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護莊隊

到了四月份的時候,各處田莊之中,凡是招募足種地農民的地方,都是組織了所謂的“護莊隊”,由莊頭選出來精壯的農民,在農閒的時候,定期進行軍事技能的操練,和修繕田莊的各種基礎措施。

能入選這個“護莊隊”之中的屯戶男丁,每年所交的糧食收成之中可以被減免一成或者半成,這可是不少的糧食,最起碼家裡面的人從大部分吃個半飽,能多幾天吃個飽飯,這也是好事,加入的頗爲踊躍。

當然,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進去,總歸有類似挑選兵丁的標準,因爲李孟的屯田之處,在購買田地的時候,多少做到了連接成片,所以萬一有事,各處的護莊隊迅速的可以集合起來護衛或者攻擊。

屯田所在的幾個府,李孟就是那天,就算是綠林巨寇也不敢過來招惹,有了護衛隊的武力之後,也算是安定局面了。

自從膠州營成軍以來,太大的陣仗沒有,但是小規模的,不爲人知的戰鬥總是有許多,有戰鬥總歸是有傷員,而且,膠州營的訓練之中受傷的機率很大,以這個時代的醫療水平,即便是盡心救治,也會有些落下殘疾的人。

而且當日靈山衛所糾集起來的那些漢子,有一小部分也是年紀大了,成家立業,也不想去前線打生打死。

對這些傷員,老退的人,膠州營肯定不會棄之不理,老退的那些人其實也是正當壯年,可以去鋪子做工,跟着忙碌些買賣鹽貨上面的事情,可那些傷員,卻只能是每日花費銀兩供養,還有那些死去的戰士,他們的遺屬家人。膠州營也都是出錢供養。林林總總的加起來,這也是好大的一筆費用。寧乾貴私下裡和李孟也是談過這事,覺得不如發一筆遣散的銀子打發了事,普天下地軍隊也沒有養一輩子的道理。

李孟自然是拒絕了這個提議,普天下沒有膠州營這樣的,那正是讓普天下的人看着膠州營有始有終。對待戰友不離不棄,只要是給膠州營,給李孟賣命作戰的軍人,都不用擔心後路,只要勇猛向前就是了。

膠州營的訓練體系所訓練出來地士兵,特別是那些前期的骨幹和老兵,即便是受傷了,也是一筆可貴的財富。這次屯田之政,正好是把這些人全部的利用起來,分散在各個田莊,把他們在膠州營得來的知識,訓練那些經過大災之年,惶恐萬狀的流民們,經過這樣的訓練。一部分強健,悟性高的流民最起碼會成爲基礎地民兵,轉化爲正規軍的速度也會比普通人快上許多,是最好的兵源。

儘管現在還是在投入,可到了收成的季節,收穫的部分就可以劃撥出來相應的份額給這些傷殘軍人還有退役退伍的士兵,以及犧牲士兵地家屬們,一方面有絕對忠心於自己的人管理屯田,從前那部分供養的費用也可以節省掉。

現代在解放軍的時候,學習軍事歷史。李孟曾經受到過這樣的教育,說是日軍入侵中國,隨着佔領地盤的加大,有限的兵力不斷的被分攤在各處守衛,可以機動的力量越來越少,戰略上也會逐漸的陷入窘迫之中。

讓李孟有些難堪地是,膠州營此時正是陷入了這樣的局面,地盤已經是擴展到了將近五個府,但手中的九千兵馬加上武裝鹽丁,完全是不夠用。私鹽的鹽路是收入的重要來源必須要有人看守。各處鹽場鹽田也是如此。在膠州城,銀庫,武庫,私宅,鹽場鹽田。大營。私港,這些都是需要重兵把守。

