇太極寢宮住處。定時還要拿着炭爐加溫。免得皇太極地身體經受不起。

可這樣地溫度。對身體壯健地阿巴泰卻是有些熱了。額頭上微微見汗。但他卻沒有什麼怨言。低眉順眼地在牀前站着。

有個說法是權力讓人成熟。儘管才幾個月的時間,可現在地阿巴泰可不是被急招回盛京,在寢宮大悲大喜,進退失措的那個貝勒了,現在好歹知道沉着的應對皇太極,儘可能的穩重些。

多羅貝勒阿巴泰在一開始有些奢望,但多次被召入寢宮,皇太極就在這火炕上,用虛弱的聲音給他佈置講解進關的時候應該做什麼,詢問他準備的情況,等等等等,但做這些的時候,阿巴泰從來沒有坐下過。

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郎、睿親王多爾袞來這個寢宮的時候,皇太極可都是笑顏賜座地,這一點,阿巴泰心中也知道,從這個小小地細節能夠看出,自己在皇太極心中,還有在這個帝國的地位是如何。

他不着急,儘管如今地地位不高,但是能夠率領大軍入關,這本身就是一個起步,改變自己和改變自己家族命運的起步,或許不遠的將來,自己走進這個寢宮的時候,皇太極也會笑着給他座位。

只是不知道皇太極還能不能活到那個時候了,半年的時間,皇太極已經不太流鼻血了,不過看身體的狀態,更大的可能是沒有鼻血可流,整個人除了精神還算好之外,身體已經是個皮包架子。

“明國京畿之地都是新募的兵馬,不堪一擊,你過去那邊的時候,不會遇到什麼麻煩。”

皇太極的聲音很輕,阿巴泰聚精會神的聽着,當年的遭遇的確是心中有怨言,這半年近距離的接觸日多,他卻漸漸的認識到清國的這位主宰者,的確是人中之龍,見識本領都遠遠的超過自己。

儘管來這寢宮之中,皇太極好像是教育小學生一樣的教阿巴泰,但阿巴泰卻聽的極爲仔細,唯恐遺漏了一句,每一句的確都是金玉良言,對他馬上就要進關的行動大有益處。

皇太極說句話就是喘口氣,邊上伺候的小太監連忙遞上碗溫補的湯藥,抿上口然後緩緩恢復下,這全是名貴藥材的湯藥多少管點作用。、

只是這話說的斷斷續續,皇太極緩過勁來,又是輕聲的說道:

“上次多爾袞領着人去了山東的濟南城,不過馬上又是迴轉,據說當時明國南直隸和山東兵馬已經是北上,咱們還有幾百騎丟在了那裡,朕對那邊不太放心,這次你去,一定是儘可能的南下,儘可能的向南……”

說完這句,皇太極咳嗽了半天,在寢宮外面候着的醫生和太監連忙跑進來,又是一番調治,這纔是恢復過來。

即便心中有再多的想法,阿巴泰看到這景象心中也禁不住有些感動,自己的這些兄弟裡面,也就是這皇太極有資格有能力做這個大清的皇帝,其他人來做,還真是不行。

那邊皇太極稍一恢復,就揮手斥退了太醫和宦官,又是輕聲的說道:

“這次除卻你本旗的甲丁,和常例抽調的各旗兵馬,還要多調些兵馬,三順王和續順公那邊,兩白旗和兩紅旗那邊,明日朕就下旨,讓你多帶些過去。”稍微喘口氣,皇太極聲音雖然輕卻是無比堅決:

“現在明國的南邊亂得厲害,想必南直隸和山東腹地的兵馬都被牽扯其中,所以這次一定要儘量的南下,打垮這些軍隊,若是你這次去後,還沒有拔除這根釘子,下次大軍入關,恐怕還要在這上面花費心力,那就不美了。”

不管是皇太極還是阿巴泰,甚至是滿清的親貴到平民,對大明兵馬的態度都很統一,或許有那麼小貓三兩隻給八旗兵馬造成麻煩,不過也就僅僅是造成麻煩而已,最後的勝利者還是清軍。

看着阿巴泰神色鄭重的答應,皇太極欣慰的點點頭,每次對談之後,都由坐在屋子角落處的一名漢八旗的筆帖室記錄,然後再由專人去阿巴泰府上去宣講,讓他溫習熟悉。

“從前咱們八旗的兵馬進關,野戰大勝,趁虛攻城做過很多,圍攻堅城,打慢戰的時候卻少,你這次去,一定要找那麼幾個大城試試,藉機演練下戰法,跟着入關作戰的甲丁,都要輪換上,去年新造的那些門將軍炮這次也帶去……能說的就是這麼多了,朕要是想起什麼,會派人傳你,有不懂得,多去找找範章京……”

話說到這裡,阿巴泰自然是知趣的躬身告退,後退着剛要出寢宮,卻聽見盤腿坐在火炕上的皇太極輕聲的說道:

“聽說岳樂去多鐸的府上聽戲喝酒,他們叔侄兩個玩的還樂和嗎?”

