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大隊長

“有四個人,還有五個學徒都能幫把手。”

王海站在一邊,很是不理解的看着李孟在那裡興奮的搓手,心想不就是幾個匠戶鐵匠嗎,還是那些遼人,怎麼李大人這麼高興的樣子,正在那裡琢磨的時候,李孟猛地轉身衝着王海命令道:

“去把隔壁的寧師爺找來,讓郭棟說名字,去城外一個個的找,找出來之後就安置到逢猛鎮去,讓侯山想法子安排。”

“李大哥,不用這麼急吧,隔壁那麼多人正在談事情……“

“不要那麼多話,快去安排,這事是最大的事情。”

一旁的郭棟滿臉是淚,要不是郎中在那裡給他包紮上藥,早就要翻身起來磕頭了,現在只是在那裡喃喃的說着“大人的大恩大德,就是做牛做馬到下輩子都報答不了!”

記錄下人名,帶着個書辦和鹽丁一起出城門外找人,這倒沒有費什麼功夫,東城門外都是從登州過來的災民,郭棟的家人和鄉親很快就是找到,在膠州城內買了些吃食簡單的填了下肚子,都是朝着逢猛鎮去安排。

現在還沒有到收穫的季節,沒有什麼多餘的收成,這些災民不出意外的話就是在城外等死了,畢竟像是郭棟那種裝成啞巴在城內做工養活城外家眷的是極個別,李孟收容這些遼民的行爲,對外宣稱是給逢猛鎮的莊子賣奴僕,膠州城內的閒人都是說李二郎可真是做了次好買賣。

侯山很早就不做中人了,他主持靈山鹽場和薛家島鹽場兩處的食鹽買賣,早就是忙的不可開交,見到李孟送來這麼多人,也是有些應接不暇,聽傳信的鹽丁說,李大人讓他把人安排到莊子裡去,禁不住有些糊塗,心想那有什麼莊子,害怕做錯了事情,親自去膠州城內確認了下,結果卻被李孟一句話塞了回來:

“沒有莊子,那就建一個就是。”

這倒也是方便,吃飽了的遼民不管是軍戶還是匠戶,都是不錯的勞力,正好是修建莊子用得着,直接就是大興土木起來。

救下郭棟的這件事情給李孟一些啓示,在把郭棟和他們的同伴都是安頓好之後,還特意安排人去城外查訪,凡是有手藝的,有本事的災民一律是以奴僕的名字收容,然後送到逢猛鎮的莊子上去。

這些災民也好養活,只要是管飽就行,還真是有些手藝人,有的是匠戶,有的會養馬,就算什麼不會也行,有把力氣沒有家眷的,可以去逢猛鎮去做工,那邊運鹽產鹽,還有修建李孟的莊子都是需要人手。

林林總總,差不多十天的時間,也找到將近兩三百人,膠州城外的災民也不算太多,更多的人都是去更加富庶的濟南府和兗州府去了,也有那些老實巴交的逃難農戶,只是李孟的能力也有侷限,善行不可能波及到每一個人。

在五月份酒樓聚會之後的十天,六月初一,逢猛鎮就好像是過節一樣,拋開鎮子南邊工地不說,足有四五百名年輕人來到了這裡,在鎮子邊緣的幾間宅院外面排着長隊,排隊的年輕漢子們都是期盼的看着院子門口。

每過一會,有人興奮的跑出來,也有人垂頭喪氣的走出門。

在那幾個宅院裡面擺着幾張桌子,桌子前面放着石鎖石槓,王海,陳六子,趙能,馬罡各自坐在一張桌子上,那些年輕人舉起石鎖石槓還不算什麼,還要按照幾名鹽丁的示範動作在那裡照做。

比如說渾身繃直,趴在地上,就用手臂把身體撐起來,再放下,這麼簡單的動作看着好像是玩笑一樣,要求做五十個,還有躺在地上,雙手抱頭彎腰起身,但是雙腿不能翹起來。什麼雙手拉着木槓朝上拉身體,這些動作說起來就和小孩子打鬧一樣,年輕人們感覺自己做這個都不好意思。

可你要是完不成,就不讓你當鹽丁,而且這些看似簡單的動作要想做完還真是不容易,等到這四五百人都被校驗完了,足足淘汰了一半的人手。這是那些鹽梟鹽販的子弟,在靈山衛所,還有另外的選拔,報名的場面自然是踊躍異常,不過到最後也就是有一百五十人入選而已。