可目前只能在青州府駐紮一千五百人。登州府駐紮一千人,大部分的力量還是集中在萊州府,不敢輕出。

在四月份到五月份,屯田田莊的胡莊粗略組織起來之後,李孟再次的調整了手下兵馬的比重,年初招兵差不多有三千人左右,能有兩千五百兵,馬罡爲益都守備,手下三千兵馬,駐紮在青州府城益都,趙能爲萊陽都司,手下兩千兵馬,駐紮在萊陽縣城周圍,兩個人手中的兵馬都是新兵老兵各一半,以老帶新,除卻本部兵馬外,馬罡和趙能都可以讓鎮守所在地地武裝鹽丁給予配合,差不多各有八百人左右的樣子。

一直是駐紮在膠州老營的膠州守備陳六,得到了新的認命,改爲寧陽縣守衛,率領兩千老兵進入兗州府鎮守,眼下也只能是扼守住交通要道和中心地點,以點帶面,控制住地盤。

李孟手中五千兵,湯二領馬隊兩千駐紮在高密和亭口鎮之間,李孟自領三千兵留在膠州,而今李孟平時就是居住在逢猛鎮,靈山衛所的一干事情,都是由他直管。

東昌府靠着北直隸,算是個比較富裕地府縣,但因爲距離北直隸和河南很近,常受到兵災波及,地方上很是不安寧,李孟目前只是在那裡維持着私鹽生意地控制,並且逐漸朝着大名府,廣平府和順德府滲透,和淮鹽長蘆鹽爭奪市場。

但李孟的這個政策卻讓一個人撿了便宜,那就是東昌府高唐州千總張承業,對,就是那位跑得比騎兵還快地南山賊張承業,李孟和劉澤清拉鋸的時候,把駐紮在東昌府的兵丁都是撤了出來。

本來這張承業是投了劉澤清的,等到劉澤清“莫名其妙”的被闖賊打掉之後,張承業迅速又回到了李孟的勢力之中,不過山東總兵扣押李孟的糧餉,在山東鬧得沸沸揚揚之後,這張承業盤算着這山東總兵總歸是要比萊州參將要大不少,見機的倒也快,迅速的又是投靠了山東總兵丘磊。

可二月一過,到了三月,這張承業又是傻眼了,敢情這局面完全在李孟控制之中,當機立斷,又是送了封痛哭流涕、幡然悔悟的信箋給李孟送來,說是當日是豬油蒙了心。

對李孟來說,東昌府屬於外圍,是和丘磊兵馬的一個緩衝區域,並不是太放在心上。而且這張承業天生的油滑,每次投靠某方,總是不把事情作死,比如說幾次的反覆,膠州營的武裝鹽丁依舊是在東昌府內順利活動,張承業也沒有因爲投靠了膠州營的對頭,就出賣陷害之類的,所以大家都還留他幾分餘地,李孟也是懶得認真計較,何況這張承業現在纔是五六百人的兵馬,而且都是當日民亂時候的老家底。

所以這東昌府反倒是山東境內最中立的地方,東昌府城聊城、濮州、館陶還都有朝廷的軍馬駐紮。

這張承業連手中的告身印鑑都是好幾套,現下投靠了李孟,立刻是分守萊州府參將李孟屬下駐高唐州千總張某,另外還有總兵屬下…….等等。

陳六這次離開萊州府去往兗州府的時候,曾經和李孟這邊請命,頗爲憤憤不平的請命道:

“大人,這次末將去寧陽縣駐紮,不若去東昌府一次,把那反覆無常的張承業剿了,免得跳樑小醜蹦達,讓大人心煩。”

李孟擺擺手,笑着說道:

“東昌知府那邊是我岳父,沒必要讓他臉上難看,再說兵力也是不足,有這麼個牆頭草在那裡,關鍵時刻沒準還能用上,而且你要知道,膠州營乃是朝廷的兵馬,不能擅自的越境用兵,否則可是大逆不道的行爲。”

這也算是前段時間行事的一個後遺症,膠州營屬下的這些軍將,已經不太把朝廷的法令看在眼裡了,李孟想讓他們明白,有些事情在光天化日下做,和悄悄的做,結果可是完全不一樣的。