嶽樂是阿巴泰的兒子,聽到這句,阿巴泰渾身一顫,諾諾的不敢出聲,聽到那邊的皇太極又是說道:

“朕就是隨口一提,你下去吧,聽聞你平日在家溫習朕的講述,朕心中很是欣慰。”

阿巴泰不敢多說,躬身輕手輕腳的退下,不過身上的汗卻更多了些,但這可是冷汗。

崇禎十五年八月十三,前兵部尚書陳新甲因與關外東虜韃寇私自議和,以大逆欺君之罪問斬,行刑棄市……

寫出來更出來,沒有一點的空餘時間,等下發了一個感謝的公衆版章節,謝謝你們,希望大家訂閱我的書,投我的月票,謝謝

第135章 不負君心第381章 殺人祭旗 戰守定策第532章 那是在武昌這是在襄陽第264章 不可能知道的改變第383章 夜行 霧散第403章 喪家犬 膠州營 殺第389章 大亂第184章 一比一第361章 棋局處處 笑對風雲第464章 巧拙自知 百炮雷鳴第90章 文武殊途第204章 土雞瓦狗第297章 無心之言 或許成讖第224章 地方不靖第53章 本是同根生第487章 砍瓜切菜 屠狗殺羊第184章 一比一第450章 謀定 懸殊 輕而易舉第262章 圍住第171章 姓費的洋人第45章 震懾第466章 雷大雨小 遼地南北第358章 大意 近身肉搏第110章 無畏 莽撞第428章 缺銅 營改團第261章 分潤第64章 收穫 河邊第360章 死圍 救不救第440章 山西 汾州 平遙第406章 英靈祭第470章 挫虜示威 汝州始戰第329章 爲家 爲天下 爲誰第466章 雷大雨小 遼地南北第518章 金帳殺番僧第163章 要魚死網破第485章 南拒明軍 北攻順援第18章 將來吃肉第408章 氣象興旺 紛紛來投第89章 戰戰兢兢第182章 再提親第294章 翁婿之誼 一視同仁第361章 棋局處處 笑對風雲第101章 另闢蹊徑第248章 穩第448章 平靜的前奏第427章 海外橫財 憑水飛躍第426章 必滅韃虜 南北屯田第27章 殺雞牛刀第175章 費德勒 蘇安琪第183章 比試第187章 一地雞毛第305章 軍依水動 有旨不尊第37章 總旗第131章 敢當先第243章 德州城第238章 大時代的序幕第88章 簡單報復第49章 患得患失第434章 大火併 又得子第288章 欺軟怕硬 虎狼食人第359章 打回去就是第430章 高盛和 柳清楊第290章 百丈長矛 不敗之地第383章 夜行 霧散第232章 後宅第223章 願者上鉤第381章 殺人祭旗 戰守定策第483章 夜 鐵騎 破營第496章 大勝 汝陽陷落第482章 二劉 高傑 天陰第6章 吃幹抹淨第51章 定價標準第449章 誘殺第341章 胸無大志 厘金局督辦第171章 姓費的洋人第259章 膠州營 向前第199章 “攘外必先安內”的歷史淵源第326章 騎兵爲錘敵爲砧第396章 夜 雙營 殺的前奏第70章 招人 庇佑 正義第251章 口袋裡的戰爭第468章 天遂我願 引漢向東第219章 模仿第486章 擊潰戰第407章 耀武 鎮怖 判斷 選擇第244章 算計第531章 暗流涌動的襄陽城第26章 鹽吃鹽第402章 圍住 一個都別放跑第162章 很俗套第278章 信陽觀兵 寧周諫財第81章 認親 忠心 巴結第266章 紅利 萊黨 忽視 軍議第144章 請校閱第12章 趁着天黑第17章 押運工作第410章 捷報所到第218章 船 賣不賣第10章 家中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