算上這三百五十人還有新招來的這四百人,李孟手下也是近千,人一多,花費頓時是變得大起來,李孟的手上剛剛積攢的銀兩又是下去了大半,這七百五十人被李孟分成五隊,李孟直屬一隊,趙能,陳六,王海,馬罡各自統領一隊,李孟這一隊都是最初的那批老鹽丁,經過戰鬥的洗禮,也有足夠的訓練,是各隊中最強的。

至於其餘的隊,都是把老鹽丁分散開,讓他們以老帶新,李孟也沒有給他們訓練的時間,直接就是派到駐地去設卡訓練,並且定期檢查訓練的情況。這些隊是兩月一輪換,除了李孟親領的那一隊之外,在靈山衛所和逢猛鎮之間始終是有一隊駐紮,輪換到這裡駐紮之後,這一隊是歸李孟統轄。

李孟沒有什麼解釋,其他人也覺得正常,不過居住在膠州城中的周秀才卻在喝酒的時候跟別人笑談:

“這巡檢官小,卻不是草莽之輩,很是懂得統馭之道,五隊鹽丁,他手上始終保證優勢,萬全之策啊!”

巡檢是九品小官,下面的師爺都算是自己私募的,那些鹽丁自然也不會有什麼官家的名份,李孟爲了想這個名字真是絞盡腦汁,營長,連長,排長之類的稱呼倒是手到擒來,可李孟總是有所牴觸。到最後琢磨出來了名字,李孟自稱巡檢緝鹽大隊大隊長,下面的四個人稱隊長,隊長之下又有隊副,一隊一百五十人又有五個小隊長。

趙能,馬罡他們對這個稱呼倒沒有什麼,加個“長”的稱呼心裡也是高興些,李孟自稱大隊長也沒有人異議,只是偶爾李孟自己覺得有些臉紅,總是覺得自己這銜頭和現代的某個機構很相似——城管大隊大隊長。

第67章 相助第228章 既定事實第202章 初冬下曹州第2章 販私鹽改善生活第273章 草莽羣像第500章 順 明 魯第379章 薊州 刀與筆 名正言順第274章 礦監丁旭第295章 瘋不畏死 暴虎馮河第52章 分片第532章 那是在武昌這是在襄陽第177章 大禮第90章 文武殊途第203章 敵衆我寡第127章 剿匪第499章 鬨堂而散第110章 無畏 莽撞第21章 遭遇 殺第460章 蒙敗明勝 東進南下第228章 既定事實第412章 無功 定罪 送人頭第529章 買田作進身之階第109章 捆起來第30章 有事相求第103章 家宅平安第231章 人定勝天 家政第315章 千刀萬剮 流賊招撫第473章 抉擇之時 說打就打第522章 大明無忠第316章 意料之外 野心何來第466章 雷大雨小 遼地南北第134章 五萬兩第465章 言下之意 不值一文第517章 草原來信第112章 豫西第424章 未到太平享樂時第275章 亂又起 練餉 斷煤第352章 抓舌頭 意外消息第100章 膠州守備第80章 人生際遇總無常第155章 猥瑣第303章 波瀾漸起 炫言求賢第24章 掃除第222章 理由第11章 進膠州城第193章 閒事第126章 送出去第126章 送出去第375章 緊追有責 破局始動第458章 閒子不閒 處處皆戰第154章 有賊南山第503章 天搖地動 大炮火海第167章 私聊第19章 起始第262章 圍住第134章 五萬兩第313章 兵不如賊 先禮後攻第87章 迴歸 京師第420章 推脫 驚懼 躲避第207章 軍法如鐵第194章 小事 大事第460章 蒙敗明勝 東進南下第171章 姓費的洋人第438章 接泰山 笑最後第511章 帥帳對談第409章 戰時百態 望夫 捷報傳第369章 風雨來前的平靜第21章 遭遇 殺第339章 諸公震怒爲厘金第464章 巧拙自知 百炮雷鳴第349章 好大一盤棋 十之八九第367章 南征動員 內有隱憂第348章 不合常理的行軍佈置第362章 亂紛紛 圍城打援第260章 重回德州 大勝大功第65章 潦倒的宦官第305章 軍依水動 有旨不尊第34章 漲價及插曲第496章 大勝 汝陽陷落第259章 膠州營 向前第526章 齊王制度第351章 下不成 無力感 抓來問第529章 買田作進身之階第51章 定價標準第191章 河上第18章 將來吃肉第2章 販私鹽改善生活第362章 亂紛紛 圍城打援第60章 瓷罐第90章 文武殊途第466章 雷大雨小 遼地南北第396章 夜 雙營 殺的前奏第70章 招人 庇佑 正義第318章 濟南 南陽 松山第394章 施威於人 趕上第47章 自首第48章 前任師爺第391章 打完了 或許第337章 點驗兵馬的張主事第43章 狹路相逢