侯山現在屬下也有個兩三百人的隊伍,侯山則是濟寧香鹽鋪面的大掌櫃,對外則是靈山商行的大掌櫃,經常是走南闖北,帶着手下沿着運河兩邊,南北直隸,江南各省,都是走過,當然,最多的還是山東各個府縣鄉鎮,靈山商行在各處銷售的貨物,都是鄭家通過海船運來的南貨和外洋商品,在山東極爲的暢銷,財源滾滾不說,還能光明正大的打探各地的消息動向,民間的情形。

黃平的行事則隱秘許多,他有幾名副手,都是當日在山東經營私鹽買賣的老鹽梟,這私鹽勾當,觸犯朝廷的大法,是個殺頭的勾當,鹽梟們和各地的綠林江湖人物交遊頗爲的密切,靠這些老鹽梟,黃平靠着膠州營的威懾和巨大的財勢,收攏了一批江湖人還有各地的豪強人士,逐漸的搭建起來密探網絡的框架,那日在乳山寨聯繫那位趙員外,威逼利誘,都是黃平和手下人過去辦理,成效顯著。

第372章 內撫 疑點 洋人第259章 膠州營 向前第246章 桀驁 禽獸 公道第512章 襄城定策 戰後諸事第432章 順立第339章 諸公震怒爲厘金第258章 首戰第270章 各色人等第78章 誰狠 撞破第257章 盡人事 小戰第248章 穩第244章 算計第149章 一刀兩斷第272章 楊四第518章 金帳殺番僧第350章 濟寧的悠閒時光第521章 逼 投名狀第170章 徐總管第81章 認親 忠心 巴結第264章 不可能知道的改變第418章 漫天要價第429章 柳家 求殺人第177章 大禮第51章 定價標準第220章 屯田第518章 金帳殺番僧第351章 下不成 無力感 抓來問第140章 京師的來信第508章 理所當然的大勝第309章 欲見先縱 舍子求功第152章 託付第455章 塞下曲第144章 請校閱第248章 穩第191章 河上第273章 草莽羣像第62章 濟寧 青鹽第68章 立木第345章 小事 大局 南直隸第267章 又反第352章 抓舌頭 意外消息第343章 國有慶父 南顧北盼第495章 大潰敗第179章 劉澤清第377章 借勢 辣手肅貪 低頭第82章 忐忑 誤判第62章 濟寧 青鹽第519章 迴應 助你上煤山第202章 初冬下曹州第115章 順手救人第262章 圍住第321章 定戰場 佔先機第326章 騎兵爲錘敵爲砧第254章 接旨勤王第368章 人心趨利 大喜第178章 回膠州第230章 護莊隊第239章 急報第107章 後面多了一個人第410章 捷報所到第248章 穩第436章 名將種子 忠心之人第41章 人棄我取第76章 騎術訓練第248章 穩第492章 無路可退第287章 天下之事 前倨後恭第35章 楞馬罡第148章 暴病身亡第332章 風起微瀾第61章 相逢第249章 這裡和那裡第135章 不負君心第348章 不合常理的行軍佈置第243章 德州城第440章 山西 汾州 平遙第428章 缺銅 營改團第465章 言下之意 不值一文第421章 勝者得利 吳某來拜第98章 真相第84章 禍端第445章 戰小疑多 步步麻煩第500章 順 明 魯第504章 絞殺戰第534章 大勢所趨第80章 人生際遇總無常第41章 人棄我取第283章 草木皆兵 破竹不成第252章 可悲 可恨 可憐第197章 陷害 不知世情第381章 殺人祭旗 戰守定策第76章 騎術訓練第495章 大潰敗第167章 私聊第417章 崩第5章 疑似二郎神附體第32章 商量第190章 另一個女人第507章 雖退非敗 以少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